三明打造全國最大稻種基地(共8頁)_第1頁
三明打造全國最大稻種基地(共8頁)_第2頁
三明打造全國最大稻種基地(共8頁)_第3頁
三明打造全國最大稻種基地(共8頁)_第4頁
三明打造全國最大稻種基地(共8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三明打造全國最大稻種基地 2016年是福建省推進農業“穩產能、調結構、轉方式”的攻堅之年。在新出臺的2016年福建省種植業工作要點中,將“強化種業創新,提高種業水平”提到了新的高度。三明市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的進一步建設再一次受到關注。 據悉,今后5年,三明市將著力培育20個雜交水稻新品種;建成優勢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25萬畝,年產優質水稻種子5400萬公斤以上,國內市場份額提高到20%以上;培育2-3個全國第一流現代雜交水稻種業龍頭企業;形成科技資源深度整合、產學研緊密結合、育繁推一體聯動、管理先進運行高效的育種新機制。 “福建省里將三明市的雜交水稻種子產業項目列入

2、福建省十三五發展規劃,并優先列為福建省重點項目予以扶持。從今年起至2020年,市里每年可獲 2000萬元的雜交水稻種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日前,三明市種子站站長陳由禹告訴記者,以“一園一站六工程”為重點,打造以建寧縣為重點區域的“中國稻種基地”指日可待。 “一園”集聚,有方向 “一園”的全稱是三明(建寧)國家級種子產業園。產業園主要是引導種子企業、科研育種單位、科研項目向國家級種子產業園聚集,為雜交水稻育種、生產、加工、科學研究等提供基礎性服務。 建寧全縣耕地29萬畝,其中有12萬畝用于水稻育種。自1975年開展雜交水稻育種以來,建寧縣近40年來累計生產了4億公斤雜交水稻種子。 “天時、地利、

3、人和,造就了建寧這個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建寧縣農業局種子管理站副站長張啟華說。天時是指建寧的氣候條件,建寧縣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地利是指建寧縣的地理位置,群山環繞、溪流交錯、丘陵起伏。人和是指建寧縣農民對雜交水稻種植技術掌握嫻熟,有種植的熱情。 “全縣至少有20萬畝耕地適合雜交水稻制種。”張啟華說,“這里生產的種子金黃、飽滿、純度高、質量好、產量高,很受市場歡迎。” 種子法頒布實施后,區域封鎖和行業壟斷徹底打破,建寧縣制種區域和面積大幅擴大。現已覆蓋全縣9個鄉鎮和92個建制村,全縣2.95萬戶農戶中有2.35萬戶從事制種生產。每年可提供優質雜交水稻良種2500萬公

4、斤以上,制種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10%左右,占全省80%以上。2013年,建寧縣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縣,是全國最大的縣級種子生產基地。 新政策加大了引導和扶持的力度,提高了園區的經營管理能力、技術裝備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生產能力,相信能有效促進制種產業和相關產業協調健康發展。 “一站”服務,有保障 三明建寧作為我國最大的雜交水稻繁育制種基地,科學技術的支撐必不可少。為此,福建省科協聯合中國工程院等單位,組織我國雜交水稻育種領域的劉旭、顏龍安、朱英國、謝華安等4位院士及其團隊,深入三明建寧雜交水稻新品種高產制種示范核心基地,調研雜交水稻新品種高產制種及種子推廣經營等情況,

5、為做大做強育種基地把脈問診。 同時,為充分發揮院士專家的戰略咨詢與科技支撐作用,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種子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2015年11月6日,三明市農科院與中國工程院謝華安院士簽訂了“三明雜交水稻種子產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站合作協議。 院士專家工作站工作任務,一是為三明雜交水稻種子產業發展戰略等重大問題提供決策咨詢和技術指導;二是組織水稻產業相關的院士專家及其創新團隊與三明市的種子企業和科研院所開展聯合攻關,對雜交水稻產業發展亟須解決的重大關鍵性技術難題進行研發,引導企業和科研單位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三是將院士及其創新團隊研發的技術成果優先提供給三明市的種子企業

6、,并共同進行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開發;與市農科院進行種質資源材料的合作交流。四是院士專家及其創新團隊將為三明市的種子產業發展構建多種形式的人才培養機制,聯合培養創新人才;五是為種子企業和科研單位申請省及國家項目提供咨詢論證并提供技術支撐;聯合企業和科研單位共同申報省及國家項目。 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旨在促進三明市轄區內的種子企業、科研院所“抱團”與院士專家及其創新團隊銜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吸引、集聚、培養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進一步提高三明市自主創新能力;引進轉化一批高新技術成果,攻關解決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培育獲得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具有市場潛力的突破性品種。 由此,這個由種

7、業企業、科研機構、推廣部門等22家相關單位或部門組成的“三明雜交水稻種業發展與創新聯盟”成立,此“聯盟”未來將是稻種基地最大的后方科技保障。 “六工程”助推,有資金 “六工程”是在大的布局下細化分化出的六個獨立工程,分別指的是實施田間生產能力提升、機械化生產能力提升、產地倉儲加工和種子質量檢測能力提升、種子物流能力提升、基地管理及服務能力提升、水稻育種科研能力提升等六個工程。 首先,由各縣政府牽頭,實施田間生產能力提升工程。按照“高起點、高標準和集中連片”的要求,通過土地平整、地力培肥、農田水利、田間道路等建設,把制種田建成“田成方、渠相接、溝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除、機能耕”的高

8、產穩產雜交稻種子生產基地,綜合運用全球衛星定位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的農業物聯網技術,實現生產管理的定量化和精確化,全面提高種子生產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重點以建寧、泰寧、寧化、沙縣、尤溪等縣為核心區,打造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市,建設雜交水稻制種基地25萬畝,其中建寧15萬畝、泰寧4萬畝、寧化3萬畝、沙縣和尤溪各1萬畝、將樂、清流、明溪等縣共1萬畝。每年建設高標準制種田2萬畝以上。 其次為實施機械化生產能力提升工程。開展雜交水稻制種機械化關鍵技術和農機農藝配套技術的研究與示范工作,加快推廣應用先進適用雜交水稻制種機械,推進從田地耕整、播種移栽、機械插秧、施肥噴藥、授粉、收割、脫粒

9、等環節的制種全程機械化,盡快解決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的問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大力支持制種農機專業合作社、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等工作。配備拖拉機及農機具500臺(套),新建3畝的規模水稻工廠化育秧點20個,在全市培育20個省級以上示范性農機專業合作社。重點推廣制種專用插秧機和植保無人機。 再次是實施產地倉儲加工和種子質量檢測能力提升工程。建設種子收購中轉庫、種子曬場、種子儲藏庫等,建設雜交水稻種子烘干、精選、包裝成套設施,鼓勵和扶持企業改造現有或購置先進適用的加工設備,提高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的加工儲藏能力。建設與種子生產能力相適應的種子質量檢驗體系,提高企業自檢能力和種子管理部門的監督檢驗

10、能力。合理布局建設市縣兩級種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其中最有亮點的莫過于實施種子物流能力提升工程。建設6個種子產業電子商務中心,組建電子商務團隊,引導種子企業借助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重點支持省級以上重點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實現種子銷售網絡化。 在各縣市,實施基地管理及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立覆蓋市、縣、鄉鎮、村社的制種基地(品種、地點、面積)、制種企業、制種經紀人、制種戶、種子人才等基礎數據庫,實現制種基地數據化管理;建立涵蓋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種子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種子生產銷售電子化;建立從生產倉儲到批發零售、政府監管及各種信息查詢等環節的質量追溯體系,對每袋種子實行數

11、碼跟蹤監控管理,實現種子質量可追溯。重點支持建寧縣建設種子管理及信息服務中心3000平方米,并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 與專家技術對應的是實施水稻育種科研能力提升工程。支持有實力的種子企業建立科研機構和隊伍,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并率先在雜交水稻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整合育種力量和資源,加大科研投入,創新育種理念和研發模式,加快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繼續扶持公益類科研院所,開展優勢研究領域的應用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建設三明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制種科研平臺,創建省級雜交水稻重點實驗室;鼓勵科研院所加強與企業聯合開展雜交水稻商業化育種。重點支持省級以上重點種子企業在

12、沙縣、泰寧、建寧、三元等地建立商業化育種基地1000畝,在海南建設南繁科研和鑒定基地200畝。在建寧縣建設新組合設施化試制基地300畝。 “六工程”得到了大量的財政支持,國家將發展現代雜交水稻種子產業的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納入總體規劃,對符合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立項條件的雜交水稻種子產業項目,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優先給予扶持。配合農業部和財政部的國家級政策,福建省財政亦拿出真金白銀,進行獎勵。 電商加盟,有后勁 當政策、技術、資金都到位后,下一步,三明市將按照建設實施方案,穩步推進組建產業聯盟、策劃企業上市等工作。重點是種子產業園二期用地的五通一平工作,抓好福建(建寧)種業工程技術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進三明雜交水稻種子產業科技支撐平臺建設、寧化縣種子質量檢測中心建設、建寧縣種業科技中心建設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地建設的過程中,眾多電商也紛紛加盟。在“六工程”的建設中,有眾多電子化的趨勢,運用信息技術來打造現代農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