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痹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診療方案_第1頁
尪痹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診療方案_第2頁
尪痹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診療方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尪痹病(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方案一、診斷(一)疾病診斷1.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 效標準(ZY/T001.1-94 )。尪痹病是由風寒濕邪客于關節,氣血痹阻,導致以小關節疼痛、腫脹、晨僵 為特點的疾病。2.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修訂的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 準和2009年ACR/EULA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修訂的“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 晨僵至少1小時(6周)。 3個或3個以上關節區的關節炎(6周)。 腕、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炎(6周)。 對稱性關節炎(6周)。 皮下結節。 手X線改變。 類風濕因子陽性。有上述

2、七項中四項者即可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二)證候診斷1. 風濕痹阻證: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有腫脹,痛處游走不定,關節屈伸 不利,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濡或滑。2. 寒濕痹阻證:肢體關節冷痛,局部腫脹,屈伸不利,關節拘急,局部畏寒, 得寒痛劇,得熱痛減,皮色不紅,舌胖,舌質淡暗,苔白膩或白滑,脈弦緩或沉 緊。3. 濕熱痹阻證:關節腫痛,觸之灼熱或有熱感,口渴不欲飲,煩悶不安,或 有發熱,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4. 痰瘀痹阻證:關節腫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關節周圍或皮下結節, 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膩,脈沉細澀或沉滑。5. 氣血兩虛證:關節肌肉痠痛無力,活動后加劇,或肢體麻木,筋惕肉瞤,

3、肌肉萎縮,關節變形;少氣乏力,自汗,心悸,頭暈目眩,面黃少華,舌淡苔薄 白,脈細弱。6. 肝腎不足證:關節肌肉疼痛,腫大或僵硬變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軟無力, 關節發涼,畏寒喜暖,舌紅,苔白薄,脈沉弱。二、治療方案(一)針灸療法根據病情,可辨證選取肩髃、肩醪、曲池、尺澤、手三里、外關、合谷、環 跳、陽陵泉、昆侖、太溪、解溪等穴位;或根據疼痛腫脹部位采取局部取穴或循 經取穴。針刺時根據寒熱虛實不同配合針刺瀉法、 補法,或點刺放血、穴位注射。(二)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1. 風濕痹阻證治法: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推薦方藥:羌活勝濕湯加減,羌活、獨活、防風、蔓荊子、川芎、秦艽、桂 枝、青風藤。中成

4、藥:木瓜丸等。2 寒濕痹阻證治法:溫經散寒,祛濕通絡。推薦方藥:烏頭湯合防己黃芪湯加減。制川烏(或制附片)、桂枝、赤芍、生 黃芪、白術、當歸、生苡仁、羌活、防己、生甘草。中成藥:虎力散膠囊,獨一味膠囊等。3. 濕熱痹阻證治法:清熱除濕,活血通絡。推薦方藥:宣痹湯合三妙散加減。生苡仁、防己、滑石粉、連翹、蒼術、黃 柏、金銀花、萆薢、羌活、赤芍、青風藤。4. 痰瘀痹阻證治法:活血行瘀,化痰通絡。推薦方藥:小活絡丹加減。炙乳香、炙沒藥、地龍、制南星、白芥子、當歸、 赤芍、川芎。中成藥:大活絡丸、小活絡丸等。5. 氣血兩虛證治法:益氣養血,活絡祛邪。推薦方藥:八珍湯合蠲痹湯加減。當歸、川芎、白芍、熟地

5、黃、生黃芪、白 術、茯苓、炙甘草、羌活、獨活、桂枝、秦艽、海風藤、桑枝、木香、乳香。6. 肝腎不足證治法:補益肝腎,蠲痹通絡。推薦方藥: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桑寄生、炒杜仲、懷牛膝、細辛、茯苓、 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熟地黃、補骨脂、雞血藤、烏梢蛇、蜈蚣、地龍、 生甘草。氣血運行不暢,脈絡痹阻是本病的重要病理環節,貫穿疾病始終。除上述 6 種常見證型外,瘀血阻絡證常與RA的其他證型兼見,故RA之不同證型,不同病 理階段,均應配合活血化瘀之品,可隨證選用身痛逐瘀湯加減或血府逐瘀丸 (膠 囊)。根據病情,亦可選用以下中成藥:雷公藤多苷片等。(三)辨證選擇靜脈滴注中藥注射液1. 各證候均可選用具

6、有調整骨代謝作用的中藥注射液靜脈滴注,例如注射用鹿瓜多肽等。2. 根據病情,可選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注射液靜脈滴注,例如丹參類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四)外治法根據病情及臨床實際,選擇中藥外敷、中藥離子導入、中藥泡洗、中藥薰治、 中藥穴位貼敷等。辨證選用外用藥物,如偏寒濕痹阻者,酌情選用驅風散寒除濕、 溫經通絡藥物,偏濕熱痹阻者,酌情選用清熱除濕、宣痹通絡之品,偏痰瘀痹阻 者,酌情選用活血行瘀、化痰通絡之品等。(五)手法治療根據病情,可配合手法按摩治療。(六)特色治療1. 溫針灸:在病損重的部位行溫針灸。2. 火針療法。3. 小針刀切開松解減壓術:在病變部位選點3-5個,行小針刀切開松解減

7、壓 術。每周一次。4. 督脈隔物灸(姜、蒜、中藥泥)結合局部隔物灸。5. 刺絡放血。6. 皮膚針。7. 刮痧療法等。10.中藥熥敷(七)其他療法1. 關節腔積液者,行關節腔穿刺術;2. 根據病情,可進行關節康復治療;伴發骨質疏松癥患者,口服相關補鈣藥 品。(八)調攝與護理1.心理調攝幫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2. 飲食起居調攝忌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禁飲酒;避風寒、慎勞累。3. 護理(1)活動期關節護理:病情活動期應注意休息,減少活動量,盡量將病變 關節固定于功能位,如膝關節、肘關節應盡量伸直。(2)緩解期關節功能鍛煉護理:病情穩定時應及時注意關節功能鍛煉,如 慢步、游泳鍛煉全

8、身關節功能;捏核桃或握力器,鍛煉手指關節功能;雙手握轉 環旋轉,鍛煉腕關節功能;腳踏自行車,鍛煉膝關節;滾圓木,踏空縫紉機,鍛 煉踝關節等。三、療效評價(一)評價標準:中醫證候學評價: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的中醫癥狀分級、療效評價,動態觀察中醫證候的改變;1.中醫證候評價方法(1)癥狀分級標準:關節疼痛0分1分2分3分關節不疼或疼痛消失疼痛輕,尚能忍受,或僅勞累或天氣變化時疼痛,基本不影響工作 疼痛較重,工作和休息均受到影響疼痛嚴重,難以忍受,嚴重影響休息和工作,需配合使用止痛藥物0分關節無腫脹或腫脹消失1關節腫脹1分關節輕度腫脹,皮膚紋理變淺,關節的骨標志仍明顯2分關節中度腫脹,關節腫脹明顯,皮膚紋理基本消失,骨標志不明顯3分關節重度腫脹,關節腫脹甚,皮膚緊,骨標志消失0分關節無壓痛或壓痛消失關節壓痛1分輕度壓痛,患者稱有痛2分中度壓痛,患者尚能忍受,皺眉不適等3分重度壓痛,痛不可觸、壓擠關節時患者很痛,將手或肢體抽回0分關節活動正常關節屈伸1分關節活動輕度受限,關節活動范圍減少1/3不利2分關節活動明顯受限,關節活動范圍減少1/33分關節活動嚴重受限,關節活動范圍減少1/2,甚或僵直0分無晨僵1分晨僵1h2分晨僵1h、2h3分晨僵2h關節局部0分關節局部無發熱發熱1分關節局部發熱疼痛夜甚0分未出現疼痛夜間加重1分疼痛夜間加重舌質暗紅0分正常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