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電刀術論文: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刀治療氣道疾病41例臨床分析_第1頁
高頻電刀術論文: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刀治療氣道疾病41例臨床分析_第2頁
高頻電刀術論文: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刀治療氣道疾病41例臨床分析_第3頁
高頻電刀術論文: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刀治療氣道疾病41例臨床分析_第4頁
高頻電刀術論文: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刀治療氣道疾病41例臨床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頻電刀術論文: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刀治療氣道疾病41例臨床分析摘要 目的 探討電子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刀對氣道病變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對41例氣道腫瘤及肉芽腫阻塞性病變,行電子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刀切除、電灼擴大管腔,觀察療效及并發(fā)癥。結果 39例(95.1%)患者解除了氣道阻塞,呼吸困難緩解。 結論 電子支氣管鏡高頻電刀對氣道病變療效好、并發(fā)癥少。關鍵詞 高頻電刀術; 支氣管鏡術; 氣道疾病近5年來,我院經(jīng)電子支氣管鏡行高頻電刀治療氣道疾病41例,取得了較好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接受治療的41例良、惡性氣道疾病均導致氣道管腔不同程度阻塞,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齡246

2、6歲,平均42.2歲。支氣管肺癌27例,其中右主支氣管阻塞12例,左主支氣管阻塞9例,雙側主支氣管不同程度阻塞2例,氣管中段阻塞2例,右上葉支氣管阻塞2例;支氣管異物性肉芽腫7例,其中左主支氣管中、下段各3例,右主支氣管4例;支氣管結核4例,其中左右主支氣管各2例;氣管中段炎性息肉2例;氣管下段鱗狀細胞乳頭狀瘤1例,主要癥狀為咳嗽、咯血、呼吸困難或活動后呼吸困難、胸悶。所有病例均經(jīng)胸部x片、胸部ct及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并活檢確診。1.2 治療方法:高頻電刀采用olympuspsd-20型高頻電發(fā)生器及配備的圈套器電刀和探頭電灼裝置,電子支氣管鏡用olympusbf260型內鏡。治療中全程動態(tài)監(jiān)測

3、spo2、 、r、p、bp。術前準備同常規(guī)支氣管鏡檢查。患者取仰臥位,右大腿固定在覆蓋有鹽水紗布的電極板上、常規(guī)插入電子支氣管鏡,到達病變部位時將圈套器電刀或電灼探頭經(jīng)活檢孔插入氣道,其綠色標致超出支氣管鏡前端,同時打開電切電疑電源,調整高頻電治療儀的輸出功率,一般選用電切割時輸出功率為30-35w,選擇電凝時輸出功率為35-40w。電切時將圈套器環(huán)繞腫物基底部,助手拉緊收縮圈套器,足踏開關通電時間0.5-1.0秒,瞬間即可切除腫物。對基底部較大或不能圈套的腫物,將電灼電凝電極探頭置于病灶上,通電0.5-1.0秒,多次點擊電灼,將腫物損傷凝固。最后用活檢鉗取出切割下的腫物碎塊及焦痂。對貼附于管

4、壁的,肉芽及疤痕,用探頭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由近至遠電灼,每次電灼深度不超過3mm,每次治療不超過20分鐘,兩次治療間隔1周。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擴大管腔使氣管內經(jīng)達10mm,支氣管內經(jīng)達7mm以上。2 結果本組41例患者共治療52次,39例(95.1%)患者解除了氣道阻塞,呼吸困難消失或明顯減輕,咳嗽消失或明顯減輕,咯血停止。異物性肉芽腫7例均取出異物,并一次性將肉芽腫完全切除。2例氣管中段炎性息肉(1.5cm×1.0cm、1.4cm×1.2cm)及1例氣管下段鱗狀細胞乳頭狀瘤(1.5cm×1.5c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療效判定:呼吸困難指數(shù)照美國胸科協(xié)會氣促評

5、級標準1進行評估,39例治療前后的氣促指數(shù)、karnofsky評分及fvc分別是(3.78±0.46)與(1.04±0.39)、(52±11)與(79±13)、(1.49±0.42)與(3.81±0.53),均p0.01。放棄治療2例,為左主支氣管結核性纖維疤痕阻塞左全肺不張的患者,各經(jīng)2-4次高頻電灼未能打通管腔而放棄治療。本組病例中未出現(xiàn)大出血、氣道壁穿孔、氣道燒傷、皮膚燒傷、漏電觸電等并發(fā)癥。全部病例給予相應的抗感染、抗癌、抗結核治療。3 討論本組經(jīng)高頻電刀治療氣管支氣管良、惡性疾病41例,39例療效滿意,治療有效率為95.1。

6、高頻電刀治療的優(yōu)越性有:高頻電切和電灼治療是通過高頻電流聚集于電極尖端所接觸的機體組織,電流密度大,產生熱量高,對氣道內良惡性病變,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2。對氣道良性病變,高頻電刀可取代外科手術,已成為一種終身治愈性治療技術,且操作簡便,治療時間短,治療費用低,并發(fā)癥少,患者容易接受。雖然經(jīng)支氣管鏡介入高頻電刀治療氣道內良、惡性疾病較開胸手術風險小、痛苦輕,但也可能有一些并發(fā)癥,如氣道壁穿孔、大出血、氣道燒傷、皮膚燒傷、漏電觸電等。本組中因術前準備充分、術中處理得當,并未發(fā)生上述并發(fā)癥。高頻電刀治療原理是通過高溫使細胞汽化組織凝固,瞬間的局部溫度可高達數(shù)百度,治療靶位的高溫可通過傳導損傷周圍

7、組織,所以高頻電刀治療的安全性是術者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高頻電刀氣道內治療比消化道治療復雜得多,氣管支氣管與心臟、主動脈、肺動脈緊密相鄰,左主支氣管細而長,左肺動脈橫跨其上,加之結核、癌腫破壞了正常的管壁結構,并使管腔受到擠壓、牽拉而引起解剖走向的改變。高頻電流一旦傷及鄰近器官,即可發(fā)生氣道穿孔、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氣道重度阻塞致呼吸困難的患者多不能屏氣,在處于動態(tài)的阻塞性氣道中電切電灼治療有一定的技術難度。這就要求術者輕柔、敏捷、準確、熟練地盡快完成治療操作,縮短氣道介入時間,減少并發(fā)癥。根據(jù)筆者的體會,對高頻電刀治療提出以下幾點注意事項:(1)高頻電刀治療最令人擔心的是血管損傷和大出血

8、3,術者應充分認識高頻電流的特性,應根據(jù)組織類型,腫物大小,確定適當?shù)墓β屎屯姇r間,且要從小至大逐漸增加,防止過高功率和過長時間通電造成正常組織損傷。(2)如遇雙側主支氣管均有病變阻塞時,應先治療阻塞較嚴重的一側主支氣管病變,后治療阻塞輕的一側。 (3)根據(jù)胸部x片、ct片、支氣管鏡檢查等資料,準確判斷氣管、支氣管病理解剖走向,從而指導高頻電刀治療的方向及深度。(4)對氣道廣泛肉芽腫或纖維性漏斗狀重度狹窄病例,應十分謹慎,仔細觀察,根據(jù)病變局部情況隨時調整電灼功率和時間,尤其對血運較差、組織修復較慢的氣管壁附著的腫物,要短時間快速電灼。每次電灼的深度不超過3mm,避免高頻電流的深部擴散引起氣道穿孔和出血等致命性并發(fā)癥。參考文獻1 stulbarg m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