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教學設計_第1頁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教學設計_第2頁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教學設計_第3頁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教學設計_第4頁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教學設計一、教學分析1、教材分析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是人教版必修3穩態與環境第3章的第2節,是第1節植物生長素的發現的一個延伸和拓展,闡述生長素生理作用及生產實踐應用的關鍵一節,也為第3節的學習做了知識儲備。本節課通過對數據、曲線、圖形等材料的分析,介紹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引導學生對生產、生活中的現象及問題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對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特點的了解,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樹立學以致用的思想。2、學情分析(1)經過上一節的學習,學生已了解了什么是植物激素,并對植物產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長素的產生、極性運輸和分布特點有了相應的知識準備。(2)高一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思維較活躍,對生

2、活中的事物充滿好奇,有一定的探究精神,應加強引導,做好知識的鋪墊。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能夠描述生長素的生理作用。(2)能夠說出生長素濃度對不同器官的影響。2、能力目標(1)能夠分析生物曲線、圖表等材料。(2)能夠解釋莖背地性和根向地性的原因。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學習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中,樹立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思想。(2)通過生長素生理作用的雙重性樹立量變引起質變的唯物辯證法的思想。三、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2)生長素生理作用的雙重性。2、教學難點橫放植株呈“S”型生長的原因分析四、課型:新知識課五、教學時間安排:25min六、教具:多媒體七、教法

3、和學法1、教法:探究式教學2、學法:生活經驗與探究思考相結合,進行圖表分析1 / 5八、教學流程圖片展示設疑導入 問題引導呈現探究 認識生長素的產生和作用討論生長素作用的雙重性解釋橫放植株呈“S”型生長的原理 結課九、教學過程時間分配教學媒體教學方法教 師 行 為學生行為15min引起注意圖片展示對比提問講解美育教育提問板畫復習互動提問教具演示動畫演示提問圖片展示圖形分析上課!同學們好!請坐!大家來看一下這幾幅圖片,第一幅是老師野外實習時在南山植物園一塊巨石旁拍到的一幅懸掛著的盆景,第二幅是在一所學校的教師宿舍陽臺上拍到的一盆植株,第三幅是在實驗室進行無土栽培得到的植株,最后一幅是在公園里拍到

4、的一幅盆景。大家觀察一下這幾幅圖片,大家能發現這些植株的長勢表現出什么特征?××同學,請你回答一下!對,這些橫長的植株都呈現出了明顯的“S”型生長特征。如果我們善于觀察生活,我們容易發現這種現象在很多藤本植物中表現得較為明顯。我們經常可在密林邊緣看到小型植物橫著生長出來后也呈“S”形。另外,在樹林里倒下的樹,在懸崖絕壁生長的樹都容易呈現出“S”形。我們通常認為女性的“S”型曲線是一種美,其實植物界也充斥著“S”型曲線,充滿了美??梢?,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的眼光而已。大家看到,絕壁上的青松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仍能保持一種積極向上,對我們應該有所啟示。那么,橫著生長的

5、植物為什么會呈現出“S”形呢?本節課就將對此現象進行解密,讓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在此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上節課的主要內容。合成生長素的原料是(色氨酸),主要分布在(幼嫩的芽和葉、發育的種子)。生長素的運輸分為(縱向)運輸和(橫向)運輸??v向運輸即極性運輸,是從(形態學上端)運到(形態學下端),橫向運輸包括單側光、重力、離心作用的影響。我們來著重看一下重力的影響。開始時,生長素分布是均勻的,可是在重力作用下,生長素會向下運輸,使下方的生長素分布較多。當然,如果植株直立,生長素也會向下運輸?,F在我們知道,植物的向光性是由生長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生長素分布多的地方促進植物生長。那么,

6、生長素對于植物來說,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生長素到底有什么生理作用呢?我們知道,萬事都講求一個“度”。這是生長素濃度對植物不同器官的影響圖。我們先從中抽出生長素濃度對芽的影響曲線來分析一下。我們可以看到:橫坐標表示生長素濃度,中間這條線表示無生長素時的生長速度,以上為促進生長作用,以下為抑制作用。我們在曲線上依次標注A、B、C、D四個關鍵點,因B點時促進作用達到最大,我們將其對應濃度稱為最適濃度;C點處于促進作用與抑制作用中間,我們稱其為促抑轉折點。根據大家已學的數學知識,請大家描述一下AB段、BC段、CD段所代表的含義。起立、坐下觀察比較思考回答聯想對比聯想思考回憶互動回答觀察觀察思考觀察思考提

7、問提問引導提問互動提問講解板書互動提問提問圖形分析提問互動提問對比總結對比提問結課××同學,請你描述一下AB段的含義?。ˋB段表示促進作用隨生長素濃度的增大而增強。)很好,請坐!××同學,請你描述一下BC段的含義?。˙C段表示促進作用隨生長素濃度的增大而減弱。)很好,請坐!所以,CD段就代表抑制作用隨濃度的增大而加強。(補齊生長素濃度對根、莖的影響曲線)從剛才的介紹,我們能根、芽、莖的最適濃度分別是多少?××同學,請回答一下?。ǜ淖钸m濃度為10-10mol/L,芽的最適濃度為10-8mol/L,莖的最適濃度為10-4mol/L。)很

8、好,請坐!根在這么低的生長素濃度下,促進作用就能達到最強,而莖要達到那么高的濃度時促進作用才能達到最強。這說明了什么呢?(停頓3s) 是不是說明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敏感性怎么樣?(不同。)那么,敏感性順序依次是?(根芽莖。)我們還可以從圖中看出,生長素生理作用具有雙重性。那雙重性都有哪些表現呢?我們看這些曲線的整體趨勢,是不是低濃度時對不同器官都有促進作用,而高濃度時則表現為抑制生長,所以雙重性的第一個表現就是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第二個表現只需看生長素濃度對芽生長的影響曲線,因此低濃度(促進發芽),高濃度(抑制發芽)。此外,生長素生理作用的雙重性還有一個表現,就是低濃度防

9、止落花落果,高濃度疏花疏果。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嘗試對橫放植物“S”型生長,即莖背地性和根向地性進行解釋了?我們在橫放植株根處下側標注A,上側標注B,莖處下側標注C,上側標注D。如此,C和D、A和B位置的生長素濃度大小關系如何?為什么莖處和根處會表現出不同的效應呢?由于受重力作用,生長素濃度表現為:C()D,A()B;根莖對生長素濃度(不敏感),高濃度(促進作用較大),生長速度表現為:C()D,因此(背地)生長;根對生長素濃度(敏感),高濃度(抑制生長),生長速度:A()B,因此(向地)生長。綜上,橫放的植株莖背地生長,根向地生長,因此表現出了“S”型生長特征。但這只是在地球上的情況。假如我們將植株橫放在太空中,如橫放于“天宮一號”上,植株如果能夠生長,那么,它的根和莖又會如何生長呢?大家下去思考一下,下節課我將抽問大家。今天的課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聯想、思考回答回答思考互動回答互動回答思考互動回答比較聯想思考十、教學反思1、內容充實,過程詳盡;2、引導性強,但引發學生互動思考是亮點,也是教學難點,需留有足夠思考時間;3、結合課件講解時,需注意同步,且要盡可能讓學生看清課件上所呈現的圖文。附:板書設計: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一、 生長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