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技巧教孩子管理情緒_第1頁
10個技巧教孩子管理情緒_第2頁
10個技巧教孩子管理情緒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 個技巧教孩子管理情緒一、幫助孩子認知情緒管理情緒的第一步, 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 我們可以隨時指出孩子的各種情緒: 激動、失望、自豪、孤獨、期待等等,不斷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匯庫。現在很多家長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 其實, 共情的一個功能就是幫助孩子認識到自 己當時的具體感覺。需要提醒的是,有時當孩子很生氣時,他會對這種情緒識別也很反感, 完全不聽。 我們可以先讓他自己冷靜下來, 等孩子平靜后, 再回過頭來跟他聊聊剛才的感受。孩子能識別出的情緒越多, 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達出來, 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這 就是處理情緒的開端。能表達,他才能溝通,才能想辦法。有時,只需表達出來,情

2、緒就解 決了。二、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前面講積極情緒時說, 我們應該刻意地多去關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這樣給自己增加積 極的元素。具體該怎樣做呢?品味美好, 有很多方法。 比如, 隨時給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種細節。 生活中的點滴很 容易被忽視略過,我們指給孩子看,就是在延長這些瞬間、擴大這些細節。每天放學時,我們常常看夕陽的顏色。有時是粉紅的,她就說是草莓味的;有時是金黃色的,她就說是橙子味的。這兩天剛下過雪,我和女兒回來時,路上都是冰,很滑,一路走 得很艱辛。 她倒是很樂觀,說灌木叢上都是棉花糖。我們又一起感受腳下的碎冰。 我們想象 一個冰雪王國,想象自己住在里面。她發現薄冰下面有氣泡,就

3、去踩踩,氣泡就動一動。我 又抱她摸樹上的冰掛我希望她忽略路不好走的事,把這些點滴的美好存到心里。品味美好的另一個方法是,存儲記憶,延長美好。就是說,給好事拍照、錄像、寫日記 記錄、存檔,經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顧這些美好的瞬間。另外, 要提高品味的質量,就要培養孩子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地做事情的習慣。現在的 生活節奏快,小孩耳濡目染,都能跟大人學會做事情時合并幾件事,這樣似乎提高了效率, 但實際上養成了分心的習慣。專心地吃飯、打電話、走路,我們都可以從中感受到更多。品味美好的另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分享。 我們都知道, 不能強迫孩子去分享。 鼓勵孩子主 動分享, 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小孩之所以有時不

4、愿意分享, 是因為他對所有權還缺乏 安全感,邏輯思維能力也有限,對環境感到不可控、難以預期。這些大人都要理解。其實很小的孩子也可以有主動分享的行為。 我女兒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經常互相分享吃 的。在家里,吃水果她都能先給大人分一圈, 有什么好東西她也主動拿給大家看看,雖然有 時很有保留的樣子只給你看一秒就收回去了,或是只許看不許摸。分享好東西,把美好加倍,我覺得這是存在于人的天性中的。孟子教育齊宣王:“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齊宣王都承認,跟人共同欣賞音樂更好,而且人越多越好。三、隨時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前面列出了 24 中積極的性格和品格,其實還有更多沒有列出來的,比如信任、平等、 尊重等等

5、。 我們平時少看孩子的所謂缺點和錯誤, 以及能力上的種種不足, 多去發現孩子這 些優秀品格的表現, 一旦發現, 就及時肯定, 這樣久了, 孩子就會更多地朝這些方向去發展。現在的家長們對能力上關注過多。 我們可以這樣想, 孩子長大后, 哪樣能力有機會得到 發揮, 這很難說,但好的性格和品格卻是處處有用的。能力有可能被埋沒被荒廢,但性格和品格卻永遠不會。四、對成長感的識別和強調我發明了這個詞: 成長感。 我們成年人都會在發現自己有所成長時感到欣喜, 對于孩子 來說,成長就更是他們的全部,所以更加重要。每當孩子有進步時,我們及時指出來,讓他 看到,告訴他,你記得不,你去年、上個月還是什么樣呢,現在都

6、可以做到這樣了!進步、提高、成長,這是最能體現孩子自身價值的。隨時抓住時機,發現具體的進步, 告訴孩子,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優秀!五、培養興趣愛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機會對興趣愛好的培養, 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心理學家發現, 一個有著成熟的興趣愛好的人, 他們對新事情更感興趣, 學習能力更強。 因為他們的學習更是出于內在動機, 他們有更頑強 的意志力和激情。我覺得,興趣愛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閑等等,它還可以像一個心靈上的 朋友一樣, 讓人在歡樂時去跟它分享、憂傷時跟它傾訴。 另外,它或許還能給人提供一個新 的身份,讓你有更豐富的人生體驗。比如,你是一位教師,但走出教室,你或許告訴別人你

7、 是一個烘焙高手。但是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些。 興趣愛好能給我們提供一個讓我們能全身心投入去做事情的 機會,這種投入的感覺非常寶貴。有心理學家把這叫“酣暢感”,據說這是一個快樂的重要 來源。 當你做你愛好的事情時, 你全神貫注, 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的存在。莊子幾次描述 過這樣的情形。按照他的說法,這時你與“道”相連通,所以會有鬼斧神工的發揮。而達到這種酣暢感的秘訣是, 你的技術和挑戰達成一種微妙的平衡。 就是說, 你做的事 情的難度剛好跟你的水平相當。當然這個事最好是你喜歡做的。不過話說回來,很多時候, 即使中性的事情,比如寫作業,如果能力和難度程度相當,我們都會享受這個過程。所以我們回過頭來想

8、想, 應該選擇哪些事情給孩子去做。 我們出于愛心, 總想給孩子更 多的享受。但是,讓他被動地享受,比如看電視、吃東西,他的樂趣也有,只是這些樂趣膚 淺、短暫。而稍有點挑戰的事,他反倒更能投入。難度如果過大,他就又沒了興趣。其實小孩在玩游戲時, 常常就能體驗到這種酣暢感。 我女兒玩時, 如果我問她吃不吃蘋 果之類的話,通常她完全聽不進去。所以孩子投入地、自由地玩,這非常有價值,我們要多 鼓勵,少打擾。孩子大一些之后,做事往往就參雜了很多功利心, 有了壓力, 難以全心投入。現在很多 的興趣班更是把興趣變得沒趣了。我們家長要多反思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六、給孩子“心理玩具”心理玩具, 這也是我隨口發明的

9、詞。 心理學家在做提升幸福感的干預實驗時, 有一些看 似很普通、有點幼稚的做法,比如,記錄下來當天發生的好事,并解釋為什么你感覺不錯; 寫下能展現你好的一面的事情, 每天去溫習。 據調查,每天寫下三件讓你感覺好的事, 這個 做法效果很好,效果的持續時間也長。我們自己也可以這樣做, 也可以引導孩子這樣做。 我們可以在情緒有些低落時, 把這些 好事當作心理玩具, 拿出來玩味。 我們也可以每天睡覺前或在其他空閑時間里, 沒事就在腦 子里整理自己的這些好事。大家可以試試。其實這就是在訓練我們轉念的能力。我們可以抽空跟孩子一起想好事。 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漂亮的本, 專門記錄他的好 事。或者給他準備一

10、個小白板、做個展示墻,隨時記錄。或者給孩子準備一個好事寶盒,把 能引起美好回憶的東西或照片,都存在里面,有空就倒出來看看這個心理玩具除了好事,還可以是讓自己看到全局、看到宏觀的一面,看到 thebigpicture 。比如,當你為孩子的一點小事生氣時,你可以跳出來想:總的來說,他是 個好孩子,我是個好媽媽,我工作還不錯,生活各方面都基本滿意然后再看剛才的事, 就能比較冷靜地看待了。培養感恩、同理心、寬容等品格以及樂觀的思維習慣我們家長自己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真是很大的。 有時我感覺女兒會有點抱怨, 我趁她還 沒說呢,就自己開始感慨好的一面, 表示很知足, 她的想法也被帶過來了。 其實我覺得更多

11、的時候,小孩倒是比大人更樂觀,更少消極的評判。有時大人會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孩子本來還沒有任何不滿情緒呢,聽大人這么一說,馬上就消極了。所以家長言行要慎重,別急于評價下結論,多等等,多觀察。我們自己評論的話里多一些感恩、同理心、寬容和樂觀思維,這就是好的教育了。 我經常會在睡前跟孩子一起回顧這一天的事情, 其中除了總結她的進步, 再就是想想有 哪些好事,哪些我們要感到知足、感恩的事,然后展望美夢,再開開玩笑。對于大一些、上學的孩子,我們可以讓他偶爾寫感恩日記、寫好事日記 ( 讓自己開心、 自豪驕傲的事 ) 。不必天天寫,那樣他會反感,不好堅持,可以一周寫一兩篇。或者讓他自 己每天睡前回顧這一天

12、值得感謝的事、 讓自己自豪驕傲的事。 我想, 做這些遠比批評他的缺 點更重要。七、不做情緒綁架 我看到有的專家告訴家長,跟孩子說:“你那樣做,媽媽很生氣”、“那樣做,媽媽不 喜歡”。我想家長應該盡量少這樣去說。我們大人正常的情緒反應,可以讓孩子知道,不必 刻意掩飾。 我們可以生氣。但是如果總是用家長的情緒去管教孩子,這不是好辦法。總這樣 說,孩子會覺得他應該對大人的情緒負責。 他會忘記遵守規則的本來的意義, 也容易有很多 不必要的自責和內疚。正確的方法是, 讓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為會有怎樣的不好的結果, 讓他對自己的行為 負責,而不是對家長的情緒負責。有時候女兒哭鬧之后,等她情緒好了,我也偶爾

13、跟她說,你知不知道,你哭鬧的時候, 我真的很煩。不過關鍵的是,你這一哭,耽誤了自己的時間,你早點過來吃飯,吃飽了就高 興了,就可以多玩一會了,是不是教給孩子, 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而我們家長也是, 也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如果 我們因為跟孩子無關的事情有消極情緒, 那就跟孩子說, 媽媽這會心情不好, 因為別的事情, 所以媽媽先自己待一會,等情緒好了,馬上就跟你玩。這樣,孩子也可以學會,當他有不好 的情緒時, 他也會自己冷靜一會,練習自己去處理。他也會知道, 有不好的情緒不是什么錯 事。八、接受孩子的消極情緒 前面談的多是關于積極心理的建設,下面談最讓我們頭疼的消極情緒的處理。對于孩子的消極

14、情緒, 我們不要去否認、 壓制、貶低、懷疑,不要說“這有什么可怕的” 、 “你不應該感到失望”、 “你沒有理由生氣”等等,而是要幫助孩子去接受、識別,然后再 教給處理辦法。教給孩子管理消極情緒的前提是, 我們自己要能從容去對待。 我們會發現, 做到這一點 真是有難度啊。 為什么這么難呢?因為, 當孩子發脾氣或有其他消極情緒時, 我們的本能反 應是又有來麻煩了! 你敢跟我對抗! 我的教育怎么這么失敗! 你得長到多大才能會 ! 我付出這么多,你怎么能這么對待我于是我們渾身冒汗血脈噴張我們處于這樣的狀態,當然就不能指望孩子能平和下來了。要改變這種反應, 首先要認識到, 消極情緒對孩子是有益的, 是他

15、認識自己、 提高情商、 學習成長的一個好機會。它是中性的,不是壞事。把它當作一陣風吧,控制好,甚至利用它 去發電、放風箏。其次,要盡量把孩子的行為和情緒跟自己的分開。自己的勞累、抱怨、委屈,自己去解 決。別做不合理的掛鉤。我女兒惹我生氣時, 我就這樣開導自己: 一方面是因為她就是個孩子, 就這樣;另一方 面,反思自己管教上有哪些不足,還可以做哪些改進,她是我教育的結果,跟誰抱怨呢,自 己多提高就是了。我想, 如果家長少一些受害者的思路, 多想該怎樣提高, 這也會幫助我們 控制情緒,少生氣。然后再告訴自己,我當然可以不完美,做不到的,努力提高就是了。只有當我們自己接受了孩子的消極情緒, 我們才能

16、做到不去否認、 壓制、貶低、懷疑他 的情緒,并且教給孩子去接受他的情緒。九、給孩子自己處理消極情緒的機會 孩子發脾氣,我們本能地想救火。如果認識到消極情緒的意義,我們就知道,不必急于 讓情緒消失,而是要盡量給孩子機會,讓他感受、識別,同時自己鍛煉著平復下來。他每自 己平復一次, 他的情緒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鍛煉。 當然對于兩歲以下的孩子, 家長還是應 該用轉移法先去哄好,然后再講道理。所以, 現在我對孩子哭鬧的方法是: 在發現她有點情緒, 可能會發作時,如果她不需要 我的幫助, 我常常找個借口躲開。我發現通常我一走開, 她自己很快就沒事了。當她真的發 作起來時,再回來。有時啥也不說,摸摸頭給她擦眼淚。如果我自己也生氣,或者她拒絕我 接近, 那就捧本書待在旁邊。如果是她特別不講理的事情,我就義正言辭地說幾句。這種慷 慨陳詞也有用, 能幫她看清自己行為的后果, 看到引起的反應,當她自覺理虧時, 理智就開 始恢復,就戰勝了情緒。而在這個過程中, 如果家長自己能保持中性態度, 這會幫助孩子更好地平復情緒。 有很 多情況,孩子是被家長的壞情緒火上澆油,愈演愈烈。十、教給他處理消極情緒的辦法宣泄法:比如打沙發打枕頭 (當然對于愛打人的小男孩慎用 )、撕紙 (其實這些宣泄法背 后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壞性最小,不影響別人的方式發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