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文獻綜述-陳欣_第1頁
項目管理文獻綜述-陳欣_第2頁
項目管理文獻綜述-陳欣_第3頁
項目管理文獻綜述-陳欣_第4頁
項目管理文獻綜述-陳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項目管理文獻綜述商 學 院工 管 08210081266陳 欣項目管理文獻綜述如果用兩個字概括當前社會的特點,那就是“變化”,而這種變化在信息產業中體現得尤為突出,技術創新速度越來越快,用戶需求與市場不斷變化,人員流動也大大加快。在這種環境下,企業需要應對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挑戰大大增加,也給管理帶來了很多問題和挑戰。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調研法系統分析項目風險管理研究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態勢等。以“項目管理”“風險管理”“模糊綜合評價法”等為檢索詞對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知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國優秀碩士論文庫等進行匹配檢索,通過分析從數量眾多的有關項目風險管理的文獻中篩選出將對本文研究有較大

2、幫助的文獻來閱讀,并在學校圖書館和商學院的資料室進行文獻查閱。一引言1.1什么是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是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以高效率地實現項目業主的目標為目的,以項目經理個人負責制為基礎和以項目為獨立實體進行經濟核算,并按照項目內在的邏輯規律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的系統管理活動。1.2為什么要有項目管理? 沒有項目管理,項目也有可能成功。但沒有管理的項目,很難保證項目的利潤空間,對公司來說,虧損的風險就大。所以我們要有項目管理,以保證公司在總體上是盈利的,注意不是每一個項目都要盈利。另外,有了項目管理,就有了管理改進的基礎,無論剛開始的項目管理多么糟糕,只要有管理,就有了改進的可能性,

3、至于能不能得到改進,以及改進的快慢,則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人,特別是各級管理者;另一個是利益。關鍵是“利益”,準確的說是“利益的分配”,在權責利明確的前提下,人才能充分的發揮作用。還需要指出的是“利益”是多元的,這里的多元不僅指利益的具體形式,而且指利益的受眾是多元的,包括客戶方相關人員個人的利益。1.3 什么是項目風險管理?項目風險管理是為了最好地達到項目的目標,識別、分配、應對項目生命周期內風險的科學與藝術,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活動,其理論和實踐涉及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系統科學、管理科學等多種學科。項目風險管理的目標可以被認為是使潛在機會或回報最大化、使潛在風險最小化。二風險管

4、理理論國內外研究2.1風險管理理論的發展風險管理作為系統科學產生于本世紀初的西方工業化國家。問題的提出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德國,最初是企業為控制偶然損失而作出的有組織的集體努力,是企業內部管理功能的延伸。比較系統的風險管理理論源于美國。1931年美國管理協會首先倡導風險管理,其后以學術會議及研究班等多種形式集中探討和研究風險管理問題,但在這段時間內,風險管理的內容和范圍都是十分狹窄的。1955至1964年,誕生了現代學術性和職業化的風險管理,此后,對風險管理的研究逐步趨向系統化、專業化、風險管理己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20世紀70年代中期風險管理方面的課程及論著數量大增,全美大多

5、數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普遍開設風險管理課程,RIMS開始建立歐洲及亞洲風險管理團體之間的聯系,這導致全球性的風險管理專業聯合體的形成,風險管理開始進入全球化階段。美國還設立了ARM(Associate Risk Management)證書,授予獲得風險管理資格的考試者。風險管理協會的活動為風險管理在工商企業界的推廣風險管理教育的普及和人才培養等諸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促進了全球性風險管理運動的發展。在西方發達國家,各企業中都相繼建立了風險管理機構,專門負責風險的分析和處理方面的工作。美國還成立了全美范圍的風險研究所和RIMS等專門研究工商企業風險管理的學術團體。1983年在RIMS年會上,各國專家

6、學者經過廣泛深入的討論,通過了“危險性風險管理101準則”,作為各國風險管理的一般原則。我國的風險管理實踐和教學研究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后期,風險管理的知識才開始進入中國,90年代初,外商率先在工程項目中使用風險管理,其后,不少的外國風險管理顧問公司的進入中國。目前,國內已有不少的大型項目進行了風險管理實踐理論研究,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上海地鐵工程、小浪底等工程都運用了項目風險管理辦法。積累了不少實踐經驗。早期的研究文章,如1983年李存斌發表的“建設項目經濟效果風險分析的函數偏導法” 2, 1987年,清華大學郭仲偉教授風險分析與決策3一書的出版標志著我國在風險分析理論研究領域正式開始

7、。此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投資體制的轉變,工程項目管理與評價體制與國際逐漸接軌,國家科委對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大項目以國家科委立項的形式進行了基礎性研究,為我國的風險分析理論與應用研究創造了條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自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其它許多高校和研究機構對項目風險分析理論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性研究,并發表了大量的論文。2.2風險管理過程理論研究對于項目風險管理過程(PRM),針對不同的應用領域,國外研究者們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例如:有人把風險管理過程分為兩個階段: 其一為風險評價,包括風險識別、分析和優先排序;其二為風險控制,包括風險管理規劃、風險監控計劃、跟蹤和糾正措施。Fair

8、ley提出七個步驟: 識別風險因素、分析風險概率和后果、制定減輕風險的策略、監視風險因素、制定備用方案、管理危機以及從危機中恢復。軟件工程協會(SEI) 把軟件項目風險管理視為五個獨立的階段: 識別、分析、應對計劃、跟蹤與控制,并與風險溝通相聯系。項目管理協會(PMI) 研究了項目風險管理中風險計劃、識別、分析、監控等主要風險管理過程。Chapman和Ward描述一般項目風險管理過程包括九個階段: 定義項目關鍵點、確定風險管理戰略、定義風險出現位置、結構化風險假設與關系、分配風險應對責任、評估偏差程度、估計不同風險對項目的相對影響大小、通過監控進行風險應對和管理。2.2.1風險分析理論研究在工

9、程項目風險管理方面,1985年Rerry和Hayes基于工程項目的主要風險源,按照承包商、業主和咨詢方各自應承擔的風險列出內容廣泛的風險因素。Cooper和Chapmen在1987年按照風險的特性將風險分為技術風險和非技術風險。1991年Mustafa與Al-Bahar分析了工程項目的核心風險。1993年Tahetal應用風險分析結構原理,從風險源到項目的風險后果進行了系統的風險分類研究, 1999年Tah和Carr在HRBS方法的基礎上發展的風險評估模型,用于工程風險的定性分析。2.2.2風險識別和評價理論研究Sherif.Mohama在進行項目評價時,將評價指標分為貨幣化指標和非貨幣化指標

10、兩類,并進一步細分為二級風險因子,用模糊數表示各風險因子的可能范圍,在用AHP方法確定各風險因子的權重之后,將其合成為以模糊數表示的項目風險,并以此模糊數的形狀和位置確定項目風險的大小。7Kangari & Boyer (1980) 14 將專家系統應用于工程法律風險中以解決不確定的爭論,這也標志著風險管理分析環節開始使用專家系統技術。Chapman (1994) 要我們留意不受限制的偶然容差在風險上的應用,指出不確定偶然事件會導致人們將其應用于其它的目的。Raftery (1994b) 認為到目前為止風險識別環節在風險管理文獻中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解決。Wiiliams (1994) 引

11、進了“風險注冊表”為項目管理系統提供了一個可行的風險經驗的數據庫。石曉軍,以項目凈現值(NPV )為目標,對項目風險因子進行分級識別,確定發生概率及影響程度,并按其相互關系構造影響圖(Influence Diagram),在引入上下兩級風險因子的相互影響的敏感性這一指標后,計算了項目風險超額報酬率,并以此來衡量項目的取舍。許登超,采用Delphi方法確定項目的風險因子及其影響程度,然后利用模糊數字將用語言表示的風險因子影響程度轉化為模糊數,通過模糊數的合成來反映項目風險的大小,并以此決定項目的優劣。三項目風險的分類 根據項目風險管理目標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以將項目的風險劃分為技術風險、市場風險

12、、管理風險、經濟風險及環境風險五大類。3.1技術風險技術風險是人們從事技術工作時,預期可能發生的較為不利的可能性或不確定性。技術風險至少包含五方面的意義: 技術風險的客觀性。不管采用的技術如何適當,對技術效果的預測如何精確,技術活動必然存在風險。技術風險的相對性。從風險標的方面來說,技術風險帶來的損失有大有小。大的風險可能導致技術開發、實施的失敗甚至危及企業生存。從風險主體方面分析,對某些企業不構成重大風險的技術開發、實施,相對于另一些企業就可能構成導致失敗的風險,即使是同一企業在不同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進行開發實施所可能發生的風險也不盡相同。技術風險的模糊性。技術風險是一種非清晰的概念,導致

13、風險的原因是復雜、多方面的,風險的大小又沒有明確的外延。在風險“大”與“小”之間存在著一種漸變和過渡,即技術具有“感覺性風險”的模糊屬性。技術風險的效用性。對一項具體技術風險的認識和承受不僅與社會經濟宏觀形勢和風險的實際規模等客觀因素有關,同時還與決策主體對待風險的心理狀態、抗風險能力等主觀因素以及技術開發實施產出與投入的比值等效用標準有關。技術風險的過程性。技術風險存在于技術開發、實施的全過程,只是在不同階段風險的來源、規模、側重及后果不同。3.2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由于供求形勢變化,引起市場競爭范圍、競爭程度、競爭方式以及市場性質、市場結構、市場發育等變化而導致的風險。即市場的潛在性對項目

14、引起的風險。市場營銷風險是指因風險企業的營銷能力不足而引起的風險。營銷風險主要包括:市場戰略風險、市場價格風險、市場定位風險、服務承諾風險。市場需求變化的客觀性,是導致市場營銷風險客觀存在的首要因素。項目市場開發結果的擴散速度從側而反映了市場對項目結果的接納能力。包一括對市場對項目的偏好程度和接受速度。設備及原料市場價格的不確定性。市場價格水平及其變化趨勢是影響市場供求狀況和項目盈利水平的一項關鍵因素,對項目風險有著直接的影響。3.3經濟風險經濟風險是指由于供求關系發生變化,項目資金不能及時供給,從而導致項目發生損失甚至失敗的可能性。包括資金成本的不確定性、資金需求的風險、資金周轉困難、融資風

15、險、利率的變動。3.4管理風險管理風險是指在項目的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由于項目中的管理不善,項目有關各方不協調以及其他不確定性而引起的直接影響到項目的獲利能力風險。包括經營管理者的素質,組織結構,合同風險、銜接風險以及團隊成員的核心競爭力等。3.5環境風險環境風險是指由于外部環境因素的變動而給項目帶來的風險。包括政治風險、宏觀經濟風險以及自然風險。四、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趨勢由于原有工程風險評價方法的不足,使研究人員將注意力轉向了其它的研究方法。模糊評判法就是當前研究的熱點。有的學者提議用模糊集理論去量化事故發展樹的不精確性及主觀判斷上的不確定性。也有人建議用模糊集去評價工程項目的投標報價。他們分

16、析了可導致工程合同中現金損失的風險,并給出了一個與工程項目有關的強調不確定性并用模糊集表示的報價策略。Tah.J.H給出了利用模糊集的風險管理的語言式方法。這一工作是為招標階段的偶然事件分配而設計的,并將語言描述運用到風險概率和風險嚴重性方面以此進行風險評價和分析。美國一學者于1995年提出了一個基于模糊邏輯和相似測量 (方法) 的風險評價方法。這種方法運用語言變量(與模糊性及主觀性相符) 構造了一個集成本、風險、社會關系以及政治影響于一身的探索性的規則來評價危險的垃圾場地的管理。另外,Ross & Donald在其文章中用模糊集理論表示缺陷樹及事件樹。Wribaetal也用到了語言變

17、量。在這一方法中,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風險間的相關程度,風險事件發生的嚴重性都以語言變量和模糊邏輯來定量表示。 國內的有關風險的模糊分析研究,主要有:王洪剛等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論和指數平滑預測相結合的方法,給出了以預測單方造價為基礎的投標工程單方造價快報算法。常云濤等在其文章中引入具有模糊時間參數的模糊網絡,并應用模糊數學原理進行分析,并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對相應理論進行了修正。胡海波、劉志杰入模糊數學中的截集概念,基于模糊事件概率的普通事件概率表示方法,將模糊數學問題轉化為普通數學問題求解,得到了模糊型網絡計劃完工概率的計算方法,同時給出了數字仿真模擬步驟。五、結論本文通過對中外學者在項目風險

18、管理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分析,概述了項目風險管理的相關概念與研究現狀,并且對項目風險管理的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及發展趨勢進行了總結,指出項目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是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現代化。縱觀國內外研究文獻,可看出項目風險管理從出現到現在各種領域的項目管理中應用頗廣,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經過無數組織的多年實踐,結果己經證明了這種管理體系和方法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項目風險管理研究在國外有多種派系,而且各派系的研究成果頗豐,在模糊分析技術的應用方面表現尤為突出。目前,我國在模糊分析技術的理論研究方面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相差無幾。但在應用管理上,特別是計劃執行中的監督與控制以及跟蹤調整

19、方面比較落后,基本上停留在理論上,而非實踐上。所以應該以技術、市場、經濟、管理和環境等各個方面的風險識別為基礎,通過模糊分析技術對項目的風險進行全面的評價,以確定風險的應對和監督措施,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參考文獻:1 王家遠,劉春樂.建設項目風險管理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15-182 李存斌.建設項日經濟效果風險分析的函數偏導法J,技術經濟出版社,1983,3(4):69-743 郭仲偉.風險分析與決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7.161-1634 Boehm John. M. Nicholas,面向商務和技術的項目管理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307一3345

20、Fairley V. M. Rao. Tuanala,Applying a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RMP) to manage cost risk of EHN transmission line Project,vol 17,No4,1999,223-2356 R. J. Chapman,The controlling influence on effective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for construction design manage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vol 19,2001,147-1607 C. M Tam,Non-structural fuzz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vol 20,2002,303-3138 郭宇,應用蒙特卡羅法改進項目成本風險分析 J,天津大學學報,vol 35,No3,2002,199- 2039 徐哲,網絡計劃進度的風險分析 J,系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