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健康培訓記錄_第1頁
職業健康培訓記錄_第2頁
職業健康培訓記錄_第3頁
職業健康培訓記錄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6 年培訓記錄培訓記錄編號: 01版次: 3/0培訓日期上午培訓地點二樓會議室授課人褚丹丹、吳闖培訓內容職業危害的分類;職業危害的防治措施;參加人員培訓記錄:一、褚丹丹主任講了培訓的目的、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及時間安排、培訓紀律,以及培訓的組織、考試及資料報送的及時性等情況列入部門月份基礎工作考核;辦公室將根據參加培訓人員的出勤情況、課堂紀律情況、培訓考試情況等為考核工作提供依據。二、吳闖主任針對職業健康基礎知識的內容,以及職業危害防治問題作了講解:為了提高廣大員工的職業健康意識,培養大家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更好的維護自身身心健康,特進行此次職業健康基礎知識的培訓:1、職業危害分類:

2、、按來源可分為:來源于生產工藝過程,來源于勞動過程和來源于作業環境;、按性質可分為:物理因素,生物性因素和化學性因素。2、職業安全健康管理之危害防治措施、職業危害防治措施常識:職業危害因素產生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各部門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實行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監督與服務相結合的原則。、職業中毒的預防:技術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應注意,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生產現場安裝相關檢測裝置,盡量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用無毒物質替代有毒物質,注意個人衛生班后洗澡。、防塵綜合措施:A宣傳教育: 各級領導能夠正確的認識搞好防塵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切實的做好防護措施和員工的宣傳教育工作。B技術革新:采用新技術

3、消除防塵污染,搞好防塵工作。C濕法除塵:粉塵遇水后,很容易吸收、凝聚、增重,可以大大減少粉塵的產生及擴散。D密閉塵源: 將塵源有效地密閉, 是防止粉塵外逸的一項有效技術性措施,它常與通風除塵技術措施配合使用。E通風除塵: 用通風的方法將塵源予以有效的控制,并將含塵氣體抽出,經除塵器凈化后排入大氣。F個人防護: 事粉塵作業的人員通過各種防護用品(如口罩、 防塵口罩、防塵面具、防塵頭盔等)可進一步防止粉塵的吸入。G維護管理: 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組織管理性措施。對待防塵設施必須象對待主機設備一樣,加強維護管理。H 監督檢查:這也是一項組織管理性措施。、噪聲控制措施:消聲器和隔聲罩對噪聲的降低能起到顯著

4、作用,對于振動突出的機組,還應采取隔振措施。振動的控制措施:培訓記錄編號: 01版次: 3/0培訓日期上午培訓地點二樓會議室授課人褚丹丹、吳闖培訓內容職業危害的分類;職業危害的防治措施;焊工的職業健康參加人員A減少振動源的振動:從工藝和技術上消除或減小振動源的振動強度,是控制振動危害的最根本的措施。B制定和執行振動標準;C限制接振時間;D改善作業環境: 低溫、高濕、高噪聲、毒物污染都會加劇振動危害;E加強個人保護, 健全健康管理: 正確使用和佩戴防護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F 振動的危害及評價: 振動是發聲的根源并能傳播固體聲造成噪聲危害。振動本身除對儀器設備和建筑結構造成破壞外,對長期工作與

5、生活在強烈振動環境中的人, 也會造成危害。 振動能引起人體機能障礙。一般以性機能下降、氣體代謝增加較為多見。婦女表現為子宮下垂、流產及異常分娩等。、高頻或超高頻輻射的防護措施:A屏蔽:常用的屏蔽設施有屏蔽網、屏蔽罩或屏蔽室;B遠距離操作:高頻和超高頻電磁場的強度隨著到輻射源距離的加大而迅速減;C接地:不能將一般電氣的保護性接地代替屏蔽接地;D健康檢查:對從事高頻和超高頻作業者,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E安全技術教育: 正確認識高頻和超高頻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消除不必要的心理恐懼和麻痹思想,養成自我保護的良好意識。、微波輻射的安全防護措施:合理正確的使用設備以及個人防護用品,遠距離操作,建立規章制度

6、,開展安全教育,加強衛生保健工作。培訓效果評估:1、學員們對本次培訓的教材非常滿意;2、對培訓課時的安排也很滿意;3、對授課老師的講課水平及能力都很滿意;4、對本次培訓的內容學員們都能接受,并能理解、掌握。5、通過本次培訓學員們了解到了職業健康防護的重要性。記錄人:日期:培訓記錄編號: 01培訓日期培訓內容參加人員版次: 3/0下午培訓地點二樓會議室授課人褚丹丹、陳國慶焊工的職業健康;粉塵的危害與預防;高溫作業安全與防護;培訓記錄:褚丹丹主任匯報了上次學習的情況;由陳國慶主任講解本次學習的相關內容:一、焊接作為重要的組裝工藝之一,對產品質量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焊接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危險因素,如火災

7、、爆炸、觸電、灼燙、急性中毒、高空墜落和物體打擊等;此外電弧焊接產生的紫外線、強光和紅外線輻射,焊接所產生的煙塵及有害氣體也是造成作業者職業傷害的重要因素。、焊接輻射的職業危害:焊接弧光除對作業者的眼睛造成傷害外,紫外線輻射還可引起皮炎,同時會增加焊工皮膚癌癥的風險,國外的研究也證實了這種可能性。高強度的紅外輻射會引起皮膚老化,甚至灼傷皮膚。、焊接煙塵的特點及對健康的影響A 電焊煙塵是在電弧的高溫作用下, 液態金屬和熔渣因過熱而蒸發氣化,高溫蒸氣在脫離電弧高溫區,即被迅速氧化并冷凝成細小的固態分散性粒子或細小的固態凝集性粒子,懸浮在空氣中成為電焊煙塵;B 金屬煙塵會刺激作業者的眼睛和呼吸系統;

8、C 焊接煙塵會引發焊工“金屬煙熱” ;D 暴露于焊接煙塵除引起焊接作業者急性反應外, 還會對焊工的健康造成慢性的、潛在的影響。如焊接操作人員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和焊工塵肺比例比其他職業人員明顯較高。焊接產生的有害氣體:電弧焊接會產生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和氟化物等有害氣體。氣體保護焊作業時,大量逸出的二氧化碳、氬、氦等不可以呼吸的保護氣會彌漫在作業者周圍,影響作業者的呼吸環境。、焊接職業危害的防護:A 對焊接面罩提出了基本要求; 對保護片、 普通焊接濾光片和自動變光濾光片的紫外線透射比、可見光透射比、紅外線透射比、遮光號分級、屈光度、棱鏡度等光學性能,及焊接面罩的抗沖擊性能、抗腐蝕性

9、能、耐熱穿透性能、阻燃性能及絕緣性能等都有明確規定。B 焊接作業會面臨弧光輻射、 焊接煙塵及有害氣體等危害因素, 不僅引發作業者急性反應, 長期暴露于這些危害因素中, 還會造成長期的、慢性的影響。合適的焊接面罩、呼吸防護用品是焊接作業者必需的個體防護裝備,與此同時建立企業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并強化對焊接作業者的培訓,最大化地降低焊接職業危害的風險。二、粉塵的危害及預防:、生產性粉塵的來源:生產性粉塵是指在生產中形成的,并能長時間漂浮在作業場所空氣中的固體顆粒。單一粉塵存在的情況較少,大多數情況下兩種以上粉塵混合存在;、粉塵引起的職業病:呼吸系統疾病、中毒、呼吸系統腫瘤、局部刺激性疾病;、預防塵肺

10、病的措施:通過采取革新生產設備和濕式作業等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塵是預防塵肺病最根本的措施。培訓記錄編號: 01版次: 3/0培訓日期下午培訓地點二樓會議室授課人褚丹丹、陳國慶培訓內容焊工的職業健康;粉塵的危害與預防;高溫作業安全與防護;參加人員三、高溫作業安全與防護:根據情況改善調整高溫期間的作息時間和安排好休息場所,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勞動強度,合理安排工間休息,高溫作業場所要采取有效的通風、隔熱、降溫措施,配備充足的防暑降溫物資,露天作業要避開烈日高溫時段,防止發生中暑。四、職業健康體檢可有效防止職業病:、在崗期間應定期接受職業健康檢查:檢查周期根據不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性質、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的

11、濃度或強度、職業病的潛伏期和防護措施等因素決定,大多為1 年,也有 2 年的。、關于職業健康檢查內容,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衛生部制定有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與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職業健康監護:主要包括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等內容。、關于職業健康監護,勞動者所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勞動者必須參加由用人單位安排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在其實施過程中與職業衛生專業人員和用人單位合作。、關于職業健康監護資料的應用,國家的一些相關規定:只能用于以保護勞動者個體和群體健康為目的的相關活動,應防止資料濫用和擴散。應遵循醫學資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原則,應注意維護資料的完整和準確并及時更新。、需要接受職業

12、健康監護的人群:接觸需要開展強制性健康監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接觸需要開展推薦性健康監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作中受到與直接接觸人員同樣的或幾乎同樣的接觸的人群。、確定職業健康檢查項目:鉛作業勞動者的必檢項目有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血鉛或尿鉛, 選檢項目有尿 、血或、 血清、神經 - 肌電圖。、理解職業健康檢查報告的結論:目前未見異常,復查,疑似職業病,職業禁忌證,其他疾病或異常等名詞的理解。培訓效果評估:1、學員們對本次培訓的教材非常滿意;2、對培訓課時的安排也很滿意;3、都很認同授課老師的講課水平及能力;4、經現場提問,學員們都能理解并掌握質量管理的相關知識。記錄人:日期:培訓記錄編號:

13、 01版次: 3/0培訓日期上午培訓地點二樓會議室授課人褚丹丹、吳闖噪聲、中暑控制措施;日常生活中輻射安全的防護;有毒化學物質對人體培訓內容的危害參加人員培訓內容:褚丹丹主任匯報了昨天的學習情況;吳闖主任對今天的學習內容進行了講解:一、噪聲、中暑控制措施:主要來源于施工機械,如鉆孔機械,裝載機、挖掘機、打樁機、爆破等產生的強噪音。高溫作業場所。長期在強噪音環境下施工,居住,可能會導致人體患噪音性耳聾或精神障礙。在高溫作業場所施工可造成中暑。嚴重中暑可致人死亡。、噪聲控制措施:市政工程對施工廠界噪聲值有明確的規定,施工機械要定期保養,嚴禁機械超負荷運轉等。、中暑控制措施:組織措施,技術措施,通風

14、保障,衛生保健措施等。二、日常生活中輻射安全的防護:、輻射的分類:輻射按效應可分為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兩類。、工業射線探傷輻射防護與安全措施:國家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了相關的防護與措施。 本措施明確了放射工作人員、工業射線探傷裝置及輻射源和射線探傷工作場所的輻射防護安全要求及輻射防護的安全措施。放射工作人員的防護:放射防護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個人劑量監測工作。 X 射線探傷機的操作規程:通電前準備,通電后檢查,訓機,曝光準備,曝光,曝光結束,曝光過程中,如發現異常,可按下高壓斷開關,切斷高壓,并分析原因后方可重新開機。、工業射線探傷機安全操作規程:遵守射線探傷機的安全操作程序,嚴禁帶源私自

15、拆卸主機進行維修,探傷主機要經常檢查,看安全機構是否有效、可靠,在盤卷驅動纜之前,把驅動鋼絲繩搖出約5,以免產生有害拉力,導致鋼絲繩變形。、日常生活中如何進行電離防護:A、針對電離輻射:遇到核輻射威脅的時候最好的預防方法還是將自己處于相對隔離的環境,避免接觸核污染物,出差或旅行時,如果可能,盡量選擇坐高鐵、火車,少乘坐飛機以減少旅行帶來的宇宙射線輻射,在醫院接受放射性檢查時,去正規大醫院,謹遵醫囑,乘坐交通工具接受安檢時,手不要伸進鉛門簾里取包等。B、針對電磁輻射:通過在辦公室和家庭擺放綠色植物來減少輻射,合理安排家用電器,用距離進行防護,使用合格符合標準的電子設備等三、有毒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危

16、害:、毒物的分類:類金屬類毒物(鉛、汞、錳、鎳、鈹、砷、磷及其化合物等),刺激性氣體(氯、氨、氮氧化物、光氣、氟化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窒息性氣體(氮氣、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氣、氰化氫、硫化氫等),農藥(殺蟲劑、殺菌劑、殺螨劑、除草劑等) ,有機化合物,還有一些有毒的高分子化合物。、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毒物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進入體內,在工業生產中,毒物主要經呼吸道和皮膚進入體內,亦可經消化道進入。培訓日期培訓內容參加人員編號: 01培訓記錄版次: 3/0上午 培訓地點 二樓會議室 授課人 褚丹丹、吳闖噪聲、中暑控制措施;日常生活中輻射安全的防護;有毒

17、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危害、毒物在人體中的過程:毒物被吸收后,隨血液循環 ( 部分隨淋巴液 ) 分布到全身當在作用點達到一定濃度時,就可發生中毒。毒物吸收后受到體內生化過程的作用,其化學結構發生一定改變,稱之為毒物的生物轉化 其結果可使毒性降低 ( 解毒作用 ) 或增加 ( 增毒作用 ) 。毒物在體內可經轉化后或不經轉化而排出。毒物進入體內的總量超過轉化和排出總量時,體內的毒物就會逐漸增加。、毒物對人體的危害:A、對呼吸系統的危害:一旦吸入,輕者引起呼吸困難,重者發生化學性肺炎或肺水腫。 急性吸吸道炎刺激性毒物可引起鼻炎、喉炎、聲門水腫氣管支氣管炎等。B、對神經系統的危害: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 包括

18、腦和脊髓 ) 和周圍神經( 由腦和脊髓發出,分布于全身皮膚、肌肉、內臟等處) 組成。有毒物質可損害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主要侵犯神經系統的毒物稱為“親神經性毒物”。主要病癥有:神經衰弱綜合癥,周圍神經病,中毒性腦病等。C、對血液系統的危害:有許多毒物能引起血液系統損害。如:苯、砷、鉛等, 能引起貧血。D、對消化系統的危害:有毒物質對消化系統的損害很大。如:汞可致毒性口腔炎,氟可導致“氟斑牙”。E、對循環系統的危害:常見的有:有機溶劑中的苯、有機農藥以及某些刺激性氣體和窒息性氣體對心肌的損害。F、對泌尿系統的危害:經腎隨尿排出是有毒物質排出體外的最重要的途徑,加之腎血流量 豐富,易受損害。G、對骨

19、骼損害: 長期接觸氟可引起氟骨癥。磷中毒可引起下頜改變,嚴重者發生下頜骨壞死。H、對眼損害:生產性毒物引起的眼損害分為接觸性和中毒性兩類。接觸性眼損害主要是指酸、堿及其它腐蝕性毒物引起的眼灼傷。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為中毒性白內障。I、對皮膚損害:職業性疾病中常見、發病率最高的是職業性皮膚病,其中由化學性因素引起者占多數。引起皮膚損害的化學性物質分為:原發性刺激物、致敏物和光敏感物。J、化學灼傷: 化學灼傷是化工生產中的常見急癥, 是指由化學物質對皮膚、 粘膜刺激及化學反應熱引起的急性損害。K、職業性腫瘤:接觸職業性致癌性因素而引起的腫瘤。培訓效果評估:1、學員們對本次培訓的教材

20、非常滿意;2、對培訓課時的安排也很滿意;3、對授課老師的講課水平及能力都很滿意;4、對本次培訓的內容學員們都能接受,并能理解、掌握。5、通過本次培訓學員們了解到了職業健康防護的重要性。記錄人:日期:培訓記錄編號: 01培訓日期培訓內容下午培訓地點二樓會議室授課人有限空間作業需要做好的防護;職業衛生檔案和健康監護檔案版次: 3/0吳闖參加人員培訓記錄:吳闖主任匯報了上次學習的情況,并對以下內容進行了講解;一、有限空間作業需要做好哪些職業健康安全防護:、什么是有限空間: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較為狹窄有限,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

21、的空間。、幾種常見的危害:A、有毒有害氣體:有限空間容易積聚高濃度的有毒有害物質。比較常見的有:硫化氫,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等。B、窒息性氣體:窒息性氣體是導致人體缺氧而窒息的氣體。一類稱為單純性窒息性氣體,另一類稱為化學性窒息性氣體。C、易燃易爆性氣體:空氣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質,濃度過高遇火會引起爆炸或燃燒。、進入作業現場,要有必要的防護措施:了解事故情況,檢測空間內的氣體,隔離危害物質,通風換氣,正確佩戴呼吸器,攜帶通信設備及安全繩,配備監護和救援人員,落實作業許可。、安全施工的必要條件:一是嚴格評估本單位是否有能力開展有限空間作業,有無接受過培訓的有限空間專業作業人員; 二是開展有

22、限空間作業各項規章制度是否健全; 三是是否配備了個人防護用品以及檢測和報警設備,應急救援設備是否符合要求。二、職業衛生檔案與健康監護檔案:、H檔案:掌握本單位職業病防治的基礎資料和評價本單位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治理的動態資料,也是區分職業健康損害責任和職業病診斷、鑒定的重要依據之一。A、檔案內容:基本情況單位名稱,企業性質,上級主管單位,廠址、通訊方式,法人代表姓名及其他的企業基本信息。B、H 檔案的管理:需要進行職業病診斷、職業病鑒定或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時,用人單位應及時提供真實、可信的H 檔案資料。C、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檔案: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的目的在于定期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存在的濃度(強度)進行檢測,以便對其產生環節、危害程度進行分析與評價,為職業危害的控制、防護與治理提供依據。、職業健康監護與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職業健康監護制度是職業病防治法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是落實用人單位的義務,實現勞動者的重要保障,也是職業病診斷鑒定提供的重要依據。A、職業健康監護的基本概念:根據勞動者的職業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