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棗樹病蟲害防治病害:棗銹病棗瘋病裂果病蟲害:棗飛象棗盡蠖沙棗木虱棗癭蚊桃小食心蟲( 1)棗銹病:癥狀:只為害葉片。發病初期葉背面散生淡綠色小點,后漸變為暗黃褐色不規則突起,即病菌的夏孢子堆,直徑 0.5 毫米左右,多發生于葉脈兩側、葉片尖端或基部,葉片邊緣和側脈易凝集水滴的部位也見發病,有時夏孢子堆密集在葉脈兩側連成條狀。初埋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并散出黃粉狀物,即夏孢子。后期,葉面與夏孢子堆相對的位置,出現具不規則邊緣的綠色小點,葉面呈花狀,后漸變為灰色,失去光澤,棗果近成熟期即大量落葉。棗果未完全長成即失水皺縮或落果,甜味大減。落葉后于夏孢子堆邊緣形成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小,黑色,稍突起
2、,但不突破表皮。病原Phakopsora zizyphbvulgaris (P. Henn. )Die咻棗多層銹菌,屬擔子菌亞 門真菌。本病只發現夏抱子堆和冬抱子堆兩個階段。菌絲體無色,大小 3040X卜8 微米,夏孢子橢圓形或球形,淡黃色至黃褐色,單胞,表面密生短刺,大小1426X 1220微米;冬抱子長橢圓形或多角形,單胞,平滑、頂端壁厚,上部栗褐色,基部色淡,大小1021X6-20微米。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棗銹病的侵染循環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以冬孢子在落葉上越冬,也有報道以夏孢子越冬。據檢查,棗芽中有多年生菌絲活動。病落葉上越冬的夏孢子和酸棗上早發生的銹病菌是主要的初侵染源。有試驗證明,外
3、來夏孢子也是初侵染源之一。夏孢子隨風傳播,通常于 7 月中、下旬開始發病,濕度高時病菌開始侵染葉片。河北東北部棗區, 8 月初開始發病, 9 月初進入發病盛期,大量夏孢子堆不斷進行再侵染,致葉片脫落。有些年份,落葉可推遲到 11 月初。 9 月 下旬始出現冬孢子。地熱低洼,行間郁閉發病重;雨季早、降雨多、氣溫高的年份發病重。高燥的坡地或地和行間開闊通風良好的棗區,發病較起。各棗樹品種間,內黃的扁核酸、新鄭的雞心棗最感病,新鄭灰棗次之,新鄭九月青、贊皇大棗,靈寶大棗和滄州金絲小棗較抗病。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棗園不宜密植,應合理修剪使通風透光;雨季及時排 水,防止園內過于潮濕,以增強樹
4、勢。( 2)清除初侵染源。晚秋和冬季清除落葉,集中燒毀。(3)發病嚴重的刺園,可于7月上中旬天始噴1次1:22:300倍式綠得保 膠懸劑400500倍液、20%萎銹靈乳油400倍液、97%敵銹鈉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波美0.3 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0倍液。必要時還可選用三唑酮、敵力脫等高效菌劑,用法與用量參見蘋果銹病。2、棗銹病的防治技術主要為害葉片,發生嚴重時果面也會出現病斑和孢子堆。初發病時,葉片背面出現淡綠色小點,后漸變為黃褐色凸出斑塊,即夏孢子堆,其形狀不規則,多分布于主脈兩側、葉基、葉尖處,有時病斑連成條狀或片狀。被害葉片正面初期出現失綠斑點,后斑點逐漸增大,整個葉片
5、變黃早落。發病嚴重時造成大量落葉,棗果不能正常成熟,提前脫落,產量大減或絕收,樹體衰弱。1 、病原及發病規律棗銹病的病原菌屬擔子菌綱,銹菌目屬,柵銹菌科,層銹菌屬。棗銹病孢子 5 月底開始飛散, 6 月中旬達到高峰。棗銹病在 6 月中下旬為初侵染高峰,在6 7 月份雨水多、溫度高時,夏孢子發芽,從氣孔侵入,11 15天出現癥狀。產生的夏孢子,靠邊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 7月下旬到 8 月為再侵染高峰,10 月底孢子停止侵染。氣象因素對棗銹病的發生有很大影響,不同年度棗銹病發病程度不同,夏季高溫高濕多雨年份,棗銹病發病較重,反之則較輕;夏季降雨早,氣溫回升快發病早,否則發病較遲。2 、防治方法
6、清掃落葉,集中深埋或燒毀,減少初侵染來源; 在 6 月底或 7 月初、 7 月中、 7 月底或 8 月上旬各噴一次1:2:200 250倍的波爾多液,可預防該病發生。如天氣干旱,可適當減少噴藥次數或不噴;如果雨水較多,應增加噴藥次數。還可用其他藥劑防治,如: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 倍液、50 滅菌銅可濕性粉劑400 600 倍液。( 2)棗飛象學名:Scythropus yasumatsui Kono etMorinot 鞘翅目,象甲科。別名:食芽象甲、太谷月象、棗月象、棗芽象甲、小灰象鼻蟲。寄主:棗、蘋果、梨、核桃、機、泡桐、桑、棉、大豆等,以棗受害較重。為害特點:成蟲食芽、葉
7、,常將棗樹嫩芽吃光,第23批芽才能長出枝葉來,削弱樹勢,推遲生育,降低產量與品質。幼蟲生活于土中,為害植物地下部組織。形態特征成蟲體長46毫米,長橢圓形,體黑色,被白、土黃、暗灰等色鱗片,貌視體呈深灰至土黃灰色,腹面銀灰色。頭寬,喙短粗、寬略大于長,背面中部略凹;觸角膝狀11 節,端部 3 節略膨大,著生在頭管近前端。前胸寬略大于長,兩側中部圓突。鞘翅長2 倍于寬,近端部處最寬,末端較狹,兩側包向腹面,鞘翅上各縱刻點列910行和模糊的褐色暈斑。腹部腹面可見5節。卵橢圓形,長0.60.7毫米,寬0.30.4毫米,光滑微具光澤,初乳白、 漸變淡黃褐,孵化前黑褐色。幼蟲體長57毫米,頭淡褐色,體乳白
8、色,肥胖各節多橫皺略彎曲、無足。前 胸背面黃色。蛹長46毫米,略呈紡錘形,初乳白后色逐深,近羽化時紅褐 色。生活史及習性: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年生1代,以幼蟲于510厘米深土中越冬。山西太谷地區越冬幼蟲 3 月下旬開始上移到表土層活動、為害,老熟后在3厘米左右深處化蛹,化蛹期4月上旬5月上旬,盛期4月中旬前后, 蛹期1215天。成蟲羽化后一般經47天出土,4月下旬田間始見成蟲,4月 底至5月上旬為成蟲盛發期。成蟲壽命 2030天,6月上旬仍有成蟲為害,成 蟲多沿樹干爬上樹活動為害,以1016時高溫時最為活躍,可作短距離飛翔, 早晚低溫或陰雨刮風時,多棲息在枝杈處和棗股基部不動,受
9、驚擾假死落地。上樹后即開始交配。交配后27天開始產卵。卵多產在枝干皮縫和棗股落 性枝痕內,數粒成堆產在一起。每雌可產卵1245粒。產卵期5月上旬6月上旬,盛期為 5 月中下旬。卵期 20 天左右, 5 月中旬開始陸續孵化落地入土, 為害至秋后做近圓形土室于內越冬。防治方法:( 1) 4 月下旬成蟲開始出土上樹時,用藥物噴灑樹干及干基部附近的地面,干高1.5米范圍內為施藥重點,應噴成淋洗狀態;也可用其他殘效期的長觸殺劑,高濃度溶液噴灑。或在樹干基部6090厘米范圍內需撒藥粉,以干基部為施藥重點,毒殺上樹成蟲效果好且省工,可撒5%倍硫磷粉劑、4%地亞農粉劑、2.5%敵百蟲粉劑等,每株成樹撒1502
10、50克藥粉,撒后淺耙一下以免藥粉被風吹走。噴藥或撒粉之后,最好上樹震落一次已上樹的成蟲,可提高防效減少受害。本項措施做得好,基本可控制此蟲為害。( 2)成蟲為害期樹上藥劑防治,可噴灑80%敵敵畏乳油或50%倍硫磷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均有較好效果。為提高防效,樹干基部附近地表和樹干上也應噴藥,噴完藥之后震樹使成蟲落地,再向樹上爬時增加接觸藥劑,提高防效。( 3)早、晚震落捕殺成蟲,樹下要鋪塑料布以便搜集成蟲。( 4)結合棗蠖的防治,于樹干基部綁塑料薄膜帶,下部周圍用土壓實,干周地面噴灑藥液或撒粉,對兩種蟲態均有效。( 5)結合防治地下害蟲進行藥劑處理土壤,毒殺幼蟲有一定效
11、果,以秋季進行處理為好,可用5%辛硫磷顆粒劑4%地亞農粉劑、5%氯丹粉劑等,每畝用藥23.5公斤。3)棗盡蠖學名:Sucrajuba Chu鱗翅目,尺蛾科。別名:棗步曲。寄主:棗、蘋果、沙果、梨、桃等。為害特點幼蟲食害芽、葉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將葉片食光。形態特征成蟲雌雄異型。雄體長 1015毫米,翅展3033毫米,灰褐色,觸角橙褐色羽狀,前翅內、外線黑褐色波狀,中線色淡不明顯;后翅灰色,外線黑色波狀。前后翅中室端均有黑灰色斑點一個。雌體和1217毫米,被灰褐色鱗毛,無翅,頭細小,觸角絲狀,足灰黑色,脛節有白色環紋5 個,腹部錐形,尾端有黑色鱗毛一叢。卵橢圓形,光滑具光澤,長0.95毫米。初淡
12、綠后變褐色。幼蟲體長約 45毫米,胴部灰綠色,有多條黑色縱線及灰黑色花紋,胸足 3 對,腹足一對,臀足一對。初齡幼蟲黑色,胴部具6 個白環紋。蛹長1015毫米,紡錘形,初綠色,后變黃至紅褐色,愕棘較尖,端分二叉,基部兩側各具1 小突起。生活史及習性:年生1代,少數以蛹滯育1年而2年1代。以蛹在土中510厘米處越 冬。翌年 3 月下旬,連續5 日均溫7 以上 5 厘米土溫高于9 時成蟲開始羽化,早春多雨利其發生,土壤干燥出土延收割且分散,有的拖后4050天。雌出土后棲息在樹干基部或土塊上,雜草中,夜間爬到樹上,等雄蛾飛來交配,雄蟲具趨光性,卵多產在粗皮縫內或樹杈處,每雌可產卵千余粒,卵期1025
13、天,一般棗發芽時開始孵化。幼蟲共5 齡,歷期 30 天左右,幼蟲可吐絲下垂,5 月底至 7 月上旬,幼蟲陸續老熟入土化蛹,越夏和越冬。防治方法:( 1)果園秋翻滅蛹。( 2)在樹干基部否綁寬約10 厘米的塑料薄膜,膜下部用土壓實,并在周圍撒布2.5%敵百蟲粉,阻止成蟲上樹并毒殺成蟲及初孵幼蟲。( 3)于薄膜上涂黃油或廢機油,阻止幼蟲上樹。( 4)震落捕殺幼蟲。( 5)此蟲對菊脂類殺蟲劑特別敏感,故防效優異。可選用2.5%功夫乳油4000 倍液或20%中西菊酯乳油3500 倍液、20%滅掃利乳油3500倍液、50%來福靈乳油 40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3500倍液;也可用50%殺螟松乳油1
14、000倍液。( 7)用蘇云金桿菌加水兌成每毫升含0.10.25億個抱子的菌液,在幼蟲期噴灑,如在菌液中加10 萬分之 1 的敵百蟲效果明顯提高。( 4)沙棗木虱學名:Trioza magnisetosa LogJ翅目,木虱科。寄主:沙棗、棗。為害特點:成、若蟲刺吸幼芽、嫩枝和葉的汁液,幼芽被害常枯死,被害葉多向背面卷曲,嚴重者枝梢死亡,削弱樹勢,大量落花、落果。形態特征:成蟲體長2.53.4毫米,深綠至黃褐色。復眼大、突出,赤褐色。觸角絲狀 10節,端部 2 節黑色,頂部生2 毛。前胸背板“弓”形,前、后緣黑褐色,中間有 2 條棕色縱帶。中胸盾片有5 條褐色縱紋。翅無色透明,前翅三條縱脈各分2
15、 叉。腹部各節后緣黑褐色。卵長約 0.3毫米,略呈紡錘形,具一短的附絲,淡黃色。若蟲長2.33.3毫米,黃白至灰綠色,扁橢圓形,體表被有白色綿狀物。生活史及習性:( 生 1 代,以成蟲在落葉、雜草、樹皮縫及樹干上枯卷葉內越冬。翌年 3月氣溫達 6 時開始活動。 4 月上旬至 6 月上旬交配產卵,交配產卵多在早晨和傍晚,萌芽期卵各產于芽上,數粒在一起,展葉后多產于葉背,卵一端插入葉肉內。5 月上旬開始孵化,下旬為盛期。若蟲期4550天,5齡若蟲為害最重,蟲口密度大時,排出的蜜露使枝葉發亮。6 月中至7 月羽化。成蟲壽命長達一年左右,白天群集葉背為害,至 10月下旬氣溫達0 以下時,始進入越冬。天
16、敵有花蝽、瓢蟲、草蛉、薊馬等。防治方法:( 1)秋后清除果園落葉、雜草,集中處理。( 2)藥劑防治,參考中國梨木虱。越冬成蟲出蟄基本結束時是防治適期。( 5)棗瘋病1 癥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癥狀類型: 花變葉。 枝葉叢生。 根部萌發瘋蘗。以上都出現枝條節間縮短。葉變小及黃化。 冬季瘋枝仍保留殘枯瘋葉而不凋落。2 病原及發病規律該病是由類菌原體(MLO)所致。類菌原體可通過嫁接和昆蟲傳播(凹緣 菱紋葉蟬、橙帶擬菱紋葉蟬和紅閃小葉蟬)。棗瘋病在土壤干旱瘠薄,管理粗放,樹勢衰弱的棗園發病重。同時該病的發生還與棗樹品種、棗園的海拔、坡 向有關。3 防治措施( 1) 培育無病 xx。( 2)選用抗病品種
17、和砧木。( 3)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病力,保持果園衛生,適時防治傳毒昆蟲。( 4) 進行合理的環狀剝皮,阻止類菌原體在植物體內的運行。( 5)用四環素類藥物注入病樹,有防治作用,但不能根治,復發時須再注射。( 6)棗癭蚊群眾叫棗蛆,普遍發生,蟲果率5070,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在河北省 1 年發生 1 2 代,以成熟幼蟲在樹干周圍 10 l5 厘米土層越冬,來年6 月一 8 月中旬出土,出土早晚與降雨有密切關系,雨早出土提前,蛀果盛期 7 月底至 8 月中下旬。防治方法:l 、消滅 xx 幼蟲冬春季挖取越冬繭,或在根莖周圍 1 米范圍內培10 15 厘米厚的土堆,拍打結實,防止羽化成蟲出土
18、。2 、藥劑防治利用性誘劑搞好測報,當每日誘蟲量達3 4 頭時,說明雌成蟲高峰出現,高峰后3-4 天噴藥劑防治。有效藥劑:速滅殺丁或菊酯類農藥3000 5000 倍 15 天一次。( 7)桃小食心蟲群眾叫棗蛆,普遍發生,蟲果率5070,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在河北省 1 年發生 1 2 代,以成熟幼蟲在樹干周圍 10 l5 厘米土層越冬,來年6 月一 8 月中旬出土,出土早晚與降雨有密切關系,雨早出土提前,蛀果盛期 7 月 底至 8 月中下旬。防治方法:1 、消滅越冬幼蟲冬春季挖取越冬繭,或在根莖周圍 1 米范圍內培10 15 厘米厚的土堆,拍打結實,防止羽化成蟲出土。2 、藥劑防治利用性誘劑搞好測報,當每日誘蟲量達3 4 頭時,說明雌成蟲高峰出現,高峰后3-4 天噴藥劑防治。有效藥劑:速滅殺丁或菊酯類農藥3000 5000 倍 15 天一次。五、棗銹病俗稱棗霧,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嚴重時,引起早期落葉,使棗實皺縮,含糖量降低,進而削弱樹勢,影響產量和質量。該病每年 7 月中下旬發病,89 月達到高峰,并開始落葉。7 8 月份高溫多雨,發病重,干旱年份發病輕;地勢低洼,栽植過密,樹 冠郁閉的棗林發病重,地勢高,通風好的發病輕。防治方法: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現代日語語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昌學院《甲骨文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美術學院《母嬰中醫護理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貨幣與金融統計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陽師范學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數字調色與達芬奇操作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合肥師范學院《環境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養殖場家禽合作合同書
- 委托代理記賬服務合同
- 裝修工程增減項補充合同協議書
- LS 8010-2014植物油庫設計規范
- GB/T 33342-2016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接口技術規范
- GB/T 22427.7-2008淀粉粘度測定
- GB/T 20041.21-2017電纜管理用導管系統第21部分:剛性導管系統的特殊要求
- GA/T 1147-2014車輛駕駛人員血液酒精含量檢驗實驗室規范
- 第八章工程倫理的應用 工程倫理學課件
- BIS--腦電雙頻譜指數監護儀課件
- 《真善美的小世界》-課件
- 國際膿毒癥與膿毒癥休克指南
- 認識電燈泡課件
- 安全評價收費標準重慶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