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第一期遇見_第1頁
朗讀者第一期遇見_第2頁
朗讀者第一期遇見_第3頁
朗讀者第一期遇見_第4頁
朗讀者第一期遇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朗讀者閱讀材料2014級語文組3.27朗讀者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由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擔當制作人,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承擔制作,于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與綜藝頻道黃金時間聯合播出。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后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一、中央電視臺朗讀者節目發布會在北京舉行2017年1月18日,中央電視臺朗讀者節目簽約暨發布會在京舉行,董卿作為節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出席了發布會。發布會上播放了朗讀者錄制的片段,董卿被斯琴高娃動情朗讀的寫給母親感動到淚流滿

2、面,她說“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們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并感動于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我對于一檔有著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的追求,終于要實現了。"董卿解讀朗讀者:用朗讀傳遞撞擊靈魂的力量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對于創新節目的要求,首先是從社會價值出發。但目前電視市場中沉得下心的文化節目卻是稀缺資源。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的出現,正是在喧鬧娛樂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央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說:“朗讀者的出現絕對不是孤立的,中國的電視節目太需要一檔有文化價值的節目來滋潤我們的心田。朗讀者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后的價值。”朗讀

3、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的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制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賈平凹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朗讀者為平凡者發聲:給百姓表達的殿堂著名作家劉震云也參加了朗讀者的錄制,帶有口音的他成為朗讀者中的“另類”。董

4、卿說她說服劉震云來參加這個節目,是因為兩個真誠的人最真誠的交流,“朗讀的技巧、字正腔圓并非這個節目最想展現的,換句話說技巧不是節目的核心,真情實感才是節目最打動觀眾的地方。”真情實感是朗讀者要傳遞的價值,文字的背后是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情感、真實的表達。所以,也會有平凡人帶著動人的故事來到這個舞臺。比如,兩位朗讀者周小林、殷潔是一對來自四川金堂的夫婦,兩人帶來了從相識到相愛、結婚26年發生的浪漫故事一一原來,兩人住在一個1200畝的鮮花山谷,那里一年四季花開不敗,這個“鮮花山谷”,正是丈夫周小林為了實現妻子擁有一個花園的夢想,用十年時間打造而成的。因此,兩人在現場讀起了翻譯家朱生豪的情書,“醒來

5、覺得甚是愛你”。這對夫妻被邀請參加朗讀者的錄制,他們用共同走過的26年人生路,詮釋著相濡以沫的浪漫情感。董卿說,朗讀者作為一檔央視綜合頻道和綜藝頻道黃金時段聯合播出的文化節目,必須擁有社會的擔當,通過節目為百姓打造一個情感表達的神圣殿堂,通過朗讀的形式為平凡者發聲。附:斯琴高娃在發布會現場動情朗讀的寫給母親我媽一定還在牽掛我|朗讀者斯琴高娃朗讀的賈平凹寫給母親,令董卿潸然淚下!賈平凹寫給母親:我媽一定還在牽掛著我人死如睡一一我覺得我媽沒有死。人活著的時候,只是事情多,不計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來: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媽就三周年了。三年里,我一直有個奇怪的想法,就是覺得我媽沒有死,

6、而且還覺得我媽自己也不以為她就死了。常說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卻并不知道在什么時候睡著的呀。我媽跟我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大病后醫生認定她的各個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維持治療。每日在老家掛上液體了,她也清楚每一瓶液體完了,兒女們會換上另一瓶液體的,所以便放心地閉了眼躺著。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閉著的眼是再沒有睜開,但她肯定還是認為她在掛液體,沒有意識到從此再不醒來,因為她躺下時還讓我妹把給她擦臉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邊,系在褲帶上的鑰匙沒有解,也沒有交代任何后事啊。我媽一定還在牽掛我。三年以前我每打噴嚏,總要說一句:這是誰想我呀?我媽愛說笑,就接茬說:誰想哩,媽

7、想哩!這三年里,我的噴嚏尤其多,往往錯過吃飯時間,熬夜太久,就要打噴嚏,噴嚏一打,便想到我媽了,認定是我媽還在牽掛我哩。我媽在牽掛著我,她并不以為她已經死了,我更是覺得我媽還在,尤其我一個人靜靜地待在家里,這種感覺就十分強烈。我常在寫作時,突然能聽到我媽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聽到叫聲我便習慣地朝右邊扭過頭去。從前我媽坐在右邊那個房間的床頭上,我一伏案寫作,她就不再走動,也不出聲,卻要一眼一眼看著我,看得時間久了,她要叫我一聲,然后說:世上的字你能寫完嗎,出去轉轉么。現在,每聽到我媽叫我,我就放下筆走進那個房間,心想我媽從棣花來西安了?當然是房間里什么也沒有,卻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語我媽是來了又出

8、門去街上,給我買我愛吃的青辣子和蘿卜了。或許,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掛在墻上的她那張照片里,我便給照片前的香爐里上香,要說上一句:我不累。沒給我媽寫過一個字,但我媽對我是那樣的重要。整整三年了,我給別人寫過十多篇文章,卻始終沒給我媽寫過一個字,因為所有的母親,兒女們都認為是偉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復這些詞語。我媽是一位普通的婦女,纏過腳,沒有文化,戶籍還在鄉下,但我媽對于我是那樣的重要。已經很長時間了,雖然再不為她的病而提心吊膽了,可我出遠門,再沒有人啰啰唆唆地叮嚀著這樣叮嚀著那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該送給誰去。在西安的家里,我媽住過的那個房間,我沒有動一件家具,一切擺設還原模原樣,而我再

9、沒有看見過我媽的身影。我一次又一次難受著給自己說,我媽沒有死,她是住回鄉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濕太熱,每晚被濕熱醒來,恍惚里還想著該給我媽的房間換個新空調了。待清醒過來,又寬慰著我媽在鄉下的新住處里,應該是清涼的吧。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臨近,鄉下的風俗是要辦一場儀式的,我準備著香燭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回棣花,就要去墳上,現實告訴著我,媽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陰陽兩隔,母子再也難以相見,頓時熱淚肆流,長聲哭泣啊。“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當母親與我們告別、與這個世界告別,那種疼痛

10、是錐心刺骨的。誠如賈平凹所說:“母親的偉大不僅生下血肉的兒子,還在于她并不指望兒子的回報,不管兒子離她多遠又回來多近,她永遠使兒子有親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車途上,母親是加油站。”惟愿你我都懂得母親偉大無私的愛,珍視那份愛,回饋那份愛。朗讀者第一期“遇見“一、董卿開場白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寫著各種各樣的遇見。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撩動心玄的遇見。這位妹妹,我曾經見過。這是寶玉和黛玉之間初初見面時歡喜的遇見。幸會,今晚你還好嗎?這是羅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見。遇到你之前,我沒有想過結婚;遇到你之后,我結婚沒有想過和別的人。這是錢鐘書和楊絳之間決定一生

11、的遇見。所以說,遇見仿佛是一種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開始。朗讀者董卿二、先解讀,后朗讀1 .朗:朗詠清川飛夜霜,此刻豁然開朗“朗詠清川飛夜霜。”李白的勞勞亭歌讓人們仿若能看到聲音的響亮清澈,“朗”是獨屬聲音世界的魅力,為了“朗然”,所以需要“朗吟”;因為“朗暢”,所以人生“朗靜”。一個“朗”字,是串聯聲音魅力的紐帶,更能喚醒潛在中的本真。我若朗朗烈烈,生命便理直氣壯。匆匆忙忙白駒過隙,卻發現自己連回眸的念想都沒有,不明不白不清不楚,迷茫由生心境,于是你我,便如同漂泊大海間失去方向的孤舟,手足無措茫茫無期。一個“朗”字,其實是生命中最被人們忽視的財富,“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的剎那,應該是幸福的

12、吧。2 .讀:那些記載深情的故事與詩篇,都是為了被誦讀而存在的所有的篇章,所有的詩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散文,都是為了被誦讀。時間可以流逝,但是記憶可以被深刻。文字成為我們記錄的方式,古往今來,陰晴圓缺,那些我們未曾謀面的經歷,全都以文字的方式邂逅了。但是若不讀,這些飽含愛意和心境的詩行和文章,都會被歷史塵封,被時間飄零。沒有被讀過的故事,它們真的存在過嗎?我們的一生,要遇到太多人和事,太多次被沖散,時間久了我們學會了遺忘。當淡忘成為習慣后,生命中才會滿是遺憾,這也是為何我們會孤獨,會難過,會空虛,會滿目瘡痍。只有讀到最喜愛的文字,我們的心情才會歡暢。只有那些故事與經歷,被我們讀過,我們才會用

13、澄澈的雙眸和純凈的心靈去追隨,去感激。愛讓我們的人生完整,而讀讓我們的愛更加深刻。朗讀者,通過這個“讀”字,最直接地傳達人生真諦。在這樣一個人文淡化的都市中,董卿告訴所有人,沒有讀過情詩,沒有讀過詩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那些抑揚頓挫清脆悅耳的聲音,是所有情愫的組成部分。美好曾棲著我夢中之枕,至今宛有余音。3 .者:一個者字,讓所有任重道遠都甘之如飴“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者,為人。生而為者,縱使前途任重道遠,都將勇往直前甘之如飴。展現有血有肉的真情實感,讓所有的看客感動于我們見過的大千世界,看客們才會知道,溫暖的有態度的,才有震撼靈魂的力量。因為“者”的使命,這檔朗讀者就像一雙溫暖的

14、手,讓人心相互靠近。朗讀者可以跟大家見面,就是董卿作為“者”的涵養所致。每個人的人生都像一本故事,縱使你我平凡,但故事都會各有各的精彩。當我們朗讀的時候,就像對著全世界呼喚。愿你可以在朗讀與傾聽中,獲得新的靈魂,這不但是祝福,更是承諾。朗讀屬于每一個人。用朗讀和文字帶我們走進豐富的情感世界。三、第一期書單第一位朗讀者是濮存昕,他朗讀的篇目是老舍的宗月大師。老舍跌宕不凡的人生,充滿了曲折與不凡。他的人生總會與你產生共鳴,他的筆下總有萬般心緒涌動,或活在當下。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讀性強、細細品味、其樂無窮。第二組朗讀者是幾位無國界醫生。他們朗讀的篇目是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的作品

15、答案在風中飄揚。作為藝術家,鮑勃迪倫是半個世紀以來的領軍人物;作為音樂家,他的影響力無出其右。然而作為一個人,他從來都像個逃犯,總是設法掩蓋自己的蹤跡,通過一個個讓人頭暈的化名、化身,一個個傳奇故事和徹頭徹尾的謊言來迷惑他的觀察者們。本書是他歷時三年在打字機上親手敲出來的回憶錄,記錄了自己生命中種種非凡的時刻一一初到紐約,簽約哥倫比亞,遭遇創作瓶頸等等。第四位朗讀者是一對結婚二十六年的夫妻,他們朗讀的篇目是朱生豪情書。朱生豪、宋清如,一對才子佳人,柴米夫妻。他們因為詩而相知相許,在譯莎苦旅中相濡以沫。醬米油鹽醋,點橫撇捺豎,他們的生活平凡而又充滿詩意。十年苦戀,半個世紀的等待,一對詩侶短暫而又

16、永恒的愛情絕唱。308封情書,封封感人肺腑,句句動人心魄,字字刻骨銘心!第五位朗讀者是世界小姐獲得者張梓琳。她朗讀的篇目是劉瑜的愿你慢慢長大,收錄在成長,請帶上這封信:他們致孩子這本書。有30位名人寫下的親子家書集。第六位朗讀者是許淵沖先生的學生和好友,他們朗讀了許先生的幾段翻譯作品。四、朗讀嘉賓簡介首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沖等嘉賓。1 .濮存昕“記住那些幫助過你的人,不要以為是理所應當”濮存昕在朗讀者中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病子”?直到他遇到了一位醫生,幫他扔掉了拐杖,重拾了信心,濮

17、存昕說:“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濮存昕。”生命的奇妙之處就在于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幸運的是相遇后發生的一切美好的事。濮存昕講述了選擇這部作品的原因,老舍先生之所以寫這篇文章,離不開的就是老舍先生對宗月大師的感激之情,而濮存昕在小的時候是個腳有問題不能正常走路的人,拯救他的人叫一一榮國威。2 .蔣勵“遇見生死,不悔付出”蔣勵一一北京人民醫院大學婦產科主治大夫,曾在阿富汗擔任無國界醫生無國界醫生,(法文名稱:MedecinsSansFronti6res;縮寫是MSF英文名稱:DoctorsWithoutBorders)是一個非牟利團體(NPO)。1999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無國界醫生于1971年12

18、月20日在巴黎成立,最初的成員皆為深信世界人類都有獲得醫療權利的法國醫生和記者。但目前成員已遍及全世界。蔣勵,33歲無國界醫生組織婦產科醫生,在節目中講述了她在阿富汗面對生死的一百天里發生的故事,面對生命危險如何堅守在救助陣地前沿。蔣勵的講述將會帶給我們遇見生與死的感動。遇見生死,不悔付出。生命有禁區,救援無國界。3 .柳傳志“兒子幸福,父母就幸福”知名企業家柳傳志在節目中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為何與成為百里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又有哪些另類之處?4 .周小林與殷潔四川省轉龍鎮有一片美麗的鮮花山谷,這不僅是世界上

19、最大面積的蜀葵花海,更成為了周小林與殷潔這對夫妻的愛情見證。“鮮花山谷”夫婦在朗讀者現場分享他們的日記,分享他們普通卻不平淡的愛情故事。每一個遇見的愛人都是上天賜予的禮物,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叫:周小林,殷潔。殷潔有一個愿望是想要小花園,結婚二十六年的丈夫周小林用十年的時間送給了她一個禮物,這個禮物就是一一中國最美花園1200畝的“鮮花山谷”。他們寫日記,讀情詩,他們說讀情詩是他們的生活常態,經常妻子躺在自己懷里,互相讀著情詩,董卿幽默的說:沒讀過情詩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他們共同朗讀的是朱生豪寫的朱生豪情詩。他們年過半百,但依舊一如初見。沈從文的情詩里有一句非常美的話:“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

20、”5 .張梓琳“希望給予孩子的是最簡單的快樂”世界小姐張梓琳首度在節目中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冠軍的決定性因素,冠軍的光環背后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初為人母的她還分享了孩子帶給她的驚喜與感動,在現場她又將為誰朗讀?她說:世界小姐給她帶來的是驚喜,而成為媽媽讓她變的更豐富,更感性,更立體。剛剛成為媽媽的她,為大家朗讀的是作家劉瑜所寫的愿你慢慢長大,并將這篇作品獻給自己的女兒,感謝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遇到了這個小寶貝,而她希望能夠給予孩子最簡單的快樂,讓她成為最幸福的人。6 .許淵沖“人生最大樂趣是創造美發現美”央視最近播出的朗讀者,最賺足觀眾眼淚的莫過于著名翻譯大家許淵沖先生,如今已是96歲

21、的高齡,但在談論自己熱愛的翻譯事業時依舊滔滔不絕,說到動情時刻依舊是熱淚盈眶,每一個眼神中都流淌出智慧的光輝。他和董卿的一席對談感動了無數網友,這位96歲的翻譯界泰斗瞬間上了熱搜榜。當他講起自己翻譯的第一首詩,是因為喜歡一個女同學時,依然露出調皮的笑容;現場朗誦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別丟掉,情到動情處依舊滿眼熱淚。許先生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余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在國內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譯六十本,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等名著。2007年,許先生得了直腸癌,醫生說他最多只有7年生命。但就在2014年,醫

22、生說的那個生命的終點,許先生獲得了世界最高翻譯獎項“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老先生豁達地笑說:“看見沒有,這生命是自己可以掌握的。”許先生的翻譯有一大特點:就是“再創”,以“再創”追求美的藝術境界。他的這種學說從根本上動搖了以“信”為本的中國傳統翻譯理論,因此在翻譯界頗有爭議。許淵沖提出“三美論”,即意美、音美、形美。所謂意美,就是在翻譯時要體現出原作的內容美;音美即要求譯文押韻、順口、好聽;形美則是對詩的行數長短整齊,句子對仗工整的要求。在許老家書桌的正上方,懸掛著一幅老友寫給他的字:“譯古今詩詞,翻世界名著,創三美理論,飲彤霞曉露。"結語:這個時代需要人們重塑內心,需要人們重建觀念。如朗讀者、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的存在,通過一篇散文、一首詩、或者是一封家信,聆聽一段安靜的訴說,就仿佛路過一段人生。這些故事看似關于別人,其實映照著最為普世的情感。如董卿,既擔當制片人,又作為主持人,幾乎在這個節目上傾盡了心血。無他,這樣不遺余力地去探索文化與生活相融合的另一種可能,展現更多的深層次的對話,值得被所有人稱贊。我們對這些節目寄予厚望,期待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