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導師簡介_第1頁
江南大學導師簡介_第2頁
江南大學導師簡介_第3頁
江南大學導師簡介_第4頁
江南大學導師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江南大學微電子學導師信息匯總1.虞致國,男,副教授,1979.1出生,于南京大學獲得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工學博士學位。2005.7-2012.7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從事系統芯片設計及IC設計項目管理、物聯網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系統芯片及VLSI的設計、物聯網工程等。在專業學術期刊及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EI檢索4篇。取得5項軟件著作權、1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及2項版圖設計專用權,申請發明專利5項。主持或參與軍用微電子預研課題1項、集團公司預研支撐課題1項、集團公司青年人才創新基金項目2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2項、軍用集成電路型號2項、江蘇省工業支撐計劃1

2、項。獲得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2011年入選為江蘇省第四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聯系方式通信地址:江蘇省無錫市蠡湖大道1800號 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郵編:214122電話mail: yuzhg2. 閆大為,1981年12月生,山東棗莊人,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工科博士學位,師從國際知名學者陸海教授,現任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寬禁帶III族氮化物半導體光電器件的制備與特性研究。目前,發表第一作者SCI期刊6篇,在國際權威SCI雜志 Applied

3、Physics Letter (IF=3.85)分別發表寬禁帶半導體GaN-based LED與HEMT的相關工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曾作為主研人員參與完成了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及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目前主持中央高校自主科研基金青年項目與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各一項。招收專業:半導體器件(與顧曉峰教授聯合培養)研究方向:寬禁帶III族氮化物半導體器件的制備與物理特性招生要求:具有一定的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物理基礎,熱愛科研聯系方式:地址: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B223電話郵箱:davidyan20

4、013.倪屹(博士),1970年出生,江蘇武進人。2001年7月清華大學核技術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現任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光電子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專業雜志Optics Express等發表學術論文30篇,其中SCI檢索23篇。主持和參加國家級項目3項,主持省部級重點項目1項,其它省部級研究項目3項。2研究生教育(1) 碩士生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研究方向:光電子材料 控制科學與工程 研究方向:晶體材料生長設備專業型研究生招生專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研究方向:光電子材料 控制科學與工程 研究方向:晶體材料生長設備3. 聯

5、系方式通信地址:江蘇省無錫市蠡湖大道1800號 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郵 編:214122電 話:Email: niy2011 4. 肖少慶(博士),1980年出生,電子工程系副教授,等離子體光伏實驗室主任,碩士生導師。2008年7月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自旋光電子實驗室,獲博士學位;2008年至2013年間,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離子體源與應用中心以及高等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員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硅基新能源材料及器件、新型光電器件和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等。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30篇左右,第一作者SCI論文11篇,發表在包括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

6、neering R-Reports(2013年影響因子13.9,五年平均影響因子19.0), Critical Reviews in Solid State and Materials Sciences(2013年影響因子5.9,五年平均影響因子7.4),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等在內的國際重要物理與材料學術期刊上,第一作者發表英文學術專著章節2章,申請國際專利1項。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

7、2項,分別是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金納米顆粒表面等離子激元在n型晶硅HIT太陽能電池中的設計與實驗研究”和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創新資金研究項目“基于綠色等離子體原子化沉積技術的高效硅基太陽能電池研制及關鍵技術研究”。作為主要研究者參與完成的代表性科研項目包括: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新能源應用開發大型項目“基于等離子體處理的低成本微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Low-cost,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Thin-Film Solar Cells via Advanced Plasma Processing)”、第八屆中國-新加坡聯合研究計劃項目“基于先進等離子體技術開發商業上

8、可行的硅基異質結太陽能電池(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ly Viable Si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via Advanced Plasma Technologies)”、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側向光伏與磁電阻共存新型光電材料的研究與制備”等。2. 研究生教育(1) 碩士生學術型研究生: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性研究生:集成電路工程3. 聯系方式通信地址:江蘇省無錫市蠡湖大道1800號 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郵編:214122電話:Email: larring0078 5. 鐘傳杰博士,1959 年出生,山東 人。2002年3月日本東北

9、大學固體電子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現任江南大學物聯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微電子技術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專業雜志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Thin Solid Films,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Jpn. J. Appl. Phys,Solid State Ionic,J. 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半導體學報等發表學術論文約40篇,其中SCI檢索6篇、EI檢索7篇。主持和參加國家級項目2項,其它省部級研究項目3項,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進步二等獎1項。同時,與多家公司

10、和企業合作開發物聯網接點設備、專用集成電路等。 二、研究生教育(1) 碩士生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微電子學學與固體電子學研究內容:新型半導體器件有機電子學 微電子系統及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專業型研究生招生專業:集成電路工程 三、聯系方式通信地址:江蘇省無錫市蠡湖大道1800號 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郵 編:214122電 話Email: zhongchuanjie6. 姓名:朱兆旻2碩士研究生教育(1)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2)專業型研究生招生專業 計算機技術 集成電路工程3. 聯系方式電話-mail:431113249qq.

11、co7. 郭良權,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高工,江南大學外聘碩士生導師。2碩士研究生教育(1)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2)專業型研究生招生專業集成電路工程 3. 聯系方式電話:137015190518. 陸鋒,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高工,江南大學外聘碩士生導師。2碩士研究生教育(1)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2)專業型研究生招生專業: 集成電路工程 3. 聯系方式電話力,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高工,江南大學外聘碩士生導師。2碩士研究生教育(1)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2)專業型研究生招生

12、專業: 集成電路工程 3. 聯系方式電話:139515889059. 孫鋒,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高工, 江南大學外聘碩士生導師。2碩士研究生教育(1)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2)專業型研究生招生專業: 集成電路工程 3. 聯系方式電話:1380618299210. 陶建中,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高工,江南大學外聘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圓片制造工藝及工藝集成、封裝工藝、掩模制版工藝的研究工作,在專業雜志微電子學、電子與封裝等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主持和參加國家級項目10多項,主持省部級重點項目20多項。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13、7項。現任電子與封裝雜志社長、編委。社會兼職情況: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封裝分會第二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集成電路封測產業鏈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2碩士研究生教育(1)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2)專業型研究生招生專業: 集成電路工程 3. 聯系方式電 話0510 85810058)Email: taojz08 11. 魏敬和,1970年1月9日出生,漢族,安徽廬江人,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級),現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數字電路研究室主任,江南大學兼職教授,江南大學特聘

14、碩士生導師。1988.91992.7 安慶師范學院物理系物理教育專業本科畢業1992.91994.7 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學物理教學1994.91997.4 東南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碩士學位1997.52001.7 東南大學無錫工程學院2001.92004.7 安徽大學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攻讀博士學位2004.8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從事系統設計,歷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主管研究室全面技術工作,其中2008.102010.10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東南大學聯合企業博士后工作站。 從事集成電路設計開發工作近20多年, 先后主持系統集成

15、電路、可重構ASIC等20多項國家重點項目的開發,“核高基”抗輻照高速總線接口項目總設計師,獲部級科技進步獎2余次,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申請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4項,在國內外會議、國內核心期發表論文20余篇。2研究生教育(1) 碩士生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研究方向:器件物理工藝材料, 新型器件設計與應用, 微電子系統設計與應用專業型研究生招生專業:集成電路工程研究方向:集成電路設計,微電子系統設計與應用3. 聯系方式通信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惠河路5號58所郵 編:214035電 話: 135116

16、59170Email: pume197512. 于宗光,1964年9月3日出生,漢族,山東濰坊人,教授/博士/博導,現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專家(副廳級)。分別1985年7月、1988年1月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88年1月起在中國電科58所工作(其中1994年3月-1997年1月在東南大學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歷任工程師,高工,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設計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所副總工程師、科研項目處處長、所長助理等。2002年起,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江南大學外聘博士生導師。 從事集成電路設計開發工作20多年, 先后主持安全專用集成電路、CMDSPC30數字信號處理

17、器等30多項國家重點項目的開發,獲部級科技進步獎20余次,其中1998年以來,獲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四次,二等獎六次;獲國防科技進步獎、信息產業部科技進步獎、江蘇省科技進步獎等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五次,二等獎7次。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專著四部。 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 “金卡用集成電路技術” ,獲2000年度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其研究成果應邀在國際會議上做大會特邀報告;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的“專用集成電路”、“20萬門門陣列技術”等項目解決了亞微米集成電路設計的各種難題,建立平設計平臺技術,為研制多品種、少批量的專用集成電路提供了強有利的保障,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作為項

18、目負責人研制的安全專用集成電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獲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2004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05年度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首席專家研制的CMDSPC30 是32位高性能的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 內含雙1K×32位SDRAM、4K×32位ROM、64*32位指令高速CACHE、40/32位浮點/整數乘法器及ALU、32位桶形移位寄存器。采用全定制層次化基于單元的設計技術完成芯片設計,解決了先進DSP體系結構、高速乘法器設計、全局時鐘設計、高可靠性設計等技術難題,成果居國內領先水平,獲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項目負責人,在0.5/0.8m CMOS工

19、藝開發、設計建庫及工程服務體系項目中,主持完成了有自主產權的0.5微米CMOS軍用集成電路單元庫的建立,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應用到30余種產品的開發中,獲2008年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在JM8512型靜態存儲器電路中解決了超低功耗設計的問題,實現了目前國內最高水平的高可靠4Mb 靜態隨機存儲器,獲2008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 作為博士生導師,從2002年開始,每年招收2-3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從事集成電路的設計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直接應用于集成電路的開發,成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典范,。 2004年以來,先后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無錫市“十

20、大杰出青年”,“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工程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優秀人才等,2008年成為國家核高基重大專項實施專家組成員,2009年被評為“中央企業勞動模范”,人選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011年起任中國電科集團公司首席專家,評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百名精英”。2研究生教育(1) 碩士生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研究方向:器件物理工藝材料, 新型器件設計與應用, 微電子系統設計與應用專業型研究生招生專業:集成電路工程研究方向:集成電路設計,微電子系統設計與應用(2)

21、博士生招生專業:輕工信息技術, 研究內容:半導體物理和器件,電路與微系統術及應用3. 聯系方式通信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惠河路5號58所郵 編:214035電 話:mail: yuzg; yuzg58 13. 張國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高工,江南大學特聘碩士生導師。2碩士研究生教育(1)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2)專業型研究生招生專業:集成電路工程3. 聯系方式電 話正璠,男,1966年10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級),現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所長,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兼職教授、兼職碩導。江南大學特聘碩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電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