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有關實驗現象與結論、方案的設計與評價1 .下列實驗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灼熱的氧化銅去除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B.用滴加硫酸銅溶液的方法鑒別稀鹽酸和氫氧化鉀溶液C.用稀鹽酸去除CaO中混有白少量CaCOD.采用相互刻劃的方法,比較銅片和黃銅片的硬度2 .下列實驗能夠達到目的的是 ()A.除去KNO溶液中混有的K2SC4,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過濾B.為制備Cu(CH)2可將Ba(CH)2溶液和適量CuSC液混合,過濾C.鑒別NaCH NaCl、CuSC和稀鹽酸四種溶液,不需添加任何試劑就可完成D.分離NaCl和MgC2的固體,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的NaCH液過濾,向濾渣中滴加適
2、量稀鹽酸3.下列實驗中,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和水蒸氣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盛有飽 和碳酸氫鈉溶液和濃硫酸的 洗氣瓶,收集B分離碳酸鈣和氯化鈣的固體混合物將混合物放入燒杯,加入足量水攪拌,充分溶解,過濾C制備氫氧化亞鐵向盛有硫酸鐵溶液的燒杯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鉀溶液至過量,過濾D探究鐵銹蝕的條件將一枚光亮的鐵釘放入盛有適量水的試管中,觀察4.為了達到實驗目的,下列實驗方案不合理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除去氯化鉀中混有的少量氯酸鉀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鎰,并加熱B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鐵粉加入足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C區分硝酸鏤固體和氫氧化鈉固體分別
3、加入適量的水溶解,觸摸容器外壁D區分二氧化碳氣體和一氧化碳氣體分別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觀察現象5.下列實驗設計及操作,其現象足以說明結論的是()選項操作現象結論A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2滴酚酗溶液溶液變為紅色該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B在某硫酸銅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有紅色固體生成銅全部被置換出來了C向某無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鋼溶液,再加稀硝酸先產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不溶解該無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D把燃著的木條插入某瓶無色氣體中木條火焰熄滅該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6.下列圖示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一 L探究溶劑種類對物B.測定空氣中質溶解性的影響0上的含量MI.C 溶液NH.NO溶液帶火星*的木條v y5
4、 mL 5% frHq:溶液II5 mJ. 3%乩0溶液C.鑒別NH4cl溶液和、H NO.溶液D.探究MnO,的催化作用7.下列實驗進行中的現象或實驗原理正確的是()I白磷始終不燃燒水B,小氣球變癟C.U形管內液面 左高右低8.下列實驗方案正確的是 ()D.驗證Fe、Cu、A.g的金屈活動性強弱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除去鐵釘表面的鐵銹將鐵釘長時間浸泡在足量的稀鹽酸中B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 CaCl2通入過量的CO,過濾C區分睛綸線、羊毛線點燃,聞燃燒產生的氣味D鑒別實驗室中的食鹽水和糖水品嘗味道9.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驗證肥皂水呈堿性用pH試紙測
5、定肥皂水的 pHB鑒別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加入稀鹽酸C除去CuO中少量C粉在氧氣流中灼燒固體混合物D驗證集氣瓶中無色氣體是氧氣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或結論A除去CO中少量的CO點燃B除去KCl固體中的K2CO取樣、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發C鑒別碳粉、鐵粉和氧化銅粉末取樣后,分別加入稀鹽酸10.為了達到實驗目的,下列實驗方案或結論正確的是()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D鑒別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so2-沉淀生成,則該溶液中一一定有so2-11.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加入過量的后灰水,充
6、分反應后過濾B鑒別二氧化碳和氮氣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氣體中,觀察現象C證明CO能與水反應將CO通入滴有無色酚酗溶液的水中D除去氧氣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氣將氣體通過盛有足量濃硫酸的洗氣瓶12.下列實驗中,實驗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原理主要操作方法A除去粗鹽中的泥沙各成分的溶解性差異蒸發B分離水與酒精的混合物各成分的密度差異蒸播C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酸根離子的化學性質差異加碳酸鈉溶液,觀察產生氣泡快慢D除去FeSQ、CuSO混合溶液中的CuSO金屬活動性差異加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13.下列實驗操作中(括號內為待檢驗物質或雜質),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物質目的主要
7、實驗操作AKCl和CaCl2溶液區分取樣,分別滴加適量的 NaCOBFeSO ( CuSO)溶液除雜加入適量的NaOHB液,過濾C氮氣(氧氣)除雜通過灼熱的炭粉DKN NaCl 固體分離用熱水溶解形成熱的飽和溶液,降溫,過濾,洗滌,烘干14.下列實驗中,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15.下列實驗方案設計合理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設計A除去碳酸鈣中的氧化鈣高溫“段燒B區分水和過氧化氫溶液取樣,分別加入二氧化鎰C除去部分變質的 NaOH中的雜質加水溶解,滴加適量的CaCl2溶液D檢驗甲烷中是否混有氫氣將氣體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觀察燒杯內壁是否出現水珠干的有制花嫖氣包堞棉干空口 也1
8、)JJ釘鐵A.探究水對鐵生銹有無影響B.探究質量守恒定律測住稱2C.檢驗碳酸鹽D.探究甲烷的組成16.下列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加入等量的肥宜水A.區分硬水和軟水/、lOgNaCl90 mL 水B. 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10%勺NaCl溶液5%的鹽酸10%的鹽酸等量的曦酸鈣塊狀粉-:狀七量澄石水等的清灰體 體出氣 人呼的C.探究接觸面積對反應D.比較空氣與人體呼出速率的影響的氣體中CO含量17.下列關于實驗現象及結論描述錯誤的是CO,紫色石 蕊溶液、寸NuOHm溶液第17題圖A.實驗A中觀察到通入二氧化碳的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加熱后石蕊溶液又由紅變紫B.實驗B中觀察到一段時間后,去殼的熟
9、雞蛋掉入集氣瓶中C.實驗C中,a、b試管的氣體體積之比為 2 : 1, a試管中生成白是氧氣,b試管中生成的 是氫氣D.實驗D中硬質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18.下列實驗操作、現象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選項實驗操作現象結論A向氨水中滴入酚酗溶液溶液變紅色氨水呈堿性B往NaOHB液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明顯現象NaOHB鹽酸不反應C將燃著的木條伸進某瓶氣體中木條熄滅該氣體一定是 COD把MnO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中快速產生氣泡MnO能增加Q的產量19.下列有關實驗的設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的溶解性中含有碳元素.檢驗氫氣的純度C.測溶液pHD參考答案1.C【解析】A.CO能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生成
10、銅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 質,符合除雜原則,故實驗方案可行。B.硫酸銅溶液能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 色沉淀,硫酸銅溶液與稀鹽酸不反應,可以鑒別,故實驗方案可行。C. CaO和CaCO均能與稀鹽酸反應,不但會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實驗方案不可行。 D.黃銅是銅的合金,可以采用相互刻劃的方法,比較銅片和黃銅片的硬度, 故實驗方案可行。 2.C【解析】A.K2SO能與適量的BaCL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氯化鉀,能除去雜質,但 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鉀,不符合除雜原則,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氫氧化鋼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鋼沉淀,過濾后
11、得到的是氫氧化銅和硫酸鋼的混合物,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CuSQ溶液是藍色的,首先鑒別出藍色的CuSO溶液;能與CuSO溶液反應產生藍色沉淀的是 NaOH液,再將剩余的兩種溶液分別滴加至藍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 的是稀鹽酸,無明顯變化的是氯化鈉溶液,不加其他試劑就可以鑒別,故能達到實驗目的。D.分離NaCl和MgCl2的固體,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的 NaOH液,氯化鎂能與氫氧化鈉 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 過濾,向濾渣滴加適量稀鹽酸, 氫氧化鎂能與稀鹽酸反應 生成氯化鎂和水,應分別再進行蒸發得到氯化鈉和氯化鎂固體,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3 .A【解析】A.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盛有飽和碳酸
12、氫鈉溶液和濃硫酸的洗氣瓶,分別能除去 氯化氫氣體、水蒸氣,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能達到實驗目的。 B.將混合物放入燒杯,加入足量水攪拌,充分溶解,過濾,可得到碳酸鈣,但氯化鈣還溶解在水中, 還應進行蒸發結晶操作, 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 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鐵溶液的燒杯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鉀溶液至過量, 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硫酸鉀, 不是氫氧化亞鐵,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D. 探究鐵銹蝕的條件,應設計對比實驗,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4 .A 【 解析】 A. 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 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二氧化錳
13、, 不符合除雜原則, 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 鐵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銅不與稀鹽酸反應,再過濾、洗滌、干燥, 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 符合除雜原則, 故能達到實驗目的。 C. 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區分硝酸銨固體和氫氧化鈉固體, 可用分別加入適量的水溶解,觸摸容器外壁的方法,故能達到實驗目的。 D. 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鑒別,故能達到實驗目的。5 .A 【 解析】 A. 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2 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該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也可能是鹽溶液,例如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 故
14、正確。 B. 有紅色固體生成,說明反應生成了銅,不能說明銅全部被置換出來,故錯誤。C.該無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也可能是含有銀離子, 這是因為銀離子能和氯離子結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銀且不溶于稀硝酸, 故錯誤。 D. 木條火焰熄滅, 不能說明該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氣體也可能是 氮氣、稀有氣體等,故錯誤。6 .A 【 解析】 A. 探究溶劑種類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實驗中除水、酒精種類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符合控制變量原則,故能達到目的。 B. 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補充了消耗的氧氣的體積,氣體體積沒有減小,瓶內壓強沒有減小,燒杯中的水不能進入集氣瓶,故不能達到目的。C.NH4Cl 和
15、 NH4NO3 溶液都含有銨根離子,都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氨氣,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 故不能達到目的。 D. 所用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不同, 不符合控制變量原 則,故不能達到目的。7 .C【解析】A.熱水溫度是80 C,已經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白磷又與氧氣接觸,所以白磷可以燃燒,故錯誤。 B. 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使得瓶內壓強減小, 外界大氣進入, 從而使氣球膨脹,故錯誤。 C. 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瓶內壓強減小,使U 形管內液面左高右低,故正確。 D. 銅和銀都不能和硫酸亞鐵溶液發生反應, 只能說明它們的活動性排在鐵后面, 不能比 較出銅和銀的活動性強弱,故錯誤。8 .C【解析】A.稀鹽酸
16、與鐵、鐵銹均發生反應,故錯誤。B.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 CaCM, 應加入適量的 N&CO,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l2+Na2CO3CaCO3 J +2NaCl ,再過濾即 可,故錯誤。 C. 腈綸線和羊毛線點燃聞氣味時,羊毛線有燒焦羽毛氣味,而腈綸線沒有,故正確。D.不能品嘗實驗室中任何藥品,故錯誤。9 .B【解析】A.用pH試紙測定肥皂水的 pH,如果pH大于7,說明肥皂水顯堿性,故能達到實驗目的。 B. 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澄清石灰水反應時都無明顯現象,無法區分,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 在氧氣流中灼燒固體混合物, 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故能達到實驗目的。D.用帶火
17、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氣體是氧氣,故能達到實驗目的。10.C【解析】A.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時,混合物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點燃,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錯誤。B.K2CO與稀硫酸反應可以除去K2CO,但引入新的雜質,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錯誤。C. 碳粉不與稀鹽酸反應,鐵粉和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 氧化銅粉末與稀鹽酸反應, 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可以鑒別三種物質,故正確。 D.BaCl2溶液與SO4-、Ag+都能產生白色沉淀,無法鑒別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 ,故錯誤。11 .D【 解析】 A. 碳酸鈉能與過量的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 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氫氧化鈣(過量
18、的) ,不符合除雜原則,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B. 二氧化碳和氮氣均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均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不能證明CO2 能與水反應,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氧氣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能達到實驗目的。12 .D【解析】A.根據各成分的溶解性差異,可以通過過濾除去粗鹽中的泥沙,故操作方法不正確。B.根據沸點不同,通過蒸儲可以分離水與酒精的混合物,故實驗原理不正確。C.稀鹽酸和稀硫酸都能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產生氣泡快慢和酸溶液濃度有關, 故實
19、驗 原理、 實驗操作不正確。 D. 加過量鐵粉, 由于金屬活動性差異, 即鐵比銅活潑, 可以除去FeSO4、CuSO4 混合溶液中的CuSO4 ,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硫酸亞鐵溶液,故正確。13 .A【解析】A.取KCl和CaCl2溶液少許,分別滴加適量的N*CO溶液,無現象的是 KCl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是 CaCl2溶液,可以區分兩種溶液,能達到實驗目的。B.FeSO4溶液中混有CuSO,加入NaOHm夜,CuSO轉化為Cu(OH)2沉淀的同時也將 FeSO轉化為Fe(OH)2沉淀, 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 灼熱的炭粉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二氧化碳,不符合除
20、雜原則,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分離KNO和NaCl,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只能得到純凈的KNO3 ,不能得到純凈的NaCl ,且實驗操作不需要洗滌步驟,不能達到實驗目的。14 .A【解析】A.運用控制變量法可知,變量只有水,故能達到實驗目的。B.氯化鈉不與稀硫酸反應, 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化學反應, 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 稀鹽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也能與比較活潑的金屬單質反應生成氫氣, 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D. 只能檢驗出甲烷燃燒有水的生成,證明甲烷中含有氫元素,但無法檢驗甲烷燃燒生成的CO,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15 .B 【解析】A.CaCO3 固體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
21、碳,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 故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 B.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 有氣泡產生, 而水不能,可以鑒別,故實驗方案設計合理。 C. 碳酸鈉能與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 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鈉, 不符合除雜原則, 故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 D. 將氣體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觀察燒杯內壁是否出現水珠,無法確定甲烷中是否混有氫氣,因為甲烷燃燒也生成水,故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16 .C【解析】A.硬水和軟水的區別在于所含的鈣鎂離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來區分硬水和軟水,加入肥皂水,若產生泡沫較多,則是軟水,若產生浮渣較多,則是硬水,可以鑒別,故能達到實驗目的。B.配制100 g質量分數10%勺NaCl溶液,需要10 g氯化鈉和90 mL水, 故能達到實驗目的。 C. 稀鹽酸的質量分數不同, 不符合控制變量原則, 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比較空氣與人體呼出的氣體中CO含量,可分別向空氣、呼出氣體中滴加等量的石灰水,根據變渾濁的程度可以比較空氣與人體呼出的氣體中CO2含量,故能達到實驗目的。17 .C 【解析】A.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碳酸不穩定,在加熱條件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紅色的石蕊溶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燈具在醫療場所的特殊要求設計考核試卷
- 汽車維修中的車輛改裝技術考核試卷
- 針對性復習項目管理考試必學的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畜牧業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考核試卷
- 確立目標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新編特種設備定期檢驗申報制度
- 注冊會計師考試2025年投資法律環境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第一期見習人員接收71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電氣機械的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考核試卷
- 筆記本散熱系統維修與優化考核試卷
- 采油工程 試題及答案
- 西醫臨床基因組學應用試題及答案
- 內河船客運培訓課件
- 淘寶商家押金協議書
- 2023-2029年中國雞尾酒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 血液檢驗 3.2017-正常骨髓細胞形態學-陳學東-20170515173650 學習資料
- 2024年記者證考試挑戰試題及答案
- 貴州省赫章縣野馬川鎮初級中學-紅色精神張桂梅【課件】
- 2025年刑法模擬檢測試卷(罪名認定與刑罰適用)
- 健康廚房-家庭飲食指南
- 初中生物重要識圖填空速記54個-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知識清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