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病防控知識(共5頁)_第1頁
登革熱病防控知識(共5頁)_第2頁
登革熱病防控知識(共5頁)_第3頁
登革熱病防控知識(共5頁)_第4頁
登革熱病防控知識(共5頁)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登革熱病防控知識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為起病急,高熱,全身肌肉、 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患者發病最初5天應防止其受蚊類叮咬,以免傳播。典型患者只占傳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單純隔離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預防措施的重點在于防蚊和滅蚊。應動員群眾實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樹洞。對飲用水缸要加蓋防蚊,勤換水,并在缸內放養食蚊魚。室內成蚊可用敵敵畏噴灑消滅,室外成蚊可用50%馬拉硫磷、殺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噴霧,或在重點區域進行廣泛的藥物噴灑。 登革熱的預防接種目前還處于研究階段,不能用于疫區。一、傳染源登革熱患者

2、、隱性感染者、帶病毒動物是本病主要傳染源和宿主。1、患者。患者是登革熱主要傳染源。在發病前3天至發病后10天內具有病毒血癥的患者是至關重要的傳染源;輕型患者不易被發現,且數量遠大于典型患者,是更為危險的傳染源。病例診斷原則:依據患者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綜合進行診斷。確診須有血清學或病原學檢查結果。病例分為三種類型: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和實驗室確診病例。這三種病例均作為傳染源對待。2、隱性感染者。登革熱流行后,當年人群中抗體水平較高,表明很多人可通過隱性感染獲得免疫,這些人在其病毒血癥期也可以作為傳染源。3、帶病毒動物。有實驗證明,非人靈長類等動物能攜帶登革熱病毒,有可能成為人

3、類登革熱的傳染源。二、傳播途徑登革熱在我國的主要傳播媒介為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伊蚊雌蚊吸血感染病毒后,觀察不到任何病變,但病毒在蚊體內繁殖,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終生,再經蚊叮咬傳染給人。埃及伊蚊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臺灣、海南、廣東、廣西部分地區。白蚊伊蚊在我國分布較廣,于長江以南省區有廣泛分布,在遼寧南部、陜西東部等地區也有分布。三、人群易感性及免疫性人類對登革熱不分種族、年齡、性別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僅有部分人發病。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后對同型病毒有較鞏固的免疫力,可持續數年,但對異型登革病毒免疫力只能維持很短時間。四、流行特征1、流行形式。有地方性流行和輸入性流行兩種形式。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美

4、洲、地中海東部和非洲等地區的一些國家為地方性流行,病情較為嚴重。我國目前多為輸入性流行,沒有明顯自然疫源存在。2、季節性。登革熱流行與伊蚊消長有關,多發生在高溫多雨季節。我國病例多發生在311月份,79月達到高峰。3、地區性。登革熱主要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有時侵入溫帶地區引起流行。由于白紋伊蚊在我國廣泛分布,凡存在伊蚊分布的地區,尤其是沿海地區和歷史上曾發生過登革熱流行的長江流域,一旦病毒輸入,條件合適時就可能出現登革熱流行。廣東、海南、廣西、云南和福建等省區緊鄰東南亞地區,傳入并引起流行或形成地方性流行的可能性較大。4、輸入性。凡伊蚊的自然分布區,當其密度達到一定水平且自然條件(如氣溫、

5、雨量等)合適時,一旦有登革病毒傳入,就有可能引起登革熱局部暴發或流行。五、相關概念與指標1、疫點。以病家為中心的半徑100米之內區域為疫點,主要是依據伊蚊活動距離劃定。2、疫區。農村一般以疫點周圍自然村、屯,或以鄉、鎮劃為疫區;城市一般以疫點周圍若干街巷、居委會或街道劃為疫區。3、輸入性病例。(1)發病前15 天內到過有登革熱流行的國家或地區,有蚊蟲叮咬史的病例;(2)急性期血清的陽性PCR 產物或分離到的病毒經序列測定,preM/E 序列與到過的國家或地區的相同序列高度同源的病例。六、暴發疫情。一個最長潛伏期(15 天)內,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地點(例如一個社區、居委會、學校、村莊等),發生3例

6、或以上登革熱病例的。暴發疫情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首發病例明確為輸入性病例所引起的暴發疫情;另一種是首發病例明確為本地感染病例,或不能明確其感染來源的病例引起的暴發疫情。對于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登革熱疫情,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的要求進行報告。接到疫情報告的衛生行政部門應迅速組織專家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與現場處置。七、切斷傳播途徑。登革熱傳播途徑是通過蚊蟲叮咬吸血傳播,為防止登革熱發生和傳播必須進行滅蚊。對疫點、疫區進行室內外的緊急殺滅成蚊,要針對不同蚊種、當地孳生地特點采取相應措施,限期將疫區范圍內紋幼布雷圖指數降至5以下。埃及伊蚊主要孳

7、生于水缸、水池和各種積水容器內;白紋伊蚊主要孳生于盆、罐、竹節、樹洞、廢輪胎、花瓶、壁瓶、建筑工地等清水型小積水。要特別做好流行區內醫院、學校、機關、建筑工地等范圍內的滅蚊工作。(1)消滅蚊蟲孳生場所:翻盆、倒罐、填堵竹洞、樹洞、消除一切形式的小積水。對孳生、繁衍的蚊幼蟲的戶內、外各種水缸、水盆、貯水池等傾倒、洗刷、換水、加蓋等。(2)藥物滅蚊:采用滅蟲劑殺滅成蚊,如敵敵畏、溴氰菊酯、馬拉硫磷等。針對不同蚊種特點,選擇最優時機和方法。滅蚊在白天進行,注意防止食品污染及人、畜中毒,室內噴藥前要關好窗,噴完藥關門,經1小時后再打開門窗。室外環境對伊蚊棲息場所(如竹林、園林、花圃、廢舊輪胎貯藏地、沙井、暗渠、污水排放口、橋底、防空洞、建筑工地、廢品收購站以及住宅周圍場所等)進行大面積噴灑。對于難清除的非飲用水容器積水,可投灑廢機油類或緩釋殺蟲劑。八、保護易感人群。(1)健康教育:向群眾宣傳關于登革熱的發生、傳播、早期癥狀、危害及防治等基本知識,確保防蚊、滅蚊的知識和方法家喻戶曉,提高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