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翻譯譯文及試題設計答案_第1頁
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翻譯譯文及試題設計答案_第2頁
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翻譯譯文及試題設計答案_第3頁
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翻譯譯文及試題設計答案_第4頁
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翻譯譯文及試題設計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翻譯(譯文)及試題設計答案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翻譯及試題設計答案梅圣俞詩集序歐陽修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于古窮人之辭也。 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云 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奮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 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予友梅圣俞,少以蔭補為吏,累舉進士,輒抑于有司。困于州縣凡十余 年。年今五十,猶從辟書,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奮見于事業。其家宛陵, 幼習于詩,自為童子,出語已驚其長老。既長,學乎六經仁義之說,其為文章, 簡古純粹

2、,不求茍說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詩而已。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圣 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樂于詩而發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詩尤多。世既知 之矣,而未有薦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嘗見而嘆曰:“二百年無此作矣! ”雖知 之深,亦不果薦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為雅、頌,以歌詠大宋之功德,薦 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 乃徒發于蟲魚物類羈愁感嘆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詩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謝景初,懼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陽 至于吳興以來所作,次為十卷。予嘗嗜圣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 類次也,輒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

3、卒于京師,余既哭而銘之,因索于 其家,得其遺稿千余篇,并舊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為一十五卷。嗚呼! 吾于圣俞詩,論之詳矣,故不復云。【注】梅堯臣:字圣俞,北宋詩人。少年舉進士不第,仁宗時賜進士出身, 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蔭 yin#:子孫因前輩功勛而得官為“蔭”,官吏 或缺被選充職為“補”。梅堯臣 26歲時因叔父梅詢蔭補為太廟齋郎。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時宰相1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蓋愈窮則愈工。窮:生活貧窮。B. 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羈:寄居或停留在外地。D.猶從辟書,為人之佐。辟書:聘書,指接受某部門長官的聘請。C. 雖知之深,亦不果薦也。薦:推薦。2

4、.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薦于上者。因索于其家,得其遺稿千余篇B. 予嘗嗜圣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C. 非詩之能窮人。而寫人情之難言。D.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其為文章,簡古純粹。3. 下列句子中補充出的內容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A. 輒抑于有司B.樂于詩而發之C.次為十卷。D.輒序而藏之。4. 下列各組句子中,均說明詩文“愈窮則愈工”的一組是 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 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 予友梅圣俞,少以蔭補為吏 其為文章,簡古純粹 殆窮者而后工也。 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A.B.C.D.5. 下列對本文寫作意圖的概

5、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 對亡友困厄生活的同情和不平。B. 對亡友其人其詩文的贊美傾慕。C對造成詩人“少達而多窮”的社會的批判。D. 提出了詩歌創作“窮而后工”的文學主張。6. 下列有關“詩窮而后工”的說法不正確的一組是A. 歐陽修的“詩窮而后工”,是說詩人在受到困厄環境磨礪,幽憤郁積時, 方能寫出內容精美的詩歌作品。B. 序中“達”“窮”皆限指政治仕途。為此,作者對梅堯臣仕途困頓表示 了痛惜,同時他還高度評價了梅堯臣的詩作。C. 在歐陽修之前,孔子有“詩可以怨”、司馬遷有“發憤著書”、韓愈有 “不平則鳴”的說法,“窮而后工”的觀點,是對前人思想的發展。D. 作者提出“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

6、”的觀點,深刻地概括了古代 作家生活境遇和詩歌創作的關系7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 歐陽修為已故摯友梅堯臣的詩集寫此序言,重點不在評梅詩,而在對梅 一生懷才不遇表示同情和不平。B. 梅圣俞詩集序從議入手,提出“窮而后工”的論點,然后擇要介紹梅 堯臣的生平,進而引發作者感慨。行文先議后敘,轉換自然。C第二段寫“長老” “世人”都驚異于梅堯臣的詩才,這些并非閑筆,從 正面肯定了梅堯臣詩文所取得的很高成就。D.作者憐友惜才,將梅堯臣設計為“御用詩人”,固然有情感深厚地為友 人鳴不平的意思,但多少顯露了他的思想局限。8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或用“”句讀。然時無賢愚

7、,語詩者必求之圣俞雖知之深,亦不果薦也余既哭而銘之,因索于其家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乃徒發于蟲魚物類羈愁感嘆之言世徒喜其 工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可不惜哉!1. A2. B3. B4. D5. C6. B這里的“窮”主要指政治仕途上的困頓,但據文意,不能設限。7. C應是從側面反映了梅堯臣詩文所取得的成就,世人也沒有驚異于梅的 詩才。8. 然而當時人無論賢愚,談論詩歌必然向梅圣俞請教雖然對梅圣俞了解很深,最終也沒有舉薦他我已痛哭著為他寫好了墓志銘,便向他家索求。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乃徒發于蟲魚物類、羈愁感嘆之言?世徒 喜其工,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可不惜哉!參考譯文我聽到世人常說

8、:詩人仕途暢達的少,困厄的多。難道真是這樣嗎?大概是 由于世上所流傳的詩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筆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 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愛到山頭水邊去放浪形骸,看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 等事物,往往探究它們的奇特怪異之處,內心有著憂愁感慨憤激的郁積, 這些情 感化為詩興,即寄托在怨恨諷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婦的慨嘆,而寫出了人所難 于言傳的感受來。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寫得工巧。如此說來,并非寫詩使人困厄, 應該是困厄后才能寫出好詩來。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輕時由于蔭襲補為下級官吏,屢次被推薦去考進士,總 是遭到主考部門的壓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還要靠別人下聘 書,去當人家的辦

9、事員。郁積著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業上充分地表現出來。 他家鄉在宛陵,幼年時就學習詩歌,從他還是個孩童時起,寫出詩句來就已使得 父老長輩驚異了。等到長大,學習了六經仁義的學問,他寫出的文章簡古純正, 不希求茍且取悅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會寫詩罷了。然而當時人不論賢愚, 談論詩歌必然會向圣俞請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歡通過詩歌來發泄, 因此他平時所寫的東西,其中詩歌就特別多。社會上已經知道他了,卻沒有人向 朝廷推薦他。從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詩作,慨嘆地說:“二百年沒有這樣的作 品了!”雖然對他了解很深,可還是沒有加以推薦。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 寫出如詩經中雅、頌那樣的作品,來歌

10、頌大宋的功業恩德,獻給宗廟,使他 類似于商頌、周頌、魯頌等作者,難道不是很壯偉的嗎?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 只能寫困厄者的詩歌,白白地在蟲魚之類上抒發窮苦愁悶的感嘆。 社會上只喜愛 他詩歌的工巧,卻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將要老死了,這難道不值得嘆息嗎?圣俞的詩很多,自己卻不收拾整理。他的內侄謝景初擔心它太多容易散失, 選取他從洛陽到吳興這段時間的作品, 編為十卷。我曾經酷愛圣俞的詩作,擔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興謝氏能為它分類編排,就為之作序并保存起來。從那以后過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師去世,我已痛哭著為他寫好了墓志銘, 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遺稿一千多篇,連同先前所保存的,選取其中特別好的 共六百七十七篇,分為十五卷。啊,我對圣俞的詩歌已經評論得很多了,所以不 再重復。廬陵歐陽修序。-強備課揮關蟲齡三生的三三機的備合起案,做教以理的教三三::宰關:器:?個作公正、公本著評價=生負擔 f -改上狠*。校賽紀迄褒三的Tif,本升蕓蘭亍弐.3寫.“文并一:芯主匸三mm切活丁按二歷HvS-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