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卷代號:1258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混凝土結構設計(A)試題2011年1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計40分,將選擇結果填入括弧)1現澆樓蓋是指在現場整體澆注的樓蓋,關于其優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B )。A整體剛性好 B抗震性能差C防水性能好 D結構布置靈活2對于鋼筋混凝土現澆樓蓋,若 表示短邊的計算跨度,表示長邊的計算跨度,則( D )。 A當時,可按雙向板進行設計 B當時,不宜按雙向板進行設計 C當時,可按單向板進行設計 D當,宜按雙向板進行設計3關于井式樓蓋的特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A需要設置較多內柱 B能跨越較大空間C適用于
2、中小禮堂、餐廳以及公共建筑的門廳 D用鋼量和造價較高4關于無梁樓蓋的特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 )。A荷載由板直接傳至柱或墻 B能夠使房間凈空高,通風采光好C施工時支模復雜 D用鋼量較大5作用在屋蓋上的荷載由恒載和活荷載兩種,下列不屬于活荷載的是( A )。A屋蓋自重 B積灰荷載C雪荷載 D風荷載6五等跨連續梁,為使第三跨跨中出現最大正彎矩,活荷載應布置在 ( C )。 A1、2、4跨 B1、2、3跨 C1、3、5跨 D2、3、4跨7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下列情況中,可以按塑性能力重分布法計算結構內力的是( D )。A直接承受動荷載作用的結構構件 B裂縫控制等級為一級或二級的結構構件
3、,如水池池壁C處于重要部位而又要求有較大強度儲備的結構構件D裂縫控制等級為三級的結構構件8排架結構型式是指鋼筋混凝土排架由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礎組合,( C )的結構型式。A排架柱上部與屋架剛接,排架柱下部與基礎鉸接B排架柱上部與屋架剛接,排架柱下部與基礎剛接C排架柱上部與屋架鉸接,排架柱下部與基礎剛接D排架柱上部與屋架鉸接,排架柱下部與基礎鉸接9一般單層廠房中,( D )是主要承重結構,屋架、吊車梁、柱和基礎是主要承重構件。A屋面板B牛腿 C托架 D橫向排架10.伸縮縫從( B )開始,將兩個溫度區段的上部結構完全分開,留出一定寬度的縫隙,當溫度變化時,結構可自由地變形,防止房屋開裂。A
4、.基礎底面 B.基礎頂面 C.地基底面 D.地基頂面11.從單層廠房中柱間支撐的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C )。A.加強屋蓋的整體剛性 B.保證屋架的側向穩定 C.增強廠房的縱向剛度和穩定性,把各種縱向水平力有效地傳給基礎D.加強屋蓋結構在橫向水平面內的剛度,使橫向水平荷載沿縱向分布12.單層廠房結構中,( C )的作用是承托門窗洞口上部的墻體重量。A.圈梁 B.連系梁 C.過梁 D.基礎梁 13在單層廠房的排架計算中,屋面活荷載不包括下列哪一種。( D )A屋面均布活荷載 B雪荷載C積灰荷載 D地震荷載14在單層廠房中,牛腿的斜壓破壞多發生在( A )。A當時 B當時C當時 D當時15.采
5、用( D ),其優點是有利于抵抗來自縱橫兩個方向的風荷載和地震荷載,框架結構具有較好的整體工作性能。A.橫向框架承重體系 B.縱向框架承重體系C.斜向框架承重體系 D.混合承重體系16.( C )是指梁、柱、樓板均為預制,在預制構件吊裝就位后,對連接節點區澆筑混凝土,從而將梁、柱、樓板再連成整體框架結構。A.現澆框架 B.預制裝配式框架 C.現澆預制框架結構 D.鋼框架結構 17.計算框架梁截面慣性矩I時應考慮現澆樓板對它的影響。對裝配整體式樓蓋,中框架梁的截面慣性矩取為( C )。(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慣性矩)A. B.1.2 C.1.5 D.218.一般認為,當框架結構梁的線剛度與柱的線剛度
6、之比( D )時,采用反彎點法計算所引起的誤差能夠滿足工程設計的精度要求。A.等于1 B.低于1 C.低于3 D.超過319在進行框架結構設計時,可對梁進行彎矩調幅,其原則是( A )。 A在內力組合之前,對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梁端負彎矩適當調小 B在內力組合之前,對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梁端負彎矩適當調小 C在內力組合之后,對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梁端負彎矩適當調小 D在內力組合之后,對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梁端負彎矩適當調小20.一般多層房屋的框架結構柱的計算長度規定為:對于現澆樓蓋,其底層柱和其他層柱的分別取為( B )。A.1.25H和1.0H B.1.0H和1.25H C. 1.5H和1.25H D. 1
7、.25H和1.5H二、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計30分。將判斷結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確,以×表示錯誤)21.肋形樓蓋荷載傳遞的途徑是板主梁次梁柱或墻基礎地基。( × )22直接承受動荷載作用的結構構件可按塑性內力重分布法計算內力。( × )23.對于多跨連續梁結構,求某跨跨內最大正彎矩時,應在該跨布置活荷載,同時兩側每隔兩跨布置活荷載。( × )24.鋼筋混凝土超靜定結構“破壞”的標志不是每個截面的“屈服”(出現塑性鉸),而是形成幾何不變體系。(× )25.鋼筋混凝土樓梯按結構受力狀態可分為梁式、板式、折板懸挑式和螺旋式,前兩種屬于平面受力體系;
8、后兩種屬于空間受力體系。( )26屋面梁或屋架、橫向柱列和基礎等組成橫向平面排架結構,它是單層廠房的基本承重結構。( )27單層廠房的支撐體系包括屋蓋支撐和柱間支撐兩部分。( )28通常所說的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三種。( )29.有檁屋蓋的剛度和整體性較差,一般用于非保溫區的小型車間和山區建筑中。( )30.牛腿按其所受豎向荷載作用點到下柱邊緣的距離分為兩類:當時為短牛腿;當時為長牛腿。( )31.縱向框架承重體系由于橫向跨度小于縱向,故而樓板的跨度較為經濟合理。(× )32.伸縮縫的寬度一般為50毫米以上,從基礎開始一直沿房屋的高將結構分開。(× )33框架結
9、構的近似手算方法包括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分層法、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反彎點法和改進反彎點法(D值法)。( × )34采用調整框架柱的線剛度來考慮支座轉動的影響,其方法是:(1)各層柱的線剛度均乘0.9的折減系數;(2)各層柱的彎矩傳遞系數取為1/3。( × )35框架結構中,若某層柱的上、下橫梁線剛度不同,則該層柱的反彎點位置將向橫梁剛度較大的一側偏移。(× )三、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計20分)36.何謂鋼筋混凝土連續梁塑性內力的完全重分布?答:答:鋼筋混凝土連續梁在荷載作用下能夠按預期的順序出現塑性鉸,并按照選定的調幅值形成破壞機構,且其承載能力達到預計的極限荷載,這
10、成為內力的完全重分布。3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哪些情況下只能用彈性理論計算內力,而不能使用塑性內力重分布法。答:答:(1直接承受動荷載作用的結構構件;(2)裂縫控制等級為一級或二級的結構構件,如水池池壁;(3)處于重要部位而又要求有較大強度儲備的結構構件。38.單層廠房一般在什么情況下應設置沉降縫? 答:答:當相鄰廠房高差較大,兩跨間吊車起重量相差懸殊,地基土的壓縮性有顯著差異,廠房結構類型有明顯差別處等容易引起基礎不均勻沉降時,應設置沉降縫。39.對于一般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的簡化計算,通常對排架的柱端連接和橫梁做哪些假定?答:答:一般鋼筋混凝土排架通常作如下假定:(1)柱的下端與基礎固結;(2)柱的上端與屋架(或者屋面梁)鉸接;(3)排架橫梁為無限軸向剛性的剛桿,橫梁兩端處的柱的水平位移相等。四、論述題(10分)40.按施工方式的不同劃分,框架結構一般分為哪三種類型?并論述它們各自的優缺點。答:答:按施工方式的不同,一般將框架結構分為現澆框架、預制裝配式框架和現澆預制框架三種類型?,F澆式框架即梁、柱、樓蓋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F澆式框架結構的整體性強,抗震性能好,因此在實際工程中采用比較廣泛。但現場澆注混凝土的工作量較大。預制裝配式框架是指梁、柱、樓板均為預制,通過焊接拼裝連接成的框架結構。其優點是構件均為預制,可實現標準化、工廠化、機械生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租房合同樣本匯編范本
- 2025保密合同范本
- 2025裝修涂料供貨合同書
- 2025辦公室室內裝修合同書
- 2025建筑工程設計版合同
- 2025青年創業者夏季招聘困局:合同簽訂難題多維權之路漫漫
- 2025個人借款合同協議書
- 2025有關貨車司機勞動合同
- 2025幕墻工程的采購合同范本
- 2025標準商業代理合同范本
- 導管固定-PPT課件
- (完整版)老人健康智能手環可行性分析報告 (1)
- 低鈉血癥鑒別診斷-杜斌PPT課件
- 《歷史文獻學》教學大綱
- 村田數控沖床安裝步驟_圖文
- 農村信用社助農金融服務終端管理辦法
- 語法填空題教案
- 白油安全技術說明書(共2頁)
- 北京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策略的探討
- 老舊小區小區改造監理細則
- 快速準絕熱捷徑技術的概況與進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