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財政政策支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考察(上)(1)財政政策是世界各國政府追求經濟與社會發展目標、實施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政策手段,在彌補“市場失靈”的資源配置、維護社會穩定的收入再分配、保持經濟穩定的反周期操作等方面,都可以發揮其功能,服務于國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二十世紀80年代初,中國在世界范圍的新技術革命浪潮使經濟全球化趨勢方興未艾的當口,發動了以國家現代化為指向的改革開放。中國的財政政策在改革開放二十余年來的歷程,也沿著建立市場經濟新體制的軌跡,在積極借鑒市場經驗的同時,結合本國各階段的具體情況,發揮了促進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作用。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財政政策的基本情況與機制轉變概述(一)從
2、分權“突破口”到分稅分級框架建立:財政體制變革中財政政策向“間接調控”轉變中國漸進改革的初期,與農村改革、建立深圳等經濟特區一道,財政是在傳統體制上打入楔子的“突破口”之一:從1980年起改變以往“總額分成、一年一定”的集權型財政體制,改行“劃分收支、分級包干”的分權型財政體制。這一階段的種種安排,都是為正面啟動城市改革和宏觀、微觀配套改革準備條件。財權向地方下放之后,在企業層次上先后進行了企業基金制和企業利潤留成制的改革試驗,又前進到一、二步利改稅,試圖在對外開放、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培育市場的大背景下,通過放權讓利和規范政府與企業的分配關系,達到搞活企業、解放生產力的改革目的。1985年,
3、以利改稅為基礎,財政“分灶吃飯”體制的具體形式改為“劃分稅種、核定收支、分級包干”,1988年后,又調整為“多種形式的財政包干”。“分權”取得了明顯成效,又很快暴露出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地區割據、財力分散和運作失范,企業難以真正搞活,政府間財力分配也難以真正規范和穩定。經過反復的問題剖析、理論研討、國際經驗借鑒和試點經驗總結,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及財政改革與整體改革配套的軸心逐步得到明確,即認識到應建立以分稅制為基礎的分級財政,從政府財力收支的制度框架上,改變憑借行政隸屬關系壓抑和損害經濟運行效率的“條塊分割”,從而適應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二位一體地處理好政府與企業、中央與地方兩大基本經
4、濟關系,使宏觀經濟管理由傳統的直接控制,轉為政府運用政策工具、通過市場中介間接調控的新經濟運行機制。1994年,中國推出財政、稅收的配套改革,初步建立了以分稅制為基礎的分級財政體制框架,成為由“行政性分權”(分灶吃飯)向“經濟性分權”(分稅分級)的一個里程碑式的轉折點。在新體制下,中央、地方劃開事權,各自掌握不同稅種,同時也保留若干比例明晰、規范劃分的共享稅,以自己的收入安排支出,形成各級獨立的預算(同時也發展力求規范的政府間轉移支付),企業則在稅法面前一律平等,不分大小,不論行政級別,不再考慮行政隸屬關系,依法既交國稅,又交地方稅,走向明晰產權和公平競爭的道路。這種分稅分級的新財政體制,內在
5、地要求財政政策的設計和運用以經濟杠桿(經濟參數形式)為主,成為中國財政政策在體制模式和經濟增長模式“兩個轉變”進程中,向市場經濟條件下間接調控境界靠攏、提高政策效力的制度依托。(二)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關系而努力:連年赤字與財政困境中國“兩個轉變”啟動時的“歷史欠賬”堆積如山,為了達到以改革促進發展和長期穩定、以穩定保證改革開放與發展的基本環境的目的,把握住經濟發展這個“硬道理”,貫徹現代化基本路線,所需要解決的矛盾、問題層出不窮,千頭萬緒,政府體系所需要的財力規模極大,遠遠超出常規。因此,歷史積累因素和現實壓力因素的綜合和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迫切要求,便馬上形成了極度的財力緊張和明
6、顯的財政困境,赤字連年發生,持續至今;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在分權過程中逐年下降,由1979年的28.4降為1995年的10.7,以后才有小幅回升(見表一)。1、國家財政收支總額、收支差額及占GDP比重年份 財政收入(億元) 財政支出(億元) 收支差額(億元) 國內生產總額(億元) 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1979 1175.79 1281.79 -135.41 4038.2 28.41980 1159.93 1228.83 -68.90 4517.8 25.71981 1175.79 1138.41 37.38 4862.4 24.21982 1212.33 1229.98 -1
7、7.65 5294.7 22.91983 1366.95 1409.52 -42.57 5934.5 23.01984 1642.86 1701.02 -58.16 7171.0 22.91985 2004.82 2004.25 0.57 8964.4 22.41986 2122.01 2204.91 -82.90 10202.2 20.81987 2199.35 2262.18 -62.83 11962.5 18.41988 2357.24 2491.21 -133.97 14928.3 15.81989 2664.90 2823.78 -158.88 16909.2 15.81990 29
8、37.10 3083.56 -146.49 18547.9 15.81991 3149.48 3386.62 -237.14 21617.8 14.61992 3483.37 3742.20 -258.83 26638.1 13.11993 4348.95 4642.30 -293.35 34634.4 12.61994 5218.10 5792.62 -574.52 46759.4 11.21995 6242.20 6823.72 -581.52 58478.1 10.71996 7407.99 7937.55 -529.56 67884.6 10.91997 8651.14 9233.56
9、 -582.42 74462.6 11.61998 9875.95 10798.18 -922.23 78345.2 12.61999 11444.08 13187.67 -1743.59 81910.9 14.0注:1、在國家財政收支中,價格補貼1985年以前沖減財政收入,1986年以后列為財政支出。為了可比,本表將1985年以前沖減財政收入的價格補貼改列在財政支出中。2、國家財政收入中不包括國內外債務收入。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0)(三)轉軌中政府財力體系的多元化:預算外收支的膨脹與治理經濟轉軌中分權改革的實施,以及政府資金面臨的多方面巨大需求壓力,使“預算外”、“制度外”資金迅速
10、增長,在一些階段甚至急劇膨脹。中國的“預算外資金”早在50年代初就為調動地方、國營企業“積極性”而設立,但一向規模不大,到80年代之后,以遠高于預算資金的速度迅猛擴張(見表二),1992年時,已相當于預算資金規模的110.7。到1993年,改變其管理范圍與統計口徑,將企業專項基金和稅后留利從“預算外資金”中排除出去之后,由地方財政和政府主管部門掌握的預算外資金年度收入仍相當于預算內收入的13以上,1996年又躍升為52.56。1997年再度調整預算外資金口徑,不再包括納入預算內列收列支的若干項政府基金收費收入,其總規模仍在預算內資金規模的13左右。在預算外資金旁邊,還有更不透明的第三塊資金,即
11、所謂“制度外資金”或“預算外的預算外”,其總規模沒有準確統計數字,內容也十分復雜,既包括社會保障的一些基金、政府集資收入、鄉鎮政府自籌資金,也包括權力部門、單位的“小金庫”、“創收”收入和私自從制度內轉出的資金。據一些專家估測,高峰時這塊資金也與預算外資金規模不相上下。1996年以后,以分稅分級體制為依托,上下結合地對于已呈明顯弊病的制度外、預算外資金的混亂與失控進行了清理整頓,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強管理,總的趨勢是先把三塊財力規范、歸并為預算內、外兩塊,再逐步將預算外資金也納入預算內管理,最終達到預算對政府財力的完整覆蓋。(四)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應對全球化趨勢的財政政策與制度安排中國的開放,內
12、在地包含著正視和自覺參與全球化過程的邏輯和內容。開放的多種措施,使市場經濟多方面的政策與制度模式,對中國的經濟生活產生了種種影響。因此,開放在促進發展、引進資金和先進技術的同時,也在促進改革,即引進先進管理經驗和引進體制創新的多種配套要素。中國的財稅政策在80年代以來積極地促進開放,在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等加強聯系與合作的同時,在擴大開放的過程中,也積極地改造財稅自身的制度安排與政策框架。2、預算內、外資金數量及增長速度表(19801998年)年份 預算內資金收入 預算外資金收入數量(億元) 增長速度(%) 數量(億元) 增長速度(%)1980 1159.93 1.2 5
13、57.40 233.11981 1175.79 1.4 601.07 7.81982 1212.33 3.1 802.74 33.61983 1366.95 12.8 967.68 20.51984 1642.86 20.2 1188.48 22.81985 2004.82 22 1530.03 28.71986 2122.01 5.8 1737.31 13.51987 2199.35 3.6 2028.80 16.81988 2357.24 7.2 2360.77 16.41989 2664.90 13.1 2658.83 12.61990 2937.10 10.2 2708.64 1.91
14、991 3149.48 7.2 3243.30 19.71992 3483.37 10.6 3854.92 18.91993 4348.95 24.8 1432.54 46.71994 5218.10 20.0 1862.53 301995 6242.20 19.6 2406.50 29.21996 7407.99 18.7 3893.34 59.61997 8651.14 16.8 2826.00 18.11998 9875.95 14.2 3082.29 9.1注:(1)預算外資金1993年統計口徑調整,不再包括國營企業專項基金與稅后留利。(2)預算內資金不包括國內外債務收入部分。(3)1
15、9931995年和1996年的預算外資金收支包括的范圍分別進行了調整,與以前各年不可比。從1997年起,預算外資金收支不包括納入預算內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費),與以前各年也不可比。(4)本表各年收入和支出增長速度均按可比口徑計算。資料來源:中國財政年鑒,新中國50年財政統計在開放的推動下,中國近二十余年間最早實行的稅制改革,是從涉外稅制起步的。1980年9月,全國人大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前者適應了中外合資企業不斷出現對稅制建設的要求;后者則實際上覆蓋了數量日增的外國在華工作人員的個人所得課稅。1981年,又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
16、法,同時明確規定涉外企業繼續沿用修訂后的工商統一稅,并照章繳納車船使用牌照稅和城市房地產稅。至此,我國的涉外稅制初步建立起來。此后,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陸續對以上稅法作了適當修改,進一步放寬了優惠政策,以利于吸引外資,引進技術,擴大對外經濟交往。1991年,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并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將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兩種稅合并為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一種稅,以更好地尊重國際稅收慣例,適應市場化程度提高后經濟生活的現實要求,服務于對外開放。從1981年1月起,為更好地貫徹對外開放政策,推動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科學技術和文化合作的發展,利用外
17、資,引進先進技術,中國與日本就避免對所得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進行了四輪會談,1983年9月6日,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協定。1984年6月26日,兩國政府代表在東京交換了關于已各自履行協定生效法律程序的換文,協定正式生效,1985年1月1日開始正式執行。這是中國對外締結的第一個政府間全面避免雙重征稅的協定。在這期間,我國還陸續與其他國家進行了協定的談判。到1991年,中國已先后同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等32個國家正式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至今,進入談判過程和簽署協定的國家數目還在增加。在宏觀調控中,中國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政策工具,已發展為國際慣例軌道上的出
18、口退稅。保稅區的試驗也在多處進行。在積極利用國際組織、外國政府貸款的同時,中國政府也在與國內政策呼應的情況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開展債券融資。二、1998年以來的積極財政政策(一)政策啟動的背景由于80年代以來的財政困難和多種制約因素,近20年間中國財政政策總體而言是“低調”的,主要表現是財力安排捉襟見肘,職能范圍收縮,在許多情況下維持“吃飯財政”都成為問題,就更談不上十分積極的調控舉措。但1998年一季度過后,這種情況發生改變,上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已相當明朗,并與一系列國內問題迭加在一起,迫切需要以宏觀政策措施擴大內需,實施反周期操作,于是果斷地啟動了擴張性的積極財政政策,使財政政策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啟動積極財政政策的背景因素,歸結起來主要有如下五個方面:1、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的巨大超出了一般人的意料以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聯系匯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作分析final》課件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車票知識課件
- 《廣東專升本計算機》課件
- 鐵道機車專業教學湖南鐵道左繼紅57課件
- 雙語客運值班員客運工作基本要求課件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87課件
- 鐵路客運站售票崗位作業李秀聰課件
- 中國書畫文化課件
- 中華文化課件黨課
- 電動車短期出租合同
- 2024年資格考試-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檢查員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初二地理生物會考動員家長會發言稿
- 醫學教材 《瘧疾》課件
- 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
- 食材配送服務方案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DLT 5285-2018 輸變電工程架空導線(800mm以下)及地線液壓壓接工藝規程
- 2024五保戶集中供養協議書
- 北京海淀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中考試卷
- 耳穴臨床應用-運動恢復新技巧
- 上海市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指導綱要
-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下冊教案全冊合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