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方電網設備標準技術標書通用部分編號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本標書對應的專用部分目錄序號名稱編號1智能錄波器智能錄波器標準技術標書使用說明1、本物資采購標準技術標書分為標準技術標書通用部分和標準技術標書專用部分。2、項目單位根據需求選擇所需設備的技術標書。技術標書通用部分條款、專用部分 標準技術參數表和使用條件表固化的參數原則上不能更改。3、項目單位應按實際要求填寫“項目需求部分”。如確實需要改動以下部分,項目 單位應填寫專用部分“表7項目單位技術差異表”,與輔助說明文件隨招標計劃一起提交 至招標文件審查會:項目單位要求值超出標準技術參數值范圍;根據實際使用條件,需要變更污穢等級、海拔高度、耐
2、受地震能力、壓力釋放能力、 環境溫度等要求。經招標文件審查會同意后,對專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項目單位技術差異表”,放入專 用部分表7中,隨招標文件同時發出并視為有效,否則將視為無差異。4、投標人逐項響應技術標書專用部分中“1標準技術參數表”、“2項目需求部分” 和“3投標人響應部分”三部分相應內容。填寫投標人響應部分,應嚴格按招標文件標準 技術標書專用部分的“招標人要求值” 一欄填寫相應的投標人響應部分表格,投標人還應 對項目需求部分的“項目單位技術差異表”中給出的參數進行響應?!绊椖繂挝患夹g差異 表”與“標準技術參數表”和“使用條件表”中參數不同時.,以差異表給出的參數為準。 投標人填寫技術參
3、數和性能要求響應表時,如有偏差除填寫“表8投標人技術偏差表”外, 必要時應提供證明參數優于招標人要求的相關試驗報告。與通用部分條款的差異也需填寫 在“表8投標人技術偏差表”中。5、技術標書范本的頁面、標題等均為統一格式,不得隨意更改。6、對擴建工程,項目單位應在專用部分提出與原工程相適應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 接口要求。1 .總則12 .應遵循的主要標準23 .使用條件53.1. 正常工作大氣條件532貯存、運輸環境條件53.3. 周圍環境54 .技術要求54.1. .額定電氣參數54.2. 技術性能要求64.3. 電磁兼容性能及環境要求94.4. 絕緣性能94.5. 機械性能94.6. 結構和
4、外觀要求104.7. 安全要求104.8. 屏柜要求105 .功能要求155.1. 基本要求155.2. 定值要求165.3. 裝置控制字要求175.4. 裝置顯示要求175.5. 網絡端口獨立性175.6. 裝置的安全性175.7. 通信規約175.8. 異常情況告警185.9. 時鐘與時鐘同步185.10. 暫態記錄要求195.11. 報文分析要求225.12. 故障錄波要求235.13. 離線分析255.14. 事件記錄265.15. 存儲及查詢要求265.16. 報文導入導出要求275.17. 圖形顯示要求275.18. 數據管理要求286 .試驗287 .包裝、運輸、貯存和質量保證3
5、08 .雙方工作安排311 .總則1.1 本設備招標技術文件適用于智能錄波器的功能設計、結構、性能、安裝和試驗 等方面的技術要求。1.2 投標者必須具有3年以上智能錄波器的設計、制造經驗,并有質檢部門的認可文 件、ISO-9001質量認證書或相當的認證文件、國家電力部門鑒定證書,提供的設備必須提 供在電力系統商業運行的良好記錄。1.3 本設備招標技術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術要求,并未對一切技術細節作出 規定,也未充分引述有關標準和規范的條文,投標方應提供符合本招標技術文件和工業標 準的優質產品。1.4 如果投標方沒有以書面形式對本招標技術文件(含通用、專用部分)的條文提出 異議,則意味著投標
6、方提供的設備(或系統)完全符合本招標技術文件的要求。如有異議,不 管是多么微小,都應在標書的專用部分“表8投標人技術偏差表”中加以詳細描述。1.5 本設備招標技術文件所使用的標準如遇與投標方所執行的標準不一致時,按較 高標準執行。1.6 本設備招標技術文件經買、賣雙方確認后作為訂貨合同的技術附件,與合同正 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7 本招標技術文件未盡事宜,由買賣雙方協商確定。1.8 投標方在應標招標技術文件中應如實反映應標產品與本招標技術文件的技術差 異。如果投標方沒有提出技術差異,而在執行合同的過程中,招標方發現投標方提供的產 品與其應標招標技術文件的條文存在差異,招標方有權利要求退貨,并
7、將對下一年度的評 標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響。1.9 投標方應在應標技術部分按本招標技術文件的要求如實詳細的填寫應標設備的 標準配置表,并在應標商務部分按此標準配置進行報價,如發現二者有矛盾之處,將對評 標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響。1.10 投標方應充分理解本招標技術文件并按本招標技術文件的具體條款、格式要求 填寫應標的技術文件,如發現應標的技術文件條款、格式不符合本招標技術文件的要求, 則認為應標不嚴肅,在評標時將有不同程度的扣分。2,應遵循的主要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招標技術文件中引用而構成本招標技術文件的基 本條文。在本招標技術文件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
8、招 標技術文件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按標準號順序排列標準,如果 各標準要求有所不同,滿足更高的標準要求。GB/T 191-2008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ISO 780: 1997, MOD)GB/T 2423.1-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A:低溫(IEC 60068-2-1: 2007, IDT)GB/T 2423.2-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B:高溫(IEC 60068-2-2: 2007, IDT)GB/T 2423.3-2006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Cab:恒定濕熱 方法(IEC 60068
9、-2-78: 2001, IDT)GB/T 2423.4-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Db:交變濕熱 (12h+12h 循環)(IEC 60068-2-30: 2005, IDT)GB/T 2423.10-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Fc:振動(正 弦)(IEC 60068-2-6: 1995, IDT)GB/T 2423.22-2002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N:溫度變化(IEC 60068-2-14: 1984, IDT)GB/T 2887-2011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GB/T 2900.1-2008電工術語 基本
10、術語GB/T 2900.17-2009 電工術語 量度繼電器(IEC 60050 (446) : 2009, IDT)GB/T 2900.49-2004 電工術語 電力系統保護 UEC 60050 (448) : 1995, IDT)GB 4208-2008 外殼防護等級(IP 代碼)(IEC 60529:2001, IDT)GB/T 4798.2-2008電工電子產品應用環境條件 第2部分:運輸(IEC 60721-3-2: 1997, MOD)GB/T 7261-2008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基本試驗方法GB/T 9361-2011計算機場地安全要求GB/T 11287-2000電氣繼電器
11、第21部分: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的振動、沖擊、碰 撞和地震試驗 第1篇:振動試驗(正弦)(IEC 60255-21-1: 1988, IDT)GB/T 13384-2008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GB/T 14537-1993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的沖擊與碰撞試驗(IEC 60255-21-2: 1988, IDT)GB/T 14598.9-2010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 第22-3部分:電氣騷擾試驗輻射電磁場 騷擾試驗GB/T 14598.10-2012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第22-4部分:電氣騷擾試驗電快速瞬 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IEC 60255-22-4: 2002, IDT)GB/T 1
12、4598.13-2008電氣繼電器第22-1部分: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的電氣騷擾試 驗1MHz脈沖群抗擾度試驗(EC 60255-22-1: 2007, MOD)GB/T 14598.14-2010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第22-2部分:電氣騷擾試驗靜電放電 試驗(IEC 60255-22-2: 1996, IDT)GB/T 14598.16-2002電氣繼電器第25部分: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的電磁發射試驗 (IEC 60255-25: 2000, IDT)GB/T 14598.17-2005電氣繼電器第22-6部分: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的電氣騷擾試 驗 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的抗擾度(IEC 60
13、255-22-6: 2001, IDT)GB/T 14598.18-2007電氣繼電器第22-5部分: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的電氣騷擾試 驗 浪涌抗擾度試驗(IEC 60255-22-5: 2002, IDT)GB/T 14598.19-2007電氣繼電器第22-7部分: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的電氣騷擾試 驗 工頻抗擾度試驗(IEC 60255-22-7: 2003, IDT)G/B 14598.27-2008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 第27部分:產品安全要求(IEC 60255-27: 2005, MOD)GB/T 17626.8-2006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61000-4-
14、8: 2001, IDT)GB/T 17626.9-2011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脈沖磁場抗擾度試驗4EC 61000-4-9: 2001, IDT)GB/T 17626.10-199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試驗(IEC 61000-4-10: 1993, IDT)GB/T 17626.17-2005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直流電源輸入端口紋波抗擾度試驗(IEC 61000-4-17: 2002, IDT)GB/T 17626.29-2006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直流電源輸入端口電壓暫降、短時中 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試驗(IEC61000-4-29: 2000, IDT)GB
15、/T 19520.12-2009電子設備機械結構482.6mm (19in)系列機械結構尺寸 第3-101 部分:插箱及其插件GB/T 20840.7-2007互感器 第7部分:電子式電壓互感器(IEC 60044-7: 1999, MOD)GB/T 20840.8-2007互感器 第8部分:電子式電流互感器(IEC 60044-8: 2002, MOD)GB/T 22386-2008電力系統暫態數據交換通用格式(IEC 60255-24, IDT)GB/T 25931-2010網絡測量和控制系統的精確時鐘同步協議GB/T 26864-2011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產品動模試驗DIJT478-201
16、3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通用技術條件DL./T 553-2013電力系統動態記錄裝置通用技術條件DL/T 720-2013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柜(屏)通用技術條件DIJT 860-2004變電站通信網絡和系統(IEC 61850)DIJT 995-2006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程DIJT 5149-2001 220500kV變電所計算機自動化系統設計技術規程NB 42015-2013智能變電站網絡報文記錄及分析裝置技術條件Q/CSG 110031-2012南方電網故障錄波及行波測距裝置技術規范Q/CSG 11006-2009中國南方電網數字化變電站技術規范Q/CSG 120
17、4005.34-2014南方電網一體化電網運行智能系統技術規范第3部分:數據 第4篇:IEC61850實施規范IEEE 802.3-2008信息技術-系統間通信和信息交換-局域網和 城域網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層規范Q/CSG 1204005.67.3-2014南方電網一體化電網運行智能系統技術規范第6部分: 廠站應用 第7篇:廠站裝置功能及接口規范第3分冊:一體化運行記錄分析裝置Q/CSG 1204005.34-2014南方電網一體化電網運行智能系統技術規范第3部分:數據 第4篇:正C61850實施規范正EEC37.il8-2005電力系統同步矢量度標準3 .使用條
18、件3.1. 正常工作大氣條件3.1.1. 環境溫度:-10C+55C;3.1.2. 相對濕度:5%95% (產品內部既不應凝露,也不應結冰);3.1.3. 大氣壓力:80kPa-106kPao3.2. 貯存、運輸環境條件3.2.1. 裝置在運輸中允許的環境溫度-40C+ 70C,相對濕度不大于85%;3.2.2. 在貯存中允許的環境溫度-25+55,相對濕度不大于85%,在不施加任 何激勵量的條件下,裝置不出現不可逆變化。3.3. 周圍環境3.3.1. 電磁干擾不超過4.3規定的條件;3.3.2. 場地符合GB/T 9361-2011中B類安全要求;3.3.3. 抗震烈度滿足 Q/CSG120
19、4005.67.3-2014 的要求;3.3.4. 使用地點無爆炸危險的物質,周圍介質中不含有能腐蝕金屬、破壞絕緣和表 面敷層的介質及導電介質,沒有嚴重的霉菌存在。4 .技術要求4.1. .額定電氣參數4.1.1. 直流電源4.1.1.1 額定電壓:220V、110V:4.1.1.2 允許偏差:-20%+15%;4.1.1.3 紋波系數:不大于5%;4.1.2. 數字采樣4.1.2.1 保護交流額定電流數字量為:采樣值通信規約為GB/T 20840.8 (IEC 60044-8)時,額定值為 01CFH 或 00E7H;采樣值規約為 DL/T 860.92 (IEC 61850-9-2) 時,
20、0x01表示1 mA ;4.1.2.2 測量交流額定電流數字量為:采樣值通信規約為GB/T 20840.8時,額定 值為2D41H;采樣值規約為DL/T 860.92時,0x01表示1mA;4.1.2.3 交流額定電壓數字量為:采樣值通信規約為GB/T 20840.8時,額定值為2D41H:采樣值規約為DL/T 860.92時,0x01表示10mV;4.1.2.4 頻率:50Hz o4.1.3. 模擬采樣直流電壓:DC220V/110V4.2. 技術性能要求4.2.1. 硬件結構智能錄波裝置宜有以下功能單元組成:記錄分析單元管理單元記錄分析單元完成數據采集、分析處理、異常判定、故障分析、數據存
21、儲、數據 遠傳等功能;管理單元完成界面顯示、配置管理、離線波形文件展示與打印等相關功 能。4.2.2. 數字采樣回路準確度4.2.2.1 工作范圍a)相電壓:(0.011.1) Un范圍內滿足數據轉換準確度要求;b)保護電流:交流電流在00550 1n范圍內滿足數據轉換準確度要求。c)測量電流:交流電流在0.052 1n范圍內滿足數據轉換準確度要求。4.2.2.2 數字采樣轉換準確度a) 對于FT3輸入,轉化為C0MTRADE后應能準確反映實際輸入。b) 對于DL/T 860. 92 SV輸入,轉化為C0MTRADE99后的準確度應滿足下表的要求。表1 DL/T 860. 92 SV轉換準確度
22、要求電壓輸入2UnUn0.5 Un0.1 Un相對誤差<0.005%<0.01%<0.02%<0.1%保護 電流輸入50ZjV20InIn0.5/n0.1In相對誤差<0.005%<0.01%<0.3%<0.5%<2%測量電流輸入UnIn0.51n0.2/n0.1In相對誤差<0.005%<0.01%<0.2%<0.5%<2%4.223直流回路準確度直流回路準確度應滿足下列要求表2直流回路準確度要求輸入電壓0.1 Un0.5Un1.0 Un1.5 Un2.5 Un相對誤差<5%<2.5%<2.
23、5%<5%4.224裝置應支持雙A/D系統,不低于16位。4.2.2.5裝置的暫態記錄的采樣頻率應不小于4000Hz,連續記錄采樣頻率不應小于1000 Hzo4.226裝置GOOSE信號狀態識別的相對時間偏差不超過1ms。4.2.2.7裝置的SV與GOOSE的同步偏差應不大于1ms。1.1.3 相位一致性裝置記錄的各路電壓和電流波形相位應一致,相互之間的相位誤差不應大于2。1.1.4 頻率測量準確度裝置應能記錄暫態及動態過程中的頻率變化過程,額定電壓下,頻率在40Hz55Hz 時,測量誤差不應超過±0.01Hz:1.1.5 功率測量準確度輸入額定電壓、額定電流時,裝置在功率因數
24、角為0。、45。、90。的有功功率、無功功 率測量誤差不大于1.5%的視在功率。1.1.6 非周期分量的記錄準確度非周期分量衰減時間常數為0.1s,裝置所記錄的測量誤差不應大于10%。1.1.7 功率損耗直流電源回路:正常工作時宜不大于100 W。1.1.8 記錄量的配置每面智能錄波器屏應能接入不少于60個合并單元(MU)的SV報文;可由不超過3個記錄分析單元組成;每套裝置接入經過挑選之后的SV采樣值通道數不小于256路,接 入經過挑選之后的GOOSE信號通道數不少于1024路。當采樣率為4000Hz時,單臺記錄分析單元接入的MU個數應不少于24個,經挑選的 作為暫態記錄和連續記錄的SV通道數
25、不少于128路,GOOSE控制塊不少于64個,經挑 選的GOOSE信號不少于512路。1.1.9 數據記錄裝置應包含暫態記錄及報文連續記錄功能,具體要求如下:1.1.9.1 暫態記錄a)采樣率不小于4000HZ;并應有足夠的存儲容量能夠滿足,多次記錄的要求,存儲 介質宜為失電保持的靜態存儲器,各路采集量同時工作時.,完整的數據記錄的次數不小于 2500 次。b)報文異常記錄:10000條;c)當裝置工作電源消失時,應能將停電時刻前2s,停電時刻后100ms所記錄暫態 數據完整存儲。1.1.9.2 連續報文記錄裝置應能連續記錄報文;記錄應滿足以下要求:a) SV. GOOSE、MMS報文連續記錄
26、:27天;b)記錄數據的分辨率:Wlus;c)文件格式:PCAP格式。1.1.10 通訊接口1.1.10.1 裝置應具備的通信接口應包括通信網絡接口、記錄網絡接口、調試接口、打 印機接口。1.1.10.2 裝置的各網絡接口應采用相互獨立的MAC控制器。1.1.10.3 光纖發送功率和接受靈敏度光纖發送功率:-20 dBm74dBm;光纖接收靈敏度:4dBm。1.1.10.4 裝置長期穩定工作時的最大報文處理能力不低于600Mbpso1.1.10.5 裝置監視接口配置站控層MMS宜采用RJ45接口,也可采用光纖接口;過程層采用850/1310nm多模光 纖接口,1000Mbps應支持LC接口。每
27、臺記錄分析單元至少應支持以下裝置記錄端口配置需求:MMS記錄端口數23:過程層記錄端口數(組網方式)28;(可根據工程需要擴展)過程層記錄端口數(點對點方式)216;1.1.11 逆變電源裝置所使用的逆變電源應滿足DL" 527-2002中規定的各項要求。此外,同一廠家同 一系列裝置的電源模塊應能互換。逆變電源裝置的平均無故障時間不低于100000小時 (11.4 年)。4.3 電磁兼容性能及環境要求電磁兼容性能及周圍環境應滿足DL/T553及QCSG 1204005.67.3的要求。4.4 絕緣性能4.4.1 絕緣電阻在正常試驗大氣條件下,裝置各獨立電路與外露的可導電部分之間,以及
28、電氣上無聯 系的各獨立電路之間,用電壓為直流500V的測試儀器測定裝置的絕緣電阻值不小于 lOOMQc4.4.2 介質強度在正常試驗大氣條件下,裝置能承受GB/T14598.3規定的交流電壓為2kV(強電回路) 或500V (弱電回路)、頻率為50Hz歷時 Imin的介質強度試驗,而無擊穿和閃絡現象。4.4.3 沖擊電壓在正常試驗大氣條件下,裝置的交直流輸入回路、輸入輸出觸點等各電路對地,以及 電氣上無聯系的各獨立電路之間,應能承受GB/T14598.3規定的峰值為5kV (強電回路) 或IkV (弱電回路)的1.2/50匹標準雷電波的沖擊電壓試驗。試驗后,裝置應無絕緣損壞, 性能應符合本規范
29、中的各項規定。4.5 機械性能4.5.1 振動裝置能承受GB/T 11287規定的I級振動響應和振動耐受試驗。4.5.2 沖擊和碰撞裝置能承受GB/T 14537規定的I級沖擊響應和沖擊耐受試驗,以及I級碰撞試驗。4.6 結構和外觀要求4.6.1 裝置的機箱、插件尺寸應符合GB/T 19520.12的規定;4.6.2 裝置應采取必要的抗電氣干擾措施,裝置的金屬外殼應在電氣上連成一體,并 設置可靠的接地點。4.6.3 裝置的機箱應滿足發熱元器件的散熱要求,如果使用風扇,風扇應滿足10年故 障率小于3%的要求。4.7 安全要求4.7.1 裝置應有安全標志,并應符合GB 14598.27-2008中
30、9.1的規定;4.7.2 裝置的外殼防護等級至少應為GB14598. 27-2008中規定的IP30級,并達到I 類電擊防護要求;4.7.3 裝置的著火危險防護不應低于GB14598. 27-2008中規定的V2級;4.7.4 金屬結構應有防銹蝕措施。所有緊固件應擰緊,不松動。4.8 屏柜要求4.8.1 對結構的要求4.8.1.1 所有的設備應該是新造的、能夠經久耐用。4.8.1.2 所有的設備在結構上應該便于拆裝、檢查和安裝。4.8.1.3 制造設備用的材料應是對其性能經過嚴格檢查后所挑選出的材料。4.8.2 涂漆和防銹4.8.2.1 除了有色金屬零件、鍍鋅鋼件和機械精加工面以外,其他所有的
31、外露金屬零 部件應該先經過除銹處理后立即涂一層底漆。在金屬零件的表面涂一道底漆以形成厚度為 0.04毫米到0.1毫米的干膜。在這之后接著涂兩道外用調合罩面漆,使干膜的厚度達到 0.127毫米到0.178毫米。底漆和罩面漆應該是同一廠家生產的。4.8.2.2 所有的涂漆應能經受得住機械振動以及熱和油的作用而不致會出現劃痕或 者變軟。482.3屏上的涂漆應該使用合成樹脂化合物噴涂成具有亞光的表面層。4.8.2.4屏上的涂漆應有良好附著力,不低于GB/T 1720規定的2級。4.8.3屏柜要求4.8.3.1 根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所有供應物資必須進行標簽管理。各供應商 必須承諾按照相關要求,對
32、所供應的物資進行標簽貼標工作,將相關信息在出廠前寫入標 簽。4.8.3.2 安裝在繼電保護室的屏采用柜式,前后開門結構尺寸為2260x800x600mm, 前開門旋轉式結構2260x800x800mmo正面應采用帶玻璃的防護門,門軸在屏正面左側, 背面設鋼板防護門。此外還應包括安裝所必須的槽鋼底座、支架、頂板和側板。門與屏體 之間應采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軟銅線可靠連接。新建變電站應采用前后開門結構。4.8.3.3 不同回路兩帶電導體之間以及帶電導體與裸露不帶電導體之間的最小 距離,均應符合DUT 720中規定的最小電氣間隙與爬電距離的要求。4.8.3.4 屏柜采用前后開門結構時,后門雙開
33、,屏門應開閉靈活,開啟角不小于90° , 門鎖可靠。屏柜采用前開門旋轉式結構時;裝置裝于旋轉面板上,旋轉面板的旋轉角度不 小于135° o4.8.3.5 外引接線端子排置于柜內兩側,端子排距屏后框架距離不得小于150毫米。 端子排應有序號,端子排應便于更換且接線方便;離地高度宜大于350毫米。4.8.3.6 前后開門結構屏體用厚度為2.5亳米的鋼板制作。前開門旋轉式結構屏體用 厚度為3.2毫米的鋼板制作。4.8.3.7 設計成封閉的、帶有開啟門的、垂直自立式,并且應安裝容易,便于控 制電纜的進出連接、檢查和維護。4.8.3.8 提高運行的可靠性,設備應采用成套插入式結構。4
34、.8.3.9 屏體防護等級不低于IP30o4.8.3.10 如采用分立式連接片,連接片的開口端應裝在上方,接到斷路器的跳閘線圈 回路。并滿足:連接片在落下過程中必須和相鄰連接片有足夠的距離,保證在操作連接片 時不會碰到相鄰的連接片;連接片在扭緊螺栓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過屏柜的連接片導 電桿必須有絕緣套,并距屏孔有明顯距離;連接片在擰緊后不會接地。4.8.3.11 試驗部件、連接片、切換片,安裝中心線離地面不宜低于300毫米。4.8.3.12 各類按鈕、開關等操作件的操作壽命不應少于10000次。4.8.3.13 對于具有整定機構的元器件的操作壽命不少于10000次,整定操作時不應出 現發卡或
35、操作失靈等現象。4.8.4端子排布置4.8.4.1 同一屏上布置多套裝置時,端子排采用按裝置分區,按功能分段原則。柜內 每側底端集中預留備用端子。4.8.4.2 每個裝置區內端子排按功能段獨立編號。1.1.1.1 共端、同名出口端采用端子連線,配置足夠連接端子。1.1.1.4 端子應有明顯的編號,端子排間應有足夠的絕緣,端子排應根據功能分段排 列,屏內左右兩側各側至少留有不少于10個的備用端子,且留有備用端子排以供設計時 作轉接或過渡用。1.1.1.5 各回路之間、正負電源之間、電源回路與其它端子之間要設置空端子隔離, 跳、合閘引出端子與正電源至少間隔1個空端子。端子排間應留有足夠的空間,便于
36、外部 電纜的連接。4.8.5 低壓回路的布線4.8.5.1 布線a)內部配線的額定電壓為1000V,應采用防潮隔熱和防火的交聯聚乙烯絕緣銅絞線, 其最小截面不小于1.0 mnf,但對于PT回路的截面應不小于1.5 mnr, CT回路的截面應 不小于2.5 mm2ob)元器件與端子、端子與端子之間的連接用多股絕緣導線時應采用冷壓接端頭,冷 壓連接應牢靠、接觸良好。c)導線應無劃痕和損傷,應提供配線槽以便于固定電纜,并將電纜連接到端子排。d)應保證所供設備的內部配線、設備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確性。e)所有連接于端子排的內部配線,應以標志條和有標志的線套加以識別。f)若屏內具有加熱器,端子和電加熱器或電
37、阻器之間的連接引線不能使用非耐熱絕 緣銅線。由于電加熱器或電阻器附近的溫度高,因此,應該采用瓷管套著的裸導線,或使 用耐熱的導線。g)在進行屏的內部布線時,不應該布置得使接點處于不利的角度或者溫度升高的地 方。h)對長期帶電發熱的元器件,安裝位置應靠上方,與周圍元器件及導線束應保持不 小于20mm的間隙距離。i)在可運動的地方布線,如跨越門或翻板的連接導線,必須采用多股銅芯絕緣軟導 線,要留有一定長度裕量,并采用纏繞帶等予以保護,以免產生任何機械損傷,同時還應 有固定線束的措施。j)連接導線的中間不允許有接頭。裝置內部配線側每一個端子的一個端口不允許連 接超過兩根的導線,并保證可靠連接。k)絕
38、緣導線束不允許直接緊貼金屬構件敷設。穿越金屬構件時,應有保護導線絕緣 不受損傷的措施。1)各裝置對時接口的配線應連接至端子排,且端子排上應有明確的標識,以方便外 部對時信號纜線的接入。4.8.5.2 接線端子a)所有端子為額定值1000V、10A的壓接型阻燃端子。端子選擇優質可靠端子。 b)裝置出口段端子采用紅色端子。c)元器件與端子、端子與端子之間的連接用多股絕緣導線時應采用冷壓接端頭; 冷壓連接要求牢靠、接觸良好。d)電流電壓回路的端子應能接不小于4mm2的電纜芯線。CT和PT的二次回路 應提供標準的試驗端子,便于斷開或短接裝置的輸入與輸出回路。e)每個端子只允許接入一根廠家內部接線。f)
39、端子排應牢固固定,使其不致于振動、發熱等而變松,同時還應能方便地進 行檢查和維護。4.853顏色在直流回路中:+ (正極)棕色-(負極)藍色4.8.6 電子回路4.8.6.1 在電子電路中應該使用金屬護套帶屏蔽層的電纜或絞合電纜。4.8.6.2 電子電路和電氣回路之間在路徑上應該保持合理的間隙。4.8.6.3 電子電路的外部連接應該用連接器進行。4.8.6.4 應采用電線槽進行布線,若采用其他的布線系統則應由相關部門審批此布線 系統。4.8.6.5 在屏內應該有消除過電壓發生的電路,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均應有預防外部 過電壓和電磁干擾或接地的措施。4.8.6.6 每塊印刷電路板應經防潮氣和灰塵侵
40、入處理。4.8.7 接地4.8.7.1 交流電源輸入的二次屏柜應有工作接零,供電電纜中應含有中性線芯。中性 線芯不應與二次屏柜的金屬外殼相連接。4.8.7.2 當采用三相五線制交流電源向二次屏柜供電時,供電電纜中應含有中性線芯 和保護接地線芯。接地線芯應與二次屏柜的金屬外殼相連接。接地線芯材料和截面應符合 相關規范的要求。4.8.73 :次屏柜下部應設有截面不小于100mm2 (推薦使用40X3mm2)的與屏體 連接良好的二次專用接地銅排母線,銅排應提供兩排螺絲連接孔,每排不少于20個孔。 螺絲孔徑為中5.2mm,孔中心縱向至銅排長邊距離為10mm,還應配套提供銅螺絲組件(含 螺桿、螺帽、墊片
41、、彈簧墊片、線耳)。外界地網接地點采用兩個中10mm規格螺絲連接 孔及相應銅螺絲組件,分別布置在銅排兩端,距銅排端部50mm。4.8.74 柜溫升屏柜各部位溫升不應超出DLb 720的規定。4.8.74.1 柜絕緣性能4.8.74.2 開路電壓為直流500V的測試儀測量各回路之間的絕緣電阻,應滿足:a)所有帶電回路(或與地有良好接觸的金屬框架)之間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 5M。;b)無電氣聯系的各帶電回路之間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10MQ:c)介質強度滿足DUT 720的規定。1.1.1 空氣開關配置要求每套裝置應采用獨立的直流型空氣開關。4.8.9 照明屏內不裝設照明燈。4.8.10 銘牌屏柜的銘牌
42、應該固定在屏的表面或屏內醒目的地方,銘牌應該用透明的丙烯酸樹脂制 成、銘牌為白底,其上為黑色的粗體字,并用中文標注。4.8.11 柜體顏色柜體顏色在合同簽訂后由招標方最終決定。5.功能要求5.1 基本要求5.1.1 裝置中單一電子元件損壞時,不應造成裝置誤動作。5.1.2 裝置直流電源電壓在0.8L15Un的范圍變化時,設備應能正常運行。5.1.3 直流電源在紋波系數不大于5%時,不應對裝置正確動作有所影響。5.1.4 每套裝置應有獨立的DC/DC變換器,當直流電源電壓突然消失然后恢復正常 時,裝置的DC/DC變換器應有自恢復功能。裝置對24V、12V、5V和3.3V電源應設置監 視回路,以上
43、電源異常時應閉鎖裝置并發出告警信號。5.1.5 在直流電源開合過程中、直流回路一點接地情況下、在直流電源電壓緩慢或突 然變化過程中,裝置不應誤動作;直流消失時,應有輸出觸點啟動告警信號;當直流電源 電壓恢復正常時,裝置應能自動恢復正常運行。5.1.6 開關量輸出應滿足DL/T478中規定的繼電器觸點性能要求。5.1 /7裝置動作信號在直流電源斷開和恢復后仍然可以保持u5.1.8 當電網或大機組有擾動時裝置自動啟動暫態記錄過程,并按以下要求記錄:a) A時段:大擾動開始前的狀態數據,輸出原始記錄波形及有效值。記錄數據可整 定,裝置可整定范圍不小于0.1S;b)B時段:大擾動后的狀態數據,輸出原始
44、記錄波形及有效值。記錄時間可整定,裝 置可鎮定范圍不小于3S;c)A、B段數據記錄采樣頻率不小于4000Hz。第一次啟動,負荷內置判據任一條件自動起動,按A-B時段順序執行。重復啟動:在已啟動記錄的過程中,入乂滿足新的自啟動條件,則重新進入B時段重 復執行。當完成B時段的記錄且無新的自動啟動條件被滿足時,經不小于0.1S的延時后,自 動停止暫態數據記錄。5.1.9 裝置應能完成線路和主變壓器各側斷路器、隔離開關及繼電保護的開關量和模 擬量的采集和記錄、故障啟動判別、信號轉換等功能。裝置應能記錄直流量,直流電壓回 路接入智能錄波器時應經過空氣開關隔離,且在采集直流對地電壓時不得對站內直流電源 系
45、統造成影響。5.1.10 裝置不應對變電站通信網絡產生任何影響,除組播管理注冊協議(以下簡稱 GMRP)外,不應向過程層網絡發送任何報文。裝置在出現故障、死機或斷電的情況下, 也不應對網絡產生影響。5.1.11 裝置應能記錄智能終端的GOOSE反校信息。5.1.12 裝置的測量元件和啟動元件相互獨立。5.L13裝置應采用嵌入式平臺。5.1.14 裝置內存容量應滿足在規定的時間內連續發生規定次數的暫態記錄啟動時能不 中斷地存入全部數據的要求,5.1.15 裝置不應出現死機,且能完整記錄全部激勵觸發的暫態起動。5.1.16 裝置所有網絡端口(包括上送信息的端口和數據采集記錄端口)均應采用獨立 的網
46、絡端口控制器實現,在任何情況下各個網絡端口之間均不應出現數據滲透。5.1.17 裝置應設有自復位電路,在正常情況下,裝置不應出現程序死循環的情況,在 因干擾而造成程序走死時,應能通過自復位電路自動恢復正常工作。復位后仍不能正常工 作時,應能發出異常信號或信息,而裝置不應誤動作。5.1.18 裝置應具有在線自動檢測功能,包括裝置硬件損壞、功能失效和二次回路異常 運行狀態的自動檢測。自動檢測必須是在線自動檢測,不應由外部手段起動;并應實現完 善的檢測,做到只要不告警,裝置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但應防止誤告警。除出口繼電器 外,裝置內的任一元件損壞時,自動檢測回路應能發出告警或裝置異常信號,并給出有關
47、 信息指明損壞元件的所在部位,在最不利情況下應能將故障定位至模塊(插件)。5.1.19 裝置應具備防病毒和網絡攻擊能力;不應因病毒感染影響正常記錄或丟失已記 錄的數據。5.2 定值要求5.2.1 定值形式及內容1.1.1.1 定值采用二次值:1.1.1.2 裝置功能投退軟壓板:1.1.1.3 裝置定值名稱不應隨控制字的投退而改變;1.1.1.4 裝置的定值清單應按以下順序排列:a)參數(系統參數、裝置參數、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一、二次額定值);b)裝置數值型定值部分;c)裝置控制字定值部分。1.1.2 裝置電流定值下限應不大于0.05In,其中In=lA (根據額定參數確定)。1.1.3 裝
48、置應有可切換的定值組,定值區號從1開始。5.3 裝置控制字要求控制字設置遵循功能投退靈活的原則,每種功能的每個分項功能宜設置一個控制字。5.4 裝置顯示要求5.4.1 采用液晶顯示,采用全部漢字菜單,便于操作。5.4.2 裝置在正常運行時顯示必要的參數、運行及異常信息,默認狀態下,相關的數 值顯示為二次值。5.4.3 裝置應設有當地漢字信息顯示功能和信息輸出接口。5.4.4 裝置應能分類顯示裝置動作報告。5.5 裝置的安全性5.5.1 裝置的數據安全性5.5.1.1 裝置的定值、告警記錄、報文數據、錄波數據應具有掉電保持功能。5.5.1.2 按裝置上的任意一個開關或按鍵不應丟失或抹去已記錄的信
49、息。5.5.1.3 裝置在運行情況下不得出現死機現象。5.5.2 系統安全性要求5.5.2.1 裝置的站控層對外通信接口應受控于安全操作系統,不應發送非法報文。5.6 通信規約5.6.1 應采用符合DL/T86。(IEC 61850)標準的規約與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及保信子站 設備通信,并應具有完善的自我描述功能。5.6.2 裝置應能記錄DUT 860.92或GB/T 20840.8協議的采樣值;對于構建了GOOSE網絡的智能變電站,應支持記錄故障前后的GOOSE信息。5.6.3 裝置功能版本的升級不應涉及通信規約的變化。5.6.4 裝置與保信子站通信發生了異?;蛑袛?,在重新建立連接后裝置應能接受
50、保信 子站的召喚,根據保信子站召喚上送相應的歷史文件列表。5.6.5 裝置與保信子站通信規約中應具備上送定值、開關量、模擬量、事件、告警、 波形文件功能。5.6.6 裝置支持保信子站對設定時間段內錄波列表的召喚、異常報文列表的召喚、支 持子站對錄波列表和異常報文列表內任一文件的召喚。5.6.7 裝置應按IEC 61850標準建模,裝置廠商應提供ICD文件,完整的裝置說明文 檔,包括模型一致性說明文檔、協議一致性說明文檔、協議補充信息說明文檔等。5.7 異常情況告警5.7.1 裝置操作面板上應有運行工況指示,至少包括裝置運行、錄波啟動、裝置異常 和裝置故障網絡通訊異常等指示5.7.2 裝置應至少
51、提供4路硬接點輸出,用于裝置失電、裝置異常、暫態記錄起動、 網絡通信異常的告警。5.7.3 裝置應能通過MMS機制向至少8個客戶端上送告警信息裝置的告警信息記錄 應帶時標,時間精確到Imso5.7.4 裝置應能對以下網絡及報文異常情況,通過MMS報告狀態、告警及預警:1.1.1.1 應能對報文與SCD配置不一致進行告警,并能顯示不一致的具體信息;1.1.1.2 裝置應能對網絡通信中斷進行告警:1.1.1.3 置應能對網絡流量異常以及網絡廣播風暴進行告警:1.1.1.4 裝置應能對報文格式錯誤、CRC校驗錯誤進行告警;1.1.1.5 裝置應能對GOOSE報文分析中發現的事件丟失、報文丟失、狀態計
52、數逆轉、 序列計數逆轉、狀態虛變、重復報文等情況進行告警。1.1.1.6 裝置應能對MMS報文分析中發現的MMS斷鏈、MMS鏈路超時等情況進行 告警;1.1.1.7 裝置應能對SV報文分析中發現的報文超時、丟幀、錯序、重復、采樣值不同 步、品質變化等情況進行告警。5.8 時鐘與時鐘同步裝置應具備IRIG-B碼對時和自守時功能。使用光纖通信接口接收IRIG-B時碼時,誤差應不大于士1.。如全部對時信號消失則 采用裝置自身時鐘,裝置在24h內的守時誤差應不大于±500ms。暫態記錄數據和連續記錄數據應帶有絕對時標,精確到微秒。在外部時鐘同步狀態下, 絕對時標誤差不應大于± 50
53、0卜膝。5.9 暫態記錄要求5.9.1 異常報文啟動裝置應具有異常報文記錄功能,能夠實時監視及分析報文,在滿足下列要求下,發出 告警信息或自啟動報文記錄:a)格式錯誤,如SV、GOOSE、MMS等報文格式錯誤;b)報文不連續,如丟幀、重復、超時等;c)報文不同步,如SV報文不同步等;d)數據屬性變化,如品質因數變化、同步標志變化等;e) SV采樣異常,如頻率不穩定,雙A/D不一致等;f) GOOSEStNum與SqNum的變化,如變位、重啟、狀態虛變等;g)對時服務事件,如時鐘加入、時鐘退出、時鐘切換、報文超時等;h)與SCD配置不一致,如數據集、條目數、地址、GoCBRef等i) ACSI服
54、務分析,如域名解析、數據解析、服務過程解析、捕獲時間、否定響應等。裝置應具有網絡監視記錄功能,能夠在監測到流量異常、網絡風暴、節點突增、通信 超時、通信中斷時啟動報文記錄。5.9.2 網絡異常啟動能夠實時監視網絡中節點的增加和刪除、報文流量、幀速、通信狀態等,給出預警信 息或自起動報文記錄。監測到流量異常、網絡風暴、節點突增、通信超時.、通信中斷時觸 發記錄5.9.3 故障錄波啟動性能要求起動元件分為主起動元件和輔助起動元件,起動元件均能整定定值。主起動元件包括 電壓突變起動、電壓越限起動、負序電壓越限起動、零序電壓越限起動、電流突變起動、電流越限起動、負序電流越限起動、零序電流越限起動、開關
55、量變位起動。其它均為輔助 起動元件。裝置出廠前默認所有輔助起動元件不判起動。5.9.3.1 主起動元件技術要求表3 上起動兀件技術性能序號起動元件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故障錄波起動1電壓突變 起動可按通道整定是否起動觸發記錄;起動值可按通道整定相電壓突變量整定值不小于5% Un、零序 電壓突變量整定值不小于2% Un時,動作 值誤差應不超過整定值的±10%2電壓越限 起動可按通道整定是否起動觸發記錄;電壓越限起動值應分高 限和低限,可按通道整定整定值在(90%110%) Un范圍時,動 作值誤差應不超過整定值的±5%電壓£0.5 Un的時間連續超過3s時,宜自 動退出電
56、壓越低限起動判據3負序電壓越限起動可設定是否起動觸發記 錄;可設定越限起動值整定值不小于3%Un時,動作值誤差應不超過整定值的±5%4零序電壓越限起動可設定是否起動觸發記 錄;越限起動值可設定整定值不小于2% Un (Un為57.7V)時, 動作值誤差應不超過整定值的±5%5電流突變 起動可按通道整定是否起動 觸發記錄;起動值可按通 道整定整定值不小于10% In,動作值誤差應不超過整定值的士20%6電流越限 起動可按通道整定是否起動 觸發記錄;越限起動值可 按通道整定整定值不小于110% In時.,動作值誤差應不超過整定值的±5%7負序電流越限起動可設定是否起動觸發記 錄;越限起動值可設定整定值不小于10% In時,動作值誤差應不超過整定值的±10%8零序電流越限起動可設定是否起動觸發記 錄;越限起動值可設定整定值不小于10% In時,動作值誤差應不超過整定值的±1。序號起動元件功能要求性能要求9GOOSE 變位起動可按通道整定是否起動觸發記錄收至lj GOOSE變位報文自動啟動觸發記錄5.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燈具在醫療場所的特殊要求設計考核試卷
- 汽車維修中的車輛改裝技術考核試卷
- 針對性復習項目管理考試必學的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畜牧業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考核試卷
- 確立目標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新編特種設備定期檢驗申報制度
- 注冊會計師考試2025年投資法律環境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第一期見習人員接收71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電氣機械的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考核試卷
- 筆記本散熱系統維修與優化考核試卷
- 漢譯巴利三藏相應部3-蘊篇
- 湖北地區醫院詳細名單一覽表
- 建筑外窗抗風壓性能計算書
- 年產萬噸酒精發酵車間設計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衛版教材全集
- 照片里的故事
- 土木工程畢業設計框架結構教學樓計算書
- 整理【越南】環境保護法
- 河北工業大學碩士生指導教師(含新申請者)簡況表.
- TAIYE370-DTH-IV液壓鉆機操作維護說明書
- 吉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進修人員申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