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抗旱管理技術措施_第1頁
農作物抗旱管理技術措施_第2頁
農作物抗旱管理技術措施_第3頁
農作物抗旱管理技術措施_第4頁
農作物抗旱管理技術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主要農作物抗旱管理技術措施郴州市農業局7月以來,我市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少雨,蒸發量大,耗水量多,各地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雖然 8月7至10日一些地方有一定降雨,但總降雨量不多、不足以緩解旱情,且近段時間全市天氣持續放晴,高溫延續,旱情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為此,特對當前主要農作物生產管理,提出以下技術措施供廣大農民朋友參考。 一、水稻抗旱技術措施1、科學調度,確保重點。切實搞好水庫、山塘、電灌站與田間用水的調度管理,按照必要、簡便、合算原則,實行科學管水、用水,對干旱嚴重、水稻正處于孕穗、抽穗等關鍵時期要優先保證用水,要改白天灌溉為傍晚或夜間灌溉,以減少蒸發量,增強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實行間

2、歇灌溉,杜絕大水漫灌,使有限的水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千方百計開辟水源,動員一切力量做好抗旱保苗保穗工作,防止死苗、死穗,為旱象解除后水稻能迅速恢復生機打下良好基礎。2、施用抗旱劑。抗旱劑1號(黃腐酸,又叫FA旱地龍),是一種化學方法控制水份消耗,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水稻上應用,能使葉片蒸騰速率顯著下降,增強根系活力,提高光合強度,有效減輕干旱對水稻的影響。3、密切關注旱情,及時早做好受旱稻田改種工作。如旱情繼續發展,應及早謀劃,作好改種規劃,組織調運種子,加強技術指導,確保改種成功,對因干旱失收的稻田,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全面兼顧,統籌安排”的原則,及時改種生育期適宜

3、、高產高效的旱糧或經濟作物,做到減產不減收。二、稻田改種主要作物栽培管理技術(一)馬鈴薯的栽培技術1、土地整理。田周圍開圍溝、田中開十字溝以利排分廂,廂高0.3米,溝寬0.3米,廂向與排水方向平行。2、品種的選擇與處理選擇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品種:可選擇東農303、荷蘭系列等作為推廣種植品種。種薯的處理:曬種:將買回的馬鈴薯攤開曬23天,每天曬3小時左右,并經常翻動;切芽塊:用消毒水浸泡過鋒利的切薯刀切種薯,使切口平滑,每塊有眼芽23個;薯種隨切隨用,防堆積。種薯的消毒:將切好的種薯塊放入0.1高錳酸鉀液藥浸5分鐘撈出備種,也可用熟石灰或草木灰沾切口。3、施足基肥。畝用20002500公斤的土

4、雜肥加糞水堆漚或畝用1000公斤的豬牛糞加過磷酸鈣50公斤堆漚充分腐熟作基肥全層施或穴施。4、種植種植規格:行距0.3米,株距0.2米,每畦種植3行,品字型開穴。種植時間:秋馬鈴薯可在8月下旬至9月初。冬馬鈴薯在12月中旬至下午2月初均可播種。種植方法:每穴種一塊種薯,芽眼向上、按實,輕蓋35厘米的細土。播種結束時將余下的種薯假植在畦邊備用以利補苗。5、田間管理出苗期:1、澆水:種植時畦土較旱或遇干旱,要及時淋水,保持土壤濕潤。2、芽前除草:種完后3天內,畝用90%乙草胺100130毫升、50%乙草胺130200毫升或72%都爾120130毫升,兌水3040斤噴灑于廂面殺滅雜草。苗期:1、補苗

5、:出苗后,進行一次查缺補漏;2、追肥:苗齊后,當苗長至68厘米高時畝用人糞尿600800公斤淋施,或畝用尿素撒施;3、中耕培土:根據土壤情況,結合追肥進行第一次中耕培土;4、水分:保持土壤濕潤;5、病蟲防治:主要用氯氰菊脂防治小地老虎、蚜蟲和預防青枯病即可。生長期(發棵期):1、追肥:視苗生長情況,畝用人糞尿8001000公斤,或畝用復混肥10公斤淋施。即將封行時看苗補施追肥。封行后可噴灑植物生長素,用膨大素作根外追肥;2、中耕培土。先松土后施肥,然后培較厚的土,最后一次培土為即將封行時進行;3、水分:保持土壤濕潤;4、病蟲防治:可用1:1:100的波爾多液進行預防后期早、晚疫病。適時收獲:馬

6、鈴薯的莖葉由黃綠色轉變為黃色,薯塊變硬,表皮堅韌,連接塊莖的匍匐枝已干枯,即可開始收獲。收獲時應選擇天氣晴朗、土壤比較干燥的時間。收獲時注意不要碰傷薯塊。收后攤晾23小時,使表面水分蒸發。(二)秋蕎麥的栽培技術1、適期播種。蕎麥喜溫涼環境,怕霜凍,播種太早過晚,都會嚴重影響產量。我市秋蕎麥適宜播期為8月下旬至9月初。2、選用良種。宜選用生育期70-80天,抗逆性強的蕎麥品種,如甜蕎1號、甜蕎2號、小紅花苦蕎、鳳凰苦蕎等。3、種子處理。播前要曬種2-3天,然后采用溫湯浸種的辦法進行選種,即用40攝氏度的溫水浸種10-15分鐘,除去漂浮的秕粒,將沉在下面的飽粒撈出晾干即可。為了縮短播種至出苗時間,

7、可以在溫湯浸種后悶種1-2天,待種子開始萌動時立即播種。4、精細整地。蕎麥幼苗頂土能力差,根系發育弱,對整地的要求較高,應盡可能抓好耕作整地這一環節。5、增施肥料。蕎麥耐瘠薄,但適施磷鉀肥能顯著提高產量。可將肥料作種肥施入,一般在播種時每畝施磷酸二銨3-5公斤,并加入適量優質有機肥。施用時要注意把化肥與種子分開,防止燒苗。6、播種方法。主要有撒播、點播、條播三種。撒播又可分為先耕地后撒籽和先撒粒后耕地兩種。點播一般每畝點播5000-6000穴,每穴10-15粒種子。播種深度一般為3-4厘米;播種量條播一般每畝2.5-3公斤,撒播每畝約5公斤。7、加強田管。一要除漬防旱,播種時應開溝排水,防止漬

8、澇死苗。出苗期遇干旱,要及時溝灌潤墑,或在出苗前早晚潑施稀糞水。二要及時中耕除草。播后遇雨,要及時破除土壤板結層。并在苗高6-8厘米和開花前中耕除草2次。三要補肥防衰。開花至結實期,畝用0.5千克尿素、200克磷酸二氫鉀,兌水60千克噴施1-2次。四是防治病蟲鼠害,注意采用低毒農藥。8、及時收獲。霜降前當全株有70%的籽粒呈黑褐色時,即應抓緊于早、晚收獲,并扎捆或扎把,豎放在室內,使蕎麥充分后熟。(三)稻田油菜栽培技術1、選用良種。雙季稻田應選擇早熟或中熟偏早優質良種,生育期嚴格控制在190天以內,要求4月底前可以收獲,不宜選中、遲熟品種,以免影響早稻適時拋(栽),品種可選湘雜油753、豐油7

9、30、豐油823或湖南農業大學的雜1613等雙低抗病品種,一鄉一品或一村一品,集中連片種植。一季稻田宜選用中遲熟高產優質品種,如秦油8號、中油雜2號等。2、適時播種。播種期根據水稻預計收割時期而定,注意油菜秧齡控制在40天以內,雙季稻田油菜一般9月中下旬播種,一季稻田9月10-20日播種。3、培育壯苗備足苗床。選擇地勢較高、土質肥沃、疏松透氣的稻田或旱土作苗床,苗床與大田面積比為1:5-7,每畝苗床用火土灰或土雜肥4-5方、人畜糞25-30擔、磷肥50kg混合堆漚7-10天后作基肥。苗床按1.8m分廂開溝,廂面整碎整平。稀播勻播。每畝苗床播種量0.4-0.5kg,播前苗床澆透水,分廂過秤,均勻

10、撒播,播后用豬糞渣或蓋籽灰蓋種。苗床管理。出苗前遇干旱早晚澆稀薄糞水抗旱,每天至少一次,齊苗后及時間苗,3葉期定苗后,畝用15%多效唑40-50g對水50kg噴霧,同期每畝施尿素5-7kg(遇天旱時應對水1000-1500kg潑澆)或適量稀薄人糞尿作追肥,搞好蚜蟲和菜青蟲的防治。4、搶時整地。雙季晚稻收割后,在稻田土處于濕潤狀態時應搶抓時間開溝整地,按2.0-2.5m包溝分廂,圍溝寬、深各0.35m;腰溝寬、深各0.3m;開好廂溝、腰溝和圍溝,然后平整廂面。或機械開溝整地,廂寬為1.33-1.5m,溝寬0.3m,溝深0.15m;腰溝、圍溝深0.2m。5、大田移栽施足基肥。畝用火土或土雜肥40擔

11、、25%油菜專用復合肥50kg(或尿素10kg、磷肥40kg、鉀肥5kg)、硼肥0.2 kg充分拌勻后于油菜移栽前施于移栽穴邊。中苗早栽。苗齡25-35天時選大苗移栽,11月5日前栽完。合理密植。板田按2m包溝分廂,廂栽6行,株距2024,每畝栽足8000-10000株。6、大田培管及時追肥。油菜移栽后7天左右每畝用尿素6kg兌水澆施提苗,12月上旬結合中耕除草每畝用豬糞尿500-750kg澆施作臘肥。加硼肥3050g對水45kg噴霧,抽苔期至初花前再按相同濃度噴施一次硼肥。培土壅蔸。12月底以前花期至終花期用菌核凈或多菌靈進行一次培土壅蔸,增加土壤通秀性,提高抗寒力,預防凍害。防治病蟲。苗期

12、搞好蚜蟲、猿葉甲和菜青蟲等害蟲的防治,立春后搞好清溝排漬,畝用多菌靈或菌核凈等藥劑2包防治菌核病1-2次。 7、稻田油菜免耕撒播栽培要點分廂開溝。水稻收割后立即進行,按2.0-2.5m(包溝)開廂,開好“三溝”,再整平廂面。化學除草兩次。第一次在水稻收割完畢開溝整廂后用乙草胺進行除草,第二次在油菜3.5-4葉時用蓋草能進行除草。品種選用。宜選用華雜5號、湘雜油753、湘雜油7號、華油雜9號等主花序角果粒數多的品種。播種。9月以后,播期越早產量越高。水稻收割后稻田濕潤,有利于油菜籽發芽,快速出苗。因此收割水稻后立即播種最為適宜。播種量以每畝0.2-0.25kg為宜,密度約2萬株/畝,播種量隨播期

13、推遲要逐漸加大,如到10月中旬以后,播量要增加到0.3kg/畝,密度達到2.5萬株/畝。播種時每畝將種子與干細土20kg、硼砂1kg拌勻后分廂過秤撒施即可。施肥。種肥每畝用50kg專用復合肥加土雜肥1000kg拌均勻于播種后直接撒施在廂面上,苗肥適宜追施尿素,臘肥在冬至前后畝用5kg尿素撒施,2月下旬畝用0.05-0.1kg硼砂或硼酸兌水50kg選晴天進行葉面噴施。三葉期去叢生苗,五苗期查苗補缺。開春后應注意清溝瀝水,做到雨住田干。三、果樹抗旱技術措施 1、灌水防旱。充分利用山塘、水庫、水渠、水井,實行人工或機械提水抗旱。充分發揮抽水機作用,于下午5時后至夜晚通宵抽水灌溉,水量足可以實行漫灌;

14、若水源有限,可行溝灌,再由人工酌情由溝中取水澆灌樹盤。在無機灌條件的果園,應實行人工挑灌,視果樹(主要是柑桔和梨)大小,在每株樹的兩側樹冠下挖水溝灌水一桶或一擔;若是一、二年生幼樹,每擔水可澆灌24株。灌水后盡可能用稻草、雜草或廢舊薄膜覆蓋,或待灌后稍干爽時蓋一層細土,有利保墑耐久。2、覆蓋保墑。在果樹樹冠下離主干1尺許的樹盤范圍內覆蓋24寸厚(視材料多少而定)的稻草、山青等覆蓋物,其上撒些碎土塊,可防止土壤水分繼續蒸發。旱期灌水后更應采取此法覆蓋,有利保墑增產;若無灌水條件,在遇大雷雨后,就能發揮覆蓋的實際效用;尤其是大雷陣雨后或正常大降雨后,應盡快利用農膜、舊編織袋全面覆蓋樹盤,可有效防止

15、水分蒸發。3、雨后中耕。若遇大雨,土壤水分充足情況下,應在雨后土爽時盡快全園中耕松土一次,以減少土壤水分自然蒸發散失掉,從而可延緩旱情的繼續發展。4、刷白防日灼。溫度過高,不僅葉片卷曲,而且樹干也會受到日灼。為了防日灼,對于樹干可刷石灰水,濃度為:5斤石灰25斤水0.2斤鹽0.2斤豬油或牛油。對于陽面的葉片或果可噴石灰水,濃度為13%。5、葉面噴抑蒸保濕劑,以減少蒸騰作用。常用的有旱地龍、樂萬家和FA“綠野”又稱抗旱劑1號等。6、土壤施抗旱保水劑。開溝15厘米,在根際施用吸濕劑。常用的有科翰98高吸水樹脂等,施后澆足水,然后覆土將溝填平,如遇雨天,效果最好,它會將吸足的水慢慢釋放出來。7、結合

16、施壯果促梢肥,澆施腐熟有機肥。如施用沼液等。另外,用草木灰浸水后進行葉面噴施,效果很好。方法是:草木灰6斤100斤水浸2024小時,并經常攪拌,再過濾,用澄清水進行葉面噴施。8、病蟲防治。要結合葉面噴水和噴肥搞好生物農藥噴施,減少病蟲危害,提高樹體抗性。9、修剪。干旱特別嚴重的果園,對于常規的夏季修剪促秋梢,要盡量輕剪或不剪,以減少傷口,減少樹體蒸騰。10、苗圃抗旱管理。對于果樹苗木,除采用以上措施防旱抗旱外,要采用遮陽網,以降低溫度,保證果苗成活和生長。四、茶樹抗旱技術措施(一)茶樹扦插苗圃抗旱救災技術措施1、遮陰。由于春季刮風比較常見,容易損壞茶樹扦插苗圃所用遮陰設備,造成茶苗失水枯萎。因

17、此,必須切實加強對茶樹扦插苗圃基地所用遮陰設備的檢查工作,確保隨時發現破損,隨時采取補救措施。2、灌溉。由于去冬今春扦插育苗的插穗目前尚未生根,不能在土壤中吸收水分,且插穗在高溫干旱情況下非常容易失水枯萎。因此,必須認真抓好茶樹扦插苗圃基地的灌溉工作。一般來說,晴天應每天或間隔一天澆灌一次(澆水時間應嚴格掌握在晴天上午10時前或下午5時后,以澆透苗床地為度),陰天可不灌溉。(二)幼齡茶園抗旱救災技術措施 1、茶園灌溉。有灌溉條件的幼齡茶園可采用滴灌、噴灌、流灌、澆灌等方法進行灌溉抗旱,其中噴灌整體效果最佳,滴灌節水效果最好,流灌、澆灌最為方便。2、鋪草覆蓋。幼齡茶樹兩旁鋪草,借以降低地溫、保持

18、土壤潮濕、蓄水、抑制雜草滋生,是防旱保水的好辦法。草料以生稻草、生綠肥、生豆科作物的全株為好。鋪草厚度810厘米,每次每畝用草量1500公斤左右。3、適當施肥。茶園適當施肥能不僅能補給養分,促進根系快長,而且也增加了水分,增強了抗旱力。肥料最好選用腐熟稀薄的人糞尿或沼液進行澆施,也可用0.5%尿素或0.5%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進行根外追肥, 4、套種矮桿作物。在幼齡茶園內套種綠肥、馬鈴薯、辣椒等矮桿作物,一方面可起到增加土壤覆蓋率、降低地溫、減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增加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增強幼齡茶園管撫的責任心。(三)成年茶園抗旱救災技術措施1、淺耕除草。及時除草可以減少表土水分蒸發,是抗

19、旱的有效措施。生產實踐證明,應趁雨后天轉好時,立即鋤草松土,切忌在旱期嚴重時進行淺耕除草,造成茶樹突然曝曬而死亡。2、鋪草覆蓋。方法與幼齡茶園相同。3、適當施肥。方法與幼齡茶園相同。4、防治病蟲害。干旱期間茶園易發生茶赤葉斑病、茶毛蟲、小綠葉蟬、螨類等病蟲危害,必須及時防治。茶赤葉斑病可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9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進行防治;茶毛蟲可用90%敵百蟲(1000倍)、50%馬拉松乳劑(1000倍)、25%亞胺硫磷乳劑(1000倍)、50%殺螟松(10002000倍)進行防治;殺小綠葉蟬可噴施10%吡蟲啉15-20克(4000-50

20、00倍)、35%賽丹50-75毫升(1000倍)、50%殺螟松乳劑(1000倍)、50%馬拉松乳劑(1000倍)、25%撲虱靈40-75克(1000-2000倍)進行防治;螨類可選用15%噠螨靈(如掃螨凈等)1500倍進行防治。用農藥防治時要掌握用藥濃度宜低,最好選擇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進行。5、合理采摘。干旱期間天氣炎熱,茶樹新梢生長緩慢,極易老化,鮮葉品質差。應堅持勤采、分批采、適時采的原則,實行采單芽、一芽一葉初展或一芽二葉初展的合理采摘方法,這樣既有利于抗旱又有利于提高茶青質量、產量和效益。(四)補救措施 1、對遭致干旱危害并造成不能挽回損失的茶樹扦插苗圃或新建茶園,只能撥出死苗后種植其

21、它作物,待秋末冬初重新選擇抗旱性較強的茶樹品種進行育苗或種植。2、對遭致干旱危害的幼齡茶園待“十月小陽春”時,將原旱死幼苗剔除,補種上同一品種的茶苗,并做好防凍防旱保苗工作。3、對遭致干旱危害的成齡投產茶園,待雨透后,一是根據受害茶園損害程度進行樹冠改造:對受旱不嚴重,僅頂部枝葉干枯的茶園要立即進行一次輕修剪或深修剪,剪去枯枝減少水肥消耗;對旱情特別嚴重的,地上部分大部已干枯的,應進行臺刈改造,重新培養樹冠。二是及時加強肥培管理,增施速效性氮肥和磷鉀肥,采用根部施肥和葉面施肥相結合,促進茶樹盡快恢復生機,葉面施肥可選用尿素、硫胺、磷酸二氫鉀或其他營養肥,但濃度一定要掌握好,如尿素控制在0.5%

22、以內,硫胺1%以內,磷酸二氫鉀0.1-0.3%。三是采取提早封園或留葉采的方式,培養茶樹秋梢,以恢復茶樹生機,減少來年的經濟損失。五、蔬菜抗旱技術措施1、加強中耕和存園菜管理。板結的菜園土會形成毛細管通到地面,土壤深層水分會通過毛細管上升到地面上,從而加大土壤水分的蒸發,加重干旱的危害。所以目前要加大中耕除草頻次,及時進行淺鋤,截斷土壤毛細管降低土壤水分的損失。同時加強辣椒、茄子、豆類、絲瓜、苦瓜、冬瓜等存園菜管理,盡力抗旱保苗延長上市時間。2、遮陽網遮蔭和土壤覆蓋。大棚、小拱棚可采用遮陽網覆蓋遮蔭降溫,尤其是夏秋蔬菜育苗,減少光照強度和水分蒸發。采用地膜覆蓋能反射陽光,鎖住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水分的蒸發,從而使蔬菜在較長時間的干旱環境中能正常生長。如果無覆蓋條件,或地膜覆蓋較困難的,可采用雜草覆蓋,以減少陽光對地面的直射,降低土壤水分的蒸發。3、及時搶播耐旱速生菜。應當充分利用我市目前夏秋菜地倒茬換茬的空隙,搶播一茬速生葉類菜,增加市場葉菜供應量。在茬口布局上,建議選擇耐高溫耐干旱、抗病的蔬菜品種。如生菜、木耳菜、竹葉空心菜、種都一號(萵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