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實驗版)八年級下 第十二章 第3節 機械效率 課時練_第1頁
(人教實驗版)八年級下 第十二章 第3節 機械效率 課時練_第2頁
(人教實驗版)八年級下 第十二章 第3節 機械效率 課時練_第3頁
(人教實驗版)八年級下 第十二章 第3節 機械效率 課時練_第4頁
(人教實驗版)八年級下 第十二章 第3節 機械效率 課時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實驗版八年級下 第十二章 第3節 機械效率 課時練武邑中學學校:姓名:班級:考號:評卷人得分一、單項選擇題1. 甲升降機比乙升降機的機械效率高,它們分別把相同質量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 A. 乙升降機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較多B. 甲升降機的電動機做的額外功較多C. 甲升降機的電動機做的總功較少D. 乙升降機的電動機做的總功較少2. 兩個滑輪組如下圖,每一個動滑輪的重相同,均為G0,摩擦力和繩重不計,用它們勻速提起同一重為G=5G0的物體時,甲、乙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為().A. 67B. 76C. 56D. 573. 關于功、功率、機械效率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 功率越

2、大,做功越快,機械效率越大B. 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機械效率越小C. 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與機械效率無關D. 機械效率越大,說明它做的功越多4. 將一重為1400N的建筑材料勻速運送到6m高的樓上,建筑工人用兩個相同的滑輪(每個滑輪的重力為100N)和一根足夠長的繩子組成如下圖的滑輪組,將建筑材料勻速拉到樓上。假設站在地面上時,一個建筑工人可以產生向下的平均最大拉力為350N。如果不計繩重和摩擦,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 需要2個建筑工人,機械效率約為66.7%B. 需要2個建筑工人,機械效率約為93.3%C. 需要3個建筑工人,機械效率約為66.7%D. 需要3個建筑工人,機械效率

3、約為93.3%5. 如下圖,斜面長為2.5m,高為1m,當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為50N時,剛好能將重為100N的物體從底端勻速拉至頂端,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 A. 整個過程中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為1.25JB. 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10NC. 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50N D. 斜面的機械效率為90%6. 小紅家住在16樓,她第一次上樓時電梯中只有她一個人,而第二次上樓時電梯里有十個人,于是小紅做出如下判斷(不計摩擦和鋼索的質量),其中正確的選項是() A. 兩次上樓過程中提升電梯的電動機所做的有用功是相同的B. 兩次上樓過程中提升電梯的電動機所做的額外功是相同的C. 兩次上樓過程中提升電梯的

4、電動機所做的總功是相同的D. 兩次上樓過程中提升電梯的電動機的效率是相同的7. 小華為幫助爸爸搬運裝修材料設計了如下圖的甲、乙兩種方案,小華采用相同的滑輪組按不同的搬運方案,分別將地面上質量相同的材料勻速運送到二樓,所用拉力分別為F甲、F乙,它們的機械效率分別為甲、乙,那么以下關系正確的選項是(不計繩重與摩擦)() A. F甲F乙,甲=乙B. F甲F乙,甲F乙,甲乙D. F甲乙,由=W有W總,W總=W有知,W總甲W總乙,所以C選項正確2. 【答案】B【解析】F1=12(5G0+G0)=3G0,F2=15(5G0+2G0)=75G0,1=W有1W總1100%=5G0hF12h100%=5G03G

5、02100%=56,2=W有2W總2100%=5G0h75G05h100%=57,12=5657=76,所以B正確3. 【答案】C4. 【答案】D【解析】繩端需要的拉力F=12(G+G動)=12(1400N+100N)=750N,而站在地面上時,一個建筑工人可以產生向下的平均最大拉力為350N,所以需要工人的個數=750N/350N2.1,所以需要建筑工人的個數為3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W有用W總100%=GhF2h100%=G2F100%=1400N2750N100%93.3%。應選D。5. 【答案】B【解析】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為W有=Gh=100N1m=100J,故A錯誤。W總=Fs=5

6、0N2.5m=125J,W額=fs=W總-W有用=125J-100J=25J,f=W額s=25J2.5J=10N,故B正確,C錯誤。=W有用W總100%=100J125J100%=80%,故D錯誤。6. 【答案】B【解析】假設小紅的重力為G1,十個人的總重力為G2,那么G1G2,兩次上樓過程中上升高度相同,那么根據W有用=Gh可知:W1有用W2有用;由于是同一部電梯,根據W額=G電梯h可知:W額1=W額2=W額;根據W總=W有用+W額可知:W1總W2總;根據=W有用W總=W總-W額W總=1-W額W總可知 ,1F乙。兩圖將同一物體勻速提高相同的高度,且動滑輪相同 ,所以有用功W有和額外功W額相同

7、,因為W總=W有用+W額,所以總功相同,又=W有用W總,所以兩圖的機械效率相同,即甲=乙。應選A。8. 【答案】A【解析】有用功就是對建筑材料做的功,根據公式W=Gh可求 ,為m2gh。總功就是拉力做的功,根據公式W=Fs可求,為F2h。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 ,為m2ghF2h100%=m2g2F100%。應選A。9. 【答案】C10. 【答案】B【解析】裝置中的滑輪是動滑輪 ,A錯誤;裝置中的AOB是省力杠桿 ,B正確;裝置的機械效率不可能到達100% ,C錯誤;物塊上外表露出水面前 ,物塊排開水的體積不變 ,所受浮力不變 ,D錯誤;應選B。11. 【答案】D【解析】考查物理概念的

8、理解與比擬。12. 【答案】B【解析】從兩次實驗中可以看出 ,滑輪組相同 ,而繩子繞法不同,提升物重也相同,并且兩次實驗機械效率都是70%,因此,說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繩子的繞法無關,A選項正確;從兩次實驗可以看出兩次實驗是同一滑輪組,只是提升的物重不同時,的機械效率小于,說明同一滑輪組提起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因此,B選項錯誤;通過比擬兩次實驗可以看出,重物越重 ,機械效率越大 ,因此C選項正確;利用不同的裝置進行屢次實驗進行總結歸納 ,使實驗具有普遍性 ,結論更加可靠 ,因此D選項正確13. 【答案】310580%14. 【答案】90%7000.215. 【答案】省力80%減小車的重力1

9、6. 【答案】定;2000;62.517. 【答案】480040%18. 【答案】475%19. 【答案】75062.5%20. 【答案】10025080%21.(1) 【答案】物體上升的高度h=13s=133m=1m,由v=st得,物體上升的速度v物=ht=1m5s=0.2m/s.(2) 【答案】拉力做的功W=Fs=50N3m=150J.(3) 【答案】W有=Gh=105N1m=105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W有W總100%=105J150J100%=70%.22.(1) 【答案】由8A=7B,2hA=5hB,5SA=4SB,得GAGB=74,T1+N1=GA,T2+N2=GB,F1=1n(GA+G動),F2=1n(GB+G動),N1=GA-T1,N2=GB-T2,N1N2=21,GA-T1GB-T2=21,那么74GB-1500NGB-1000N=21,得GB=2000N,GA=3500N.當B勻速上升時:=W有W總100%=GBnF2100%=80%,即2000Nn625N=80%,得n=4.由得:625N=14(2000N+G動),G動=500N,F1=14(3500N+500N)=1000N由P=F2nv,得v=PF2n=500W625N4=0.2m/sW1=F1nsA=1000N44m=1.6104J.23.(1) 【答案】FOB=GOA,F=GOAOB=4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