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人工成孔基坑支護方案要點_第1頁
合肥人工成孔基坑支護方案要點_第2頁
合肥人工成孔基坑支護方案要點_第3頁
合肥人工成孔基坑支護方案要點_第4頁
合肥人工成孔基坑支護方案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東湖高新合肥創新中心二期基坑支護工程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京皖佳業(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二0七年五月目錄1.第一章工程概述 3.第一節編制依據 3.1、依據工程現場情況。 3.2、規范、規程及標準 3.第二章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3.第一節施工準備 3.1、技術準備3.2、生產準備.4.3、工人準備.4.4、材料準備.5.5、機械準備5.第二節施工部署 6.1、施工流程安排 6.第三節支護工程施工方案6.1、花管施工方案 6.第三章 安全文明施工 &第一節現場施工安全措施 8.1、人身安全措施 8.2、用電安全措施8.3、消防安全措施9.4、機械設備安全措施 105、其它安

2、全管理措施 10第二節文明管理措施 1.0第三節環保施工管理措施111、降低噪聲措施112、降塵措施113、運輸遺撒控制 114、污水排放控制 115、廢棄物排放控制116、光污染的控制 1.27、大氣防污染措施12第四章監測方案.12第一節 監測目的與項目 121、工程監測目的 1.22、工程監測項目1.2第二節 邊坡位移的監測 121、監測點的設置1.22、監測方法周期 1.3第三節周邊環境沉降的監測131、監測點的設置 1.32、監測方法周期 1.3第四節 工程監測的管理 14第一章工程概述第一節編制依據1、依據工程現場情況。工程位于合肥市經濟開發區,繁華大道以南,九龍路以西,此區域土質

3、較軟2、規范、規程及標準類別名稱編號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建鞏地基基礎工程施丄規范GB510042015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13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2010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2014第二章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第一節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1.1、地下管線復核進場后立即根

4、據業主提供的資料對周邊地下管線進行復核,及時和業主做好 地下管線交接,工程施工前對工人做好地下管線交底。確認好地下管線走向及標 高后方進行施工。1.2、測量成果交接及時與測繪院做好定位點的交接,根據測繪院提供的高程點施放工程土 0.00 標高線,根據測繪院提供的坐標點及時施放基礎開槽線,并做好坐標點的保護, 工程定位測量后應及時請監理進行復核。1.3、方案復核進場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方案進行復核,根據業主提供的最新資料,對原 有設計和施工方案進一步調整和深化。1.4、技術交底組織施工管理人員認真學習施工圖紙和設計方案,逐級進行技術交底,掌握施工要點,復核需要采用的新技術,同時審查加工定貨有何特

5、殊要求,指導施工。2、生產準備2.1、場地布置準備 作好布置圖并予以標識。 按照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布置各項臨時施工設施。 按有關要求在現場設置安全標識牌、警示牌等。2.2、臨時用電準備 由總配電箱引至各分配電箱線路采取直埋方式, 經過道路時采取電纜穿管 保護。 臨時用電系統采用三級配電,三級保護,采用三相五線制的接零保護系統。 照明器具器材的質量應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不得使用絕緣老化或破損的 器具器材。 不得在高、低壓線路下方施工,高、低壓線路下方不得搭設作業棚、建筑 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它雜物等。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必須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離。不能滿足最小距離時,必須采取

6、防護措施,增設屏 障、圍欄或保護網,并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牌。3、工人準備3.1、工人的選擇施工人員采用與我們合作多年、技術過硬的工人。3.2、技術培訓工作對操作人員進行專項技能培訓,并對作業難度大的地方進行1:1現場實物交 底,提高工作操作技術水平。對于特殊工種人員要求必須持證上崗, 并進行進場 三級安全教育,保證工程“安全、優質、高效、低耗”地進行。3.3、入場教育1)工人施工前由現場技術負責人對所有人員進行全面技術交底,并對施工 中的難點和重點做專項技術交底。2)施工前工人進場立即進行安全教育工作,并登記花名冊。4、材料準備4.1、材料計劃認真核實施工圖紙,及時準確地編制材料總計劃。根據施

7、工進度計劃的要求 及總材料計劃,編制材料進場計劃。4.2、材料調配材料計劃要做到三級審核,保證材料、設備的規格、型號、性能等技術指標 明確、數量準確。4.3、材料采購根據材料計劃,做到貨比三家,確保所選拔的生產廠家信譽好,能保證資源 充足、供貨及時、質量好、價格合理,并提前進行加工。4.4、材料進場合理安排施工計劃,施工時及時對下一道工序需要的材料提前進行訂購。材 料進場后,由材料部門會同技術部門及時進行驗收。5、機械準備5.1、施工機械選擇根據設計參數以、現場土層情況以及經濟等方面綜合考慮, 選擇適應本工程 的機械,并且應保證機械的正常使用。5.2、施工機具進場1)嚴格落實現場機械管理制度,

8、落實機械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2)做好機械進場后的組裝檢修工作,保證施工時機械不帶病作業,妨礙生產。第二節施工部署1、施工流程安排1.1、施工流程施工準備f測量放線定位f土方開挖f修坡 f安放泄水管f花管施工f編 網、噴錨T第二步土方開挖花管施工(以此類推)f清槽底及局部加深部位開 挖f工程竣工驗收及移交1.2、基坑的坡度設計為1: 1的坡度。第三節支護工程施工方案1、花管施工方案1.1、工藝流程花管采用人工或機械成孔工藝,具體工藝流程如下:開挖工作面f修整坡面f放線定位f安放泄水管f用人工(機械)成孔插鋼 管f堵孔注漿f綁扎、固定鋼筋網f壓筋f噴射砼面層f砼面層養護f下步工作 面開挖1.2、施

9、工工序1)測量放線根據基坑支護方案測量放出開挖線,用白石灰撒在現場,等待土方開挖。2)開挖并修整坡面基坑邊坡應分段分層開挖,采用反鏟挖土機,預留10cm20cm 土體人工修 坡,開挖深度在花管孔位下50cm左右,邊開挖,邊人工修整邊坡。3)花管成孔花管采用機械成孔,花管采用© 48的鋼管,壁厚3mm.第一道花管距基坑上 口 1.5米-1.65米,兩道花管的上下間距為1.65米。傾角為10° -15° 一根,長6 米,水平間距1.2米與傾角40° -45°的一根,長3米,水平間距1.2米,外露部 位交叉。花管尖端的三分之一范圍,用3-5mm鉆頭打

10、孔,間距600mm,梅花布置。 花管在成孔前,在設計孔位處作顯著標志,以免成孔時錯位。4)花管安設按照確定好的位置,用氣錘逐根將花管打入土中,滿足設計深度。5)注漿采用水泥PSA32.5,注漿材料采用水灰比0.4-0.5左右的水泥凈漿。注漿壓 力為0.4-0.6Mpa.注漿量不少于50kg.注漿前,將注漿管應插至距孔底 25cm 50cm。將攪拌好的水泥漿注入鉆孔底部,采用重力低壓自孔底向外灌注。重力 注漿以滿孔為止,在初凝前補漿1-2次。6)鋼筋網施工鋼筋網片自基坑上口外翻2米,邊緣處用1.2米的花管打入土中,間距1米,并注漿,用一根© 14的通長鋼筋相互連接。鋼筋網與坡面間隙宜大

11、于20mm,必要時可墊一些石子、砼塊等,鋼筋網應與花管和加強筋連接牢固,保證噴射混凝土時鋼筋不晃動。鋼筋為© 6.5250X 250,網片之間采用綁扎搭接,搭接長度 不小于300mm。用© 14的鋼筋做壓筋,間距同花管間距,通長布置。7)噴射混凝土噴射混凝土采用C20,厚度為0.1米。應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同一分段內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噴頭與受噴面應垂直,保持0.6m1.0m的距離,噴射人員應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濕潤光澤,無干斑或流淌現象。8)安放泄水管泄水管采用50PVC管,泄水管長度在填土層不得小于1米,其余土層不得 小于0.5米。橫向間距在含水層不大于1.

12、5米,其余不大于3米,并在填土層底 布置一排泄水管。里端處做小坑,填充碎石。9)養護嚴格按施工程序逐層施工,嚴禁在面層養護期間搶挖下一步土方,面層養護24小時后方可進行下步土方開挖。1.3、質量標準花管施工允許偏差一覽表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成孔深度+200mm -50mm尺量檢杳2成孔直徑+20mm -5mm尺量檢杳3花管長度± 30mm尺量檢杳4花管位置(水平及垂直)±00mm尺量檢杳5成孔傾斜度±0角度尺測量檢查6注漿量>1水泥漿體積測量7花管墻面層厚度±0mm尺量檢杳8鋼筋網保護層厚度> 20mm尺量檢杳第三章安全文明施工第一

13、節現場施工安全措施1、人身安全措施(1)加強安全教育,定期組織職工學習安全生產知識和各種規章制度,安 全操作規程。新工人上崗前必須先進行安全知識培訓,經培訓合格后方準上崗。(2)工人入場后必須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責任。(3)設置安全員,對項目的施工安全進行巡查。(4)嚴格要求每個工人按照北京市相關規定辦理各種務工手續,對不符合 規定要求的,嚴禁進入現場施工。(5)所有工人進場后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學習基本安全常識和現場各項 管理制度,發放教育材料。(6)要求所有工人遵守現場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對違反規定的人員進行處 罰。(7)所有工人在每天施工前,對當天的工作內容進行安全交底。(8)凡進入現

14、場人員必須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或赤腳進入現場。(9)機械所用電纜均要采取安全措施,避免車輛碾壓,防止人員觸電。(10)設備裝吊或鉆機移位時,應按負荷選擇索具。嚴禁吊鉤吊人,起吊物 體不準在吊物下站人,更不得在物體上站人。(11)抬運重物時,必須統一口號,同起同落,以免傷人。2、用電安全措施(1)現場配電、接線必須電工進行,電工必須持證上崗。電工操作必須穿戴必要的絕緣保護用品。(2)現場使用的電氣設備、線纜等,在使用前均需進行檢查其絕緣性能, 不符合要求者,嚴禁使用。(3)配電系統必須實行分級配電。各類配電箱、開關箱的安裝和內部設計 必須符合有關規定。箱內電器必須可靠、完好,其選型、定值要符合規

15、定。配電 電器、電纜應滿足用電荷載要求,嚴禁超負荷用電。(4)設備要采取防雨雪措施,以免損壞絕緣。(5)獨立的配電系統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的接零保護系統,非獨立系統可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接地或接零保護方式。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力施工機 械的金屬外殼必須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6)電焊機應單獨設開關。外殼必須做接零或接地保護。一次線長度應小于5米,二次線長度應小于30米,兩側接線應壓接牢固,并安裝可靠的防護罩。 焊把線應雙線到位,不得借用其它金屬物。焊把線應絕緣良好。電焊機設置地點 應防雨、防潮、防砸。從事電焊操作人員必須配符合規定的帶絕緣防護用品。(7)手持電動工具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

16、定。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 座應完好,其外絕緣應完好無損。(8)現場照明必須按規定布線和裝設燈具, 并在電源一側加裝漏電保護器。(9)移動、檢修電器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嚴禁帶電操作。(10)現場施工人員不得隨意操作與自己工作無關的電器設備。(11)對現場用電線路、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3、消防安全措施(1)消防保衛工作設專人負責。(2)現場臨時設施,應符合安全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3)使用電器設備和化學危險品,必須符合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嚴格防 火措施。(4)現場用火必須經保衛部門批準方可作業,用火證在指定的地點和時間 內使用并當日收回。(5)施工料具的存放要符合安全防火

17、,在施工程內不準作倉庫使用,不準堆積易燃可燃材料。施工中使用化學、易燃材料時就指定專人并限額領料(6)電器設備必須由專業技術人員操作,嚴禁非專業人員動用機電設備。(7)施工現場的道路要暢通,按規定配置足夠的消防器材,指定專人管理, 不準挪作它用,保證齊全有效。4、機械設備安全措施(1)現場所用設備布局合理。安裝牢穩,清潔,符合規范要求。(2)定期對使用設備維護保養、保證不帶病運轉,設備完好率達到規定標 準。(3)嚴格按規程進行操作,發現機械故障及時處理,不得強行運轉,以免 損壞設備或降低設備使用壽命。5、其它安全管理措施(1)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先防護、后施工”的規定,嚴禁在沒有任何防 護的情

18、況下違章作業。(2)現場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以標牌形式設置在操作地點,以便管理人員 和作業人員隨時看到,熟記在心。(3)安排專人負責管理現場安全內業資料,要求收集齊全。(4)進場施工人員均必須帶安全帽。項目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佩帶不同顏 色的安全帽,便于管理。(5)土方開挖前,設置位移觀測點,土方開挖后每日進行監測。如觀測值有 異常突變,應立即會同技術人員分析原因采取緊急措施。(6)邊坡支護時,進行噴射混凝土操作人員,均佩帶防護目鏡,以防飛濺 的石子傷害眼睛。噴射混凝土時邊坡上口應有圍擋,防止迸出的碎石傷人及損壞 物品。第二節 文明管理措施1、現場各種施工用料、機具按指定位置堆放整齊并做好標識。2

19、、做好工人的入場教育、職工安全教育及考核記錄。3、施工現場內絕對禁止吸煙。第三節環保施工管理措施1、降低噪聲措施(1) 科學統籌、合理安排,調整施工時間。(2) 采用先進低噪音機械設備,加強設備的維修、保養。(3) 對噪音大的施工機具如噴錨機等,搭設圭寸閉施工棚,采取隔音處理, 盡量減少噪音。(4) 車輛進入現場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所有車輛不得鳴笛。(5) 從聲源上降低噪聲: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和工藝代替高噪聲設備與加 工工藝。(6) 教育施工人員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文明施工,搬運料具如鋼管時 輕拿輕放,嚴禁大聲喧嘩,以減少人為的噪音干擾。2、降塵措施(1) 施工現場制定灑水降塵制度,降低現

20、場的揚塵發生。(2) 現場施工垃圾應及時進行清運。(3) 施工期間,嚴格控制材料的進場及使用,防止產塵。(4) 碼放在施工現場的水泥應采用苫布覆蓋并壓實。(5) 錨噴作業的混凝土拌和料場搭設防護棚, 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勞保用品; 在基坑上部邊坡噴錨作業面上方采用彩條布作圍擋。(6) 現場堆積的土或砂石料采用密目網覆蓋。3、運輸遺撒控制貨物運輸車輛要做到:每天保持車輛表面清潔,車輛清理干凈后才允許出現 場。4、污水排放控制(1)現場存放的油料,必須對庫房進行防滲漏處理,儲存和使用都要采取 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體。5、廢棄物排放控制(1)各施工作業層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在各層設垃圾點 ,由專人

21、負責收集處理,嚴禁隨意進行凌空拋撒(2)在現場內設置垃圾分檢站以對固體廢物進行分檢再利用。6、光污染的控制晚間燈光盡量避免射向周圍地區,在關鍵的部位采取加高圍墻防護網欄以遮 光,防止對周圍地區產生影響。7、大氣防污染措施施工現場垃圾渣土要及時清理,清理施工垃圾時,采用容器吊運,嚴禁凌空 隨意拋撒,減少對周圍環境污染。禁止在施工現場焚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 樹葉、枯草、各種包裝皮等以及其它會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第四章監測方案第一節監測目的與項目1、工程監測目的為確保邊坡安全穩定和工程順利進行, 及時掌握基坑及周邊變形動態,便于 采取各種保護措施,在基坑施工過程中應對基坑邊坡及

22、周邊建筑設施進行水平位 移和沉降等變形監測。2、工程監測項目 基坑邊坡水平位移、沉降。 基坑周邊相鄰較近道路、管線、設施的變形。第二節邊坡位移的監測1、監測點的設置 監測點包括觀測基點和觀測點。 監測點的設置采用 視準線法”即在基坑 每側邊坡的坡頂+1.0m-1.0m范圍內各設置一條視準線,監測點布在視準線上。 監測點間距宜為1020 m;監測基點包括下視基點和遠視基點分別位于視 準線的兩端,應盡量遠離基坑,最小距離不宜小于 5.0m。 下視基點可采用長鋼筋垂直擊入地面,周圍用混凝土硬化固定;遠視基點可設在地面(同下視基點)或穩定的建筑物上。監測點應保證其位置固定,可用 水泥鋼釘釘在坡頂硬化混凝土上,或將鋼尺固定在坡頂(此方法可直接讀取位移數據,操作方便) 監測點設在坡頂地面、冠梁頂面或墻體上時應用紅油漆圈出標示, 方便查 找;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監測點的保護, 不得隨意擾動或破壞,以保持監測數據 的準確性和連續性。2、監測方法周期2.1、監測方法 采用電子經緯儀來進行觀測,監測方法亦采用視準線法” o 測量讀取視準線與鋼釘的垂直距離,定為初始值,一般用經緯儀正倒鏡4次讀數取中數,初始值應測2次以上,以保證無誤。 以后每次測值(即視準線與鋼釘的垂直距離)與初始值的差值即為基坑邊 坡水平位移量值。2.2、監測周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