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美術家的視線 教案- 美術鑒賞_第1頁
追尋美術家的視線 教案- 美術鑒賞_第2頁
追尋美術家的視線 教案- 美術鑒賞_第3頁
追尋美術家的視線 教案- 美術鑒賞_第4頁
追尋美術家的視線 教案- 美術鑒賞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5PAGE第一課追尋美術家的視線課程:第三單元第一課《追尋美術家的視線》課型:欣賞課、多媒體課課時:一課時課前準備:教師:多媒體教具、收集并制作相關圖片、相關的文字資料。

學生:作業紙、鋼筆或圓珠筆。課程目標:1、

了解美術家觀看、認識世界的不同方式及其在作品中的反映。2、

學會從形式入手深入領會美術作品的意義。3、

培養自己的審美眼光和探索、創造精神。教學重點

美術作品對相同題材的不同處理、表現形式,以及這種差異的文化含義。教學難點:培養自己的審美眼光和探索、創造精神。課程材料分析:這一課的內容試圖通過比較美術作品的方法,來揭示美術作品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以此來理解美術家獨特的審美眼光和表達方式,了解美術家觀察和表現世界的不同角度。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從自己的審美角度出發來看待世界和事物,并用適當的手段把自己對某些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達出來。難點在于,圖片之間的比較僅僅是手段,最終需要落實到“美術家的視線”這個基點上來。課本中有一段文字說到:“正是在觀察事物時,人們總是帶有個人的主觀因素,于是,同一個物象在不同人的眼里會呈現不同的面貌。訴諸筆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難怪世界會如此精彩紛呈。”為了突出每個人視點和觀察角度的不同,教師在課堂的導入中進行了一些嘗試,以直觀、貼近學生的手段來達到這個目的。學習活動分析

本課安排了了大量與學生討論思考的內容,導入時因此我選擇了五張層層放大的圖片作為導入,讓學生覺得其實這個世界的物象在不同的人眼中,在不同視覺的觀察下是如此的精彩紛呈。在此基礎上進入課題,體驗欣賞+比較欣賞讓學生切身感受課程內容,分組討論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并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總結。

課程的設計理念:

1、美術老師要告訴學生的,不是世界和藝術有多么美,而是如何去發現美、欣賞美。2、在教學上充分體現綜合性、比較欣賞性、分析欣賞法、體驗欣賞法等綜合運用。改變一堂灌教學形式,努力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討論,以形成自主的學習機智。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課堂剛開始時,我通過多媒體展示了這一組圖片,以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對問題討論的積極性,在輕松的氛圍中,將學生引入到這節課的主題中。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選擇不同的角度觀察世界,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感覺。以下是我先后展示的一組圖片:1、第一張圖片的畫面充滿了鮮艷的黃色調,在黃色的背景上還有許多若隱若現的紋路,還有一些黑、白的點。師:這是一張什么圖片呢?它美嗎?如果把它看成是美術作品的話,那這是一張什么樣的美術作品呢?學生討論,根據之前的知識,學生很容易將這張圖片和之前介紹過的抽象派的作品聯系起來??偨Y:這一張圖片的討論開始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把他們的思考往抽象藝術上引導,以達到我的教學設計。2、第二張圖片是一只黃色的蝴蝶正停在一朵小花上,這只蝴蝶占據了畫面的大部分。而有意思的是,第一張圖片原來是第二張圖片中蝴蝶身上黃色翅膀的局部放大。經過觀察學生可以發現這兩張圖片的關系,并讓學生們闡述。師:很多同學已經發現,其實第一張圖片只是第二張圖片的局部的放大。那么單獨欣賞第二張作品,你們覺得它美嗎?與第一張相比如何?如果把它畫成美術作品,那么這可以畫成什么作品?學生討論做答總結:通過兩張圖片,給學生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們可以這么看一個物體,原來將視覺換個角度看物體,可以產生不一樣的感覺。3、第三張圖片是一個裝在畫框中的裝飾畫,畫面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的綠色,一只小鳥是畫面的主角,它正看著停在不遠處的一只黃色的蝴蝶。這只蝴蝶原來是第二張圖片中的那只蝴蝶,原來第二張圖片只是這張大自然圖片中的一個小小的組成部分。師:原來第二張圖片只是這張圖片的一個局部,那么這張圖片美嗎?如果讓它成為一張作品可以嗎?與第二張在視覺上又有什么不一樣?學生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它與之前的作品都有各自的美,雖然之前的都是這張作品的局部的放大,但這三張都可以獨立的成為一張好看的美術作品。總結:開始提出,其實我們的世界很美麗,觀察的角度不一樣產生的美感也會不一樣。學生也紛紛開始思考。4、第四張很意外是一張室內裝修的實景圖,室內設計是美術設計的一種。這張是張客廳的圖片。而在這個客廳的墻上掛著一張裝飾作品。正是第三張圖片中的裝飾畫。原來第三張圖片只是這張室內圖的一個掛在墻上的裝飾作品。師:同學們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原來美就在我們的周圍,甚至在我們居住的家中細心去觀察,有時換個視覺看某個物體他都能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美的感覺。5、第五張圖片回到學生的課堂現實中,圖片是老師正在使用的手提電腦,在這個手提電腦的屏幕畫面中,正在觀看一張室內的實景圖。這張圖片正是第四張圖片。教師總結:原來之前所看到的圖片都是在這個畫面中的局部。而每一張圖片都是之后圖片的一個局部。這就像照相鏡頭把一張圖片的局部層層放大,使得觀察的人看到的畫面是完全不一樣的。觀察的立足點和角度不一樣,往往能帶給我們的感覺也完全不同。而藝術家的一些優秀作品,正是能夠以一種不同于一般人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并且用自己的語言和表達手法表現出來。雖然我們不是美術家,但通過學習,在追尋美術家的視線的同時,我們也能懂得用多個角度去發現美、欣賞美。師:那么藝術家又是如何在來描繪這個美麗多彩的世界呢?接下來開始導入書本中作品,帶同學們去欣賞、介紹藝術家如何從他們觀察事物的角度來表現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都能看的到物體。二、進入正課:(本節課有5組對比美術作品,教師進行有選擇性地靈活使用。)1、

體驗欣賞并比較《月華圖》和《星夜》:畫面表現的都是夜空的景象,和我們平時感受或記憶中的場景有什么不同?

讓學生回憶、體驗自己對夜晚的印象。思考提問:如果讓你來畫一幅以“夜”或“月夜”為題的作品,你打算怎么畫?并嘗試讓學生口頭描繪。引導學生思考:夜晚客觀的現象,但是為什么同學們對夜晚的感受不一樣?不急讓學生回答,在分析兩張美術作品后,在作答、總結?;氐阶髌?,教師介紹這兩張作品并讓進行比較。(播放凡·高的相關影視資料片,教師介紹作品時播放為凡·高《星夜》創作的音樂《vincent》)《星夜》凡·高:油畫《星空》是在凡·高三次精神病發病以前,即他剛到圣雷米以后完成的。出于茫然的不安和對自身悲劇的預感。夜晚,他看到夜空中有一個奇特的月亮、許多星星和幻想的彗星。這些星星和幻想的彗星是黃色的旋渦,在天空中旋轉著。它們變成為一束反復游蕩的光的擴散,帶動整個深藍色的天。凡·高面對這一自然奧秘,不禁感到戰戰兢兢。他懷著絕望的恐怖,畫下了這幕完全出于他個人幻覺的夜景。這種畫風不僅僅表現在風景畫上,連凡·高于同年6月畫的一幅《加歇醫生肖像》上,也表現出來?!缎强铡肥欠病じ呱裰厩逍褧r幻覺心境的產物?!对氯A圖》金農:是中國清代文人畫家金農的作品,畫面中一輪模模糊糊的月亮,中間隱隱約約是玉兔在搗藥,似乎與中國古老的傳說有關。畫面體現出的是中國文人士大夫的一種悠然自得的心情。偌大的畫面只有一輪明月,明月之外空著所有。其變形性、抽象性、隱喻性中所表現出的膽敢獨造、前衛精神及他的繪畫風格和那個時代的畫風反差太大,這就難免不遭到傳統保守勢力的圍攻和責難,所以金農時常表現出“圣代空嗟骨相癯”的孤獨和悲哀。然而,金農對現世的種種圍攻責難的態度卻不是消極的。更多的是付之一笑曰:“放狂近日得笑疾,不計人間責與呵”。這種于現世以諧謔的方式與社會作依然故我的周旋、游戲,亦可謂是禪宗思想的表現。一個藝術家有了金農這樣的心態,大概是無所不成亦無所不能了。兩幅圖片在形式語言上各自有什么特點?

相同點:表現夜晚的景象,透露出藝術家的主觀情感。不同點如下表格:作品區別月華圖星夜材質水墨油畫構圖空虛飽滿筆觸輕松急促、運動感色彩單純豐富意境孤寂、冷漠狂躁不安為什么會有這種差異?兩位藝術家處于什么樣的生存環境和背景之中?學生討論做答教師總結學生發言:油畫和國畫都是傳統的畫種,他們之間表現語言的差別是有著各自的獨特的特點。兩位藝術家在傳統的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語言和意境,使之成為表達自己特殊情感的工具。但是由于創作的材料、觀念、各自的生存環境和背景的不同,使得兩張作品展現給我們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凡·高在創作作品時,處于茫然的不安和對自身悲劇的預感中,他處在一個孤獨的個人世界中,但不能抑制他對美術熱情追求。他懷著寂寞、絕望的心境,畫下了這幕完全出于他個人幻覺的夜景。金農是清代揚州八怪之一,是一個文人畫家,他的作品更多表現出的是文人的一種悠然自得的心情,他的繪畫與他的時代格格不入,但他以諧謔的方式與社會作依然故我的周旋、游戲。他們的生存的背景和環境不一樣,使的他們在描繪相似題材上有著巨大的差別。小結:面對同樣的主題,美術家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表現方式。2、分組討論之前教師對《星夜》、《月華圖》的詳細的介紹,讓學生懂得了如何分析比較的美術作品,接下來讓學生們自己來分析一下課本中剩下幾組作品的相同或相似主題的不同表現方式。

a、分組:根據學生的坐位安排進行分組思考、討論。

第一組:分析《阿諾芬尼夫婦像》、《高士圖》第二組:分析《小考佩爾圣母》(拉斐爾)、《圣母子》(丟勒)第三組:分析《草地上的午餐》、《鄉間音樂會》讓學生先閱讀課本相關作品的文字內容,分析圖片資料。(課本中相關資料比較豐富,學生在閱讀資料、熟悉資料后,在進行比較、討論?;旧隙寄軌虻玫剿麄冃枰拇鸢福谟懻摰倪^程中,學生們對作品能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同學間對于藝術這一話題的交流加強,有助與學生對美術欣賞建立獨立的思考能力。)b、討論內容如下:比較內容圖甲圖乙創作主題所屬國家、年代創作思想材質構圖色彩筆觸C、全班交流:將小組比較內容歸納整理,形成口頭報告,由代表向全班發表;小組之間也可以相互討論。在各組學生發言的同時,教師加以適當的講解,圍繞著“同一題材的不同表現”和“相似題材的不同表現”兩方面,結合表格內容進行作品介紹。通過學生的比較美術作品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慢慢的揭示美術作品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以此來理解美術家獨特的審美眼光和表達方式,了解美術家觀察和表現世界的不同角度。

3、延伸討論:

你對哪幅作品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學生中有沒有知道教材圖片所涉及的美術家?如果有,可以向全班提供一些相關的傳記材料和創作背景。(可以從網上或通過其他途徑尋找相關資料。)教師對學生的講述進行引導或補充、修正。鼓勵學生就畫面內容和藝術家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三、完成教材中的“思考與交流”作品《阿諾芬尼夫婦像》中采用了不少中世紀美術慣用的寓意象征的手法,請同學閱讀課本中的“思考與交流”中提出的問題,并討論他們分別象征著什么呢?(象征內容:鞋子象征結婚;小狗象征對愛情的忠誠;新娘的白頭巾象征純潔;綠色長衣象征生育;紅色的帳幔象征和諧的生活;吊燈和白燭光象征上帝之光;壁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