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實施的障礙及對策問題研究_第1頁
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實施的障礙及對策問題研究_第2頁
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實施的障礙及對策問題研究_第3頁
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實施的障礙及對策問題研究_第4頁
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實施的障礙及對策問題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實施的障礙及對策問題研究(畢業論文) 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實施的障礙及對策問題研究【摘要】 成本核算方法的優劣和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企業的竟爭態勢與經濟效益,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商家都在盡最大的努力選用適用的、科學的成本核算方法,提升企業成本管理水平,以求降低成本、挖掘更大的利潤空間,論文介紹了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現狀,并結合多項實際案例對本文所列觀點進行對應闡釋,真正剖析了作業成本法相對于傳統成本法的優點。分析了中小企業實施作業成本法的障礙,并與之對應提出了合理運用作業成本法的對策。【關鍵詞】The implementation o

2、f Activity-based Accounting for SMEs【Abstract】 The method of Cost Accounting and the level of Cost Management determine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an enterprise to a large extent.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try to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and scientific method of Cost Accounting in

3、 order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thus to lower costsand increase profi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st Accounting, analyzes the obstacles for SMEs to implement Activity-based Accounting, and offers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rationally adopting theActivity-base Acc

4、ounting.【Key words】 SMEs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Cost Accounting; Activity-based Accounting目 錄引言4一、作業成本法概述4(一)作業成本法的涵義4(二)作業成本法的核心體系4(三)作業成本法的主要特點5(四)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中實施的必要性5(五)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中實施的可行性7二、作業成本法應用的現狀9(一)大中小型企業的劃分9(二)作業成本法在大型企業中的應用現狀9(三)作業成本法在中小型企業中的應用現狀10(四)作業成本法在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中應用的對比分析11三、中小

5、企業作業成本法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障礙原因分析11(一)中小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111.中小企業成本核算制度存在的問題112.中小企業成本核算過程存在的問題113.中小企業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問題12(二)、中小企業作業成本法實施面臨障礙的原因121.成本核算人員觀念落后,認識不到位122.技術基礎相對薄弱,運用科技水平不夠123.實施作業成本法核算體系的硬件支持不配套124.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13四、中小企業實施作業成本法的對策13(一)全員達成實施作業成本法共識13(二)提高科技水平,加大技術投入,加強政策扶持14(三)整合和完善作業成本法信息系統15(四)提升中小企業成本核算人員綜合素質

6、15結論16致謝17參考文獻18引言近年來,伴隨著國內經濟總體水平的快速提高和依靠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長久以來,中小企業在資金流、物流、硬件保障、人才支持等方面都受到制約。特別是金融危機之后,許多中小企業開始尋找刺激企業利潤增長的核心,通過分析以往企業成本核算方法和特點,結合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制定和實施一整套嚴密、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一、作業成本法概述(一)作業成本法的涵義第一,作業成本法是將間接成本和輔助費用更準確的分配到作業、生產過程、產品、服務及顧客中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依據成本作業法的觀念,企業的全部經營活動是有一些列相互關聯的的作業組

7、成的,企業每進行一項作業都要耗用一定的資源;而企業生產的產品就是企業全部作業所消耗資源的總和。在計算成本時,首先按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各項作業來歸集成本,計算出作業成本;然后再按各項作業成本與成本對象(產品或服務)之間的因果關系,將作業成本追溯到成本對象,最終完成成本計算過程。第二,在作業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計入有關產品,與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并無差異,只是直接成本的范圍比傳統成本計算的范圍要大,凡是可方便追溯到產品的材料,人工和其他成本都可以直接追溯,盡量減少不準確的分攤。不能直接追溯的成本,則先追溯或分配到有關作業,計算作業成本,然后再將作業成本分攤到有關產品。(二)作業成本法的核心體系作

8、業成本法的核心體系概念包括資源、作業和成本動因。資源:是成本的源泉,一個企業的資源包括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產維持成本(如采購人員的工資成本)、間接制造費用以及生產過程以外的成本(如廣告費用)。資源成本信息的主要來源是總分類賬,它提供諸如企業幾年支付了多少工資,計提了多少折舊,應支付多少稅等信息。作業: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的各項具體活動。作業的類型和數量會隨著企業的不同而不同。常見的分類方法是將作業按作業產出或消耗的方式,分為產量級作業、批次及作業、品種級作業及生產維持級作業四類。成本動因:作業成本法中成本動因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早作業成本法中,成本動因可以分為資源動因和作業動因。資源成本動因是

9、引起作業成本變動的因素:作業成本動因是引起產品成本變動的因素。(三)作業成本法的主要特點第一,成本計算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將作業執行中耗費的資源追溯到作業,計算作業的成本并根據作業動因計算成本分配率:第二階段,根據第一階段計算的作業成本分配率和產品所耗費作業的數量,將作業成本追溯到各有關產品。第二,成本分配強調可追溯性,作業成本法認為,將成本分配到成本對象有三種不同的形式:直接追溯、動因追溯和分攤。作業成本法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強調以直接追溯或動因追溯的方式計入產品成本,而盡量避免不準確的分攤。第三,成本追溯使用眾多不同層面的作業動因,包括產量級動因(即以單位產品或其他單位產出物為計量單位

10、的作業動因)、批次級動因(即以“批”或“次”為計量單位的作業動因)以及品種級動因(即以產品的品種數為計量單位的作業動因)等,而且每一層面的可能有多個。采用不同層面的、眾多的成本動因進行成本分配,要比采用單一分配基礎更合理,更能保證成本的準確性。(四)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中實施的必要性首先,制造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由于現代化大生產條件下的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制造費用占產品成本的比例上升,另一方而直接人工成本的的比例呈現急劇下降趨勢。而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卻對這種變化沒有作出相應的反映,仍然采用直接人工工時作為分配制造費用的基本標準,其結果是造成不同產品之間的成本嚴重失真,進而導致決策失誤。其次

11、,內部管理強化對成本管理提出新要求,由于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和理論在新的高科技環境下己不能適應,因此,應采用新的、與高科技環境相適應的成本管理方法來改善成本管理,以期取得新的突破。作業成本法不僅能使企業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還能在決策中發揮作用,特別是在由于成本資料遭到歪曲影響企業正確決策時,推行作業成本計算就顯得更加重要。最后,責任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成為可能,在中小企業內部實行責任會計制度管理,就是根據可控性原則將企業內部單位或部門劃分成為若干個責任中心,根據每個責任中心的規模的大小分別授予相適應的權限,同時規定應完成的責任。對于成本中心而言,其完成的任務就是責任成本。目前,我國在責任會計與現

12、代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的結合問題仍需要進行討論,兩者之間沒有個很好的結合點,產品生產成本的計算是以產品為基礎的,而責任成本的計算是以責任中心為基礎的,兩者不吻合。但在作業成本計算中,每項作業都與生產組織的特點和工藝的特點密切相關,實質上就是一個責任中心,作業成本也就是責任成本了;這就使得作業成本計算與財務會計的產品成本計算的結合成為可能,同時又能達到加強成本管理的目的。美譽手機研發廠是一家手機生產企業,它的主要產品是普通CDMA手機和3G手機。我們可以通過該企業在一段時期的生產經營數據計算并對比,可以發現傳統成本法與作業成本法對于當今的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為便于分析,剔除非正常因

13、索的影響,各有關數據均為某一時期的平均數,以消除不同時期費用不同和產量不同對產品成本的影響。美譽手機研發廠普通CDMA手機和3G手機兩種產品的則務數據如表1、表2和表3。表1 普通CDMA手機3G手機產量(匹)100005000售價 元 10002800單位直接材料成本(元)160180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成本(元)275290直接人工工時(小時)60001500表2作業間接成本集合作業動因普通CDMA手機3G手機1.生產準備30000準備次數調整532.設備測試750000人工小時600015003.工程檢測90000工程檢測數量84164.包裝出廠4500包裝臺數5238表3項目普通CDMA手

14、機3G手機合計準備調整187501125030000設備測試600000150000750000工程檢測666002340090000包裝出廠260019004500售后服務85000500090000作業成本合計772950191550964500成本合計512295025415507664500單位產品成本512508具體計算過程: 作業1:生產準備作業成本分配率 30 000/ 8 3 750 元/次 普通CDMA手機分配成本 5 * 3750 1 8750 元 3G手機分配成本 3 * 3 750 11 250 元 作業2:設備測試作業成本分配率 750 000/ 7 500 100

15、元/小時 普通CDMA手機分配成本 6000 * 100 600 000 元 3G手機分配成本 1 500 * 100 150 000 元 作業3:工程檢測包裝單作業成本分配率 90 000/ 100 900 元/次 普通CDMA手機分配成本 84 * 900 66 600 元 3G手機分配成本 16 * 900 23 400 元 作業4:包裝出廠作業成本分配率 4 500/90 50 元/次 普通CDMA手機分配成本 52 * 50 2 600 元 3G手機分配成本 38 * 50 1 900 元 案例分析后的結論如下:第一,按傳統成本計算方法計算的普通CDMA手機和3G手機的單位成本分別是

16、469元和552元,的一位產品的邊際收益分別是531元和2 248元;而按作業成本管理的分析方法,計算得出的普通CDMA手機和3G手機的經營成本分別為512元和508元,單位產品的邊際收益分別是488元和2 292元。可以看出,用傳統成本計算方法計算的產品成本的確被扭曲了。第二, 產生此差異的原因是由于在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下,售后服務成本90 000元是作為銷售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而在作業成本法下,首先將制造費用、銷售費用追溯到產品,以此來計算產品成本。對于售后服務成本,普通CDMA手機精密性較差,所以返修率較高,造成售后服務成本增加,使得在作業成本法計算下普通CDMA手機的成本高于新上市的

17、3G手機。(五)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中實施的可行性第一,新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將作業成本法推到成本管理改革的前沿,在當前社會環境下,顧客對產品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的趨勢,這就催生了新生產技術和新生產工藝的誕生,加上當前涌現的發達電子工業和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機械化作業,這就使得中小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制造費用占產品成本的比例大大上升,而人工費用的比例大大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以產量為基礎的間接費用分配方法就顯得過時,其計算出來的產品成本也嚴重失真,而作業成本法恰恰能夠適應這種環境的變化,按作業成本法計算出來的產品成本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產品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耗費。第二,建立現代企業制

18、度為中小企業推行作業成本創造了條件,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中小企業普遍建立了公司制的現代企業組織形式。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國家對企業不再直接干預,而是實行宏觀調控,這樣就能促使企業形成積極主動的成本管理意識。只有形成了較強的成本管理意識,才能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才能使企業更加積極主動地去采取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第三,提高會計人員索質是企業實行作業成本法的重要保證,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對市場經濟有了比較充分的認識和理解。隨著會計教育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的索質得到了進步的提高,正是由于會計人員的素質的提高,作業成本計算法在實踐中廣泛推行才成為可能。實例探究:作業成本法在易達公司的實際運用我

19、們通過山東易達公司這家地方性礦用壓力容器制造企業為例來說明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從而證明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中實施的可行性。企業的生產特點為品種多、數量多、成本不易精確核算看,這正凸顯了作業成本法的優勢,以下為作業成本法在該企業的可行性分析:第一,確認主要作業、作業中心。由于易達公司生產經營的范圍擴大、復雜性提高,構成產品生產、服務程序的作業也大量增加,為每項作業單獨設置成本庫往往并不可行。于是,將有共同資源動因的作業確認為同質作業,將同質作業引發的成本歸集到同質作業成本庫中以合并分配。按同質作業成本庫歸集間接費用不但提高了作業成本計算的可操作性,而且減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信息成本。 第

20、二,合理劃分作業數量。易達公司在成本核算過程中應當正確分配作業數量,可實地考察或者派專人記錄,從而確保作業量分配的準確性。第三,在易達公司中,許多費用往往交叉到幾個不同的作業點上,直接分配工作量大,從成本效益原則考慮,在對成本真實性影響不大的情況下,一般采用估計分配法,估計分配法重點是確定合理的成本動因,對不同的資源費用應根據與該費用相關性最高并且可計量的因素(如產量、時間等 對其進行分配。第四,合理分配作業成本到相應的產品成本,在易達公司,生產中人工工時和機器工時是產品生產的兩個關鍵因素,在當前計算機系統廣泛應用的情況下,如果能夠精確地分析出人工工時和機器工時與生產產品的相關性,利用計算機系

21、統統計下的詳細生產數據,把人工工時和機器工時作為裝置分配的作業動因進行生產產品成本分配,就可能準確的得出生產產品的實際成本。效果評析:作業成本法在易達公司的實施效果首先,使公司的成本信息更加科學。作業成本法先確定間接費用分配的合理基礎即作業分配,然后找出成本動因。具有相同性質的成本動因組成若干個作業中心,一個作業中心所匯集的成本可以按其具有代表性的成本動因進行間接費用的分配,使之歸屬于各個相關產品。其次,使公司的產銷決策更加合理。作業成本法以作業為核心進行成本核算,抓住了資源向成本核算對象流動的關鍵,便于合理計算成本,有利于全面分析企業在特定產品、勞務、顧客和市場及其組合,以及各相應作業盈利性

22、的差別,從而可以使一個公司把精力集中在獲利能力更高的產品或顧客上。再次,有助于優化公司資源的配置。作業成本法的實施使易達公司通過對資源如何一步一步消耗的過程的細致而具體的分析和控制,來優化作業鏈、價值鏈和產品種類與生產數量的組合,從而優化資源配置,發揮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各工藝和生產環節之間的協同作用,充分利用資源,實現規模效益目標。最后,建立了對改進狀況進行評價的業績評價標準。作業成本法的應用還產生了大量有助于業績計量和考核的數據和信息。在評價指標上,除了保留那些有用的財務指標外,還提供了許多非財務指標,有利于管理層及時了解生產動態,加強各部門的成本管理和業績考核,可以為改進作業管理提供有用

23、信息。二、作業成本法應用的現狀(一)大中小型企業的劃分就廣義來說,國家經貿委制定的劃型額度標準是:以5000萬元為限,資產總額和銷售總額都在5000萬元以下的,都是小企業,5000萬元到5億元的,為中型企業,5億元到50億元的,是大型企業,50億元以上的,是特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有利于滿足社會需要,增加就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經營規模屬于中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企業。近年來,中小企業在世界各國迅猛發展起來,越來越表現出驚人的活力和強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的特點是企業規模小、經營決策權高度集中;小批量、多樣化生產;企

24、業成員素質參差不齊,組織力度差;資產規模不大,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管理人員(含財務人員)較少。盡管作業成本法在各國學術界很早就已出現,作業成本法的知識也越來越為人所熟知,但其在我國中小企業中的應用并不廣泛。一個調查收集了1999-2009年關于企業理財先進經驗報道的531家中小企業。樣本分布在至少27個省事地區,其中有效樣本397個。通過對397個樣本進行統計,各種成本管理方法以及作業成本法的運用樣本有189個。統計結果表明,使用作業成本法的中小企業共有6家,占所調查企業的3.17%,且明確運用作業成本法的和可視為作業成本法“雛形”的企業未發現一例。(四)作業成本法在

25、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中應用的對比分析 由以上數據可知,在我國企業中,大型企業對于作業成本法的應用還是比較理想的,而且前景看好,越來越規范化,作業成本法的優勢也更加體現出來。但是在中小企業中,作業成本法的應用依然令人堪憂,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依然采用傳統的成本法進行企業成本核算,但是我們知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占據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因此,中小企業若想求得發展就必須順應經濟發展的潮流,轉變生產方式,這將會直接導致企業的成本核算將會發生大的改變,與傳統的生產模式相比,廣大中小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直接制造成本將會逐漸減少,間接制造費用將會顯著增加,這就要求我們廣大中小企業成本核算人員必須放棄傳

26、統的將制造費用按人工工時等方式直接分攤的成本核算方式,而是應當采用作業成本法將各種間接成本追溯至發生的根源,從而科學合理的分配費用計算成本,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成本核算的準確,從而為企業管理層正確的決策奠定基礎。三、中小企業作業成本法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障礙原因分析(一)中小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1.中小企業成本核算制度存在的問題中小企業由于傳統的遺留和習慣性,成本核算制度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企業成本核算制度不完整、不健全,比如成本核算流程及要求沒有形成成文的制度;二是企業成本核算制度系統性不強,沒有形成一整套連貫的成本核算體系,比如企業成本核算制度缺少統一的、固定的部門或系統

27、去執行,成本核算制度不連貫沒有形成體系;三是對現有的成本核算制度執行不夠,比如對現有的成本核算制度的解讀和重視程度不足;四是缺少對成本核算制度執行情況的跟蹤和考核,比如成本核算有制度有要求,但缺少跟蹤和考核。2.中小企業成本核算過程存在的問題一是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缺少專業的成本核算人員,導致這些中小企業成本核算操作流程粗糙,成本核算結果不準確、不及時;二是會計基礎工作薄弱,難以及時有效全面地為企業、為決策層提供會計信息和則務資料,比如會計憑證取得不及時、傳遞手續不完善,經常失真;三是中小企業成本核算范圍劃分不明顯、劃分依據不統一、成本計算對象不規范、費用分配標準不適當;四是成本核算程序不科學,按

28、照現行成本核算程序,輔助生產部門將其發生的費用分配給某種產品要經過兩次分配,采用兩個不同的分配標準 先按一定標準分配給基本生產部門,再按另一標準分配給各產品 ,這必然使各產品所分配的輔助生產費用與各該產品的實際受益多少發生嚴重背離。3.中小企業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問題與作業成本法相比,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導致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產品成本不是完全成本,在傳統成本核算方法下的間接費用通常指制造成本,只包括與生產產品直接、間接有關的費用;二是沒有考慮到產品消耗用配比等原則,傳統成本法計算成本的卞要日的是把輔助部門歸集的制造費用以一種平均線性的方式分配到各產品,沒有考慮實際生產中產品消耗與費用的配比問題

29、;三是修補和處理問題不及時,難以發現潛在的問題,傳統成本法下的管理生產系統是一種由前向后推的生產系統,出現問題難以及時修補或剔除;四是適用條件比較單一,適用性不強,傳統成本法適用于產品結構單一、制造費用的數額相對較小,且其發生與直接人工成本有事實上相關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二)、中小企業作業成本法實施面臨障礙的原因1.成本核算人員觀念落后,認識不到位中小企業實施和應用作業成本法的最大障礙是成本核算人員觀念上的落后和認識上的不到位,主要表現在對成本核算和管理會計本身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及對傳統成本的局限性、落后性認識不夠。由于作業成本法是近十年產生的新的理論方法,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

30、,都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適應。特別是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和經營者在日常管理中沒有形成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不了解作業成本法,缺少理性的實踐支持,即使有些人雖然了解作業成本法,但對作業成本法有許多認識上的誤區,片面地認為實行作業成本法成本太高、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區別不大、作業成本法操作起來太復雜等,這種似是而非的觀點是因為沒有意識到到作業成本法的實質和精髓。2.技術基礎相對薄弱,運用科技水平不夠依賴近年來國內經濟水平發展和科技人才優勢,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迅速提高。但從總體上看,中小企業能將這些高新技術運用于生產領域的并不多,中小企業整體科技水平仍相對落后,適應作業成本法應用的制造環境還不十分具

31、備和充分。以中小企業的成本核算人員的現有技術水平,還很難滿足實施和應用作業成本法的要求。3.實施作業成本法核算體系的硬件支持不配套中小企業對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和普及仍比較低,尤其是小型企業。而作業成本法的實施和應用則需要比傳統會計更豐富的信息、更先進的軟硬件設施支持。作業成本法是建立在大量的計算和匯總基礎上的,大部分信息是通過電子數據處理環境獲得。而我國企業財務軟件開發水平低,基本停留在提高核算效率和減輕會計人員勞動強度方面,還未形成采購、生產和成本管理綜合經營管理的系統化。特別是適用于中小企業的財務軟件比較少,而適合作業成本法的財務軟件更少。手段的滯后,對中小企業實施和應用作業成本法而言可謂困

32、難重重。4.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盡管近年來國內會計人員素質有了較大提高,但與實施作業成本法的素質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需要高素質的會計人員,否則,難以保證其有效實施。長期以來,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習慣按照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采用固定模式進行會計處理,十分缺乏職業判斷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協調與成本計算有關的各部門之間關系能力的綜合性人才也比較缺乏,可以想象這樣的人才隊伍對推廣較為復雜的作業成本法無疑產生了極大的制約。四、中小企業實施作業成本法的對策(一)全員達成實施作業成本法共識由于傳統的習慣性,加之作業成本法是一種全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大家接受它需要時間和資本的投入,因此許多中小企業都還在沿用傳統的

33、成本核算方法,要改變這種現狀,我認為中小企業首先在企業內部自上而下達成實施作業成本法的共識。首先,中小企業在企業內部自上而下必須全面理解和領悟作業成本法的精髓和實質。作業成本法是先進核算方法、管理理念、成本降低思想和企業管理方法的變革,是成本分攤方法科學化的體現,它摒棄了傳統的主觀武斷、簡單化的成本分攤方法,采用理性的、細致的、科學的態度分攤成本,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其次,要求中小企業要形成全員參與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意識和行動。作業成本法涉及到成本動因的確定、作業的分解以及作業區流程的分析、重組和改進,涉及到從高層領導到普通員工的各個部門、各個層次,也涉及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種專業人員的參

34、與。因此,實施和貫徹作業成本法必須要取得單位高層管理的認可和大力支持。最后要加強對全體員工的培養和素質提升,提高全員的成本意識和成本核算和管理的積極性,避免和消除無效作業,消除實施過程中所產生的人為因素的阻力,以促進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這是中小企業實施作業成本法的關鍵所在。莫科公司位于墨爾本,是工程零件制造商,它是唯一生產這種零件的澳大利亞廠商,近年來受到海外制造商的激烈競爭。莫科公司是一個大集團公司的一部分,只有 100 多人,它的會計部門有 6 人,包括一名財務控制員,他的職責特定為把作業成本法導入企業。財務控制員的前一家工作單位是位于墨爾本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由于那家公司高層對于作業成本

35、法帶來的效益不能認同,他在那家企業導入作業成本法失敗了。這一家集團公司內部以前從未使用過作業成本法,莫科公司是這個集團內第一家成功應用作業成本法的企業。它以前的成本核算系統是傳統成本核算系統,其中制造費用按照人工小時分配。莫科公司的客戶廣泛,產品系列很多,生產過程既有高度復雜的自動化生產也有部分的手工生產。為了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訂單都非常小,因此市場要求公司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應能力。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管理層對作業成本法的正確認識是很重要的,這直接決定了企業作業成本法得以實施的可能性。所以我認為應當對中小企業的管理層加強財務方面的技能的培訓,使其能夠正確選擇真正適合企業的成本核算方式,

36、而非主觀臆斷。只有這樣才能夠使企業上下全員達成共識,從而推進作業成本法的順利進行。(二)提高科技水平,加大技術投入,加強政策扶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也在逐步發展壯大。中小企業要實施和貫徹應用作業成本法這一先進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必須提高企業科技水平,加大技術投入。首先,中小企業要加大對實施作業成本法所需的軟硬件設施的開發和引進,要實現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作業成本法核算和管理體系,必須有先進的核算和管理軟硬件支持和保障,特別是要加大對資金的投入,真正意義上實現企業科技水平的提升,加大企業技術、資金、人才投入。其次,中小企業要加大對掌握先進成本核算和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37、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今年中央財政用于扶持中小企業的專項資金規模達到141億元,與此同時,我國還將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其中今年將安排30億元。財政部企業司巡視員陸慶平表示,今年141億元專項資金將主要用于扶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國際市場開拓,改善公共服務及融資環境。與此同時,國家還將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與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無償、直接資助不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主要用于引導地方、創業投資機構和其他社會資金加大對初創期小微企業的支持。陸慶平說,根據中小企業促進法規定,資金來源包括中央財政預算安排、基金收益、捐贈等。中央財政將安排150億,分5年到位,其中2012年安排30億,財政部正在會同有關

38、部門抓緊制定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設立方案及管理辦法。由此可見,國家在政策方面的扶持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大利好,明朗的政策會為中小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模式的轉型,增強中小企業中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使得廣大中小企業能夠采用更加規范科學并且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從而實現成本相對精確核算,為中小企業發展正確決策奠定基礎,能夠促進中小企業的自身發展,最終促進我國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三)整合和完善作業成本法信息系統成本信息對作業成本法的實施和應用、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和競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業要實施和應用作業成本法就必須整合和完善作業成本法信息系統。首先,用信息化的處理手

39、段來分析成本動因,避免人為因素干擾作業成本法核算成本的準確性并利用先進的信息和網絡技術實現信息傳遞的網絡化,保證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高效率;其次,通過計算機網絡和數據庫建立成本模型分析系統,實現數據采集、核算的便捷化和數據分析的智能化。把中小企業的作業成本法的概念和方法融入ERP系統中,使中小企業有關部門通過ERP系統獲得成本核算和分析數據;最后,要不斷學習先進的信息資源和信息處理手段,不斷豐富中小企業的成本處理理論和實踐,使中小企業的成本信息處理系統不斷更新,為中小企業實施和應用作業成本法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我國已有4200多萬戶中小企業的數量基數,并且預計未來將以7%8%的增速增長,隨著E

40、RP開發和應用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對ERP認識加深,由于中小型企業ERP在對于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提供工作效率等各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逐步開始借助中小型企業ERP提升自我競爭力,。中小企業要實施作業成本法系統,不僅要有先進的會計系統,更重要、更關鍵的是要有高素質的會計隊伍和成本核算管理人才,以保證原始數據的及時準確性、信息處理的高效性和作業成本法管理的嚴格性和正規性。首先,要提升會計人員、成本核算人才隊伍的理論素質,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科學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理論,不斷豐富會計人員、成本核算人才隊伍的理論知識,應加大他們對成本核算業務、計算機以及成本管理等其他方

41、面的綜合培訓,使他們成為既掌握成本核算知識,又懂得相應的管理知識、計算機應用和數據分析的復合型人才;其次,組織會計人員、成本核算人才隊伍學習企業產品生產的每一“作業”流程,讓他們熟悉和掌握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產品設計與性能等相關知識;然后,中小企業要不斷學習先進成本核算理論,不斷革新成本核算方法,使中小企業永葆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良好面貌;最后,應快速形成和發展企業文化,提升全體員工成本意識,理性認識作業概念,積極實踐成本管理參與,使中小企業的全體員工具有強烈的成本意識、改進作業的意識以及參與成本管理的意識,為中小企業實施和應用作業成本法奠定堅實的基礎。據中新網報道,無錫尼康公司注重提高員工素質

42、,企業高層從提高在職員工的顯性素質和素質,使員工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把企業建設成學習型組織實踐證明,尼康公司的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的方略是正確的,其為企業發展的方向,管理人員的決策,直至盈利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結論中小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就業問題的解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傳統的遺留和習慣性,中小企業還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中小企業成本核算仍沿用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來核算,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和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必須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變革和創新,取而代之的應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全新的企業成本核算方法。作業成本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成本法的缺陷,它是對傳統成本法的變革和發

43、展。因此我認為從國家政策層面以及中小企業自身來看,應當逐漸普及作業成本法進行核算成本,從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產品多樣化的大環境中能夠科學決策,創造更大的企業價值。致謝論文的撰寫工作圓滿結束,首先感謝我的論文指導教師張春穎副院長,在論文撰寫的每一個階段,張老師都耐心細致地對我進行指導,您的每一次的教誨以及對我自身疑問的耐心講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時的老師仿佛不再是學生敬畏的大學教授,而是一位能使我與之暢所欲言的朋友。通過張老師對我的指導,使我對論文的核心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見解。在這里,我要真誠的對張老師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我要感謝我的父母以及大學四年以來的各位老師,如果沒有父母二十三年來的養育教導,如果沒有老師的耐心教導,不會有今天的我,謝謝你們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為我指明了方向,讓我懂得了如何去奮斗,如何去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我要感謝我與之共處了四年的同學們,是緣分讓我們在一起度過了此生難忘的大學時光。同時也是在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