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四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講解_第1頁
實驗四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講解_第2頁
實驗四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講解_第3頁
實驗四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講解_第4頁
實驗四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分子化學實驗指導河西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金淑萍博士教授2010.03.01目 錄實驗一單體、引發劑的純化3實驗二 甲基丙酸烯甲酯的本體聚合一 一有機玻璃的制備3實驗三 懸浮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懸浮聚合 5實驗四酸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一一白乳膠的制備 7實驗五聚乙烯醇縮甲醛膠水的制備 9實驗六酚醛樹脂的合成 11附錄一高分子化學實驗須知 13附錄二高分子實驗室安全制度13附錄三常用儀器操作規定 143單體、引發劑的純化實驗一目的要求:一、了解單體、引發劑的純化目的,學會并掌握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及常用引發劑的純化方法。二、實驗原理:略三、實驗內容:,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 濾在室溫下溶于 20m

2、L CHC11.BPO重結晶:將10g BPO 3液滴入等體積的甲醇中結晶,過濾,晶體用冷甲醇洗滌,室溫下真空 干燥.貯于冰箱中待用。(體蒸播水迅速加入沸騰的200 mL乙醇/2. AIBN重結晶:稱取5g化學純的AIBN ,)的混合溶液中,攪拌使其溶解,熱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自然冷卻結晶,過7/3積比濾,晶體用冷蒸儲水洗滌,室溫下真空干燥。貯存于冰箱中待用。o甲基丙烯酸甲酯,500ml 分液漏斗中加250ml (沸點101在C)。減壓蒸儲3. MMA )洗至中性,NaOH水溶液洗滌至無色。 然后用去離子水(每次50-80ml用50ml 5 %的以上,再加入對苯5%的無水硫酸鈉,充分搖動,放置

3、干燥24h分盡水層后加入單體量o 16.5KPa二酚減壓蒸播搜集 50)的福分,得到的純品放置棕色瓶中冷藏儲存。C (醋酸乙烯酯,分液漏斗中加250ml減壓蒸播醋酸乙烯酯(沸點 72)。在500ml4.飽和碳酸氫鈉洗滌,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50mL用50mL飽和亞硫酸氫鈉洗滌,再用o的儲性,再無水硫酸鈉干燥,靜置過夜。然后加入對苯二酚常壓蒸播收集71.8-72.5C分。-有機玻璃的制備 甲基丙酸烯甲酯的本體聚合實驗二一、目的和要求并著重了解聚合溫度對產品質量的影1.通過實驗了解本體聚合基本原理和特點響。2.掌握有機玻璃制備的操作技術。二、聚合原理 反應式:CHCH 33BPO . CH-Cn=

4、CnCH22oC80-90 . COOCH COOCH 333本體聚合是指單體在少量引發劑下或者直接在熱、光和輻射作用下進行的聚合反應,因此 本體聚合具有產品純度高、無需后處理等特點。本體聚合常常用于實驗室研究,如聚合動力學的研究和競聚率的測定等。工業上多用于制造板材和型材,所用設備也比較簡單。本體聚合的缺點是散熱困難,易發生凝膠效應,工業上常采用分段聚合的方式。有機玻璃板就是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通過本體聚合方法制成,聚合熱為56.5kJ/mol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具有優良的光學性能、 密度小、 機械性能、 耐候性好。 在航空、 光學儀器,電器工業、日用品方面有著廣泛用途

5、。 MMA 在本體聚合中的突出特點是有“凝膠效應” ,即在聚合過程中,當轉化率達10%-20% 時,聚合速率突然加快。物料的粘度驟然上升,以致發生局部過熱現象。其原因是由于隨著聚合反應的進行,物料的粘度增大,活性增長鏈移動困難, 致使其相互碰撞而產生的鏈終止反應速率常數下降; 相反, 單體分子擴散作用不受影響, 因此活性鏈與單體分子結合進行鏈增長的速率不變, 總的結果是聚合總速率增加, 以致發生爆發性聚合。 由于本體聚合沒有稀釋劑存在,聚合熱的排散比較困難, “凝膠效應”放出大量反應熱,使產品含有氣泡影響其光學性能。 因此在生產中要通過嚴格控制聚合溫度來控制聚合反應速率, 以保證有機玻璃產品的

6、質量。甲基丙烯酸甲酯本體聚合制備有機玻璃常常采用分段聚合方式, 先在聚合釜內進行預聚合, 后將預聚合物澆注到制品型模內, 再開始緩慢后聚合反應聚合成型。 預聚合有幾個好處, 一是縮短聚合反應的誘導期并使“凝膠效應”提前到來,以便在灌模前移出較多的聚合熱, 以利于保證產品質量;二是可以減少聚合時的體積收縮,因 MMA 由單體變成聚合體體積要縮小20 -22,通過預聚合可使收縮率小于12% ,另外漿液粘度大,可減少灌模的滲透損失。三、儀器和試劑儀器 : 100 mL 三角燒瓶(標準口) 、回流冷凝管、磁力攪拌恒溫水浴鍋、玻璃漏斗、試管或其它形狀的玻璃模具。試劑 :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20g

7、 約 21ml) 、過氧化二苯甲酰(BPO 引發劑 , 0.05g) 。四、實驗步驟1 .制漿 ( 預聚 )在潔凈、 干燥的 100ml 三角燒杯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20g, 再稱量 BPO 重 0.02g(0.1%) ,輕輕搖動至溶解,在該錐形瓶上安裝回流裝置并用水浴加熱。磁力攪拌下于48690c加熱預聚合,觀察反應的粘度變化至形成粘性薄漿(似甘油狀或稍粘些,反應需0.51小時) ,迅速冷卻到40 停止聚合反應。2 .成型(有機玻璃棒材的制備)將上述制得的預制物 , 通過小漏斗, 小心地由開口處灌入潔凈, 干燥的試管或其它形狀的玻璃模具中,然后將灌好的模具放入50 的烘箱中, 保持 6 小時

8、。然后升溫至70,保持半小時。最后升溫至95 ,保持半小時。最后取出試管,冷卻后將試管砸碎,得一透明光滑的有機玻璃棒。五 . 思考題1. 本體聚合與其它聚合方法比較有何特點 ?2. 采用預制漿的目的 ?3. 本體聚合與其它聚合為何要在低溫下聚合然后升溫,如何避免有機玻璃中產生氣泡?4. MMA單體比重為0.94,聚合物比重為1.99,計算安全聚合后體積的收縮率,若要制得厚5mm,長20mm,寬15mm的有機玻璃平板,所需的單體量為幾何?實驗三 懸浮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懸浮聚合一、 實驗目的了解懸浮聚合的配方及各組份的作用, 了解不同類型懸浮劑的分散機理、 攪拌速度、 攪拌器形狀對懸浮聚合物粒徑

9、等的影響,并觀察單體在聚合過程中之演變。二、實驗原理懸浮聚合是將單體以微珠形式分散于介質中進行的聚合。從動力學的觀點看,懸浮聚合與本體聚合完全一樣,每一個微珠相當于一個小的本體。懸浮聚合克服了本體聚合中散熱困難的問題,但因珠粒表面附有分散劑,使純度降低。當微珠聚合到一定程度,珠子粒度迅速增大, 珠與珠之間很容易碰撞粘結,不易成珠子,甚至粘成一團,為此必須加入適量分散劑,選擇適當的攪拌器與攪拌速度。由于分散劑的作用機理不同,在選擇分散劑的各類和確定分散劑用量時,要隨聚合物種類和顆粒要求而定,如顆粒大小、形狀、樹脂的透明性和成膜性能等。同時也要注意合適的攪拌強度和轉速,水與單體比等。本實驗以氯化鎂

10、與氫氧化鈉為分散劑進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懸浮聚合。 三、儀器和藥品儀器:250mL三口燒瓶 1只5球形冷凝管1支電動攪拌器1套燒杯 1000ml, 200ml, 25ml 各 1 只量筒 10ml, 25ml, 100ml 各 1 只電爐 800W或1000W 1只溫度計 0-100 C 1支玻璃棒 1根玻璃漏斗 1只吸濾紙、布氏漏斗公用藥品: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新鮮蒸播11g 12ml過氧化二苯甲酰(BPO)重結晶 0.10.12g氯化鎂(MgCl) CP級 1M2氫氧化鈉(NaOH) CP級 1M去離子水 60ml四、實驗步驟安裝時攪拌器裝在燒瓶正中,不要與壁碰撞,攪拌時要平穩,燒瓶下

11、裝有加熱水浴, (冷凝管可待料加入燒瓶后再安上),其裝置見圖所示。1M1M 氯化鎂和將大部分去離子水先加于燒瓶中,開動攪拌器,加入預先配好的12ml 5C,反應分鐘,同時取新蒸播的單體 5ml氫氧化鈉水溶液各 4。加熱水浴至 60于小燒 杯中使其先與過氧化二苯甲酰混溶,待全部溶解后,用玻璃漏斗加至燒瓶中,剩余的去離子水即為沖洗小澆杯用。洗液一并加入燒瓶中,此時應注意調整攪拌器轉速,8078為使單體在水中分散成為大小均勻的珠粒,使反應溫度保持在C。6注意觀察懸浮粒子的情況,由于聚合物比重增大,球形的聚合物逐漸沉降于燒瓶底部,并且從燒瓶嗅出單體氣體很稀,即可升溫至85c熟化半小時左右,通常進行1.

12、52小時。反應結束后,移去熱水浴,用水冷卻后將產物傾入200ml燒杯,用溫去離子水清洗數次,再過濾,放在60c烘箱中烘至恒重。計算產率。5.思考題1)懸浮聚合成敗的關鍵何在?2)如何控制聚合物粒度?3 )試比較有機分散劑與無機分散劑的分散機理。4)實驗中那些因素對分子量(或粘度)有何影響一一加以討論。5)聚合過程中油狀單體變成粘稠狀最后變成硬的粒子現象如何解釋?實驗四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白乳膠的制備、實驗目的1、學習乳液聚合方法,制備聚醋酸乙烯酯乳液2、了解乳液聚合機理及乳液聚合中各個組分的作用二、實驗原理乳液聚合是以水為分散介質,單體在乳化劑的作用下分散,并使用水溶性的引發劑引發單體聚合的

13、方法,所生成的聚合物以微細的粒子狀分散在水中的乳液。孚L化劑的選擇對穩定的乳液聚合十分重要,起到降低溶液表面張力,使單體容易分散成小液滴,并在乳膠粒表面形成保護層,防止乳膠粒凝聚。常見的乳化劑分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和非離子型三種,一般多使用離子型和非離子型配合使用。市場上的“白乳膠”就是乳液聚合方法制備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乳液聚合通常在裝備回流冷凝管的攪拌反應釜中進行(如圖所示):加入乳化劑、引發劑水溶液和單體后,7090 c之間,pH值在26一次投料法要想獲得高濃度的穩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機理與一般而且容易水解,產生的乙酸會 ,除了乳化劑,醋酸乙7邊進行攪拌,一邊加熱便可制得乳液。乳液聚合溫度

14、一般控制在之間。由于醋酸乙烯酯聚合反應放熱較大,反應溫度上升顯著,定乳液比較困難,故一般采用分批加入引發劑或者單體的方法。乳液聚合機理相似, 但是由于醋酸乙烯酯在水中有較高的溶解度, 干擾聚合;同時,醋酸乙烯酯自由基十分活潑,鏈轉移反應顯著。因此 烯酯乳液生產中一般還加入聚乙烯醇來保護膠體。醋酸乙烯酯也可以與如與氯乙烯單體共聚合可改善聚氯乙稀其他單體共聚合制備性能更優異的聚合物乳液,與丙烯酸共聚合可改善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乳液的粘接性的可塑性或改良其溶解性;能和耐堿性。三、儀器和試劑滴液漏斗一個,100ml 500ml三口燒瓶一個、儀器:機械攪拌器一套,球形冷凝管一個,恒溫水槽一套,溫度計一支

15、,固定夾若干,平板電爐、過硫酸鏤、碳酸氫鈉、十二烷基磺酸鈉、OP-10-1788試劑: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去離子水 NDJ-79型旋轉粘度計、烘箱其它:廣泛pH試紙、 四、實驗步驟 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準備試劑如表所示乳液聚合反應裝置圖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試劑用量表加入量規格藥品名稱64ml聚合級醋酸乙烯5.0g牌號1799聚乙烯醇1.0g化學純十二烷基磺酸鈉 5.0mlOP-10水工業級,濃度20% 溶液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醴5.0ml水溶液分析純,20%過硫酸俊5.0ml化學純,鄰 苯二甲酸二丁酯90ml去離子水水92、首先在三口燒瓶內加入去離子水90克、聚乙烯醇 5克,開啟電動攪拌,水浴加

16、熱至8090 c使其溶解。3、降溫至70 C,停止攪拌,依次加入1g十二烷基磺酸鈉,5ml 20% OP - 10水溶72.5ml引發劑和21.4ml醋酸乙烯酯,開啟攪拌,反應開始。4、至反應體系出現蘭光,表明乳液聚合反應開始啟動,15分鐘后再加入另一半引發劑,并開始緩慢滴加剩余單體 42.8ml醋酸乙烯酯,于兩個小時內加完。滴加時注意控制反應溫度不變。5、滴加完畢后繼續攪拌,保溫反應 30分鐘,撤除恒溫浴槽,繼續攪拌冷卻至室溫。6、將生成的乳液經紗布過濾倒出,進行物性測試。五、乳液的物性測試1、pH值測定:以 pH試紙測定乳液 pH值;2、固含量測定:在己稱好的鋁箔中加入 0.5克左右試樣(

17、精確至0.0001克)放在平面電爐上烘烤至恒重,按下式計算固含量:固含量()=(W -W) /(W -W)0021式中W為鋁箔重;W為干燥前試樣重+鋁箔重;W為干燥后試樣重+鋁箔重。201六、,國考題a.醋酸乙烯乳液聚合體系與理想乳液聚合體系有何不同?b.如何從聚合物中分離出固體聚合物?c.為什么要嚴格控制單體滴加速度和聚合反應溫度?d.醋酸乙烯酯乳液有何用途?e.市售的醋酸乙烯酯單體一般需要蒸播后才容易發生聚合反應,為什么?實驗五聚乙烯醇縮甲醛膠水的制備一、實驗目的1 . 了解聚合物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2 .掌握由聚乙烯醇制備聚乙烯醇縮甲醛的方法。二、實驗原理+的催化作用下發生縮合反應:聚乙

18、烯醇與甲醛在 H9+H-CHCH+HCHO-CHCH-CHCH 2 22 OHOHOH-CHCH-CHCH-CHCH 2 22 OOHOCH2+存在下轉化聚乙烯醇與甲醛的縮合反應是分步進行的,首先形成半縮醛,且在H:成碳正離子,然后與相鄰的羥基作用而得縮醛+H -CHCH+HCHO-CHCHCH -CH, 2 22 OHOHOH+ H -CHCH -CHCH -CHCHCH -CH-CHCH -CHCH 2 22222. OOHOHOHOHO .+ HCHOOHCH 222 O-H2-CHCH-CH-CHCHCH . . 2 22 一, OHOHO , +CH 2+-H -CHCH -CH-C

19、HCHCH.2 22 . . +OHOHO CH 2-CHCH -CHCH-CHCH 2 22 OOHO CH 2年代開聚乙烯醇縮甲醛膠水最初只是代替漿糊及動植物膠、文具膠等來使用,70始用于民用建設,此后又應用于壁紙、玻璃、瓷磚等的粘貼,目前作為膠粘劑也廣泛應用于內外墻涂料、水泥地面涂料的基料等。三、實驗儀器與試劑 250 mL三口瓶一只,回流冷凝管一支,電動攪拌器,水浴,溫度計一支儀器:,鹽酸去離子水 70mL, 1:4 0.5mL ,甲醛水溶液,PVA1799試劑:聚乙烯醇() 7g37%3mL1.5 mL 溶液 NaOH 8% 四、實驗步驟10實驗裝置如圖:C,攪拌及 70 mL去離子

20、水,水浴加熱至95在250 mL三口瓶中加入 7 g PVA鹽酸0.5 mL,調節反應體系的 使PVA全部溶解,溶解后將溫度降至85C,加入1:4分鐘,60 40甲醛水溶液(37%),維持90 C攪拌反應pH值為13,再加入3 mL% 1.5 mL 8當有滿意的粘接性后立即加入體系逐漸變稠,可取少許用紙試驗其粘接性。,冷卻后將無色透明粘稠的液體從三頸瓶9 NaOH溶液,調節反應體系的 pH值為8中倒出,即聚乙烯醇縮甲醛膠水。五、思考題 PVA 1 .如何加速 的溶解? 2.最后加入 NaOH的作用是什么? 六、注意事 項.整個反應過程中攪拌要充分均勻,當體系變粘稠出現氣泡或有絮狀物產生時應馬上

21、1加入NaOH溶液,終止反應。后加入少值調整至 78 2.工業上生產膠水時,為了降低游離甲醛的含量,常在 pH量尿素,發生服醛化反應。實驗六 酚醛樹月旨的合成 一、目的要求:了解縮聚反應的特點及反應條件對產物性能的影響。、1學會在苯酚存在下測定甲醛含量的方法。、2二聚合原理:模制器,它具有很多優點酚醛樹脂是最早實現工業化的樹脂,如抗濕、抗電、耐腐蝕.件有固定形狀、不開裂等是現代化工業中應用廣泛的塑料之一其反本實驗是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使甲醛與過量苯酚縮聚而得到熱塑性酚醛樹脂,應如下:OH OHOHOHOH CHCH+O CHOH22211OHOHOHOHOCH , 2CHCH 22nOHH O

22、HOHOH CH OHCH+CHO 222繼續反應生成線形大分子:OH POHOHOH OCH , 2CHCH22 n4-10。,線性酚醛樹脂分子量1000以下聚合度約分析甲醛含量的方法是根據甲醛與亞硫酸鈉作用生成氫氧化鈉的量來計算甲醛含,其反應如下:量.三、主要試劑和儀器主要試劑:1、試劑規格用量名稱苯酚 AR 50g 單體AR 41g 甲醛 單體AR 1mL鹽酸催化劑2、主要儀器冷凝管,包括圖2-2, 250ml三口燒瓶一個,電動攪拌器一套聚合裝置一套(見實驗2移液管、布氏漏斗、錐形C溫度計一支,加熱套一個)、蒸發皿、吸管、20ml,0100 一只瓶。四、實驗步驟1、酚醛樹脂的合成裝好回流

23、冷,三口瓶中混合.然后固定在鐵架上 50g將苯酚及41g甲 醛溶液在250ml反應鹽酸,土凝器及攪拌器、溫度計,在加熱套中緩緩加熱,使溫度保持在602 c.加1.0ml,即開始.每隔30min用滴管取2-3g樣放入預先稱量好的 250ml錐形并S中,分別進行分析。下層縮合物反應經冷卻后倒去上層水 ,.3h后,將反應瓶中的全部物料倒入蒸發皿中 .樹脂在開始加 熱時起泡沫然后用小火加熱,由于有水存在,用水洗滌數次,至呈中性為止.,稱重。倒在鐵皮上冷卻移去電熱套當水蒸發完后,( 防止生焦 ), 2 、 甲醛含量測定滴加加325ml 蒸餾水 ,250ml3g( 將近準確稱量)苯酚與甲醛的混合物放在錐形

24、瓶中,與甲醛反為了使的為什么用酚酞,NaOH 標準溶液滴定至呈紅色 (?).再加 50ml 1N 溶液 ,應完全溶液滴定至褪色為止。0.5N HCL2h,混合物應在室溫下放置然后用五、結果記錄 1、苯酚存在下甲醛含量之測定甲醛百分含量按下式計算: ;一甲醛含量式中:X%數;mlV一滴定消耗的鹽酸 N一鹽酸的摩爾濃度;(g) W一樣品重(g)和相當于0.03,;1ml1N鹽酸溶液的甲醛含量 實驗數據記錄 2 h 反應時間: 12反應溫度:反應現象:取 樣(g):百分含量 %:空瓶重:瓶 +料重:物料重:3、根據結果計算不同時間甲醛的轉化率, 以時間對甲醛濃度作圖。4、計算苯酚、甲醛加料量之摩爾比

25、, 苯酚過量的目的何在?5、討論實驗結果及意義。6、討論反應結果好壞的原因。7、對堿催化合成酚醛樹脂的結果進行討論。附錄一 高分子化學實驗須知1. 必須了解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及安全制度。2. 實驗前應充分預習實驗內容及教材中的有關部分內容,做到明確本實驗的目的、內容及原理。經檢查合格方能進行實驗。3. 實驗時操作仔細,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隨時如實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以培養嚴謹的科學作風。4. 愛護實驗室儀器設備, 實驗時必須注意基本操作, 儀器安裝準確安全, 實驗臺保持整齊清潔。5. 公用儀器、藥品、工具等使用完畢應立即放回原處,整齊排好,不得隨便動用實驗以外的儀器、藥品、工具等。6. 實驗時

26、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安全制度,以防發生事故。如發生事故,應立即向指導教師報告,并及時處理。7. 實驗后立即清洗儀器,做好清潔衛生工作,并在規定時間內做好實驗報告。8. 發揚勤儉辦學精神,注意節約水電、藥品,杜絕一切浪費。附錄二 高分子實驗室安全制度在高分子合成實驗中,經常使用易燃、有毒的試劑,為杜絕實驗室事故的發生,必須嚴格遵守以下規則:1. 蒸餾有機溶劑時,要注意裝置是否漏氣,以防蒸汽逸出著火。不能直接加熱,要用水浴或油浴等加熱,操作時不能隨意離開工作崗位。132. 減壓蒸餾時要戴防護眼鏡,以防爆炸。3. 萬一發生火災,必須保持鎮靜,立即切斷電源,移去易燃物,同時采取正確的滅火方法將火撲滅。

27、切忌用水滅火。4. 有毒、易燃、易爆炸的試劑,要有專人負責,在專門地方保管,不得隨意存放。5. 電氣設備要妥善接地,以免發生觸電事故,萬一發生觸電,要立即切斷電源,并對觸電者進行急救。6. 實驗完畢,應立即切斷電源,關緊水閥,離開實驗室時,關好門窗,關閉總電閘,以免發生事故。附錄三 常用儀器操作規定(一)電子天平1. 稱量前先明確天平的量程及精度范圍。2. 使用天平者在操作過程中必須要小心謹慎,做到輕放、輕拿、輕開、輕關,不要碰撞操作臺,讀數時,人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能碰著操作臺。3. 接通電源,儀器預熱10 min 。4. 輕輕并短暫地按ON 鍵,天平進行自動校正,待穩定后,即可開始稱量。5.

28、輕輕地向后推開右邊玻璃門, 放入容器或稱量紙 (試樣不得直接放入稱量盤中) , 天平顯示容器重量,待顯示器左邊“0”標志消失后,即可讀數。6. 短暫的按 TAR 鍵,天平回零。7. 放入試樣,待天平顯示穩定后,即可讀數。8. 重復57步驟,可連續稱量。9. 輕輕地按 OFF 鍵,顯示器熄滅,關閉天平。(二)電爐1. 檢查各接頭是否接觸良好。2. 如用變壓器調節加熱時,應根據電爐規格選擇變壓器,線路不能接錯。3. 剛接上電源時,電爐逐漸變紅,否則應立即切斷電流,進行檢查。4. 加熱時,玻璃器皿不能與電爐直接接觸,需放上石棉網。金屬容器不能與電爐絲直接接觸,以免漏電。5. 使用時不得將液體濺到紅熱

29、的電爐絲上。(三)烘箱14烘箱一般用來干燥儀器和藥品, 用分組電阻絲組進行加熱, 并有鼓風機加強箱內氣體對流, 同時排出潮濕氣體,以熱電偶恒溫控制箱內溫度。使用步驟:1. 檢查電源 ( 單相 220V) ,并檢查溫度計的完整和各指示器、調節器非工作位置(指零) 。2. 把烘箱的電源插頭插入電源插座。3. 順時針方向轉動分組加熱絲旋鈕,同時順時針方向轉動溫度計調節旋鈕,紅燈亮表示加熱。4. 當溫度將達到所需的濕度時,把調節器逆時針轉到紅燈忽亮忽滅處, 10 min 左右看溫度是否到達要求的溫度,可用溫度調節器進行調節,調到所需的溫度止。5. 烘箱用完后,將溫度調節器的旋鈕逆時針方向轉動到零處,同時把分組加熱旋鈕到零,切斷電源。注意事項:1. 使用前必須很好的檢查(電源、各調節器旋轉的位置) 。2. 嚴禁將含有大量水分的儀器和藥品放進箱內。3. 易燃、易爆、強腐蝕性及劇毒藥品不得放入烘箱內烘干。4. 使用溫度不得超過烘箱使用的規定溫度。5. 用完后必須把各旋鈕回到零,再切斷電源。6. 要求絕對干燥的儀器和藥品,應該在箱內把溫度降到室溫才可取出。7. 使用溫度要低于藥品的熔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