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2年全國高考模擬參考部分2006年高考物理質量分析一、2006年高考試卷分析(一)試卷總體評價1. 試卷結構2006 年是河南省高考采用“3+理綜(或文綜)”考試方案的第三年,與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北、山東、山西、陜西高考使用的理綜試卷(全國I卷)相同。與2005年高考理綜(河南卷)試卷結構相同,2006年理綜試卷全卷分I、II兩卷,共有31小題,滿分300分。其中,第I卷為選擇題,包括二個大題,21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計126分,占全卷總分的43%;題型為單項選擇題(113小題,內容為生物和化學)和不定項選擇題(1421小題,內容為物理)。第II卷為非選擇題,包括1
2、0個小題,共計174分;題型為填空題、作圖題、簡答題和計算題;考查內容:2125題為物理,2629題化學,3031題生物。另外,將試題按學科劃分,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在考查內容上也與2005年保持相同的比例,約為40%、36%、24%,在賦分上分別約為120、108、72分。2.題型與題量表1: 20022006年理綜試題題量、賦分情況比較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第I卷題量(分值)21題(126分)21題(126分)21題(126分)22題(132分)20題(120分)第II卷題量(分值)10題(174分)10題(174分)10題(174分)12題(168分)10題(
3、180分)全卷題量(分值)31題(300分)31題(300分)31題(300分)34題(300分)30題(300分)由表1可以看出,20022004年高考理綜試卷的題型、題量分布及賦分比例一直處于不斷地調整之中,試題調整的直接目的在于調節試題整體難度、充分發揮主、客觀試題的功能及雙向調節作用,使試題整體結構更趨合理。從整體上看,第I卷、第II卷題量和分值有“此削彼長”的趨勢。但從2004年起,高考理綜試卷的題型、題量分布及賦分比例基本上保持穩定,說明經過不斷地探索,高考理綜試卷的結構正逐漸走向成熟。3 試題難度表2:20052006年高考理綜第I、卷及全卷難度比較滿 分平均分標準差難度信度年
4、份 2006200520062005200620052006200520062005第I卷12687.5483.7927.6623.940.690.66第卷17475.1373.6034.8934.580.430.42全 卷300162.67157.3859.1954.930.540.510.910.89表3:20042006年高考理綜物理部分難度比較年份客觀題主觀題合計分值平均分難度分值平均分難度分值平均分難度20064828.320.597227.870.38712056.190.46820054823.830.4967221.350.29712045.180.37720044827.84
5、0.587224.270.3412052.110.43抽樣統計表明,2006年高考理綜試題除21、25、30題難度較大(難度系數0.4)外,其余試題都以容易題和中等難度試題為主。從試卷整體難度上看,2006年高考理綜試題無論在第I卷、第卷還是全卷都與2005年試題難度相當,略微偏易。說明,近兩年高考理綜命題在整體難度控制上把握得較好,使試題保持了穩定性。對試題的整體印象2006年高考理科綜合能力測試(河南卷)與2005年相比,難度相當且略有下降。試卷和考試大綱的參考樣卷結構基本一致,在答卷方式、考試時間、全卷滿分值、題型比例、組卷方式等方面均與去年理科綜合試題基本保持一致,體現了試題的持續性和
6、穩定性;整個試卷采取“拼盤”的形式,每一個試題都有明顯的學科分類;另外,同一學科試題相對集中排列,這都有利于中學理、化、生教學。試題緊扣中學教學大綱、考試大綱,貼近中學教學實際,貼近生活實踐;以考查主干知識為主,較好地體現了考試大綱中對各學科所提出的能力要求;側重對考生學習方式的考查,即掌握知識的方法和分析運用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中學教學起到了較好的導向作用。(二)試卷結構及特點1、雙向細目表統計(知識點與能力要求,題型題量與分值比例)物理能力層次題目(分值)知識點理解推理綜合應用實驗合計質點的運動23(16) 力學53分牛頓運動定律24(19)萬有引力定律16(6)振動和波19(6)動
7、量、機械能20(6)分子熱運動、氣體18(6)熱學6分電容,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25(20) 電磁學43分電阻的測定22(11)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17(6)電磁感應21(6)光的干涉22(6)光學12分光的折射、光子15(6)原子核14(6)原子核62、試卷的顯著特點試題注重了對主干知識及其基礎性應用的考查。2006年高考理科綜合物理部分在適當照顧知識覆蓋面的前提下,突出考查了物理學的主干知識??键c,如質點的運動、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振動、動量、功和能等力學知識,總計53分,占物理總分(120分)的44%;電容、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電阻的測定、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
8、的運動、電磁感應等電磁學知識,總計43分,占滿分(120分)的36%,這兩部分集中考查了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及考生的學習研究創新能力,能全面體現出高考區分度。2006年試題與2005年相比,整體難度有所下降,2005年物理部分整體難度系數為0.4,今年為0.468,這就說明,只要夯實雙基,注重提高能力,就會考出好成績,這對中學物理教學有很好的導向作用。試題加強了與自然現象、生產生活、體育活動、科學實驗及科技動態等實際問題的結合,體現了學以致用的原則,具有時代氣息。如第16題的“嫦娥1號”探月衛星,第17題的“濾速器”,第20題的運動員起跳,第23題云層對聲波的反射,第24題的傳送帶運煤塊,第25
9、題的演示實驗等,這是近幾年高考試題的一個趨勢和方向,這也體現了科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推動了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今年高考物理實驗題的難度有所下降,但是對考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和實驗素養等主面方面的考查要求并沒有下降,第22(1)題注重于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考查,第22(2)題則側重于實驗原理和方法的靈活運用和遷移。實驗能力的考查不拘泥于教材,更注重考查設計性實驗,體現了“題在書外,理在書中”的命題思想。電阻測量方面的試題頻繁出現在近十年高考中,但每道題情景、條件、要求和方法各不一樣,正所謂實驗題奧妙無窮,變化萬千。最佳題第24題是運動
10、學問題,是區分度(0.71)最高的試題。本題從情景立意源于生產實踐;模型構建質點的勻速及勻加速運動;思維升華多角度擴散思維;題型功能實出物理精髓之“理解”涵義等幾個方面都不失為一道“風格”凸顯的好題。新穎題第21題將傳統平行導軌變為可移動平行導軌,在移動變化中考查學生對電磁感應及電路知識的理解和比較,真可謂經典與創新并舉。值得商榷的問題 第24、25兩題若單獨考查都不失為好題,但在同一試卷中考查,顯得考查知識點重復,因為兩題均考查了“力學三觀點”中“力的觀點”,這在理綜各科相對篇幅較小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 第23題主要考查了一個勻速直線運動公式,滿分16分,考查知識與實際賦分顯得不盡合理??颇?/p>
11、人數平均分難度值標準差一本分一本人數一本率二本分二本人數二本率總分279114510.60112559021617.74%548603221.61%語文2790996.460.6431711123028.25%105656323.52%數學2789889.590.5973012322047.90%112627722.50%英語2789597.480.652912823058.26%119645123.13%綜合27897167.70.5596224521817.82%219619222.20% 整套試卷中“動量和能量”這兩個重點內容和觀點上僅出了一個6分的選擇題(第20題),顯得份量不夠,且此
12、題區分度(0.24)最低。(三)考試主要數據科目三本分三本人數三本率???分???人數???率總分525849530.44%4801304646.74%語文103855830.66%981391649.86%數學107857430.73%971322547.40%英語114916232.84%1061318947.28%綜合206856330.70%1801312947.06%(四)試題分析14.某原子核X吸收一個中子后,放出一個電子,分裂為兩個粒子.由此可知A.A=7,Z=3 B.A=7,Z=4C.A=8,Z=3 D.A=8,Z=4答案A答題情況滿分平均分標準差難度區分度選A選B選C選D選其
13、它64.282.710.710.480.730.130.090.050.01考查意圖核反應規律及推理能力。分析解答根據題意列出核反應方程:,核反應過程中遵守質量數、電荷數守恒,于是有:A+1=0+2×4及Z+0=(1)+2×2。故有A=7,Z=3。錯解分析不能正確寫出核反應方程式或基本粒子符號,記憶不準導致錯解,如:方程式中漏掉n或將寫成,導致錯誤的選擇了C;方程式中漏掉,最終選擇了錯誤選項B;也有少數考生計算錯誤而選D的。復習提示在復習核反應部分時,明確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固然是重要的,但準確記憶基本粒子的符號,正確地列出核反應方程則是解題的前提和基礎。15.紅光和紫光
14、相比,A.紅光光子的能量較大;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時紅光的速度較大B.紅光光子的能量較小;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時紅光的速度較大C.紅光光子的能量較大;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時紅光的速度較小D.紅光光子的能量較小;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時紅光的速度較小答案B答題情況滿分平均分標準差難度區分度選A選B選C選D選其它64.62.540.770.580.10.780.050.050.01考查意圖光子說及折射率的應用分析解答紅光頻率小于紫光頻率,結合愛因斯坦光子說E=h可知紅光光子能量較?。挥钟烧凵渎逝c波速的關系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時紅光的速度較大。錯因分析本題考查光的頻率、波速(或波長)等關系和光子說E=h及折射規
15、律,在這三個知識點中,任意一個的缺失都無法得出正確結果,另外有少部分同學誤以為中的“”即中的“v”,而錯誤的選擇了選項A或D。復習提示高考對光學部分知識考查的能力要求相對較低,容易得分,但在復習過程中不留死角的同時也要突出重點,如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干涉、光電效應等,都要特別重視。16.我國將要發射一顆繞月運行的探月衛星“嫦娥1號”。設該衛星的軌道是圓形的,且貼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月球的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約為7.9 km/s,則該探月衛星繞月運行的速率約為A. 0.4 km/s B. 1.8 km/s C. 11 km/s D. 36 km/s答案
16、B答題情況滿分平均分標準差難度區分度選A選B選C選D選其它64.912.320.820.490.040.840.070.040.01考查意圖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導和計算。分析解答探月衛星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可得月球上第一宇宙速度,與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相比,即,代入數據即可得探月衛星繞月運行速率。錯因分析在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列方程時,將萬有引力記為得出錯誤答案A;也有列出方程在推導過程中誤得錯選D;有的考生只記得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就選了C。復習提示知道近地(近月)衛星的繞行速度即該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解決天體運動問題的基本方法,等式兩邊萬有引力、向心力的表達
17、式有多種形式,在平時的復習中要注意理解。17.圖中為一“濾速器”裝置的示意圖。a、b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屬板,一束具有各種不同速率的電子沿水平方向經小孔O進入a、b兩板之間。為了選取具有某種特定速率的電子,可在a、b間加上電壓,并沿垂直于紙面的方向加一勻強磁場,使所選電子仍能夠沿水平直線OO運動,由O射出。不計重力作用。可能達到上述目的的辦法是aOOb圖1A.使a板電勢高于b板,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B.使a板電勢低于b板,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C.使a板電勢高于b板,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D.使a板電勢低于b板,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答案AD答題情況滿分平均分標準差難度區分度選A選B選C選D選其它64
18、.352.680.730.610.270.230.270.170.07考查意圖電場力方向、洛侖茲力方向(左手定則)、共點力平衡條件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析解答本題“濾速器”即速度選擇器,工作條件是電場力與洛侖茲力平衡,即qvB=qE,所以v=E/B。顯然“濾速器”只濾“速”,與粒子電性無關,故可假設粒子電性為正,若a板電勢較高,則電場力方向指向b板,洛侖茲力應指向a板方可滿足條件,由左手定則可得選項A是正確的;若a板電勢較低,同理可得選項D是正確的。錯因分析若考生不知道“濾速器”與粒子電性無關,首先就會多走彎路,電場力方向弄錯或誤用右手去判斷洛侖茲力方向均可導致錯選選項B、C。復習提示本題屬
19、于經典的復合場中帶出電粒子的運動問題。解決此類問題,應將受力分析與運動形式相結合,而各種力的決定因素和方向判定則是基礎。另外還要有意強化這些知識的實際應用。1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氣體的溫度升高時,分子的熱運動變得劇烈,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撞擊器壁時對器壁的作用力增大,從而氣體的壓強一定增大B.氣體的體積變小時,單位體積的分子數增多,單位時間內打到器壁單位面積上的分子數增多,從而氣體的壓強一定增大C.壓縮一定量的氣體,氣體的內能一定增加D.分子a從遠處趨近固定不動的分子b,當a到達受b的作用力為零處時,a的動能一定最大答案D答題情況滿分平均分標準差難度區分度選A選B選C選D選其它62.99
20、30.50.540.090.220.060.630.01考查意圖氣體壓強的產生、熱力學第一定律、分子間作用力與力學知識綜合。分析解答氣體壓強與兩個因素有關:氣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A、B兩選項均因缺少其中之一的限制不能“一定”。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得,由于Q的正負數情況未知,故的正負亦未知;由分子間作用力圖線可知,a受b作用力為零時在處,此前分子引力始終對a做正功,以后將做負功,由動能定理可知,此過程中分子力做正功最多,a動能最大。錯因分析對壓強的微觀解釋記憶不準確,錯誤的選擇選項A、B;對熱力學第一定律理解不全面錯選C。復習提示熱學部分知識少,能力要求低,且多為記憶性,對其
21、概念規律的復習一定要準確記憶。19.一砝碼和一輕彈簧構成彈簧振子,圖1所示的裝置可用于研究該彈簧振子的受迫振動。勻速轉動把手時,曲桿給彈簧振子以驅動力,使振子做受迫振動。把手勻速轉動的周期就是驅動力的周期,改變把手勻速轉動的速度就可以改變驅動力的周期。若保持把手不動,給砝碼一向下的初速度,砝碼便做簡諧運動,振動圖線如圖2所示.當把手以某一速度勻速轉動,受迫振動達到穩定時,砝碼的振動圖線如圖3所示.圖1若用T0表示彈簧振子的固有周期,T表示驅動力的周期,Y表示受迫振動達到穩定后砝碼振動的振幅,則A.由圖線可知T0=4 sB.由圖線可知T0=8 sC.當T在4 s附近時,Y顯著增大;當T比4 s小
22、得多或大得多時,Y很小D.當T在8 s附近時,Y顯著增大;當T比8 s小得多或大得多時,Y很小答案AC答題情況滿分平均分標準差難度區分度選A選B選C選D選其它62.562.970.430.50.690.160.090.050.02考查意圖受迫振動、簡諧運動和共振的概念及關于振動圖象的理解。分析解答把手不動,砝碼自由振動的周期為固有周期,由圖2可知,選項A是正確的;把手轉動時振子做受迫振動,當驅動力周期T在固有周期T0附近時發生共振,Y顯著增大,于是選項C是正確的。錯因分析對自由振動、受迫振動的概念及圖象不理解從而錯誤的選擇選項B;不清楚共振的條件錯選D。復習提示振動分為自由振動和受迫振動,復習
23、時要找出各自對應的概念和規律加以比較;對于共振要知道其條件及常見的應用。20.一位質量為m的運動員從下蹲狀態向上起跳,經t時間,身體伸直并剛好離開地面,速度為v.在此過程中,A.地面對他的沖量為mv+mgt,地面對他做的功為mv2B. 地面對他的沖量為mv+mgt,地面對他做的功為零C. 地面對他的沖量為mv,地面對他做的功為mv2D. 地面對他的沖量為mv-mgt,地面對他做的功為零答案B答題情況滿分平均分標準差難度區分度選A選B選C選D選其它62.382.930.40.240.340.40.140.110.01考查意圖動量定理的應用、功的概念。分析解答對運動員應用動量定理得,所以地面對他的
24、沖量為;由于地面對運動員的支持力的作用點的位移為零,根據功的定義,地面對他做的功也為零。錯因分析應用動量定理時不理解I是合外力的沖量,也有部分考生對忽略重力的條件不理解,從而可能錯選C;有的考生在應用動量定理時會出現矢量表示錯誤而選擇D;在求功時,有的考生對運動員應用動能定理時認為h=0或直接應用而錯選了A。復習提示在應用動量定理這一矢量定理時,要理解I是合外力的沖量,當遇到多個力作用時要規定正方向;功的計算式W=Fscos中的s指的是質點的位移,當物體不能看作質點時,s應該是力的作用點的位移,因此,它不一定等于物體的位移。××××××
25、;××××××××××××××××××××××××ORacbd21.如圖,在勻強磁場中固定放置一根串接一電阻R的直角形金屬導軌aob(在紙面內),磁場方向垂直于紙面朝里,另有兩根金屬導軌c、d分別平行于oa、ob放置。保持導軌之間接觸良好,金屬導軌的電阻不計?,F經歷以下四個過程:以速度v移動d,使它與ob的距離增大一倍;再以速率v移動c,使它與oa的距離減小
26、一半;然后,再以速率2v移動c,使它回到原處;最后以速率2v移動d,使它也回到原處。設上述四個過程中通過電阻R的電量的大小依次為Q1、Q2、Q3和Q4,則A.Q1=Q2=Q3=Q4 B.Q1=Q2=2Q3=2Q4C.2Q1=2Q2=Q3=Q4 D.Q1Q2=Q3Q4答案A答題情況滿分平均分標準差難度區分度選A選B選C選D選其它62.252.910.380.430.40.130.240.220.01考查意圖電磁感應與電學知識的綜合。分析解答由結合電磁感應與電學知識可得,即某過程中流過R的電量大小僅取決于該過程中線圈所圍面積的變化量,而與移動速率無關。錯因分析考生在由的計算過程中,使用認為v變為原
27、來的2倍,Q即為原來的2倍,沒有考慮到v變化的同時,時間t也發生了變化,因而錯選C,或沒有注意題目要問的是電量的大小而錯選選項D。復習提示電磁感應與電學部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復習過程中要加強各部分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強化電磁感應問題的電路意識。22、(17分)利用圖中裝置研究雙縫干涉現象時,有下面幾種說法:A.將屏移近雙縫,干涉條紋間距變窄B.將濾光片由藍色的換成紅色的,干涉條紋間距變寬C.將單縫向雙縫移動一小段距離后,干涉條紋間距變寬D.換一個兩縫之間距離較大的雙縫,干涉條紋間距變窄E.去掉濾光片后,干涉現象消失其中正確的是。答案A、B、D答題情況題號22(1)22電路圖22表達式平均分
28、3.183.011.36難度系數0.530.430.34考查意圖雙縫干涉現象及動手操作能力。分析解題根據雙縫干涉條紋間距公式可知選項A、B、D是正確的;選項C “將單縫向雙縫移動一小段距離”不影響條紋間距大小,去掉濾光片后發生的是白光的雙縫干涉,屏上出現彩色條紋。故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A、B、D。錯因分析有的考生沒有記住公式而在A、B、D三個選項上出現錯誤;有的考生不知道紅光和藍光的波長大小關系或對濾光片的性能不了解而錯選B;有的考生把公式中的d當作單縫與雙縫的距離而錯選了C;去掉濾光片后有的考生不知道還能發生白光的雙縫干涉而錯選了E。復習提示雙縫干涉是大綱明確要求的學生分組實驗,而有的考生沒有
29、做過該實驗,對實驗裝置及性能根本不了解。只靠老師講實驗,學生記實驗是違背物理科學思想的,這一點應引起教學上的重視。(2)現要測量某一電壓表的內阻。給定的器材有:待測電壓表(量程V,內阻約4 k); 電流表(量程1.2 mA,內阻約500 );直流電源E(電動勢約2.4 V,內阻不計);固定電阻個;R1=4 000 ,R=10 000 ,R3=15 000 ;電鍵S及導線若干。要求測量時兩電表指針偏轉均超過其量程的一半。i.試從個固定電阻中選用個,與其它器材一起組成測量電路,并在虛線框內畫出測量電路的原理圖。(要求電路中各器材用題中給定的符號標出)ii.電路接通后,若電壓表讀數為U,電流表讀數為
30、I,則電壓表內阻RV=。 答案如圖所示 考查意圖對測量電阻的實驗原理的再認識和加工、實驗器材的選擇和電路的設計。分析解答電壓表示數U即為電壓表兩端的電壓,根據歐姆定律,測電壓表的內阻,只需測出電壓表中的電流即可。若直接將電壓表與電流表串聯,電流表中的電流約為,即不到其量程的一半,達不到題目的要求。如果再串聯一個固定電阻,電流表示數將更小,所以只能將固定電阻與電壓表并聯,電流表示數減去電阻中的電流等于電壓表中的電流。如果選擇作為并聯電阻,電壓表示數將超過其量程,故只能將與電壓表并聯。錯因分析本題錯誤主要分三類:一是選擇電阻和設計電路錯誤,常見錯誤電路如下:ESVmAR21ESmAR121VVmA
31、ESR121VmAESR2121ESVmAR121mAESVR121造成錯誤的原因,一方面是憑感覺湊電路,另一方面是缺少“回頭看”,即利用電路知識結合題中要求進行驗證;二是思維定勢,拿來主義,比較典型的是加入滑動變阻器,設計為分壓式或限流式電路;三是畫圖不規范,細節處出錯,如將畫成,漏畫開關S或不標器材符號等;表達式出錯,如寫成等,這主要是不細心造成的。復習提示 物理實驗題在高考中一直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高考命題力圖通過筆試的形式下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電學實驗是歷來考試的重點和難點,測電阻更是電學??键c。復習時要對常用方法“伏安法”加深理解,對伏安法派生出的“伏阻法”、“安阻法”、“伏伏法”、
32、“安安法”等進行比較,區別應用,還要從實驗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實驗方法的靈活遷移上下功夫,進一步向設計性和開放性實驗靠近,強化自己的實驗設計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23、(16分)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濃云層。為了測量云層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與觀測者的距離為d=3.0km處進行一次爆炸,觀測者聽到由空氣直接傳來的爆炸聲和由云層反射來的爆炸聲時間上相差t=6.0s。試估算云層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氣中的聲速v=km/s。答題情況本題平均得分7.98分,標準差為6.42,難度為0.5,區分度為0.5??疾橐鈭D勻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應用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析解答如圖,A表示爆炸處,O表示觀測者所在處,h表示
33、云層下表面的高度。用t1表示爆炸聲直接傳到O處所經時間,則有d=vt1用t2表示爆炸聲經云層反射到達O處所經歷時間,因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dOA已知t2t1t聯立式,可得 代入數值得h=2.0×103 m錯因分析部分考生沒有認真分析題意,稍看一下題意就憑想當然去做,對聲波的傳播路徑不清楚,大腦中沒有建立清晰正確的物理圖景就盲目下手,出現的錯誤路徑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hdhhdhd有的考生計算結果不帶單位或單位帶錯,如h=2.0 m或h=2.0而丟了3分,這一點也充分表明了這些考生平時沒有養成細心和規范做題的良好習慣。復習提示本題考查的是運動學問題。復習中應針對具體問題著重分析物體
34、的運動情景,做題時畫出運動簡圖,然后選擇物理規律求解問題。24、(19分)一水平的淺色長傳送帶上放置一煤塊(可視為質點),煤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初始時,傳送帶與煤塊都是靜止的。現讓傳送帶以恒定的加速度a0開始運動,當其速度達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勻速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跡后,煤塊相對于傳送帶不再滑動。求此黑色痕跡的長度。答題情況 本題平均得分7.97分,標準差為6.84,難度為0.42,區分度為0.71??疾橐鈭D物體相對運動的情景分析、相對位移的求解及分析綜合能力。分析解答方法一:根據“傳送帶上有黑色痕跡”可知,煤塊與傳送帶之間發生了相對滑動,煤塊的加速
35、度a小于傳送帶的加速度a0。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可得a=g設經歷時間t,傳送帶由靜止開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0,煤塊則由靜止加速到v,有v0=a0tv=at由于a<a0,故v<v0,煤塊繼續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再經過時間t',煤塊的速度由v增加到v0,有 v0=v+at´此后,煤塊與傳送帶運動速度相同,相對于傳送帶不再滑動,不再產生新的痕跡。設在煤塊的速度從0增加到v0的整個過程中,傳送帶和煤塊移動的距離分別為s0和s,有s0=a0t2+v0t' 傳送帶上留下的黑色痕跡的長度 l=s0s由以上各式得方法二:第一階段:傳送帶由靜止開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0,設經歷時
36、間為t,煤塊加速到v,有vv傳送帶和煤塊的位移分別為s1和s2,第二階段:煤塊繼續加速到v0,設經歷時間為,有v傳送帶和煤塊的位移分別為s3和s4 ,有傳送帶上留下的黑色痕跡的長度由以上各式得方法三:用相對加速度求解。傳送帶加速到v0 ,有 傳送帶相對煤塊的速度 整個過程中傳送帶相對煤塊的位移即痕跡長度由以上各式得方法四:用圖象法求解畫出傳送帶和煤塊的圖象,如圖所示。Ot2t11tv0v其中,黑色痕跡的長度即為陰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積,有:錯因分析本題題目中明確寫道:“經過一段時間,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一段黑色痕跡后,煤塊相對于傳送帶不再滑動?!边@就說明第一階段傳送帶的加速度大于煤塊的加速度。當傳送
37、帶速度達到時,煤塊速度,此過程中傳送帶的位移大于煤塊的位移。接下來煤塊還要繼續加速到,傳送帶則以做勻速運動。兩階段的物體位移之差即為痕跡長度。有的考生對此過程理解不深,分析不透,如漏掉第二階段只將第一階段位移之差作為痕跡長度;將煤塊兩階段的總位移作為痕跡長度;用第一階段的相對位移與第二階段的煤塊位移之和作為痕跡長度;還有的考生分三種情況討論;有的甚至認為煤塊最終減速到零,這些都說明了考生對物體相對運動時的過程分析能力差;有的考生由于緊張或馬虎而出現物理量“換座位”現象,即把兩物體的對換出錯;個別考生則是生搬硬套以前的訓練過的題型,將水平傳送帶改為傾斜傳送帶;按兩者速度大小分討論等。復習提示復習
38、多對象(本題是雙對象)的運動學問題時,既要考慮每個物體的受力情況及運動情況,又要考慮到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只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把握題意,選擇規律時才能得心應手。25、(20分)有個演示實驗,在上下面都是金屬板的玻璃盒內,放了許多用錫箔紙揉成的小球,當上下板間加上電壓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動。現取以下簡化模型進行定量研究。如圖所示,電容量為C的平行板電容器的極板A和B水平放置,相距為d,與電動勢為、內阻可不計的電源相連。設兩板之間只有一個質量為m的導電小球,小球可視為質點。已知:若小球與極板發生碰撞,則碰撞后小球的速度立即變為零,帶電狀態也立即改變,改變后,小球所帶電荷符號與該極板相同,電量
39、為極板電量的倍(1)。不計帶電小球對極板間勻強電場的影響。重力加速度為g。ABd()欲使小球能夠不斷地在兩板間上下往返運動,電動勢至少應大于多少?()設上述條件已滿足,在較長的時間間隔T內小球做了很多次往返運動。求在T時間內小球往返運動的次數以及通過電源的總電量。答題情況 本題平均得分4.37分,標準差為6. 14,難度為0.22,區分度為0.67.其中第(1)問平均得分2.26分,難度為0.38;第(2)問平均得分2.11分,難度為0.15??疾橐鈭D平行板電容器、帶電粒子在復習場中的運動及綜合應用能力。分析解答 (1)用Q表示極板電荷量的大小,q表示碰后小球電荷量的大小。要使小球能不停地往返
40、運動,小球所受的向上的電場力至少應大于重力,則q>mg其中 q=Q又有Q=C由以上三式有 >(2)當小球帶正電時,小球所受電場力與重力方向相同,向下做加速運動。以a1表示其加速度,t1表示從A板到B板所用的時間,則有q+mg=ma1d=a1t12當小球帶負電時,小球所受電場力與重力方向相反,向上做加速運動,以a2表示其加速度,t2表示從B板到A板所用的時間,則有qmg=ma2d=a2t22小球往返一次共用時間為t1+t2,故小球在T時間內往返的次數由以上關系式得小球往返一次通過的電量為2q,在T時間內通過電源的總電量Q'=2qn由以上兩式可得錯因分析部分考生基本能力不足,不
41、能正確進行受理分析,如漏掉重力,將加速度表示成;只分析向上或向下一種情況,求往返時間時認為向上和向下運動時間相等,將往返一次的時間表示成;基本公式或方程式列錯,如,等,一方面說明有些考生基礎知識不過關,另一方面也說明有些考生在處理復雜問題時心理素質不過硬,忙中出錯;有些考生對相對復雜的數學運算表現的不夠自信而放棄了該題,這在考后與考生的交談中得到了驗證;有的考生在求總電量出錯,如寫成,這一點可用電流強度的定義模型用等效法去理解。復習提示本題屬于牛頓運動定律在復合場中的運用題型。對于此類試題,一方面要打好基礎,對基礎知識必須逐個過關,不留死角,另一方面要有力學觀點處理電學問題的思想意識,對于情景
42、復雜的題目,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拆開”,一方面拆知識,一方面拆過程,在不斷地拆裝過程中升華思想,提升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五)學生答題情況總結審題能力欠缺。表現在對題中符號視而不見,“另立門戶”,對關鍵題眼洞察不深,如考生在做第22(2)題時將寫成,畫電路圖時未按要求標出器材的符號;第23題觀測者和炸彈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有的考生卻按空中爆炸處理;做第24題時將寫成a,題中明確寫出“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跡”,有的考生就分析不出來起始時傳送帶的加速度比煤塊的大,還竟然分情況討論;做第25題時將電動勢寫成E,結果與電場強度E混淆;有的考生竟沒有注意到小球碰后電性的改變,認為小球上下運動時受力情況相同。
43、基礎知識薄弱。很多考生在平時復習中忽視基礎,盲目拔高,結果在今年高考中失分嚴重,如實驗題第22(2)題,本題電路圖難度為0.43,而表達式難度卻為0.34。有的考生設計電路正確,卻不會利用電路的串并聯知識正確寫出電壓表內電阻的表達式;做第24題時對煤塊列出這樣的方程;第25題是一道力電綜合題,對于電學基本公式記不住,不理解,結果造成錯誤百出。實驗能力較差。2006年理科綜合物理實驗題的區分度為0.63,難度系數為0.44,低于整卷難度系數。如實驗題的第22(1)題,該題的難度系數為0.53,但全對率為28.9%;實驗題第22(2)題的難度系數為0.4,全對率為23.9%。這就證明,如果考生就沒
44、有動手做過實驗是很難全對的。從這兩道題的得分情況就可以看出學生的實驗素養還有待提高,而有的考生只愿動筆做實驗題,卻不愿花時間和精力親自動手操作,這一點應引起考生的注意。二、我市高三復習與高考吻合情況統計題號主要考查知識點質量預測相似題14原子核的組成、核反應方程二(14)、三(14)15物理光學、幾何光學二(15)、16萬有引力、天體的運動一(17)、二(18)、三(17)17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二(19)、三(20)18熱學三次預測19振動圖象、共振二(17)、三(19)20沖量和動量、功和能三次預測21一部分導線切割磁感線三次預測22伏安法測電壓表內阻二(22)、三(22)23勻速
45、運動三次預測都沒有24牛頓運動定律、先加速再勻速運動(傳送帶)二(23)25帶電粒在電場中的運動三次預測三、畢業班復習建議與工作安排(一)復習建議1、依托教材,回歸基礎高中物理的教學要抓好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方法的落實,以教材為線索,把考試大綱中的知識點作為重點,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不僅理解它們的含義,弄清它們的本質,而且要理解這些概念和規律產生的背景、適用條件,與相關相近概念和規律的聯系和區別,通過基本方法的訓練提升能力,做好學科內綜合的準備,最終學會應用這些概念規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高考近年來特別注意立足基礎知識的考查,回歸課本,“老干新枝”或“脫衣換帽”表現得很明顯,部分理科綜合試題都源于課本,是對課本例題、練習題及習題的類比、改編、整合、延伸和拓展。如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金融工程》 課件 第10、11章-期權價格的無套利關系;期權的交易策略
- 2025年54青年節主題活動方案
- 瀝青拌合站安全生產培訓
- 模塊六商務交往禮儀
-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桂城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命題預測及題型示例英語試題含解析
-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中外文化交流(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職業師范學院《醫學創新思維訓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環境生物學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揚州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半期聯合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數字水印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紙質文物修復與保護》課件-29古籍的裝幀形制
- 2024-2029年中國ICT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TPM培訓資料-課件
- 職業健康知識培訓考試題及答案
- 全科醫學實踐教學中的病例討論與演示
- 文化小隊組建方案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材簡要分析課件
- 急診開放性傷口沖洗專家共識(2023版)解讀
- 《國歌法》、《國旗法》主題班會
- 浙江省B類表施工單位報審報驗表
-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師崗位分級設置與聘任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