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流行病學研究現狀_第1頁
老年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流行病學研究現狀_第2頁
老年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流行病學研究現狀_第3頁
老年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流行病學研究現狀_第4頁
老年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流行病學研究現狀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老年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流行病學研究現狀    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和老年期癡呆的患病率增加,老年期癡呆的發病日益成為醫療和公共健康事業的沉重負擔。老年輕度認知功能損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Alzheimer病(AD)之間的一種中間過渡狀態,是AD的早期階段1-4。MCI患者以每年10%l5%的速度發展為AD,是正常老人發生AD的10倍4。迄今為止,由于對AD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因而對MCI這一特殊階段的研究,有助于辨別癡呆的高危人群,為老年期癡呆尋找最佳的干預時間。本文從MCI的概念和診斷、流行

2、與轉歸及其影響因素方面的研究現狀綜述如下。1   MCI的定義與概念MCI是介于癡呆和正常衰老之間的一種認知功能損害狀態,是一個仍有爭議的診斷概念,1962年,Kral提出良性老年健忘癥(Benign Senescent Forgetfulness, BSF)概念5,其特點是在某一時刻回憶名字或者往事困難,而另一時刻又能想起來;有自知力,記憶測驗成績與無記憶困難者相近,不會發展為癡呆。該定義由于良性與惡性之間界限不清,爭議頗多。1986年,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提出與年齡有關的記憶損害(Age-Associated Memory Impairment,AAMI)概念并制定了

3、相應的診斷標準6。其中強調的是與年齡相符的記憶減退,要求記憶測驗得分低于年輕成年人均數1個標準差,而其他認知功能基本正常。但由于按常態可能有16%的年輕成年人到老年后即使沒有記憶減退也可能符合AAMI診斷,從而使這一定義和診斷標準的應用受到局限。國際老年精神科協會于1994年提出了與衰老有關的認知功能下降(Aging-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AACD)的概念7。與AAMI不同的是,AACD不僅存在記憶下降,其他認知功能也受影響,而認知功能下降的原因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按這一定義,有些可能是早期癡呆,有些則與衰老有關。鑒于上述原因,許多研究者建議制

4、定與年齡無關的MCI概念和診斷標準,認為這樣更有利于研究和交流。因此,在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中列出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Disorder,MCD)的診斷條目8,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DSM-IV )中則將輕度神經認知障礙(Mil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MND)作為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提出9。兩者強調MC

5、I是一種病理性認知功能損害,在診斷時需要有明確的器質性病因,但在實際應用中有一定難度。以上概念及診斷標準的研究與變化,帶動了老年癡呆癥前期階段的研究,但由于缺乏操作性,以致多數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1999年,美國Petersen等1在論文中描述了MCI的臨床特征并提出MCI診斷標準,彌補了以上不足。MCI是目前最廣為接受的概念,它特指有輕度記憶或認知損害,但沒有達到癡呆的老年人,其病因不能由已知的醫學或神經精神病狀況解釋。2   MCI診斷標準目前尚無統一的MCI診斷標準。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研究者對MCI的診斷不盡一致,寬嚴不一,不少研究者還自制了一些診斷標準

6、。以下為幾個較為常用的標準。2?1   DSM-IV診斷標準9   (1)存在下述2項以上認知功能損害且持續2周以上:a?學習和回憶能力下降;b?敝蔥心芰習?;c?弊飭?及信息處理速度下降;d?備兄?能力障礙;e?庇镅哉習?。(2)體檢或實驗室檢查的客觀證據表明,認知損害與神經系統或全身健康狀況有關。(3)神經心理測試有認知功能下降的證據。(4)認知障礙導致社交、工作及其他方面能力下降。(5)認知損害的程度尚未達到譫妄、健忘、癡呆的標準,也并非由其他心理疾患所致,如抑郁癥等。2?2   Mayo診斷標準10   (

7、1)病人自覺或知情人認為有記憶減退;(2)總體認知功能正常;(3)客觀檢查有記憶損害或有一項其他認知功能受損,記憶或認知功能受損評分低于同年齡均數1?52個標準差;(4)癡呆程度量表(CDR)評分為0?5;(5)一般日常生活功能正常;(6)不符合癡呆診斷標準。2?3   Petersen等1的MCI診斷標準   美國Petersen等于1999年制定,其MCI定義和標準相對較為完整和準確,操作性強,故使用比較多。具體包括:(1)以記憶減退為主訴(有家屬或知情者證實);(2)客觀檢查有與年齡和教育程度不符的記憶損害;(3)總體認知功能正常;(4)一般日常生

8、活功能保存;(5)不符合癡呆診斷標準。2?4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MCI診斷標準11   國內對MCI研究起步較晚,所作研究不多,多數標準由國外引進或參考國外標準而制定。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MCI診斷標準11經修訂后如下:(1)年齡5585歲;(2)主觀和客觀檢查有認知功能損害;(3)韋氏記憶測驗的記憶商(WMS,MQ)為6079分;(4)MMSE得分26分,總體衰退量表(GDS)評定為23級;(5)生活及社會功能有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18分;(6)Hachinski缺血指數<4分;(7)認知功能損害病程3個月;(8)不符合癡呆

9、診斷標準;(9)排除特殊原因引起的認知功能損害。這些診斷標準中,只有全部符合相應條件者才診斷為MCI。綜合國內外文獻來看,目前大多數研究是參照美國Petersen等的標準,與之相比,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制定的MCI診斷標準將病程標準定為3個月,并增加排除特定原因引起的認知功能損害一項,故國內也多參照此標準。3   MCI的流行與轉歸由于目前還沒有對MCI的確切定義及統一的診斷標準,文獻報道的MCI患病率、發病率及其轉歸不盡相同。歐洲許多報道MCI患病率在2?8%6?5%之間12,13;國內部分地區進行的MCI患病率調查研究結果有一些差異。徐明穎等14對上海1516例65歲以上

10、老年人調查發現,MCI患病率為9?7%;于寶成等15調查石家莊市26個部隊干休所2674名60歲以上的離退休干部的MCI患病率為8?08。對于MCI發病率的研究報道各異16,17,標準不同所得結論也不同,按Petersen等1的診斷標準MCI發病率為3%左右,當分別將插入式記憶得分取低于正常1個,1?5個及2個標準差時,MCI的發病率分別為3?1%,2?5%和1?8%16。提示造成患病率和發病率差異的原因除與診斷標準有關外,還與MCI的年齡構成、樣本來源與大小、調查工具與方法,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得流行病學資料有關。對MCI的轉歸研究表明,MCI是一個不穩定狀態,由于MCI的異質性,可能出現不

11、同的結局2。隨訪研究提示,MCI患者發生AD的危險性顯著增高,估計MCI患者中1015在初次診斷1年內發展為AD1。Morris等3對社區一組MCI老人進行了9?5年隨訪。生存分析顯示,第5年時有60?5%進展為AD,第9?5年時已100%進展為AD;同時對25例MCI進行病理檢查時發現,其中24例具有癡呆的神經病理改變,21例為AD病變(84%)。以上研究結果均表明,MCI是AD的早期階段。朱紫青等18采用前瞻性縱向研究對一批60歲以上社區老人(n=4275)進行追蹤。結果顯示,5年時MCI組有45?8%死亡,有16?49%轉變為癡呆;10年時MCI組轉變為癡呆者高達42?1;Logisti

12、c逐步回歸分析顯示,MCI對死亡和癡呆具有重要的預測作用。同時還發現,MCI老人5年內死亡的概率是非MCI老人的2?20倍(95%CI=1?882?56);5年后MCI發生癡呆的可能性是非MCI老人的3?26倍(95%CI=2?394?46);10年后MCI發生癡呆的可能性是非MCI老人的4?35倍(95%CI=1?605?29)。由此可見,對MCI做到早期發現并采取有效干預意義重大。4   影響因素4?1   年齡   高齡是MCI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隨著年齡增長MCI患病率呈升高趨勢19。新近研究結果表明20,MCI患病率分別為6

13、069歲為6?9;7079歲為8?3;80歲為1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4?2   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也是影響MCI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翟金國等20研究顯示,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MCI發生率為11?0,初中程度為8?8,高中程度為7?7,大專以上為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ervo等21發現,受教育程度低者比受教育程度高者較易發生MCI,并且不存在性別差異。提示受教育程度高是MCI的保護因素,可能的機制是受教育程度高者神經元儲備充足,而受教育程度低者,由于缺少知識的刺激,使神經元喪失很多,容易引起認知

14、功能的損害。4?3   吸煙和飲酒   (1)多數學者認為吸煙和過量飲酒導致認知下降19,老年吸煙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危險性增加,以前吸煙但已戒煙者認知功能障礙相對危險為0?74,現吸煙者為2?322。也有研究認為吸煙對認知功能下降有保護作用23。但吸煙與老年人認知功能的關系可能還取決于吸煙者的遺傳素質,如某些等位基因多態性、早老素-1基因攜帶、淀粉樣蛋白前體基因突變等24。(2)飲酒對認知功能損害的影響是目前研究的熱點,適量飲酒對認知有保護作用。Anttila等25對1464名6579歲老人平均23年隨訪結果顯示,不飲酒與經常飲酒者發生MCI的危險性是偶爾

15、飲酒者的2倍。Giuseppe等26研究發現,過量飲酒增加認知功能的損害,但女性每天飲酒少于40g,男性每天飲酒少于80g可降低MCI的危險。(3)吸煙與飲酒之間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研究發現23,飲酒不干擾吸煙對認知功能紊亂的保護作用;同時吸煙加飲酒對認知功能下降的保護作用是僅吸煙者的2倍。但現有研究對吸煙、飲酒定義不明(如吸煙飲酒的頻率、種類等),所得結論缺乏一定可比性。因此,吸煙與飲酒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及其交互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4?4   高血壓   已有研究表明19,高血壓是MCI的重要危險因素,高血壓可使MCI發展加速,控制高血壓可延緩認知功能減退

16、。Tervo等21通過對認知正常的747人3年的隨訪研究也顯示,高血壓是MCI獨立的危險因素(OR=1?86,95CI=1?053?29)。高血壓導致認知功能下降機制可能是血壓升高促使腦萎縮和腦室擴大,使腦變性惡化,慢性高血壓可以引起腦動脈硬化和毛細血管病變,最終導致神經元變性、細胞死亡和認知下降,也說明血管性危險因素與認知下降有關。4?5   高血脂   Kivipelto等12的研究表明,中年期血清總膽固醇升高(6?5mmolL)是MCI的重要危險因素(OR=1?9,95CI=1?23?0)。Van Exel等27研究顯示,低水平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17、HDL)是MCI及癡呆的危險因素,未發現甘油三酯(TG)、血清總膽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與MCI的發病有關。苗茂華等28則在控制了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后發現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對認知功能的不利影響,但沒有發現HDL的有益作用。提示脂代謝異常所致的腦動脈硬化是MCI的危險因素,尤其是HDL膽固醇水平較低可能是導致老年人認知功能損害的危險因素,但有關高血脂與MCI的作用機制及其交互作用尚未清楚。百事通 4?6   糖尿病   糖尿病與認知功能的研究是近年來的一個新領域,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Yaffe等29對7027例平均年齡為66?

18、3歲婦女的研究發現,空腹血糖損害(IFG,6?11mmol/L空腹血糖值7?0mmol/L)組認知得分低于正常對照組但高于糖尿病組(空腹血糖值7?0mmol/L),提示血糖升高是認知損害的危險因素。4?7   ApoE 4基因   近年研究發現,載脂蛋白E(ApoE)4基因是MCI的危險因素。Tervo等21研究指出,ApoE 4是MCI的獨立危險因素(OR=2?04,95CI=1?153?64);MCI者攜帶ApoE 4的概率高于正常對照組,約為正常人的10倍,而且MCI中ApoE 4攜帶者進展為AD的危險性增加30。此外,Lahiri等31還特別指出

19、,ApoE多態性等位基因對情節記憶的影響較其他認知領域強,即相對選擇性影響情節記憶。綜合來看,ApoE 4基因是MCI的危險因素,MCI個體中ApoE 4基因攜帶者進展為AD的危險性增加,是MCI進展為AD的重要預測因子。5   結語MCI研究已成為老年化和癡呆的早期診斷和防治研究中極為活躍的領域。因此,規范定義和建立統一的診斷標準、探討MCI病因機制并進行干預將成為當今和未來的工作重點,同時還應加強MCI的隨訪研究以及重視交叉學科的綜合研究。 【參考文獻】  1 Petersen RC,Smith GE,Waring SC,et al.Mild cog

20、nitive impairment: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outcomeJ.Arch Neurol,1999,56:303-308.2 Luis CA,Loewenstein DA,Acevedo A,et 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Neurology,2003,61:438-444.3 Morris JC,Storandt M,Miller JP,et 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represents early-stage Al

21、zheimer diseaseJ.Arch Neurol,2001,58:397-405.4 Petersen RC.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transition between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logia,2000,15:93-101.5 Kral VA.Senescent forgetfulness:benign and malignantJ.Can Med Assoc,1962,86:257-260.6 Crook T,Brtus RT,Ferris SH,et al.Age-associated

22、 memory impairment:proposed diagnosis criteria and measures of clinical change:report of a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Work GroupJ.Dev Neuropsychol, 1986,2:261-276.7 Levy R.Aging-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Working Party of the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 Associ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23、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J.Int Psychogeriatr,1994,6:63-68.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ICD-10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R.Geneva:WHO,1993.9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4th ed.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24、 Association,1994:706-708.10 Petersen RC,Smith GE,Waring SC,et al.Aging,memory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Int Psychogeriatr,1997,9(suppl 1):65-69.11 肖世富,姚培芬,張明園,等.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神經心理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9,9:129.12 Kivipelto M,Helkala EL,Hanninen T,et al.Midlife 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late-life mild c

25、ognitive impairment:a population-based studyJ.Neurology,2001,56:1683-1689.13 Ganguli M,Dodge HH,Shen C,et 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nestic type:an epidemiologic studyJ.Neurology,2004,63:115-121.14 徐明穎,李春波,何燕玲,等.社區老年人群成功老齡和輕度認知功能損害流行病學的初步研究J.上海精神醫學,2001,13(增刊):15-18.15 于寶成,王玉敏,王成章,等.部隊干休所老年人輕度認知

26、功能損害調查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3,22(1):40-42.16 Busse A,Bischkopf J,Riedel-Heller SG,et al.Subclassifications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prevalence and predictive validityJ.Psychol Med,2003,33:1029-1038.17 Fisk JD,Merry HR,Rockwood K.Variations in case definition affect prevalence but not outcomes of mild c

27、ognitive impairmentJ.Neurology,2003,61:1179-1184.18 朱紫青,李春波,張明園.社區老人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預后和轉歸J.上海精神醫學,2001,l3(增刊):12-14.19 于寶成,王成章,潘志剛.腦血管危險因素與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J.國外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2,10(5):348-349.20 翟金國,趙麗,于蘭.正常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損害及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4,30(3):237-238.21 Tervo S,Kivipelto M,Hanninen T,et al.Incidence and risk

28、 factors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population-based three-year follow-up study of cognitively healthy elderly subjectsJ.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2004,17(3):196-203.22 Cervilla JA,Prince M,Mann A.Smoking,drinking,and incident cognitive impairment:a cohort community based study included in th

29、e Gospel Oak Project J.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0,68:622-626.23 劉向紅,湯哲,孟琛,等.吸煙對老年人認知功能影響的研究“北京市老齡化多維縱向研究”基線調查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2,22:163-165.24 Carmell D,Swan GE,Reed T,et al.The effect of apoliporotein E 4 in the relationships of smoking and drinking to cognitive functionJ.Neuroepidemiol,1999,18:125-133.25 Anttila T,Helkala EL,Viitanen M,et al.Alcohol drinking in middle age and subsequent risk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