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修訂韋氏兒童智力量表_第1頁
中國修訂韋氏兒童智力量表_第2頁
中國修訂韋氏兒童智力量表_第3頁
中國修訂韋氏兒童智力量表_第4頁
中國修訂韋氏兒童智力量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修訂韋氏兒童智力量表 英文全稱:Chinese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英文簡稱:C-WISC 一、修訂的背景 在新修C-WISC時,我國已有韋氏三套智力量表,如WAIS 1981、WISC-CR 1986、C-WYCSI 1986;為什么要再做修訂呢?原因有: 1希望解決三套智力量表的銜接性。 韋氏三套原版測驗彼此之間本來銜接欠佳,這表現在同一受試用兩個相鄰量表測試,測得的結果不等值。 我國現有的修訂本又是出自不同人之手,其銜接口自然更大。 2. 希望今后編制一個能適用于從幼兒到成人的統一量表。 在測驗的編制上,考慮到了今后能向高、

2、低年齡兒童延伸的可能性。 3希望建立全國城、鄉兩套年齡常模。 4測驗的修訂得到了林傳鼎教授的同意及湖南省衛生廳的資助。 二、修訂過程 三、C-WISC的特點 1中國化程度較高 除沿用韋氏測驗的基本構架外,在測驗內容上作了很大的改變:跟WISC-R相比,沿用項目僅占9.4%,新編項目占77.7%,修改原版項目占12.9%,使之更為適合中國經濟、文化背景,符合中國兒童心理發展特點。 2. 制訂了城鄉兩套常模 更適合我國經濟、文化背景。 3. 手冊內容詳盡 大量的信、效度資料。 因子智商換算法。 簡式用法。 有關統計學資料。 詳細的評分標準。 4. 工具設計新穎、做工精美 、 城市與農村版合二為一。

3、 四、C-WISC的基本內容 以美國1974年的WISC-R為蘭本而修訂,沿用WISC-R的基本測驗構架,理論上仍遵循Wechsler的言語、操作智力兩分法。分測驗內容作了很大的修改。 具體包括下面一些測驗內容。 言語分量表 操作分量表 1知識 7填圖 2分類(WISC-R為相似性) 8圖片排列 3算術 9積木圖 4詞匯 10圖形拼湊 5領悟 11編碼 6背數 值得提出的二個問題 1測驗建構方面 言語測驗中的背數測驗為備用測驗: 在計算智商時一般不用,只計算前 5個測驗。 背數測驗作為備用測驗,如在常規的 5個言語測驗中有一個因故不能做可 代之。 有其自己的功能:測短時記憶與注意。 因子智商中

4、要用到。 2測驗形式上 用分類測驗代替原先的相似性測驗, 其優點在于:a.在功能上,除了測量相似性測驗 能測量到的抽象、概括能力外,還 測量到了受試的分析、綜合能力。b.評分上:分類測驗按分類正確與否 及概括水平二者進行,較相似性測 驗更客觀。 c. 也更符合我國兒童心理發展的變 化規律。 從具體抽象; 從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d.實施較容易,便于掌握。 二三四個客體; 從具體的顏色、形狀、圖形抽 象的文字。 五、常模樣本情況 見P21樣本的標準化。 (一)大體情況 1年齡 6-16歲,每一歲一個年齡組,共11組,每組城市300人,農村150人。為了使各個年齡組內樣本特征大體相似,實際取樣及分數

5、轉換按半歲為一組。 2男女=11。 3城(縣屬鎮以上)鄉(縣屬鎮以下)(有的區考慮集居人口多少),劃分是相對的,劃分的目的主要是考慮城鄉經濟、文化背景的差異狀況。而經濟、文化背景對智力有較大影響。 4父母各種文化職業均有一定比例,基本符合人口資料比率。 (二)了解常模樣本狀況的目的 1. 幫助我們選用合適的測驗 如年齡是否合適。測驗是否適合受試 (非漢文化,偏僻山區)。2. 幫助我們對測驗者的分數作出合理 解釋。 拿測試者的情況與常模資料相比,看 其處于什么一個位置。如:a.年齡 10歲1個月與10歲3個月相比可能要差一點屬正常現象 b. 地 區 發達地區>落后地區c. 父母文化,職業的

6、影響 一般而言,父母文化職業高的要比 父母文化職業低的要好些。 d.受試者的文化狀況 在成人:大學生、高中生應該處于什么一個智力水平,因此,有人提出用預計智商要估價受試者當前的智力水平。如某大學生因腦外傷、做智力測驗IQ為90,盡管其分數仍在正常范圍,但我們仍然有理由說,他的智力可能受到了損害,因按理(預計)應在110分左右。 在兒童:我們發現所處的“年級”對智力也有較大影響。 一般而言,所受教育年限越高,智力也越高。因為學校教育對智測成績具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言語智力。 比如:7歲2年級學生智力>7歲1年級學生智力。 因此,有人提出“年級”常模的概念。 六、C-WISC的信、效度分析

7、(一)測驗的信度 有多種考驗信度方法,如分半信度、重測信度及同質性信度,在這里主要介紹重測信度。 1定義:指兩個時間先后兩次測量所得結果的穩定性。 2影響因素 除受測驗結構,實施方法、記分方法等影響外,還受下面因素影響: 受試因素: a.身體狀況:疲勞,疾病等。 b.心理狀態包括情緒、個性、智力水平(高、中、低)、合作程度、年齡、動機。 主試者因素:測驗技術熟練程度。 測驗本身因素:測題內容的熟悉、 記憶,對做題方式的熟悉(練習效應)。 時間因素 相隔時間長練習效應小。 相隔時間短練習效應大。 3重測信度指標的評價 相對穩定性通常用相關系數來表示。 r高穩定性好。 r低穩定性差。 要作相關顯著

8、性檢驗。因r高低受樣本影響,樣本小,雖然相關較高,但不一定有顯著性。 絕對穩定性兩次測驗結果的相差值。 不能相差太大。現在提出要綜合考慮。 4C-WISC的重測信度 1) 相對穩定性 城 市 農 村樣本(混合樣本) 151 74相隔時間 2-7周(平均26天) 2-7周(平均23天)各分測間相關 0.590.80 0.580.78 VIQ相關 0.84 0.81 PIQ相關 0.79 0.72 FIQ相關 0.86 0.77 2) 絕對穩定性 城 市 農 村各分測驗平均相差 +1.1 +1.1 VIQ相差 +4.3 +4.3 PIQ相差 +11.0 +11.9FIQ相差 +8.0 +8.3 5

9、在臨床與科研工作中的意義 在臨床上,對受試重復測試時,要 考慮“重測效應”對測驗結果的影響。 在研究工作中,為了正確判明“實驗 效應”,要設計對照組。用差值做比 較。 重復測試時,為減少重測效應,可選 擇平行版本做測試,如記憶甲、乙式。 (二)測驗的效度 1C-WISC結果與學習成績的關系 研究發現,VIQ,PIQ、FIQ與學習成績呈中等水平的正相關,r在0.20.5之間。 這說明:智測結果對學習成績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一般而言,智力高的人,學習成績較好;智力差的人學習成績較差。但不是絕對性的關系,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不僅與智力有關,而且受一個人的情緒、個性、學習動機、學習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

10、響,因此,我們不能只憑智測結果,就隨便給一個學生貼標簽。 2跟國內現有3套韋氏智力測驗結果的比較 1)與WAIS-RC的比較 C-WISC與WAIS-RC兩測驗在16歲相重疊,可選其中任何一套測驗。 同一批被試,先后用兩套測驗測試結果發現:在成人智力測驗上的得分系統性地高于在C-WISC上的得分,VIQ、PIQ、FIQ平均相差6、1、4分。 2)與C-WYCSI測驗結果的比較 兩套測驗在6歲組相重疊。 結果發現: VIQ C-WISC比C-WYCSI高6分。 PIQ C-WISC比C-WYCSI低6分。 FIQ C-WISC比C-WYCSI高1.5分。 從C-WISC與WAIS-RC及 C-W

11、YCSI在重疊年齡測驗結果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發現:在高年齡段量表上的得分高于在低年齡段量表上的得分,國外3套韋氏量表也有類似情況,并且發現:我們3套韋氏量表上的得分差異值較原版3套韋氏測驗結果差異值有所縮小,這說明:C-WISC 與WAIS-RC,C-WYCSI難度銜接較好。 實際意義: 在實際工作中,了解這樣差異及其大小,對于我們今后在追蹤觀察時,如先做C-WISC后做WAIS-RC或先做C-WYCSI后做C-WISC,所測得的智商值作出正確的估價是有幫助的。 重疊年齡測驗的選擇問題: 在6歲組既可選C-WYCSI,也可選C-WISC;在16歲組既可選C-WISC,又可選WAIS-RC,那么

12、到底選哪一種比較合適呢? 其原則是: 比較兩套測驗標準化程度:如取樣代表性、信、效度的高、低等。 修訂的時間:一般來說,新測驗比舊測驗好。 受試的智力狀況,高、中、低智力。 一般而言,如果兩套測驗標準化程度,修訂相隔時間差不多,我們認為:低智力的人選低年齡段量表較好,因測驗項目較為容易,可操作實施的有效項目較多;高智力的人選高年齡段量表較好。中等智力的人兩者都可。 3)與WISC-CR的比較(載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94,四期)結果發現: 兩者所測查到的智力功能相一致。 兩者測得的分數具有一定的差異, 這表現在: a.中等智力水平的被試,兩個版本的 差異性較小,高度一致。 b.高智力水平被試(F

13、IQ110), WISC-CR成績偏低。 c.低智力水平被試(FIQ90), WISC-CR成績偏高。 意 義: 有利于我們根據受試智力水平選用合適的測驗。 對同一受試用兩套測驗測試所得結果作出正確的估價。 對造成兩個版本差異的原因“原文”中作出詳細的論述,請查閱。 3C-WISC常模樣本的因素分析 我們知道,每個分測驗著重測查某一方面的功能,同時,我們也發現某些分測驗測查到的功能具有一定的類似性。 因子分析發現: 知識(I)、分類(So)、詞匯(V)及領悟(C)主要測查言語理解能力。 填圖(PC)、圖片排列(PA)、圖形拼湊(OA)及木塊圖案(BD)主要測查知覺組織能力。 算術(A)、背數(

14、D)及編碼(CD)主要測查記憶/注意功能。 值得提出的是: 我們說某個分測驗主要測某個方面的能力,但不是說“全部”,實際上它同時也測其它方面的能力,只是所占份量相對較小而異,因此,這提示我們對因子智力的理解不能絕對化。 因子分析結果是我們后面計算因子智商的理論依據。 七、常模形式及測驗分數的獲取(一)分數轉換1 .量表分換算公式 量表分=10+(X-M)/SD×32. 智商換算公式 智商(IQ)=100+(X-M)/SD ×15(二)常模形式1.量表分均數為10,標準差為3。按年齡。分數范圍:019。2. 智 商 均數為100,標準差為15。相對有效范圍:55145; 超出

15、此范圍,存在高分低估,低分高估。 分三種形式言語智商(VIQ):I、So、V、A、C(D備用)操作智商(PIQ):PC、BD、PA、OA、Cd全 智 商(FIQ):10分測驗。3. 因子智商基本形式同上,但功能及分測驗組合不同。言語理解因子智商(VCIQ) : I、So、V、C知覺組織因子智商(POIQ): PC、BD、PA、OA記憶/不分心因子智商(M/C IQ): A、D、Cd4. 等值測驗年齡(P281) Binet稱之為智齡。 看測驗年齡是否與實際年齡相符。 現在已很少使用。 注意事項: 分清城市與農村用表。 看清年齡查相應年齡用表。 背數分測驗為備用測驗,計 算智商時一般不用。 舉例

16、:10歲2月10天男孩 各分測驗粗分為: 知 識(I) : 18, 分類(So): 36; 算 術(A): 14, 詞匯(V) : 16; 領 悟(C): 15, 數字廣度(D):12; 填 圖(PC):10, 圖片排列(PA): 19; 積木圖(BD): 24, 圖形拼湊(OA):22; 編碼(Cd): 54。 量表分:查表9.1.1(P195),得分:除背數為11量表分外,其它均為10。 智 商: 言語智商(VIQ):50100 (查9.2.1, P209) 操作智商(PIQ):50100 全量表智商(FIQ):100100(P210) 因子智商:(附表.1,P239) 言語理解因子智商:

17、40100 知覺組織因子智商:40100 記憶/不分心因子智商:31102 粗分等值測驗年齡(查表P281, 附表 .1)都大致在10歲左右,與實際 年齡相稱。 八、對測驗分數的理解 測驗得到的分數(量表分或智商),是對受試能力的一個估計值,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分數。 如果要得到“真正”的分數,就要對其進行多次測量而取其平均。 實際上不能對同一人進行許多次測量,只能根據一次測量的分數來估計“真正”分數的可能范圍,這就需要用到測量標準誤,據此,我們便可求得測驗分數的可信限或可信區間。 具體操作如下:1)68%的可信限=測驗分數±1×標準測量誤 (P39,表4.1,4.2)。2

18、)90%的可信限=測驗分數±1.64×標準測量誤 (P39,表4.1,4.2)。3)95%的可信限=測驗分數±2×標準測量誤 (P39,表4.1,4.2)。4)99%的可信限=測驗分數±3×標準測量誤 (P39,表4.1,4.2)。 通常認為90%的可信限達到了測量學上可接受水平,但如要求更有把握則可取95%,99%的可信限。 舉 例: 某6歲城市兒童知識測驗得量表分為10,試估計他的真分數。 先查P39,表4.1,得知識分測驗標準測量誤為1.51。 68%的可信限(3次中有2次) =10±1×1.5 落在此范圍

19、即8.4911.51 95%的可信限(20次中有19次) =10±2×1.51 落在此范圍 即6.9813.02 在P4041中,列出了VIQ、PIQ、FIQ分數68%,95%,99%的可信限,在得出智商后查表即得: 如:6歲城市兒童VIQ為100,請估計其真分數。 68%=100±5 95%=100±9 99%=100±12 因子智商也是一個估計值,其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測量誤差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各分測驗并不是完全測量某一因子的功能,還測量其它方面的功能,而在計算時就完全把它當作該因子看待了。 值得提出的是:因為測驗分數是對受試“真正”分

20、數的一個估計值,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給一個人下結論必須謹慎,不能僅憑一個測驗分數就給一個人貼標簽。尤其是對在6069分左右的受試下智力低下結論更應如此,在遇到此類情況時,我們可以多測量幾次,再就是要綜合受試各方面的情況,如學校情況、生活適應等。 九、測驗實施過程中的值得注意的問題1. 知識測驗 操作方法同成人與幼兒智測。 但記分方法不同:成、幼分:0、0.5、1分 兒 童 分:0、1、2分2. 填圖測驗 1)不繼續:成人全做,兒童四卡失敗, 幼兒五卡失敗。 2)提示方法: 只說缺少部件名稱,要求指部位。 提到圖以外部分,要求找圖中。 提到的是次要部位,要求指重要部分。 上述指示在成人與兒童智測各

21、用1次,而幼兒可用2次。3. 分類測驗 1)第2項如回答都是三角形, 應追問它有什么不同嗎? 2)要念出各方格內文字內容。4. 圖片排列 成人 兒童1. 項目數 8 122. 卡后代碼意義 1. 圖卡順序 1. 同成人 2. 擺放順序 2. 改用甲、乙、丙 3. 正確順序 3. A、B、C、D3. 樣本項目 無 西瓜4. 2次機會 1.鳥巢 1.孵小雞 項目 2.造房 2 .野餐 3.繪畫 4.看書 5. 算術測驗1)念完題計時,復念時間在時限內。2)16-19題,讓被試看題,同時大聲 讀給被試聽。3)可以筆算、手畫不能留痕跡。6. 木塊圖測驗 成人 兒童項目數 10 11實物模式項目 第1、

22、2項 第1、2項二次機會項目 第1、2項 第1、2、3項7. 詞匯測驗 同成人。8. 圖形拼湊測驗 成人 兒童 項目數 4個 8個 樣本演示 無 有(狗) 項目提名 無 14項9. 領悟測驗 1)方法同成人 2)帶*號項目要求受試作出多種回答。10. 編碼測驗 1)測驗時間:成人:90秒,兒童:150秒 2)測題形式:成人:數字符號 兒童:圖形筆畫11. 數字廣度測驗 又稱背數測驗。 方法同成人,但為備用測驗, 一般不計算IQ用。 十、測驗中的行為觀察及回答質量分 (一)行為觀察 在測驗的實施過程中,我們不僅僅在于得到一個分數,而更為重要的是為了對被試的智力作出客觀的全面評價,因此,要想做到這一點,測驗過程中對被試進行行為觀察很重要,有經驗的測驗者很注意這一點。 早就有人提出,非智力因素可以影響智測結果,如:對測驗的態度(愿意、不愿意);對自己的期望(認為自己能力差,做不好);測驗動機(如有的人為生第二胎);情緒(不良情緒時IQ下降);個性等。 在測驗中,我們常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觀察受試的行為。附行為和態度觀察表 一、對主檢者及檢查情境的態度 1.合作不合作 2. 被動進攻 3. 緊張放松 4. 放棄不放棄二、對自己的態度 5. 自信無自信 6. 批評自己工作接受自己工作三、工作習慣 7. 快慢 8. 深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