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中醫心理學山東中醫藥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2005年級_第1頁
B卷中醫心理學山東中醫藥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2005年級_第2頁
B卷中醫心理學山東中醫藥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2005年級_第3頁
B卷中醫心理學山東中醫藥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2005年級_第4頁
B卷中醫心理學山東中醫藥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2005年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裝 訂 線山東中醫藥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2005年級(本科)中醫臨床心理學期末考試試卷( B卷)姓 名: 學 號: 班 級:考試年月:2008年1月 重修(是、否) 題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總分核分人得分說明:本試卷總計100分,全試卷共5頁,完成答卷時間2小時。得分閱卷人全名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12小題,分A、B、C三種類型,共12分)錯選、不選均無分 A型選擇題(單選題,共6小題,每題1分,共6分) 1、在傳統描述的心理活動中,能夠“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的是( )。A、志意B、思慮C、氣質D、智2、中國古代醫事制度中的太醫署設祝禁科,相對最早的應是( )。A、春秋時代B、秦代C、唐代D、

2、隋代3、唐代王冰曾對五志作過清晰地闡釋 ,其中對喜的闡釋是喜為“悅樂也,悅以和志”,對此準確的理解是( )。 A、從外在行為來描述喜B、從面部表情來描述喜C、從言語表情來描述喜D、從喜的效應來描述喜4、望梅止渴可解釋下述那種情況( )。A、神為形之主B、神本于形C、形神合一D、天人合一5、春秋戰國時期,提出“愛其精神”、“用神”勿“躁”,不可“極盡”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韓非子6、關于魂魄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肺藏魄,肝藏魂B、與形體是分離的C、魄為陰神D、魂為陽神B型選擇題(多選題,共3小題,每題1分,共3分)7、中醫心理學研究的內容,在實踐領域中主要表現為( )

3、A、心理應激B、 心理診斷 C、個性氣質論D、心理養生E、心理因素致病8、蘊藏于古代哲學思想中的心理學思想“心物關系”指的是( ) A、心理活動與客觀現實的關系B、 心理由外在事物引起C、認識對實踐的依賴D、 心理對心中意念的依賴E、 心理是人之形與外物相接、相合產生的9、 蘊藏于古代哲學思想中的心理學思想“藏壹關系”指的是( ) A、 注意與記憶B、 情感含而不露C、 一心一意D、 思考問題要審慎 E、識、記、憶、藏C型選擇題(共3小題,每題1分,共3分)10、用五態性格量表進行測驗,可以了解人的個性方面的A、強度特性 B、靈活性 C、持久性 D、平衡性 E、趨近性(1)太陽分量表可測( )

4、(2)少陽分量表可測 ( )(3)陰陽和平分量表可測 ( ) (4)少陰分量表可測 ( ) 11、中醫心理學認為與言語活動有關的器官有A、會厭 B、喉嚨 C、頏顙 D、舌 E、口唇 F、懸雍垂與上述言語活動器官聯系最密切的是 (1)音聲之氣道是 ( )(2)“音聲之扇”是( ) (3)“音聲之機”是( ) (4)“分氣之所泄”是( ) 12、A、視感知 B、聽感知 C、嗅感知 D、味感知 是中醫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感知覺,它們與五臟的主要聯系是(1) 肝與( )有關 (2) 心與( )有關 (3) 肺與( )有關 (4) 腎與( )有關 得分閱卷人全名二、填空(本大題有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5、) 1、中醫心理學以 為指導。 2、中醫心理學是在 啟發與催化下,形成獨立學科。 3、若論醫學模式,說苑記載的遠古苗父治病的情況,“上古之為巫者曰苗父,苗父之為醫也,以菅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 這種醫學模式是 。4、就中醫的“五神藏”的狹義而言,“五神”是指 。 5、不同情志變動會引起對應的氣機變化,過度悲哀可出現 。6、內經認為心理活動分屬于五臟系統,是臟腑功能的一種表現 。膽對應的心理功能是 。 7、古代醫家論人的情感,主要傾向于 。8、“中傍人事”說的是 。9、“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是 的思想。10、素問·靈蘭秘典論描述腎臟在心理功能上的作用,認為腎是“作強之官

6、”,與人的活動 有關。得分閱卷人全名三、簡述(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簡述靈樞·本神“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所體現的古代哲學思想 2、簡述 “血氣者,人之神”(靈樞·營衛生會篇)體現的中醫心理學的基本觀點 3、簡述五態性格量表中陰陽和平分量表高分代表的氣質特征 4、簡述“思慮”的傳統描述 5、簡述“肝主語”的含義6、簡述“德以養生”7、簡述心理醫師的“診有大方”8、簡述百合病及其主要病機。9、簡述臟躁及其與哭笑無常的關系10、簡述廣義郁病與狹義郁病的區別 得分閱卷人全名四、 名詞解釋(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1、失精2、觀于冥冥3、情感治療

7、4、卑惵5、奔豚6、癲病得分閱卷人全名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題,共20分)請論述中醫心理養生的原則。 中醫臨床心理學期末考試試卷(B卷)答案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12小題,共12分)錯選、不選均無分 A型選擇題(單選題,共6小題,每題1分,共6分)1、A 2、B 3、D 4、A 5、D 6、D B型選擇題(多選題,共3小題,每題1分,共3分)7、B D E 8、A B E 9、A E C型選擇題(共3小題,每題1分,共3分)10、(1)A (2)B (3)D (4)C 11、(1)B (2)E (3)D (4)C 12、(1)A (2)D (3)C (4) B 二、填空(本大題共10小題,每題

8、1分,共10分) 1、中醫理論 2、現代心理學 3.神靈醫學模式 4、神魂魄意志 5、悲則氣消6、決斷 7、情與知的整合體8、人與社會相互聯系、相互影響9、清代王清任10、技巧三、簡述(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1、簡述靈樞·本神“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所體現的古代哲學思想“智”所體現的古代哲學思想主要是“知行合一”思想。即人的主觀認識符合于客觀事物,能依據客觀規律行事,就可以成功,這就叫作“智”。(2分)靈樞·本神有“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2分,可用自己的語言說明) 2、

9、簡述 “血氣者,人之神”(靈樞·營衛生會篇)體現的中醫心理學的基本觀點(1)“血氣”可理解為“神”(心理活動)依據的物質基礎。1分(2)“神”指人的精神現象或心理現象。1分(3)“血氣者,人之神”體現了中醫心理學“形神合一”的基本觀點。2分 3、簡述五態性格量表中陰陽和平分量表高分代表的氣質特征(態度特征)從容、謙謹而有尊嚴;1分(情緒特征)情緒經常保持穩定、喜怒不形于色、居處安靜、不患得患失;2分(行為特征)能順應事物發展規律。1分 4、簡述“思慮”的傳統描述傳統描述的心理現象思、慮,有分見者,也有并見者。其含義均相當于現代心理學的思維。2分傳統描述中思考問題有遠近、深淺之分。“思

10、”相當于對當下事物(近)的淺的思考;相對而言,“慮”相當于深、遠的思考。2分 5、簡述“肝主語”的含義肝喜舒暢條達,當心情舒暢時,人的話語就多;2分肝喜舒暢條達,反之也說明肝惡抑郁,當抑郁時,語言宣泄可暢達心中抑郁,宣暢氣機郁結。2分6、簡述“德以養生”“德”的核心思想是“仁”,1分“仁”者壽,1分養生與修德有密切關系,一個人遵守社會道德才能心情舒暢,無憂慮,才能長壽。2分7、簡述心理醫師的“診有大方”“診有大方”指心理醫師的品德修養,有內修與外修。內修是指善心、善行,即內在道德修養;2分外修指心理醫師的儀表風度、言談舉止等顯露于外的修養。2分8、簡述百合病及其主要病機。百合病是一種以神思恍惚

11、、飲食、感覺、行動失調,口苦,小便赤,脈微數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疾病。2分 主要病機為心肺陰虛內熱,百脈失養。常繼發于外感熱病之后,或因情志不遂所致。2分9、簡述臟躁及其與哭笑無常的關系臟躁指因臟陰不足,情志內傷,心神被擾而致的以精神失常,無故喜悲傷欲哭,頻作欠伸為主證的一種疾病。主要見于現代醫學的癔癥、抑郁癥、產后抑郁癥等。2分臟躁之癥狀,主要是悲傷不樂,但亦有以哭笑無常之表現歸入臟躁范疇。但就古代驗案分析之,似乎更偏重于悲傷不樂而并非喜笑不常之病。若以喜怒無定,哭笑無常為其主要癥狀則與癲狂無異。2分10、簡述廣義郁病與狹義郁病的區別廣義郁病是因病而郁,包括由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引起的臟腑機能紊亂

12、,氣、火、痰、濕、食、瘀血等病理產物,使臟腑生理功能失調而出現的一類病癥,有“六郁”之稱。2分狹義郁病,乃因郁而病,主要指情志不遂,氣機失調所致的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善嘆息等,屬情志之郁。本節主要討論狹義的郁病。多見于現代醫學的神經癥、癔癥、抑郁癥等。2分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失精素問·疏五過論中對因“嘗富后貧”的生活變遷所導致疾病的描述。2、觀于冥冥指心理醫師于細微之處覺察患者問題的領悟能力。3、情感治療指以情緒、情感為調控對象的中醫心理療法。4、卑惵指心血虧虛,心神失養而致的以胸中痞塞,不能飲食,如癡如醉,心中常有所歉,愛

13、居暗室,或倚門后,見人即躲避為主證的疾病。5、奔豚即奔豚病,指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熱,氣逆上沖或汗后陽虛,寒邪或水飲上逆而致的以發作性氣從少腹上沖胸咽,發作欲死,復還止為主證的疾病。6、癲病指因情志內傷,臟腑功能失調,使痰氣郁結,蒙蔽心竅而致的以表情淡漠,目光散亂無神,喃喃自語,或語無倫次,靜而少動為主證的疾病。可見于現代醫學的精神分裂癥、反應性精神障礙、抑郁癥、某些神經癥等。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題,共20分)請論述中醫心理養生的原則。中醫心理養生應堅持如下原則:1、 形神統一、形神合養原則心理養生要做到形神共養,心身互調,不僅要注意形體的保養,同時還要保養心理。形體健壯,精神充沛,使形體和精神得到協調發展,才能保證健康長壽。2分其次,心理養生要堅持人為與自然規律相吻合的原則。人身上的諸多心身規律是在大自然中,遵循著自然規律逐漸形成的,那些心身規律應看作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規律。心理養生要符合這種規律,才能出現好結果。2分2、 順應自然原則首先,心理養生要堅持人與自然界“相應”的原則。因為人體的陰陽變化與自然界陰陽變化是相通的,自然界陰陽變化可以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