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述 游記_第1頁
且行且述 游記_第2頁
且行且述 游記_第3頁
且行且述 游記_第4頁
且行且述 游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且行且述尋找最美古村落瑪雅人預言2012年12月22日為世界末日,很多人都戲說“末日來了,還努力個毛,奮斗個毛,趕緊抓緊時間去看看世界最后一眼吧!”抱著這種心理,也還是有些騷年“沖”就“動”的,飽覽了不說全是名勝但別具風格的景色。一直懷揣著這種沖動卻由于與其說是種種理由,不如說是猶豫不決遲遲未能發泄的我,卻因為這次古建調研得到了一次機會,盡管時間短暫,匆匆掠過的美景甚至有些來不及回味,可還是比較知足的。本著先近后遠,先嘗鮮后品味的原則,汪老師帶我們來到了行程第一站江寧牛首山,有著“春牛首,秋棲霞”美譽的牛首山地勢起伏跌宕,樹木蔥蘢,山間也有著可堪看的湖水,一路上除去絲絲清冷的的風,完全感受不到

2、秋的氣息,間或還能瞥見幾處幽靜清美的幽會之所,幾對情侶并肩徜徉其間,惹得我身邊的同伴時時幾聲唏噓,卻是為之傾倒。大巴勻速行駛,車窗外的景色不斷向后逝去,道路盡頭,我們見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鄭和衣冠冢。一代三寶太監七下西洋,此地正是他最后的歇腳地。鄭和墓在綠樹環抱之中,肅穆清靜。踏上七級臺階,我們走上神道,道兩旁松針遍地,滄桑的松樹見證著此處的歷史變遷,很快我們便來到了衣冠冢處,墓身圖案皆植物花卉,蓮花牡丹等,簡陋的環境似乎述說著它的荒涼,不禁拜了兩拜,藉此緬懷一下吧。鄭和墓紀念館內,瑣瑣碎碎的陳列著一些模型、古器、字畫之類,并不是特別完整,至少從我簡陋的的目光看是這樣的,因為畢竟人們更看中的的并不

3、是這些陳設,而是體會這其間蘊含的意義,于是乎,大致游覽一遍后,我們很快便在汪老師的強烈要求下,合影留念后離開了。展覽館內庭 展覽館內小景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匆匆離開牛首山,大巴快速的向下一個地點奔去。偶爾來江寧只是為了一敘兄弟情誼,對江寧的了解也只是坐個地鐵需要多長時間,下車后坐哪一路公交而已,坐在車上,看著那些陌生而熟悉的場景,胸中感慨萬千,身旁同伴絮絮叨叨地講述著他對江寧的一知半解,卻頻頻得到旁人的注視,得意洋洋一付心安理得的樣子,不忍看下去的我再次將目光伸向了更遠處大巴在快速行駛了一段平坦大道后,一轉頭,鉆進了一處小巷子,窄小的鄉間小路如何能夠擠下這個大城市的鐵疙瘩我不清楚,只知道大巴左扭

4、右拐,時時驚起車上女生陣陣尖叫,柳暗花明,總算前方出現了一處秸稈堆放場供車停放。剛下車,冷風直往脖子里鉆,緊了緊上衣,打量著這個偏僻的小村落,楊柳村果不負恩澤,碧波蕩漾的湖四周楊柳依依,盡管少了一些活力。上午的時間過的總是很匆忙,一擦便是十點半了,趕往楊柳村舊址,楊柳人家的杏黃色酒旗在風中飄蕩,旗下古色古香的排放高聳著,從正門進入,仿佛一下子隔絕了世事,頭頂的燈籠發出暗淡的紅光,整個廳堂確有老宅風格,不得不說的是這座宅子的保留了它的原本特色,墻面斑駁的紋理記錄了它的滄桑。整個古建是由原古村的幾戶人家構成,狹小的空間隨處可見光影的魔幻,粉刷過的后院中庭已然沒了當年的痕跡,不過果真還是讓我們見到了

5、一些特色。稍作停留,我們便稀稀落落的走回停車場,身后幾只大黃狗跟著卻在堤壩處停住,怔怔的目送著我們走遠 坐上大巴繼續前行的我們在欣喜回味之余,也感到了一絲疲累和饑餓,但誰都沒有抱怨,現在想起來或許是一種對走過村落古建的尊重吧。昏昏沉沉的睡了一覺,醒來時已是微雨霏霏,車窗上也蒙上了一層霧氣,安靜的有些過分的車內也逐漸有人醒來,紛紛擦了擦車窗,外面,南湖水波濤浩渺,咋一眼還以為是長江水呢,飛速擦過大堤,掠過無數煙云,車子在我雙目無神的凝視時緩緩停在了高淳的老街。慣性的忽略的牌坊我將它記錄下來,僅僅因為牌坊分隔了兩個世界,朋友,你喜歡喧囂的城市還是安詳的鄉村?或許這并不好回答,但你必須回答,生活就是

6、這樣,你不上他,他就上你! 高淳位于南京的南面,風土人情卻有這許多不同處,而高淳老街將這些不同點都集中起來了。不用老師講,就算是那食物的香味也將我們給拉到老街上去了,剛交完圖,大家都有些興奮,尤其是苦逼兮兮的熬過兩夜的我,結伴而行,管他風雨飄搖,叮嚀囑咐,任我走一回!找了一家飯館,吃著鄉土氣息濃厚的土家菜,旅途的勞累就在大家插科打諢中消失無形,酒足飯飽那就散了吧。重新審視這條有東西和南北向的老街,總覺得就算住在這里又何妨,沒有了太多的城市的喧囂,有的只是滿眼滿心的滿足,玲瑯滿目的是各種鄉土特產,鱗次櫛比的是各種木質的屋檐和灰色瓦片,熱氣騰騰的是各種可口的糕點,偶爾還有幾個拎著螃蟹的漁民的吆喝聲

7、。陪著同伴在老街上尋找著愿意永久記錄的畫面,用鏡頭來見證。緣何時間短暫,容不得太久的駐足長留,沐浴著這淅淅瀝瀝的秋雨,踩著古老的青石板路,我們再次奔向了喧囂的城市,我們終究還是不屬于安靜的。讓不爽的情緒見鬼去吧,我還是一個氣血方剛的青年。收拾好心情,再上車時已經下午三點了,雖然已經沒有了繼續參觀的心情,但我們還是隨車去了下一個古村漆橋村,那是一個偏僻的角落,城市遠遠未能影響到它,它至少現在還是一個處子,村子不大,幾百米的長度我們走的卻是一百米的速度,沒有太多的驚喜,村子里有很多房子都沒有人住,不用想也知道,他們去大城市打拼去了,現實是殘酷的,沒有資源再優美恬靜的環境也留不住養家糊口的男子漢。不

8、過村子盡頭的漆橋還是能夠記住村子的歷史的,磨滑了的青石板承受這一代代人的踏行,默默無聞。臨走時,我頭也不回,似乎身后有噬人的怪物磨光了的青石板橋,與不遠處的另一座新橋,是老橋不能用了嗎? 一天的行程就此告一段落,實在有些頭大,一天可以干些什么,許多事吧,我們的參觀在六點回到虹橋就結束了,至于什么感想,宣傳,歇歇吧,回過神后再動筆吧清晨的陽光是臆想出來的,昨天剛下過雨,早上地面還是有些潮濕的,至于今天的行程如何,總會有人告訴我們的,懶洋洋的吃了一頓早飯,心情再次愉快起來,開始期待今天的驚喜。鎮江今天的首個目標是丹陽的季子廟,輾轉幾次,帶著車子上懨懨欲睡的氣氛,我們看到了號稱春秋戰國時期的季子隱居

9、所在地,高聳的牌坊象征著季子身份的高貴,走進牌坊,長長的引道中間跨著一座石橋,談笑間,季子廟已在近前,由于當地的保護措施并不是特別完善,部分地方稍有破損,跨過高高的門檻,走進廟內,一切物件都按照著道教禮儀擺放,前廳正中央為一塊石碑,碑上記錄著丹陽此處人家的姓氏,繞過碑,進入的是一個大庭院,正對的是一個二層樓閣,從樓閣下方穿過,便有豁然開朗之感,檐口高挑,大殿及周圍偏殿嚴謹對稱,流露的是道教的莊嚴;典型的歇山屋頂同樣彰顯著建筑本身的規制之高,大殿是重檐歇山,金頂,屋脊上的仙人走獸等更顯高貴。攢尖屋頂的小亭子下,暮鼓晨鐘已被改造成收費求個吉利的工具,但不影響它在殿宇前的莊重。殿門處的香火不覺,可見

10、季子廟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殿內坐著三清,兩側魔神矗立,威武雄壯。從季子廟正殿出來,我們來到了當初的季子廟遺址前的天下第一奇觀沸井。沸井三清三濁,委實為一大奇觀,感嘆之余,我們又來到了湖心的廟宇處,曲折的的湖中小徑格外有意思,再加上湖光粼粼,樹木倒映,倒是讓人收拾了莊重的心態,愉悅的哼著小曲,我們且行且及時行樂。原本安靜的村莊里充斥著我們的歡聲笑語,結伴成群的同學們頻頻舉起手中的長槍大炮,記錄著美景、美景,還是美景柳茹村是今天的第二站,村子里條件艱苦,但都能過的滿足,老人的笑容到現在還印在心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知足常樂”吧。葛村位于交通要道交叉口,來來往往的貨車不斷,所以當說起這里也有古村落時

11、,我們都表示訝異,解決了就餐問題后,一行人打著飽嗝浩浩蕩蕩的往村內進發,問了幾問總算找到了一處祠堂,祠堂看起來保護的挺好,只是已經成為了老人們茶余飯后的休憩和雜耍的處所,不過也是很有意思的,看到祠堂內擺放的棋盤,一時手癢,便與同伴走了兩局,還是很有幾分閑情的天氣陰沉,人的心情也因此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今天的下面的兩站分別是華山村和儒里小鎮,但卻沒有太好的心情,所以華山村的印象停留在了那顆銀杏王和那個操著嚴重本地方言的責任心很強的老翁;儒里的民風更是淳樸,受朱氏理學的影響,當地人對文化的重視更甚其他古村,甚至就連看大戲這樣許多人不愿意去看的活動都十分積極。華山村儒里小鎮很快,我們的一天又悄悄劃過

12、,接下來三天時間我們將在蘇州度過,略作休整,我們帶著行李,踏上了前往同里的行程,途遇太湖服務區,大家由于剛做完服務區的設計,都比較興奮,但這些都是插曲吧。八點出發,十一點多到蘇州,我們很快在老師的安排下,找到了旅館并住了下來,剩下的便是我們的自由活動時間。第一個目標是將同里風景區玩個遍,于是在同伴的同行中,我們開始了征途。同里位于蘇州吳江區,保留著較好的原蘇州古鎮風貌,小橋、流水、人家,夢想中的場景在這里仿佛是大白菜一樣到處可見,這種幽靜的氣氛滋生了蘇州人的小資情調,于是我們再次領略了蘇州古鎮的咖啡館林立,茶館飄香,不時能見到一些外國友人在下午慵懶的陽光里,端著一杯咖啡饒有興味的品味。同里的古

13、鎮是忙碌的,在這里住了三天,每天早上起床時,街道兩旁的糕點店、面食店已早早開門營業,噴香的氣味的總讓人食指大動,熱情的古鎮居民招呼著我們去品嘗他們的美食,讓我們也樂意做他們最忠誠的顧客。總是撐著肚子背著小包從店鋪中走出來,慢慢的走在青石板路上,任陽光暖暖的曬在身上,感受這小鎮的好心情。茶館的老板總是能夠在午后迎來悠閑的游客們,然后一股腦兒告訴你那些茶香,那些茶有哪些功用,讓你自覺的面帶笑容的將毛爺爺恭敬的遞給茶館的主人。喜歡站在小橋上,看著不是很清的河水,看著河岸兩側的小而精巧的人家,然后靜靜閉上眼,不管周圍的叫囂,感受小鎮的清新。喜歡追著去看有主人的各種寵物犬,去逗弄它們的鼻尖,捋捋它們的順

14、滑的皮毛,然后用鏡頭記錄他們的頑皮。喜歡慢慢的逛著各種庭院,各種園林,不管腳底酸脹的肌肉是多么不情愿使力,看著假山亂石,流水小橋,嗅著各種植物的氣息,然后靜靜佇立或坐在石凳上撐著下巴發發呆。同里的小鎮的是安靜的,一入夜,熱鬧了一天的店鋪紛紛關上門,收拾一天的勞累,而沒了他們,小鎮在昏黃燈光的掩映下,靜悄悄,有些地方時明時滅的燈火像是擇人而噬的猛獸,靜靜的等待獵物上門。有些地方燈光明亮,那便是夜市,他們是天生的夜行者,總是能將夜晚的優勢發揮到最大,讓游客不自覺的被各種形式不一的小物件所吸引,然后,乖乖交出毛爺爺。有些地方外面很安靜,霓虹燈閃爍,那是酒吧,酒吧里是一些白天的激情未曾釋放完全的人們繼

15、續他們的豐富夜生活。還有些地方燈光昏花,卻安靜和諧,時不時可以看見一些人坐在路邊的凳子上,說著悄悄話,完全無視周圍的動靜。玩遍了同里的風景區,我們的觸角伸向了蘇州的其他古村,黎里古村就是其中一個。從同里出發,我們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總算是找到了它,一樣的小橋流水,卻有著不一樣的風情,僅僅由于它與城市的相接是那么直接,越往深處走,村子的保護程度越高,更有鄉土風情。心情比較糟糕,順著河岸緩緩前行,一個人審視著身邊景色的變化,卻覺得單調而沒有生機,聽著同伴們的歡聲笑語卻愈發覺得孤單,有種莫名的感覺開始滋生在心中,要是沒人叫住我,我就一直走下去,不回頭,不停歇還是有同伴能夠注意到我的,在她們的影響下

16、,整個人也不知不覺中心情開朗起來,周圍的景色也增添了點活力。黎里村內,柳亞子故居所在地,先進文人的氣息將整個的村子也渲染的分外有詩意。略作休整,下一個目標已然顯現,震澤吳江市的西大門,與浙江南潯接壤,古有“吳頭越尾”之稱。震澤古鎮的修復工作由汪老師組織進行的,所以,我們選它作為今天的最后一站。震澤古鎮的開發還是比較好的,有著比較完善的管理體制,但并不妨礙我們對其的欣賞,深深的巷道引領著我們徐徐前行,盡頭處一座巨大的寺塔聳立,赫然便是觀音廟。廟宇規模較為宏大,杏黃色的墻面不是特別扎眼,卻將廟宇的莊重顯露,廟宇前方,大運河的支流兩岸民居、攤面林立,波光粼粼中,疏影橫斜,夕陽的余暉灑落河面,為眼前的一切蒙上了一層面紗,令人沉醉。運河支流上方有著兩座高高的石拱橋,循梯而上,在橋的頂端可以俯瞰寺廟、古鎮,清風徐徐,讓人心曠神怡。可惜,夕陽西下,戀戀不舍中,我們離開了震澤古鎮,回到了夜晚的同里第二天的行程是疲憊的,東山和西山的風景將被我們收攬,上午我們先是來到了西山,在西山我們見證了橘子的廉價,位于太湖中的古村開發的并不好,但還是有一些可圈可點之處,參觀完后,我們便在太湖邊上嬉戲,煙波浩淼,我們被太湖的氣勢所懾服,剩下的便是對其美的不可方物得感嘆。淳樸的村民挑著擔子前來賣他們種植的橘子,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中,我們抱著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