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的故事_第1頁
家風家訓的故事_第2頁
家風家訓的故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家風家訓的故事我出生在教師世家,從祖父呂瑞往下排,老少四代有十人當過教師. 爺爺在莊河“昌隆義大戶人家教私塾,家訓自然離不開“四書五 經.爺爺過世太早,伯父和父親繼承了儒家思想,在教學之余,便 用孔子和?論語?的思想來教育兒女子孫.孔子宗尚仁、義、禮、知、 信和溫、良、恭、儉、讓,表達了他對理想社會秩序的追求,有封建 糟粕,理應批判剔除;但他在做人,為學,從政等方面的論說,精華的 格言、警句,仍不乏有益于社會的內涵.我的兄弟姐妹就在這樣的家 庭環境中長大.“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童年時,由于家貧,常穿帶補丁的衣裳上學,冬天還要穿“烏拉 鞋豬皮縫的,里邊植草的鞋子.在同學中間顯得格外寒落.回家

2、就 哭著、鬧著向媽媽要好衣服、好鞋子穿.父親就把我拉過來說:“孔 夫子講,讀書人追求的是做人的道理,總是認為破衣糙食是可恥的事 兒,缺乏以和他談論大道理論語?里仁?第四:“土志于道而恥惡 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又講孔子學生顏回苦學的故事來教育我: 顏回居在貧民窟中,用竹筒盛飯,用瓢飲水沒有水碗,別人不堪其 憂,顏回卻不改其樂.?雍也?第六:“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 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后來想想,是這么個 理兒,穿小“烏拉上學也不以為恥,就發憤讀書,在班級,成績總 是名列前茅.我14歲那年,哥哥參加人民解放軍,爹爹行醫,家里地沒人種, 我只好輟學在家種地,鏟地、扶犁都會.閑

3、暇時,總愛和農家小朋友 下“五福棋玩,爹爹看我學業荒疏,又引孔子的話“三軍可奪帥, 匹夫不可奪志?子罕?第九來開導我,爹爹說:“做人要向圣人 學,你種地是暫時的,你要立志學習,不能再貪玩了.聽村上人說軍 屬能夠享受代耕,那時你就能夠上學了,不能再貪玩.咱家有的是書,你要抓住古人詩文、數學兩門,不懂就問我.?禮記?上說的“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讀書人的愿望,你應該懷抱這樣的理想.“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爹爹年青時,曾做教師,是一位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先生,口 碑極佳.日本鬼子侵占東三省,爹爹反對教日語而棄教學中醫,但他 對子女的教育依然是那樣認真仔細,不厭其煩.爹爹時常叫幾個孩子和他一起干

4、農活,一般是拔草間菜.這時他 的興致,就出小賬讓我們算.什么“雞兔同籠,“蝸牛上樹、 “行程問題等等.他對家庭教學喜形于色,不是等你去問他,總是 帶啟發式先來問你.譬如“樹高一丈,蝸牛日上三尺夜退二尺,問幾 天能夠上到樹頂這自然是小兒科,但需腦筋急轉彎.妹妹搶著答: “九天.爹爹說:“你的腦筋還沒轉過彎來,最后一天,蝸牛已經 上到樹頂了,上了三尺等于一天,你讓它退回二尺干什么 所以多算了 一天.又讓我列個公式,我想:蝸牛日上三尺夜退二尺,等于一天只 上一尺;最后上三尺,等于一天.我列出公式:10-3+1=8,爹爹會心地 笑了.爹爹這種“誨人不倦地教學方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點點 滴滴,潛易默

5、化影響了我,我后來在莊河高中教書,我對學生的輔導 也能見縫插針,誨人不倦.記得1977年恢復高考前夕,幾年前的莊 河高中畢業生,一幫一幫地,前來找我輔導語文,白天上課,晚上專 場給他們補課,批改作文.有一天,我患病實在不能起身,就躺在土 炕上為全寶武當年考在“東財大輔導古文,全寶武半蹲半跪在地 上記著筆記,傾心諦聽,36年過去了,那場面依然歷歷在目.我是從 來不收輔導費的.“勸君莫打枝頭鳥14歲以前,我也淘氣,夏天里,好到粳池壩邊摸青蛀,有一次, 用柳條串了十幾只青蛀拿到爹爹面前顯擺,自以為摸給鴨子吃,爹爹 會表揚我,誰知,卻遭到爹爹的嚴厲斥責:“你臭美呀,是不是把你 也串起來,好不好稍頃,父

6、親消了消氣說:“青蛀有益于人類呀, 它吃害蟲,保護莊稼.一只青蛀每年可吃掉一萬多只害蟲,青蛀一般 可活五年,能消滅五六萬只害蟲呢!白居易詩云:莫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鳥兒也是益 禽,青蛀和它一樣,都是人們消滅害蟲的好幫手.住了一會兒,爹爹講故事給我聽:孔子周游列國,與弟子過一道 山梁,見到雌野雞在飛就說:“時哉,時哉!孔子是贊嘆野雞得其時 的,反襯自己生不逢時,子路孔子弟子理解錯了,以為老師要嘗時 鮮,就打來一只野雞燒成菜,端給孔子吃,孔子不快樂,僅僅聞了幾 聞,就起身走了 ?鄉黨?第十:子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共,通供;作,起身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能 保護鳥,我們今天為什么不能保護青蛀一類小動物呢 這年冬天,屯里 獵戶用網捕到一對小狐貍,戰戰兢兢地,爹爹不忍見其被殘殺,用錢 買下來放到狐貍洞里.哥哥和我放晚學去狐貍洞為其送食喂養.也真 怪,我們到達洞口,只要敲敲瓢林,狐貍就會到洞口把瓢林叨到洞里 去吃,吃完再把瓢林送回來.想起來,這些都是6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我在父親長期的儒教過 程中漸次長大,慢慢地接受了孔子,他的做人之道、為學之道、從政 之道,論述得相當精辟、具體,切實可行,很多都是有益的教誨.他 的學說,不但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也是鳳毛麟角,.這也成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