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熱的傳遞教學設計_第1頁
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熱的傳遞教學設計_第2頁
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熱的傳遞教學設計_第3頁
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熱的傳遞教學設計_第4頁
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熱的傳遞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單元熱的傳遞教學設計5、熱傳導【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 .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2 .了解熱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科學探究目標:1 .能基于所學知識,對熱傳導現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2 .能基于所學知識,制訂熱傳導的探究實驗計劃,并展開探究活動。3 .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實驗結果。能提出探究熱傳遞的途徑的 大致思路并實施探究實驗。科學態度目標:L能大膽質疑,從不同視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2.在科學探究活動中主動與他人合作,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尊重他 人的情感和態度。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了解熱傳導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點】1 .知

2、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導另一個物體,并總是從高溫部分傳向低溫 部分。2 .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探究固體中熱是怎樣傳遞的,各種物體傳熱 本領有什么不同。【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探究熱能在固體中傳遞。【器材準備】蠟、圓形鐵片、鐵盤、火柴、鐵架臺、盛有熱水玻璃杯、塑料杯、紙 杯、金屬杯、酒精燈、塑料棒、銅絲、鐵絲、竹筷、熱傳導的視頻資 料等。【教學過程】一、導入1 .PPTl出示出示課題:杯子變熱了2 .PPT2出示PPT3出示活動準備(教師出示一杯裝有熱水的杯子,讓學生摸一摸杯子的外壁。)PPT4出示師:你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回答。)師: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可能提到:杯子為什么是熱的?熱是

3、怎樣傳到手上的?等等) 師:大家想不想研究這些問題呢?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杯子變熱了(板書課題)。二:探究活動PPT5出示活動一:熱是怎樣在固體中傳遞的?(1)討論探究方案。師: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小組討論一下,利用這些材 料,你們小組準備怎樣研究?(學生小組交流,設計探究方案。)(2) PPT6出示學討論后交流匯報。師:誰來說說你們設計的實驗方案?生:我們小組設計了給銅棒加熱,觀察熱的傳遞是怎樣傳遞的。我們 打算利用熱傳導實驗裝置,用凡士林把火柴棒粘到銅棒上,然后給銅 棒一頭加熱,觀察火柴棒會怎么樣。師:給銅棒加熱時,可以使用酒精燈。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酒精燈的 使用方法。PPT7

4、出示PPT8出示(教師出示酒精燈,介紹酒精燈的使用方 法及注意事項。)師:你們認為做這個實驗時還要注意些什么?生:凡士林不要太多,每次要勻一點。生:使用酒精燈時要按要求點燃酒精燈。(3)進行探究實驗。師:請各小組按照既定方案,各顯神通,驗證猜想,同時要注意實驗安全,以免燙傷。(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4)各小組交流實驗現象。師:通過剛才的實驗、觀察、記錄,你們有什么發現?PPT 9-14出示學生交流匯報。PPT15出示師生小結:熱是沿著物體傳遞從物體溫度較高的部分傳 到溫度較低的部分。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叫熱傳導。PPT19出示活動三:生活中有哪些熱傳導現象?(播放視頻資料:學生常見的生活用品

5、,如鍋、勺等。)學生交流這些用品的材料,并根據固體中熱傳遞的特點,討論、闡述 其中的道理。三、拓展活動PPT20出示哪些因素可以影響熱傳導的快慢?生活中還有哪些地 方需要傳熱快,哪些地方需要傳熱慢?你想不想親自來調查一下?課 下請同學們設計一個調查方案,并寫一份調查報告,下節課我們再來 展示交流,好嗎?(將研究活動拓展到課后。)四、板書設計:杯子變熱了溫度高傳向溫度低熱傳導傳熱快金屬熱的良導體傳熱慢非金屬熱的不良導體6、熱對流【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液體、空氣熱傳遞的主要方式是熱對流,認識熱對流傳遞熱的 特點。科學探究目標:1 .能基于所學知識,從事物變化及相互關系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

6、題.2 .能基于所學知識,通過觀察水受熱流動的現象,獲取信息,運用分 析、比較、推理的方法得出結論。3 .能大膽質疑,從不同視角提出研究思路,并完成探究。科學態度目標:L在進行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 集體的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從暖氣片的安裝與發展,了解社會需求是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熱對流的特征,知道對流主要發生在氣體和液體的熱傳遞中。【教學難點】觀察熱對流的實驗,能夠實事求是、規范、有條理地描 述通過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并由現象歸納概括出科學 結論。【器材準備】教師準備:燒杯、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木屑、火柴、小鐵盤

7、等。【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新課1 .PPTl出示出示課件,水變熱了師:這種普通的金魚生活在常溫水還是熱水里?生回答。PPT 2出示師:在日常生活中,它只能生活在常溫下的水里。如果 把它放入開水里會怎樣?學生猜測。PPT 3出示師:事實勝于雄辯,到底會發生怎樣的現象呢?(播放 視頻)師引導學生發現當熱水在上面,冷水在下面時,不容易形成對流,盡 管瓶口的水很熱,但下面的水仍舊是涼的,所以,魚還能自由自在的 游動。學生提出問題:應在水的下方進行加熱,水才能變熱?2 . PPT4出示活動準備二、學習新知PPT5出示活動一:熱在水中是怎樣傳遞的?做出猜想假設。師: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呢?(稍停)這可能

8、與什么有關呢?學生猜測師:要想揭開這個秘密,我們應該怎么辦?生回答:做實驗。PPT6出示活動二:探究熱在液體中的傳遞方式制定實驗方案師:設計怎樣的實驗來證明呢?(稍停)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桌子上 有哪些實驗器材?(師提供的實驗器材:燒杯、酒精燈、三腳架、石 棉網、火柴。)生熟悉材料。師:根據這些實驗器材設計實驗,證明你們的猜想,可以嗎?那就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看哪個小組最先拿出實驗方案?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匯報研究方案。師:看來,大家都想加熱一杯水,觀察水受熱后的變化,這個辦法很 好。但你們想過沒有,水是沒有顏色、透明的液體,要想直接觀察水 受熱后是否上升,現象會不會很明顯呢?生回答:不明顯。

9、師:要想清楚地看到水受熱后的現象,該怎么辦呢?生回答:可以在水里放進一些物體,借助物體來觀察。舉例說說,放些什么好呢?生舉例:大米、粉筆末等。這個辦法好不好?為了同學們實驗方便,老師也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木屑。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師:都拿到實驗用品了?你們認為在實驗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生回答實驗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實驗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PPT7出示溫馨小提示:1 .注意安全:加熱后的三腳架太熱,不要用手直接觸摸。2 .規范使用酒精燈。3 .小組合作研究。4 .注意觀察,及時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5 .將實驗過程使用“學樂師生”拍照,分享給全班同學。6 .做完實驗后,要整理收拾

10、好實驗器材。學生動手做實驗學生進行實驗活動。匯報交流學生匯報自己小組的發現。學生匯報自己的研究發現后,教師進行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總結出 當燒杯里的水受熱以后,水中的物體都是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 再下降,這樣不停的循環運動。師:為什么加熱之后就出現了水中物體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 下降,這樣不停循環運動的現象呢?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呢?小組同 學討論一下。學生討論,師指導并參與討論。生匯報熱水上升,冷水下降。師:非常正確。熱水上升,冷水下降,就形成了水的相對流動,這是 一種什么現象呢?請看大屏幕。PPT 8出示課件展示。(旁白:加熱后,底部的水受熱上升,周圍和上面較冷的水下降,流 過來補充

11、,被加熱后又上升就這樣,冷水和熱水相對流動,科學 上把這種傳遞熱的方式稱為對流。)板書:對流PPT 9出示師:熱水上升就是水在傳遞熱,通過對流,燒杯里的水 溫度就升高了,溫度升高,水就變一一變熱了。(板書課題) 小結:通過以上的活動,我們知道熱在水中主要是以什么方式傳遞 的?生回答:對流!師:水屬于液體,也就是說熱在液體當中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觀看視頻,思考問題:除了液體主要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熱的,還有哪 些物體主要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熱的?視頻中是在物體的什么位置進 行加熱的?視頻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同學們能解決嗎?PPT10出示活動三:暖氣片是怎樣使整個房間變熱的?師:同學們想一想:冬天我們

12、主要以什么方式取暖的?根據剛才的實 驗,你能推想出:暖氣是怎樣使房間變暖的?學生交流。PPT11出示丁教師小結:靠近暖氣片的空氣先熱,上升,周圍比較冷 的空氣就會流過來補充,又受熱上升,這樣,整個屋子的空氣在不斷 的流動過程中逐漸變暖。原來熱在氣體中也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 PPT12出示總結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學生交流收獲。教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熱在液體和氣體中是以對 流的方式傳遞的。加熱容器底部時,底部受熱的水會上升,周圍及上 面較冷的水會流過來補充,然后又被加熱而上升 冷水和熱水相對 流動,這樣就使水產生了對流。我們還知道了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 對流是它

13、傳熱的主要方式。造成對流的原因是氣體受熱后密度變小, 質量變輕而上升,周圍較冷的氣體密度大而下降。這樣就形成了氣體上升、下降的相互流動。三、拓展活動PPT13出示PPT14出示找一找生活中的熱對流現象。1 .怎樣讓稀飯熱得更快?2 .怎樣讓爐火更旺?3 .冷凍食品時應該把冰塊放在食品的哪個位置?為什么?將你的研究結果,使用“學樂師生”拍照,分享給全班同學。四、【板書設計】小米粒水中游熱水上升冷水下降(液體)對流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氣體)對流7、熱輻射【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 .知道太陽的熱可以不依靠任何物體直接傳遞地球上來。2 .知道熱輻射是一種熱傳遞的方式。3 .認識不同顏色的物體吸收

14、太陽光的能力不同。科學探究目標:1.能基于所學知識,制定較完整的探究計劃,初步具備控制變量的意 識,并能設計單一變量的實驗方案。科學態度目標:1 .能從不同視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2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 形成集體的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L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的需求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科學技術的 發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展。【教學重點】認識不同顏色的物體吸收太陽光的能力不同。【教學難點】根據假設做簡單的驗證性實驗。【器材準備】教師準備:溫度計、凡士林、火柴、教學課件等。學生準備:木板、鏡子、黑白顏色手套、各色紙、空易拉罐、墨汁等。

15、【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新課PPT1出示談話:夏季,站在陽光下,人會感到很曬,熱得很厲害。熱是從哪兒來的?是通過哪種方式傳遞過來的?PPT2出示太陽的熱到底是怎樣傳遞到地球上來的,有沒有其他熱 傳遞的方式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探究這個問題。二、學習新課PPT3出示1.通過分析“太陽的熱傳遞到地球的過程”認識什么是 熱輻射。討論:太陽是一個巨大熱氣球,它距離地球150()0萬千米,而地球周圍的 空氣只有200(3000千米,地球與太陽之間很大一段距離是沒有空 氣的,這里幾乎沒有任何物質,那么太陽的熱向地球傳遞時具備熱傳 導和熱對流條件嗎?(預設:教師希望學生找出在地球大氣層內具備熱對流的條件,而

16、大 氣層以外的空間不具備熱傳導、對流的條件。)熱傳導時,熱可以沿著物體傳遞;熱對流時,熱可以在空氣或液體 這些物體的相對流動中傳遞。那么太陽的熱是怎樣地傳遞過來呢? (希望答出太陽的熱可以不依靠任何物體傳遞。)太陽的熱不依靠任何物體,又如何傳遞呢?(出示幻燈片3、4O )看一看這兩幅畫面,對你有什么啟示?PPT4出示講解:通過以上討論我們可以知道,太陽可以不依靠 任何物體直接向周圍發射它的熱,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叫“熱輻射”。(板 書:熱輻射)2 .通過對比實驗,研究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收的輻射熱多。談話:太陽的熱不停地向地球輻射著,那地球上任何物體吸收的輻射熱多 少一樣嗎?(出示幻燈片5畫面)夏

17、季,在陽光下,人們會感覺穿深色衣服比穿淺顏色衣服熱,這是 怎么回事?(希望學生得出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收輻射熱多的推想)PPT5出示(2)討論:怎樣證明我們的推想是否正確?PPT6出示PPT7出示(在討論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靈 活地做如下提示:為了比較出深色物體和淺色物體吸收輻射熱是否相 同,可以用對比實驗的方法深色和淺色物體的吸熱對比。)PPT8出示討論時可以分組討論與全班討論相結合。通過討論,希 望學生設計出多種形式的對比實驗來,比如:用溫度計測量深色、淺顏色鐵筒的水溫;比較在深色、淺色鐵片(或玻璃片)下冰融化的快慢;比較深色、淺色燒瓶內空氣受熱膨脹的程度;用同樣厚的深色、淺色紙(或塑料、布)各做一個手套,分別戴在左 右手上,站在陽光下,比較手的感覺有什么不同。(學生設計的實驗不會一下子盡善盡美,只能在相互交流、相互啟發, 以及教師的指導幫助下,逐步達到完善合理。)分組實驗(盡可能按學生設計的方法進行)。(4)匯報實驗結果。討論:實驗結果說明什么?小結:通過對比實驗證明了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收的輻射熱多。PPT10出示3.指導學生認識熱輻射的應用講解:除了太陽的熱能以輻射的方式傳遞過來,其它許多物體也能 以同樣的方式傳遞熱(出示幻燈片6)o提問:人在火爐上烤手,手心、手背受熱是否相同?為什么?(可以讓學生用手感覺一下蠟燭或酒精燈火焰的輻射熱。)人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