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誦讀欣賞《相見歡》課件1_第1頁
第五單元 誦讀欣賞《相見歡》課件1_第2頁
第五單元 誦讀欣賞《相見歡》課件1_第3頁
第五單元 誦讀欣賞《相見歡》課件1_第4頁
第五單元 誦讀欣賞《相見歡》課件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相見歡情境導入情境導入跟我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來到975年,仿佛看到,在清冷的深秋之夜,一位雙鬢斑白、面容憔悴的男子,踏著深院中滿地的梧桐落葉,獨自登上西樓,他默默無言,面對深院中緊鎖的重門,面對樹枝上稀疏的秋葉,面對如鉤的寒月,面對故國三千里地山河,他禁不住淚流滿面,只聽他吟誦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整體感知整體感知研讀課文研讀課文課文小結課文小結布置作業布置作業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把握詞作主旨,體會詞作寫愁情的絕妙之處,積累寫愁詞句。(重點)2學會品析鑒賞詩詞。能將抽象的情感寫得具體、生動、形象。(難點)3理

2、解作者的身世,體會作者的愁苦情緒。整體感知整體感知u 李煜簡介李煜,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是五代南唐的最后一個君主,又稱南唐后主或李后主。徐州人,他精于書畫,諳于音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廣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等。研讀課文研讀課文1.以下3個詩句均寫到“西樓”,你認為西樓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總是和人什么樣的情聯在一起?u 西樓表達一種離別之愁第一句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宋李清照一剪梅)第二句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唐李益寫情)第三句 日暮酒醒人

3、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唐許渾謝停送別)第一句是“遙望愛人的傷心地”,第二、三句都是“排遣憂傷的傷心地”。那么李煜的西樓呢,那是一座空蕩蕩的樓,孤獨冷清的樓他為什么要上“西樓”?(“遙望故國的傷心地”)。以上詩句均含有“西樓”,它已是古人登高抒發悲懷的“樓”,一處傷心地,一處排遣憂傷或遙望故國、故鄉、愛人、友人的傷心地,并非“位于西面的樓”。就像我們在望江南中的“腸斷白蘋洲”, 白蘋洲專指情人離別之地。西樓又會使人聯想到颯颯西風、夕陽西下,這些景象都是人產生悲情愁緒。2.如果你是李煜,你會怎樣獨上西樓?請用對稱的句式,續寫兩句。想象李煜登樓時的步履和神情。 “詞人愁緒滿懷,踽踽獨行,_, _

4、。”示例一:步履是那樣的滯緩,神情是那樣的委頓。示例二:步履是機械呆板,神情是那樣黯然神傷。1.明月也是惹人愁思之物,請舉例說明。u 殘月表達人事的缺憾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2.這里是殘月。換成“月如盤”,行嗎?殘月就是他自己,亡了國家,也沒有家人團聚,孤零零地呆在那里,心中十分空虛、痛苦。就像那月亮,一個人孤零零地掛在天上。而滿月是代表團圓的,不符合這里的意境。3.明月勾起了詩人什么情緒?請用排比句寫出。新月如鉤,勾起了詞人多

5、少遐想?多少回憶?多少新愁舊恨?1.梧桐”一詞在古典詩詞中,從來也是一個表現愁情的物象。u 梧桐隱含家國之悲 第一句“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溫庭筠更漏子)第二句“依約相思碎語,夜涼桐葉聲聲。”(陸甫之清平樂)第三句“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張炎清平樂)第四句“高樓目盡欲黃昏, 梧桐葉上蕭蕭雨。”(晏殊踏莎行)這些詩句表現的都是愁悶的境界;秋天又是個蕭條悲涼的季節,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種凄切、悲傷的情緒。處在這樣秋色深鎖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會產生凄寒孤寂之感,何況李后主已由君主淪為囚徒,昔日為君主之時,所居之地可用“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形容;而現在所居之地卻是“寂

6、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也只有“月如鉤”,其內心的愁恨該是多么深長呀!2.換成“楊柳”,怎么樣?3.李煜今晚在清秋之夜,登上西樓,見到的梧桐樹該是什么模樣?傷春悲秋,楊柳常與春天有關,有詩句:“二月春風似剪刀,不知細葉誰裁出”。用在此處,顯然與詩境不吻合。梧桐與悲秋常連在一起,一葉知秋。u 深院體現寂寞、孤單之身世這該是怎樣的庭院?它會建在什么地方?它的圍墻有多高?把自己想成李煜,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上闋四種景物所構成的意境,愛畫畫的可以簡筆勾勒。深秋的晚上,我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到后院的小樓上,天空中那鉤殘月冷冷地散著清輝,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院中梧桐的葉子早就掉盡了,和我一樣被鎖在這小樓深院里

7、。我想說說話,沒有人,想回到從前,又不可能。苦啊。你的描述再現了詩中情景,表達了層層推進的愁苦。漂亮!是呀,遠山似黛,殘月如鉤,秋蟲呢喃。深深庭院里,落葉滿地,高大的梧桐樹上,搖曳著最后一片顫栗的黃葉,西樓上,那位寂寞憔悴的亡國君王步履蹣跚,神情凝重,東望故園,心中充滿著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1齊讀下片,比較與上片寫愁的最大不同?u 用比較賞讀法來進入詞人的心境上片是借助意象來寫愁,下片是直接寫愁。2賞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以絲喻愁,新穎別致,前人以“絲”諧音“思”,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絲長可以剪斷,絲亂可以整理,而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卻

8、是“剪不斷,理還亂”。用“剪”和“理”兩字來讓大家體會“離愁”的特點,那就是多且亂,繁且雜。離愁本是虛的,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理解“剪”和“理“呢?這樣的詩句還有很多,比較與李煜寫愁的異和同。看: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愁有了長度。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有了重量。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愁可以游走。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愁多而可視。他們的愁是個人壯志難酬之愁,是感嘆身世悲涼的哀愁,也有思念丈夫的春愁,或是薄如輕煙,綿綿不絕的閑愁。比起他們來,李煜的愁要濃得多,深得多,重得多那么,這位昔

9、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動的怎樣的離愁別緒呢?他的離愁,不是一般的男女離別之愁,而是失掉故國的深愁長恨。這離愁,飽含的是對“三千里山河”,“雕欄玉砌”的懷念;這離愁,飽含的是對國破家亡的悔恨;這離愁,飽含的是對昔日春光熔融,鶯歌燕舞的追憶;這離愁,飽含的是對自己命運的無奈與彷徨4賞析“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一番”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別是一番滋味”?換成“亡國之痛在心頭”好不好?不好。他沒人可以說。他也不能說,他不敢說。他無話可說。如果可以讓他說,他會說什么?昔日唯我獨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階下囚徒,備受屈辱,遍歷愁苦,心頭淤積的是思、是苦、是悔、還是恨恐怕詞人自己也難以說清,豈又是常人所能體會到的呢?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傾訴,而李煜不能。欲哭無淚,欲言又止,大悲無言,當你某一種情緒到達極點時,你會發覺語言是多么的蒼白無力,無語也許最好的表達。他是亡國之君,即使有滿腹愁苦,也只能“無言獨上西樓”,眼望殘月如鉤、梧桐清秋,將心頭的哀愁、悲傷、痛苦、悔恨強壓在心底。這種無言的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