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類】大型知名精益生產如何應用IE手法提高生產效率精華版_第1頁
【實用文檔類】大型知名精益生產如何應用IE手法提高生產效率精華版_第2頁
【實用文檔類】大型知名精益生產如何應用IE手法提高生產效率精華版_第3頁
【實用文檔類】大型知名精益生產如何應用IE手法提高生產效率精華版_第4頁
【實用文檔類】大型知名精益生產如何應用IE手法提高生產效率精華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動作改善應用一覽表基本原則1.減少動作的次 數2.同時進行動作3.縮短動作距離4.輕松進行動作改善著 眼點是否可消除尋找、 選擇、準備是否可消除一手 等待或一手持住 的情形是否可消除不必 要的動作、很大 的動作是否可減少要素 動作的次數A.動作方法的 原則1 .去除不必要的 動作2 .減少眼睛的轉 動3 .把兩種以上的 動作組合成一 種1 .兩手同時開始 動作,同時結 束2 .兩手同時以相 反但對稱的方 向動作1 .以最適當的身 體部位進行動 作2 .以最短的距離 進行動作1 .動作不受限制 而接近輕松的 動作2 .利用重力或其 它力量動作3 .利用慣力或作 用力動作4 .動作的方向變 換

2、要圓滑進行B.作業 場所的 原則1 .材料或工具放 置在作業者前 方一定的位置2 .材料或工具配 合作業順序放 置3 .材料或工具要 以容易作業的 狀態放置1.配置成兩手可 同時動作1.在不妨礙作業 的前提下,作 業范圍力求狹 窄1.作業位置的高 度要調整適當C.治工 具及機 械原則1 .利用容易拿取 材料或零件的 容器2 .把兩種以上的 工具組合成一 種3 .利用動作次數 少的治具和設 備4 .機械等操作改 成一按即可的 裝置1 .利用治具來固 定工件,讓雙 手作業2 .利用腳踏裝置 進行簡單或需 用力的作業1 .利用重力或機 械力來取放料2 .以最適當的身 體部位進行機 械操作1 .為了限

3、制一定 的運動途徑, 利用治具或導 桿2 .把手做成容易 拿的形狀3 .治具在看得見 的位置上4 .使操作方向與 機械移動的方 向一致5 .工具制成可輕 易使用的狀態附件二動作改善查檢表序改善原則工序#1#2#31兩手是否同時開始動作,同時結束2兩手是否同時以相反但對稱的方向動作3作業站是否配置成兩手可同時動作4是否利用治具來固定工件,讓雙手作業5是否以最適當的身體部位進行動作6是否存在不必要的動作7眼睛是否須要轉動、尋找8動作是否出現小角度的轉彎9動作是否不受限制而接近輕松10材料或工具是否放置在作業者前方的固定位置11材料或工具是否配合作業順序放置12動作距離是否最短13在不妨礙作業的前提

4、下,作業范圍是否夠狹窄14有沒有運用適當的容器以利于拿取材料或零件15是否將兩種以上的工具組合在一起16是否將兩種以上的動作組合成一種17材料、工作物或工具是否處于預放狀態下18機械的操作鈕是否使用按鍵式19是否利用腳踏裝置進行簡單或需用力的作業20是否利用重力或機械力來取放料21是否以最適當的身體部位進行機械操作22有無利用重力或其它力量動作23有無利用慣力或作用力動作24作業位置的高度是否適當25是否利用治具或導桿,以減少對準的動作26把手是否易于握取附件三雙手程序圖(Operator Process Chart)改善前方法品名:眼鏡框工作位置布置圖操作:眼鏡框之螺帽焊接作業點焊機開始:取

5、鏡框結束:焊接后的鏡框放入成品箱工具:點焊機O作業員研究者:陳偉左手說明符號|右手 說明L.HR.H等待D11 1伸手至螺帽處oi n抓取螺帽一把(數個)2伸手至鏡框處02抓取鏡框一支伸手至點焊機前13 n送至點焊機前握取鏡框O103交予左手等待D204放手4伸手至點焊機焊座上將鏡框送至點焊機座前方205置螺帽1個于座槽內鏡框置于點焊機座上025伸手至點焊機右側對準鏡框與螺帽孔03D1 1等待握住鏡框(靜止不動) 1(右腳踩點焊機踏板)取出鏡框04搬運至成品箱3放下成品工件05方法。操作般運D等待檢驗持住合計現行L.HR.H 建議L.HR.H雙手程序圖(Operator Proces s Ch

6、art)改善后方法品名:眼鏡框操作:眼鏡框之螺帽焊接作業工作位置布置圖成 品 箱點焊機開始:取鏡框結束:焊接后的鏡框放入成品箱工具:點焊機研究者:陳偉o 螺作業員帽鏡框左手說明符號右手 說明L.HR.H伸手至鏡框處11伸手至螺帽處抓取鏡框O1O1抓取螺帽一把(數個)將鏡框送至點焊機座前方22 1送至點焊機前等待D102置螺帽1個于座槽內鏡框置于點焊機座上023伸手至點焊機右側對準鏡框與螺帽孔03D1 1等待握住鏡框(靜止不動) 1(右腳總采點焊機踏板)取出鏡框04搬運至成品箱3放下成品工件05方法。操作般運D等待檢驗持住合計現行L.H532111R.H55111建議L.H531110R.H23

7、16側爐螺絲烤爐組裝操作程序圖附件五側爐頭O 44側爐閥體與側爐分氣管組合45側臺面板與閥體組合47側爐頭與側臺組裝48鎖點火針49鎖側爐上蓋3試火50貼標簽51放爐架及保麗龍52套塑料袋1 27 放 M6*8028放電木29放輪軸30放M8蓋母31放M8防松螺母32放蝶形螺母33 放 M6*1534 放 M6*1035放8.5d墊片, 36放M6螺母7放6.5d*1.0墊片8放M6.5*1.5墊片長分氣管閥件防火片4分氣管與點火鋁閥體組合0 2撕防火片保護膜5分氣管與銅閥體組合6鎖長接頭控制面板7鎖短接頭1試漏槽方板左檔風板右檔風板23攻牙Q 21攻牙24套袋O 22套袋I輻射板Q 41輻射

8、板清潔6 42套袋上蓋66上蓋攻牙67貼標簽紙68清潔連接管1切管2塞接頭及銅套3外發夾緊背板60背板裝PE袋側爐19做內箱20放側臺25放左右檔風板26放把手座及溫度計39放螺絲及氣瓶褂勾40放吹氣輪及調壓閥43放輻射板及隔板53放側爐54封內箱標簽紙 油盤 紙箱16折外箱17放底置物網爐頭57拆爐頭包裝58包爐頭爐身1爐身攻牙3鎖防火片8鎖分氣管9組控制面板10轉軸開關定位及調分氣管螺母11上旋鈕及檢查閥鈕2測漏12貼標簽紙13油盤放入爐身14清潔15塞防護套18放爐身55放側爐配件箱56放蜂窩板保麗龍59放爐頭短腳管74短腳管補漆75套袋長腳管71長腳管補漆72套袋64放背板及連接板65

9、放護角和隔板69放氣泡袋及上蓋70放保麗龍及隔板73放長腳管及紙板76放短腳管及上蓋把手77放說明書及紙板78封箱79打包附件六成型操作程序圖大底面幫腳鞋面16配大底17洗底藥水18刷底一次膠19刷底二次膠1配鞋面及畫線2鞋面刷膠3刷鞋面白膠4刷面白膠5配中底、配穿夾角面6刷中底膠7刷中底白膠8刷夾腳面膠9刷夾腳面白膠10貼面幫腳11套楫固定中底1品檢N2對雙加硫12對雙抱鞋13洗面藥水14刷面一次膠15刷面二次膠20貼底21壓底22拔收楫品檢及維修4對雙過冷凍24對雙拿鞋25貼小價標26擦鞋貼大底貼標塞紙團貼內盒標水膠紙中徑附件七高級筆記本操作程序圖襯胖板灰板(9)分切分切配本白板紙PP內頁

10、包背分切2壓痕2_26分切 7印刷 »覆膜 9壓痕 0過膠內頁3貼合4按緊(手工)5折邊6壓實(滾筒)7擦拭隔條分切山分切40套內頁d)配皮板冗3”1唬 (16_G7回i(22_?42(43(4518過彳膠寸紙4.36”8” 4.2 4”10螺套2”6”3.56.56螺絲88”6”15”封面分切印刷覆膜壓痕過膠組合機器包側邊包上邊入瓦楞紙包下邊清潔裱襯壓實(過滾筒)壓中徑手工刮泡(含檢驗) 沖孔上螺套、上下殼放隔條、包背放內頁放隔條、螺絲鎖螺絲放螺絲隔條、合本 包裝高級筆記本封面流程程序圖距離時間程序作業內容備注V原紙存放于XX處匚=>搬運原紙至分切機(分切C搬運至半成品區5等

11、待搬運至印刷機印刷搬運至半成品區2)等待4>搬運至覆膜機覆膜*搬運至半成品區3等待搬運至壓痕機壓痕曳搬運至XX處附件九高雙機高雙機高 單機按 摩 機附件十人機分析圖名稱:布匹切割工作編號:S46工件:布匹工件編號:F261機器:切布機機器編號:S431操作人:張家豪研究日期:2007/07/16現行方法口改良方法口研究者:李成業人機操作人分助手分切布機分1.02.03.04.05.0操作機器2.2準備包裝紙與標簽012.21等待機器1.3切成需要寬度 的布圈等助手包裝布圈貼標簽 打開搖柄0.70.60.3包裝布圈0.913.0等待操作人0.7空閑等助手移下布圈0.8移下布圈:81開動機器

12、0.6置手推車上0.6統計操作人助手切布機空閑時間1.52.03.0工作時間3.73.22.2周程時間5.25.25.2禾用率71%62%42%防錯法整理表基本原則1.使其成為動 作輕松的作 業2.使其成為不 需技能、才能 的作業3.使其成為沒 有危險的作 業4.使其成為不 必依靠感覺 的作業發現改善點 的提示有否難于見到、 難于拿取、難于 移動?是否必需高度 的技能、才能?是否因不安全、 不安定而使人 與產品發生危 險?是否依靠眼、耳 、觸覺等人的感 覺?有關作業(動 作)方法方面A.類似的東西 要以顏色或 大小使其容 易區別B.作業部份要 明白地標明A.復雜的作業 要加以單純 化、標準化B

13、.精度高的作 業要用治工 具、機械來 代替A.容易接觸到 的地方要加 覆蓋B.危險時要用 顏色、聲音 通知,使其 能馬上知道A.基準、限度要 計量性的決止有關作業場 所配置方面A.使其成為恰 當的亮度、 溫度、噪音B.使作業位置 為最適當的 高度C.良品、不 良品 的分類箱或 滑道A.容易溢出的 零件、產品 箱要加蓋B.零件、產品 、治工具、 計測儀器要 放置在所定 的固定位置有關治工具、 機械方面A.要長時間持 住時,使用 持住具B.使用容易取 出零件、材 料的容器C.容易疲勞的 作業要治具 化、機械化A.盡可能利用 定時器、量 規等,以消 除利用人的 特殊才能B.潤滑油、油、 粘膠要利用

14、活塞氣筒使 其量為一定A.使其成為異 常時作業就 停止B.利用雙手同 時操作開關A.目視、感官作 業要治具化、 機械化B.有效地利用 繼電器、開關C.數數量要利 用計測儀器 或裝一定容 量的容器有關產品設 計、生產方式 方面A.產品、零件 、治具要成 為易于抓住 的形狀、大 小或易于看 見的形狀B.使上下左右 不對稱A.進行產品、零 件的單純化、 標準化A.危險的地方 要加以遮斷B.易于分離的 要加以結合A.進行設計變 更來消除感 官作業附件十二機械準確度差方法結構差作業者容易發生錯誤機械點檢不良品的不完備理方法不良作業方法容易搞錯品質意識低機械設計 不充份身體狀況 不佳操作方法作業變更的不完

15、全聯絡不澈底一適合性不一致機械調整 不充份機械明示作業環境不 家完全好作業不熟 練半成品管工作的寬理不足裕少專業知識 不足標準書不完備檢查知識技能 低測定方法不合 適忘記精度的點 檢材料放置場所H料材質變異不完備"廣品種構成與量 卜 操作方法不好 的區分不當 -規格以及材料 / 材料管理不好 的檢查不足f /計測精度差零件、材料不好發生 不注 意的 錯誤附件十軌道阻塞輸送帶潤滑不足未潤滑未定位成型器螺絲松動卡紙斷裂空壓不足電眼失效運轉超速太松不熟練故障排除理方式其它充填泡 沫溢出工作負 荷太重家庭因素SO時建立不熟練 太慢操作疏忽無訓練故障排除有奶垢未清洗鋁箔出口有臟物未加潤滑油太厚

16、接頭速度慢不均勻PE瓶情緒問題瓶口有毛邊鋁箔太輕太厚RE剝離原廠接頭操作方法 未標準化瓶身高度不一變型鋁箔方法材料箔 會 脫 落P-Q分析附件十四沖床沖床光割折床折床折床折床 四折床 五門板 點焊門板 焊接吊頂 焊接噴涂門板 組裝V50組裝LF70 組裝SUS組裝吊頂 接線思生廣 數量百分比產品族 小訃AMDZ® 門79053.38%53.38%V50P 22315.07%15.07% |4180吊頂181.22%1025003r 120.81%1025007181.22%1025009r 211.42%1025018100.68%1025026171.15%1025818151.0

17、1%1025827120.81%1025011P 151.01%1025012120.81%1025816P 151.01%1025807100.68%1025001P 140.95%1025828110.74%1025811r 151.01%1025016100.68%15.20%LF70r 231.55%1025005453.04%1025027r 281.89%1025028593.99%1025806P 362.43%1025029251.69%1025727261.76%16.35% 1合計1480100%附件十五相關表EXOAUUIUUUUUUUOUUUUUUUUIUUUAUUUU

18、A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IUUUEUU3UUIUUIUUUUUUII3 . UU - 3 OU 2,3 , UU1,2,3 UU . UU . 3 A 、3 U . UE 33U 1,2,3 UU 3 U3 U3 EI 1 3IU 一 u .u . u2 3 一U 2,3OU_223UXUxjXVxxUxAUxAU >U1沖床二2折床一3折床二4折床三5折床四6門板點焊7門板焊接8噴涂9門板組裝10V50組裝11沖床一12光割.13折床五14吊頂焊接15LF70組裝16SUS& 裝17吊頂接線3沖床一光割:11.5%沖床一折床五:20.06%折床五吊

19、頂焊接:15.2%折床五 LF70組裝:1.55%折床五 SUS組裝:14.8%吊頂焊接噴涂:15.2%噴涂 SUS組裝:0.81%噴涂接線:14.39%SUS組裝 接線:15.61LF70組裝 接線:1.55 光割折床五:11.5%附件十六活動關系圖附件十七面積關聯圖沖床二光割折床三折床折床二折床五沖床門板點焊折床四吊頂焊接吊頂組裝門板焊接V50組裝吊頂接線門板組裝附件十九(反面)測 時 表部門:單元 號碼正常時間寬放率 %標準工時鞋型:作業名稱:1使用工具:2機器及號碼:3 1操作人:自動 口半自動 口手動4材料:5零件名稱:6 1規格要求:7速率:母分鐘轉速:8進料:毫米/分鐘每件總標準

20、工時工作位置布置圖作業方法或作業單元說明工作環境:測時編號:研究日期:月月日日第 張/共 張操作者:測時員:第 頁/共 頁單元 編號12345678外來動作因素周期RTRTRTRTRTRTRTRT符號RT說明1A2B3C4D5E6F7G8H9I10J11K12L13M14N15O16P17Q18R19S20T21U22V23W24X25Y總計次數平均冉平均評比N.T西屋評比法附件二十考慮因素熟練努力一致性環境定義將手腦配合,以 實行某既定工 作方法之效率以相同的技術 水準,自由控制 速度及意愿的 表現同一操作員作 同操作時,其觀 測時間值的相 同(接近)程度環境中某些因 素將影響操作 方便性影響因素1.工作經驗2 .先天能力3 .工作性質4 .工作方法1 .情緒作用2 .個人興趣3 .工作意愿4 .日常習慣5 .熟練程度1 .材料2 .工器具、量具3 .外來單元及 異常值4 .觀測員能力5 .操作員熟練 度及意愿6 .周程長短1.溫度2.濕度3.通風4.噪音5 .粉塵6 .照度7 .空間評 比 等 級 與 系 數超佳A1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