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自身設計實踐淺談我的產品設計美學觀_第1頁
結合自身設計實踐淺談我的產品設計美學觀_第2頁
結合自身設計實踐淺談我的產品設計美學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結合自身設計實踐淺談我的產品設計美學觀 結合自身設計實踐淺談我的產品設計美學觀 摘要:設計美學是現(xiàn)代設計藝術理論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分支。本文首先簡單地闡述了設計、美學及兩者之間的關系。然后,結合自己的設計實踐,較為實際地論述了本人的產品設計美學觀。 關鍵詞:設計;美學;設計美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J0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11509-119-2 設計是一種實實在在的以創(chuàng)造性為特點的物化活動。自古以來,人類便生活在大自然和人類自身共同“設計的世界之中。步入現(xiàn)代社會后,設計的范疇變大了基于科學技術的開展,綜合人文的、經(jīng)濟的、生理的、心理的、藝術的各種因素,以大批量、規(guī)?;厣a

2、能夠滿足人的各種需要的產品為目的而開展的創(chuàng)造性的生產實踐活動都可以稱作是設計。顯然,設計作為一種有目的地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活動要受到而且應該受到美學規(guī)律的支配。 美學一詞屬于精神領域的概念,可以上升到哲學的范疇,也是上層建筑在人們審美意識當中的具象化。設計美學,那么是將設計實踐中的審美規(guī)律與美學問題聯(lián)系起來;是從人們審美的角度出發(fā),認識并進而理解設計的一個窗口;主要探討的是主觀意識的審美取向對客觀實際事物的評判原那么總之,設計美學就是研究怎樣把美學的知識和原理運用到設計領域之中。 古人曰: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過多的紙上談兵是有害而無利的,下面本人將結合自己學習和工作經(jīng)歷中親身實踐

3、的設計案例,來具體談一談本人的產品設計美學觀點。 一、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的概念,強調重視人的因素,對應的是過去工業(yè)時代所提出的忽略人的因素的以機器為本。首先,設計應該是為人的設計,人是我們設計的出發(fā)點。我們作為設計人員,只有發(fā)自內心地去關注人、注重人性,才可能做出打動人心的設計。其次,產品設計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化的行為,它的對象是可大批量生產的產品。因而,設計師所從事的設計,不是為了某一個人的設計,而是為了眾人的設計,要求他對人們對全社會負責。以人為本的設計表達了設計的真正價值。 下面的設計作品是我和其他組員參加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的決賽作品?地抓?。該次大賽的主題為“珍愛生命,奉獻

4、社會,內容為“在突發(fā)災難中,用于救援、破障、逃生、避難的機械產品的設計與制作。無論是從大賽的主題還是大賽的內容中,我們都可以知道,該次大賽有意地在強調“以人為本,希望參賽者能夠更多地去關注災難中的人們,并提供相應的創(chuàng)意設計。 我們小組自接到大賽通知后,便針對大賽主題、內容、要求等認真分析,搜集了跟災難救援相關的很多資料,小組內部也就相關的設計開展了屢次頭腦風暴,得到了初步的創(chuàng)意構思,經(jīng)過細節(jié)深化、方案驗證、創(chuàng)意表現(xiàn)等步驟后,最終得到了我們的參賽作品“地抓。它是一套固定裝置,主要用在發(fā)生洪災等需要固定裝置的救援中。當要救援洪水中或河流對面的被困人員時,需要用到繩索以保證救援人員的平安,此時就需要

5、一套穩(wěn)定的固定裝置來確保繩索的平安,而“地抓的創(chuàng)新設計結構就能夠滿足上述救援等情況的要求?!暗刈タ筛鶕?jù)救援任務和環(huán)境來選擇,包括野外洪水救援中用來固定繩索;地震后在開闊的場地上固定帳篷;在野外當汽車陷入沼澤或泥潭時,用地抓固定配合絞盤來拖出汽車;在石油地質勘探中,鉆井井架等的斜拉固定鋼絲繩固定 二、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結合 功能和形式關系的談論是設計的一個根本問題,功能指的是事物所發(fā)揮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形式那么指的是事物的造型、外表結構、外在裝飾等。也就是說,就設計而言,功能是看不見的,如衣食住行等,主要指它的使用價值和實用性;形式那么是看得見的,如外在的形狀、材料、結構、色彩、工藝等表現(xiàn)形式,

6、主要指它的裝飾性??v觀近一百多年的工業(yè)設計開展史,工業(yè)產品并不同于藝術品,其審美價值是基于功能價值建立起來的,所有的工業(yè)產品都是為了滿足人的某種物質需要而設計,即形式始終圍繞著功能。與此同時,形式又沿循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相對獨立地不斷演化、開展與完善。尤其是當今時代,隨著設計學科的邊緣化和綜合化,例如人機工程學、心理學、仿生學、解剖學等學科的介入,功能和形式的關系變得前所未有的微妙,而正確的處理方式那么是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下面的案例是我做的一款電動螺絲刀的設計,在接到并分析了甲方的設計任務書之后,我調研了現(xiàn)在市場上的電動螺絲刀的設計,初步提出了自己的設計想法彌補現(xiàn)有電動螺絲刀的人機缺陷,

7、設計一款充分考慮人機工程學的,同時頗具視覺美感的電動螺絲刀。具體設計時,考慮到電動螺絲刀屬于手持類工具,我便在大造型感覺上竭力強調其便于手持,機身中部設計有多道貼合手指的“大凹槽,同時,與其他部件作材質和顏色的區(qū)分,以突出強調我的主要設計想法。在機身的細節(jié)之處,我也基于“兼顧人機和美觀的想法,作了不少深化點睛的處理,以求這款電動螺絲刀真正做到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結合。 三、美學意境的營造 設計是一門綜合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技術等諸多方面的學科,其審美標準也隨著諸多因素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所以,評價設計的美需要一個復雜的評價體系。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設計作為一種超越國界的無聲語言,一個優(yōu)秀的設計符號

8、卻足以傳達出豐富的信息。我們作為設計人員,在設計產品造型時,不能僅局限在物理體積和外表的外觀形態(tài)創(chuàng)造,還應努力使產品具有美的藝術感染力,使人從中得到美的享受,體驗我們精心營造出來的美學意境,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我們工業(yè)設計師的作用和優(yōu)勢。 下面展示的是我設計的一款日系風格的家用電器,甲方是一日本客戶,他們委托我們設計一款銷往日本外鄉(xiāng)的電暖器。在接手那個工程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設計時除了要考慮日本對于電暖器有著異于我國的設計生產標準外,如標準電壓、發(fā)熱機制、防護罩的要求等,更重要的是設計出來的電暖器要符合日本人的審美習慣、迎合他們的審美情趣,這也是我們在設計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后續(xù)的工程進展中,我收集、分析了大量的日本風格的平面作品、工業(yè)產品、建筑設計等,并竭力在自己最終的設計作品中營造出日系簡約的那份美學意境形體質樸、用色淡雅,力求融入日本獨有的禪宗思想,突顯出此款設計的獨特意境。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開展,產品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產品設計的設計美學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綜上,我大體地闡述了設計、美學及兩者之間的關系,結合著自己的設計實踐,重點論述了本人的產品設計美學觀,希望能夠為今后的產品設計美學研究和實踐做出奉獻。 參考文獻: 【1】何人可.工業(yè)設計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