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構造分區_第1頁
大地構造分區_第2頁
大地構造分區_第3頁
大地構造分區_第4頁
大地構造分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質勘查工作中區域地質資料的解讀初稿在礦產地質勘查工作中對區域地質資料的解讀, 是建立區域成礦背景及研究成礦條件的重要資料之一。 區域成礦地質背景又是決定著同一成礦帶不同勘查區塊成礦地質條件和成礦類型。 通過對區域地質資料的解讀, 初步了解一個勘查區塊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 成礦地質背景、已知礦床賦存地質條件及礦體的找礦標志(層位、構造、蝕變等) 。通過對區域及勘查區塊周邊地質條件的解讀,類比勘查區塊的成礦地質條件, 找出相同與不同之處, 根據成礦地質理論確立找礦地質工作思路,選擇合理的工作手段,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一、區域地質資料的解讀解讀區域地質資料, 往往是主要從事礦區地質工作者所忽

2、略的或不愿深入的領域,摘錄、轉抄或粘貼前人資料成為編寫設計、報告的主要手段。因此, 造成設計、報告編寫中對成礦背景認識陷入人云亦云、不求甚解的局面。解讀區域地質資料,在任何一個地區,必須運用的地質資料為:其一為區域地質志和巖石地層劃分兩本書; 其二為不同比例尺的各種地質圖件。如何解讀區域地質資料的思路應由面到點分層次解讀, 根據區域地質志、 巖石地層劃分和小比例尺地質圖資料, 確定勘查區塊所處大地構造位置,所屬地層區、構造單元及成礦帶。1、大地構造位置的解讀陜西省大地構造單元劃分不同學者有不同的劃分方案,反映出不 同學者所重視的主所在,目前劃分比較詳細的主要有傳統的梢臺觀點 和現在興盛的板塊構

3、造觀點。(1)梢臺構造說大地構造單元劃分中國梢臺說有黃汲清為創始人,現在的傳人以任紀舜、姜春發等 為代表。梢臺說將大地構造單元分為兩大類,即地殼構造主要由地臺和地 梢。地臺反映相對穩定的構造單元,具有不規則的形狀,有古老的地 殼存在,構造作用強度相對較弱,變質作用較淺,巖漿巖不發育等地 質特征;地梢反映相對不穩定的構造單元,具有長條形的形狀,有巨 厚的地層沉積,構造作用強度相對較強,變質作用較淺,巖漿巖不發 育等地質特征;梢臺說大地構造單元的劃分有成熟的劃分方案,有系統的構造單元術語和命名系統列(表1)。表1梢臺說構造單元命名術語表I級單元口級單元W級單元IV級單元地臺區地臺臺坳、臺陷、臺隆臺

4、凹、臺拱、褶皺束、斷凹凸(凹)褶段、凸起、斷褶段地槽區褶皺系褶皺帶褶皺束復背(向)斜1989年出版的陜西省區域地質志根據梢臺學說觀點對陜西省境內地質單元進行詳細劃分(圖1),將陜西境內大地構造單元劃分出三個一級構造單元:中朝準地臺、秦嶺褶皺系及揚子準地臺;十二個 二級構造單元劃分和二十一個三級構造單元(表 3)。精品資料上囂市nut耐滁單元界較強地質構造睢元界鐲叫線地質叫蒞單元界線圖1秦嶺大地構造單元劃分(陜西省區域地質志)1、一級構造單元界線;2、二級構造單元界線;3 、三級構造單元界線; 4 、四級構造單元界線5 、工作區位置;構造單元名稱I中朝準地臺:11陜甘寧臺坳;111陜北臺凹;I

5、12陜甘寧坳緣褶皺束;I產景福山-永壽斷褶段;I12-2 銅川 - 韓城斷褶段;12汾渭斷陷:I21渭河斷凹;I 22驪山臺拱;I 3豫西隆斷:Il太華臺拱;I 32金堆城臺凹;n秦嶺褶皺系:n1六盤山斷陷;n2北秦嶺加里東褶皺帶:H21隴山褶皺束;n 22紙房-永豐褶皺束;n 23太白-商縣褶皺束;ii3禮縣-柞水華力西褶皺帶;n 4南秦嶺印支褶皺帶:n 41鳳縣一鎮安褶皺束;n 42鳳鳳關一金雞嶺褶皺束;n 43白 水江白河褶皺束;n 5康縣-略陽華力西褶皺帶;ii6摩天嶺加里東褶皺帶:n 61文縣-勉縣褶皺束;n 62陽平關褶皺束;117北大巴山加里東褶皺帶:II71紫陽一中鋒褶皺束;I

6、I71-1牛山復背斜;Il71-2篙坪一 老縣復向斜;n 71-3平利復背斜;n 72高灘一兵房街褶皺束;出楊子準地臺:出1龍門-大巴臺緣隆褶帶;m 11寧強褶斷束;m 12漢南-米倉臺拱;m 12-1漢南凸起;m 12-2大竹壩-鎮巴凹褶段;m 12-3米倉凸起;m 13司上-雞心嶺褶斷束;m 14高川褶斷束;m2四川臺坳:m21長嶺臺凹;秦嶺各構造單元分界標志I中朝準地臺:陜甘寧臺坳,112陜甘寧坳緣褶皺束;I 12-1 景福山-永壽斷褶段;I 12-2銅川-韓城斷褶段;渭河盆地北緣斷裂。 12汾渭斷陷:121渭河斷凹;I 22驪山臺拱;秦嶺山前斷裂為界,I 3豫西隆斷,I'太華臺

7、拱;華陽川-洛源斷裂為界,I 32金堆城臺凹; 八渡 -寶雞 -鐵爐子 -三要斷裂為界。n秦嶺褶皺系:ii1六盤山斷陷;桃園-龜川斷裂。n 2北秦嶺加 里東褶皺帶,n 21隴山褶皺束;拓石-寶雞斷裂。n 22紙房-永豐褶皺 束;油房溝-皇臺斷裂。n 23太白-商縣褶皺束;唐藏-商南斷裂。n 3 禮縣-柞水華力西褶皺帶;風鎮-山陽斷裂。n4南秦嶺印支褶皺帶: n 41鳳縣一鎮安褶芻束;酒奠梁-板巖斷裂,n 42鳳鳳關一金雞嶺褶皺束;以志留系與泥盆系地層接觸界線為界。n;白水江一白河褶皺 束;略陽-馬道帶北界斷裂。 m康縣-略陽華力西褶皺帶;略陽-馬 道帶南界斷裂。n 6摩天嶺加里東褶皺帶:n 6

8、1文縣-勉縣褶皺束; 陽平關斷裂。n 62陽平關褶皺束;寬川鋪斷裂為界與揚子準地臺接觸。 以月河斷裂為界與白水江-白河褶皺束接觸。n7北大巴山加里東褶 皺帶:ii71紫陽一中鋒末f皺束;n J牛山復背斜;n 71-2篙坪一老縣 復向斜;n 71-3平利復背斜;紅椿壩-曾家巖斷裂。n 72高灘一兵房街 褶皺束;以寬川鋪斷裂- 陽平關-洋縣斷裂 -饒峰 -麻柳壩 - 鐘寶斷裂為界。田楊子準地臺:田1龍門-大巴臺緣隆褶帶;m11寧強褶斷束;大 竹壩-辛集斷裂。m 12漢南-米倉臺拱;m 12-1漢南凸起;峽口 -白勉峽 斷裂。田12-2大竹壩-鎮巴凹褶段;m 12-3米倉凸起;司上-鎮巴斷裂。 m1

9、3司上-雞心嶺褶斷束;興隆場斷裂。m 14高川褶斷束;以三疊系與 侏羅系地層接觸界線為界。m2四川臺坳:田21長嶺臺凹;( 2)板塊構造觀點大地構造單元的劃分板塊大地構造單元劃分板塊構造單元劃分及命名已有較為系統的方案, 但運用過程中尚有諸多分歧,但各構造單元的劃分依據基本相同。其劃分標志如下:I級構造單元根據板塊構造理論,縫合線(縫合帶、結合帶)是劃分I級構造單元的標志,是板塊與板塊的分界線;n級構造單元陸殼基底特征和構造環境不同是劃分n級構造單元陸塊與大陸邊緣的依據;m級構造單元沉積建造與古生物群落是劃分m級構造單元的條件;IV級構造單元 則以構造環境和沉積建造特征來劃分。現將板塊構造單元

10、劃分方案列表 2如下。表2板塊大地構造單元劃分方案I級單元n級單元出級單元板塊臺塊臺隆臺盆臺凹裂谷古裂陷活動邊緣俯沖雜石市弧前盆地島弧弧后盆地被動邊緣陸緣隆起陸緣坳陷陸緣裂谷陸緣裂陷聯合板塊微板塊陸塊活動邊緣被動邊緣板塊結合帶地體蛇綠巖塊島弧火山巖塊裂谷火山巖塊蓋層巖塊基底巖塊地塊、地體、構造楔/、隸屬,某一系統的外來地質體陜西省板塊大地構造單元劃分1999年編制的1:50萬陜西省地質圖,根據板塊構造觀點進行大 地構造單元劃分,以“商丹板塊縫合帶”為界將陜西省境內劃分為兩 大板塊,北部為華北板塊,南部屬于華南板塊。北秦嶺構造帶和南秦 嶺構造帶分別為兩大板塊的大陸邊緣。陜西省地質學者根據陜西省具

11、體情況劃分出三個一級單元: 華北 板塊、商丹加里東結合帶和華南板塊;4個二級單元和14個三級單 元,詳細劃分見圖2、表3。表3陜西省板塊構造單元劃分表(1999)I級構造單元n級構造單元出級構造單元IV級構造單元I華北板塊11華北陸塊I 11鄂爾多斯晚古-中生代上疊盆地I 12隴縣-韓城斷隆I 13汾渭新生代地塹I 13-1渭河斷陷I 13-2驪山凸起I 14陜豫隆起I 14-1太華臺拱I 14-2金堆城兀古-早古生代 上疊盆地I 15六盤山中生代斷陷I 2華北板塊南 部活動性陸緣I 21隴縣-北寬坪構造地體I 22草灘溝-云架山構造拼貼地體I 23秦嶺變質地體n商丹加里東結合帶出華南板塊m1

12、華南板塊北 部被動陸緣出:準-古特提斯上疊盆 地m 11-1劉嶺前陸邊緣海盆地m 11-2鳳縣旬陽陸表海盆地m 113勉略海四-印支蛇綠雜uU石m 12加里東期臺拉海盆m 11-1白水江北大巴山裂谷 帶出-2南秦嶺1淺海盆地m 13摩天嶺隆起m 14后龍門山加里東期臺緣裂陷槽海盆出2揚子陸塊nu1漢中-米倉臺拱出22川北-加里東-印支期復式上疊盆地注:陜西省1:50萬地質圖及說明書陜西省地礦局1999在構造單元劃分名稱上,仍然流露出梢臺說某些術語,與現今流 行的大地構造相命名板塊構造單元術語有所不同。即使持有板塊構造 觀點的不同學者對同一構造單元命名已有不同。( 3)陜西省兩種大地構造觀點構造

13、單元劃分的對照槽臺觀點與板塊構造觀點對陜西境內地質構造單元的劃分無原則分歧,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表4) 。的蜜,市FiU【匕 8禍 丁 = =二RMnr!-1 ui 電/11廣廣螂X中期四戲崗彷華n潛瞅 .境匐廿中仁界時冷杓危下定桿限 四報名曲單 環限 男桀恂進單元.界隈r%戢塊L沖七省決1 ;和唾古TT& I .三砒陷T城WrWT鈾M甘七班哦T陷L山升置 豫降起 T*隼臺橫 【門陰城定士前券生代也(潴 ;人景山咿tfW南I,華北相由麗和甘闌銀 :佐旦-北軍坪冉浩大附I :中*溝一如1附痔附貼電幃"半時安巫F霏地上n而用對應知Y瘠皿隼請幄娓,中可玩法-It得假曲暗等叫加-占,

14、噌斯t找地10尸劉嶺削熊道球泡加tm尸:&N-旬圖出金將_k地修尸SL縣一向川隔在小拉地巾尸,胃血.可怦4E-印書需四皆體轉算持白希F田加衛朱卿白也伸至f皆,口尸門桶|_比"巴山裂谷檸叫' 相link巴he IHVmrLll.年刊.歸下比相垠柒頗BWWm?:闈#心仃飾"iwujfi丁-陶立睜汁"曲*新nr:N制九 ftiiltUT 在港口年增體 ni;ir申我是叫甘切 ir'jii.f 理帶情起亞,糟j小臨3幢坡11瓶中TttS山白拱圳巾畫 r c; H| hit航Tt支瓦式Q法站/精品資料圖2 陜西省板塊構造單元劃分圖陜西省區域地質志(槽

15、臺說)19891:50萬陜西省地質圖(板塊構造說)1999I級構 造帶口級構造帶W級構造帶I級構造帶口級構 造帶W級構造帶I中朝 準地臺I i陜甘寧臺坳Il1陜北臺凹I華北板塊I 1華 北陸塊I11鄂爾多斯晚古-中生代上疊盆地Il2陜甘寧坳緣褶 皺束I 12隴縣-韓城隴斷I 2汾渭斷陷I21渭河斷凹I 22驪山臺拱I 13汾渭新生代斷陷I 3豫西斷隆Il太華臺拱I 14陜豫隆起114-1太華臺拱I J金堆城臺凹I 14-2金堆城元古-早古生代上疊盆地口秦嶺 褶皺系口1六盤山斷 陷I 15六盤山中生代斷陷口 2北秦嶺加里東褶皺帶U21隴山褶皺束I 2華 北板塊 南部活 動性陸 緣I 21隴縣-北

16、寬坪地體口 22紙房-永豐褶 皺束I 22草灘溝-云架山構造拼貼地體口23太白-商縣褶皺束I 23秦嶺變質構造地體口3禮縣-柞水華力西褶皺帶w華南板塊m 1華 南板塊 北部被 動陸緣W 11準-古 特提斯上疊 盆地m 11-1劉嶺前陸邊緣海 盆地口 4南秦嶺印支褶皺帶口 41鳳縣-鎮安褶皺束口 42留鳳關-金雞嶺褶皺束W11-2鳳縣-旬陽陸表海盆地口 43白水江-白河 褶皺束m 12加里東 臺拉海盆地W12-1 白 水江 北大巴 山裂m 12-2南秦 嶺臺拉淺海 盆地口 7北大巴山加里東褶皺帶口 71紫陽中鋒褶皺束口 72高灘-兵房街 褶皺束谷帶口 6摩天嶺加里東褶皺帶口 61文縣-勉縣褶皺束

17、m 13摩天嶺隆起口 62陽平關褶皺束W14后龍門山加里東期臺緣裂陷海盆W揚子 準地臺山1龍門-大巴臺緣隆褶帶皿寧強褶皺束W 12漢南-米倉臺 拱W 2揚 子陸塊m21漢中-米倉山臺拱m 13司上-雞心嶺褶皺束山14高川褶皺束m22川北加里東-印支復式上疊盆地田2四川臺坳uh1長嶺臺凹m21漢中-米倉山臺拱(4)王宗起等對秦嶺板塊構造的新劃分王宗起等人2009年在“地質學報”上發表“秦嶺造山帶主要大地構造單元的新劃分” 一文中,提出對秦嶺構造帶的劃分意見(圖3)圖3核查區所處大地構造位置1、一級構造單元界線;2、二級構造單元界線;3、三級構造單元界線;4、四級構造單元界 線5、工作區位置;華北

18、板塊:I華北陸塊:13華北南緣陸坡帶I31太華-登封巖漿弧帶; I 32金堆城陸緣盆地;n 1-2北秦嶺島弧-弧后雜巖帶;華南板塊:華南板塊北部陸緣:n3中秦嶺弧前盆地系(禮縣-柞水華力西褶皺帶);n 4-5南秦嶺增生雜巖帶(印支褶皺帶): 116 南秦嶺弧前盆地:n 7南秦嶺島弧、弧后雜巖帶及弧后陸坡帶;出楊子陸塊:(5)潘桂棠等板塊構造的劃分潘桂棠等人在2009年“中國地質”雜志上發表“中國大地構造單元劃分” 一文中,根據板塊構造理論較詳細劃分出中國大地構造I、H、m級構造單元,涉及到陜西省境內的構造單元見表5。I級單元n級單元出級單元華北陸塊區鄂爾多斯陸塊鄂爾多斯古陸核(?)(鄂爾多斯盆

19、地MZ疊加裂陷盆地系汾渭裂谷系豫皖陸塊太華-登封巖漿弧(Ar)(熊耳裂谷Pt2)華北南緣陸緣盆地(Z-?)秦祁昆造山系秦嶺弧盆系寬坪弧后盆地(Pzi)北秦嶺(二郎坪)巖漿弧(Pzi)商丹蛇綠混雜巖帶(Pzi)中秦嶺陸緣盆地(PZ2)西傾山-南秦嶺陸緣裂谷(Pzi)勉略蛇綠混雜巖帶(C-T)揚子陸塊區上揚子古陸塊米倉山-大巴山基底逆推帶 龍門山基底逆推帶表5潘桂棠等板塊構造單元劃分以上構造單元劃分和命名雖然不同,但所針對的地質體基本一致,因此,在編寫資料中,采用何種大地構造觀點不會引起爭議,但 必須采用統一系統命名方案,不可混淆。2、區域地層分區的解讀區域地層解讀首要必須了解所工作區的地層區歸屬

20、, 不同的地層 區反映不同的沉積環境和古地理。因此在地層單元劃分時充分反映出 地層沉積時代的各種要素信息。一個地層分區有一套地層劃分單元名稱,反映一定沉積環境和構 造環境的巖石組合,因此,在同一地層小區應使用相應的地層單元, 一般不混用不同地層區的巖石地層單元。陜西省區域地質志對秦嶺地區地層區區劃基本與構造單元一致, 劃分三個大地層區,即華北地層區、秦嶺地層區和揚子地層區。根據 巖石組合及地層結構劃分出十三個地層分區和十七個地層小區;陜西省巖石地層基本沿用區域地質志的地層分區劃分,地層區則劃分為:華北地層大區和華南地層大區, 同時劃分出九個地層分區和十八個地層小區。從表5 的對比中,反映前者遵

21、從槽臺構造觀點,后者遵從了板塊構造的基本思路。地層資料編寫和應用時注意地層區的一致性, 一般不把不同地層區的地層單元混用, 同一地質時期不同的構造位置沉積不同的巖石組合,反映出不同的成礦地質條件。陜西省區域地層區劃分對比表(見表6)精品資料表6區域地層分區對比表陜西省區域地質志陜西省巖石地層相應大地構造單元名稱華 北 區II 2陜甘寧盆緣分區I I隴縣-永壽小區華 北 地 層 大 區 VV41華北西緣地層分區I12陜甘寧坳緣褶皺束I 22銅川-漢城小區V 45山西地層分區V,"1龍門地層小區I/-1景福山-永壽斷褶段112-2銅川-韓城斷褶段I 3汾渭分區I 32渭河小區V45-2渭

22、河地層小區I 21渭河斷凹I 4豫西分區I I金堆城小區V46豫西地層分區V46-1華山地層小區I 31太華臺拱V46-2孤山地層小區132金堆城臺凹秦 嶺 區 n口 1河西走廊-六盤山分區口 11六盤山小區V 12祁連-北秦嶺地層分區V12-4六盤山地層小區口1六盤山斷陷口 2寶雞-洛南分區口 J香泉小區V12-3隴山地層小區口J隴山褶皺束口 J紙坊-永豐小區V12-2終南山地層小區口 J紙房-永豐褶皺束口 3太白-商縣分區V12-1太白山地層小區口23太白-商縣褶皺束口 4禮縣-柞水分區口 41唐藏-山陽小區V 11中秦嶺地層分區口 3禮縣-柞水華力西褶皺帶口 42鳳縣-鎮安小區華 南 地

23、 層 大 區 VIVI31跌部-旬陽地層分區VI 31-1天竺山地層小區口 4南秦嶺印支 褶皺帶口 41鳳縣一鎮安褶皺束口5徽縣-旬陽分區VI 31-2紫柏山地層小區口 42鳳鳳關一金雞嶺褶皺束VI 313牛山地層小區口43白水江一白河褶皺束口 6康縣-略陽分區VI 32摩天嶺地層分區VI 321勉-略地層小區口5康縣-略陽華力西褶皺帶口 7文縣-勉縣分區口 J何家巖小區VI 32-2陽平關地層小區口61文縣-勉縣褶皺束口 72陽平關小區口 62陽平關褶皺束口 8嵐皋-竹溪分區口 J紫陽-平利小區VI 33十堰-隨州地層分區VI 33-1紫陽-平利地層小區口71紫陽一中鋒褶皺束口 82高灘-兵

24、房街小區VI 33-2高灘-兵房地層小區口 72灘灘一兵房街褶皺束揚 子 區 m山1大巴山地層分區W 11寧強-鎮巴地層小區VI43上揚子地層分區VI 43-1米倉山地層小區W1龍門-大巴臺緣隆褶帶m 12司上地層小區VI 43-2星子山山地層小區W13司上-雞心嶺褶斷束山13高川地層小區VI 43-3褚河地層小區W14高川褶斷束W 2四川盆地地層分區w 21長嶺地層小區m21長嶺臺凹精品資料3、區域成礦帶劃分的解讀陜西省成礦帶的劃分以陳毓川、朱裕生為代表的地質學家在全國統一分出五個成礦域(I級成礦帶),16個成礦省(II級成礦帶),80個成礦區(田 級成礦帶)。涉及到陜西境內的一級成礦帶:有

25、古亞洲成礦域、 秦祁昆成礦域、特提斯-喜馬拉雅成礦域和濱西太平洋成礦域(I);二級成礦 帶有n-4華北陸塊成礦省、n-8秦嶺大別成礦省、n-14松潘、 甘孜成礦省 及n-13上揚子成礦省(n);三級成礦帶有m-17小 秦嶺豫西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金鉬鋁土礦鉛鋅成礦帶、m-19晉西-陜東黃河兩側元古宙、晚古生代鋁土礦稀土銅鐵金煤鹽類成礦帶、m-20鄂爾多斯盆地中生代、新生代油氣煤鹽類成礦區、m-38北秦嶺早古生代、中生代金銅銀鑲鋁成礦 帶、m-40 南秦嶺晚古生代、中生代鉛鋅銀銅鐵汞錫重晶石成礦帶 、田-63龍 門山-神農架早古生代、新生代鐵金磷成礦帶 及m-69松潘-瑪多晚古生代金稀

26、有銀鉛鋅成礦帶 等七個(表7 )。在各三級成礦帶基礎上又可劃分出多個四級、五級成礦帶,以陜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的地質專家為主在陳毓川等I-m級成礦帶劃分基礎上對陜西地區進行IV、V級成礦帶的詳細劃分,共劃分出19個IV級成礦帶和44個V級成礦帶(表7、圖4)。精品資料I級成礦帶n級成礦帶出級成礦帶1-1+ 1-4古亞洲成礦 域疊加浜四太平洋成礦 域n -4華北陸塊成礦 省m-20鄂爾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油氣煤巖鹽 類成礦區m-19晉四-陜東黃河兩側晚古生代、 中生代鋁土礦稀土銅鐵金煤成礦帶m -17小秦嶺-豫西太古代、兀古代古生 代、中生代金鋁鋁土礦鉛鋅成礦區1-2+ 1-4秦、祁、昆 成礦域疊

27、加浜四太平洋 成礦域n -8秦嶺-大別成 礦省m-38北秦嶺早古生代、中生代金銅銀睇 鋁成礦帶m-40南秦嶺晚古生代、中生代鉛鋅銀銅 鐵汞睇重晶石成礦帶1-3特提斯-喜馬拉雅 成礦域n -14松潘-甘孜成 礦省m -69松潘-甘孜晚古生代金稀有銀鉛鋅 成礦區I -4濱四太平洋成礦 域n -13上揚子成礦 省m-n揚子陸塊北緣兀吉宙-新生代鐵鈦鉛 鋅銅鎰黃鐵礦成礦區表7陜西省IV、V級成礦帶劃分表出級成礦帶IV級成礦帶V級成礦帶m -20 鄂爾 多斯盆地成 礦區m-20 1陜北聚煤區m -201-1府谷、吳堡石炭-二疊紀煤田m -201-2子長、安塞三疊紀煤田m -201-3府谷、橫山侏羅紀煤田

28、m-20 2渭北聚煤區m -202-1渭北石炭-二疊紀紀煤田m -202-2黃陵、隴縣侏羅紀煤田m-20 3盆地南緣成礦帶m-2031盆地南緣鐵心灰巖成礦帶m -19晉四- 陜東黃河兩 側晚古生代、 中生代鋁土 礦石墨銅鐵 金煤成礦帶m-19 1渭河盆地非金屬成礦 帶m-19 2臨潼-藍出金鐵石墨 非金屬成礦帶m -17 小秦 嶺-豫西成礦 帶m-171太華臺拱太古宙-燕 山期金鈾鉛鋅鴇石墨蛭石 成礦帶m-171-1潼關鐵石墨蛭石成礦帶m-171-2潼關-華陰金銅鉛鋅成礦帶m-171-3華陽川-大石溝鋁鈾鉛稀土成礦帶m-171-4洛源-潘源金鴇成礦帶m-172金堆城元古-古生代 上疊盆地燕山期

29、鋁鐵銅鉛 黃鐵礦成礦帶m-172-1金堆城-木龍溝鋁鐵銅鉛鋅黃鐵礦 成礦帶m -38 北秦 嶺-豫西成礦 帶m-381黃牛鋪-北寬坪加里 東-燕山期銅金睇鴇鋁鉛鋅 成礦帶m-38 1-1銅峪-西落峪銅鋅成礦帶m -381-2莽嶺-牧護關燕山期鐵銅鋁鴇鉛鋅 螢石成礦帶m -381-3蔡凹-高嶺溝睇金成礦帶出-38太白商南稀稀金屬白m -382-1商南,-太白稀有金屬白云母成礦帶云母紅柱石矽線石石墨成 礦帶m-38 鳳縣-商南紅柱石矽線后石墨成礦 帶m-38 3龐家河-兩岔金成礦 帶m -3831龐家河-白石鋪金成礦帶m -383-2馬鞍橋-金生坪金成礦帶m -40 南秦嶺成礦帶m-40 1鳳縣-

30、太白華力西、 燕山期貴金屬有色金屬成 礦區m -40 11鉛胴山-黃柏源鉛鋅金成礦帶m -401-2八卦廟-雙王金成礦帶m -401-3瓦房壩-江口睇神金銅成礦帶m-40 2山陽-柞水華力西、 燕山期鐵銀鉛鋅銅金紅石 成礦帶m-402-1銀洞子-桐木溝銀鉛鋅銅重晶石成 礦帶m-4022板房子-黑溝鐵黃鐵礦成礦帶m -402-3小河口 -園子街鐵銅金成礦帶m -402-4東川-小川鉛鋅銅成礦帶m-4025青山-過鳳樓金紅石成礦帶m-40 3鎮安-旬陽華力西、 燕山期鉛鋅金汞睇成礦區m-403-1錫銅溝-板巖鎮鉛鋅金汞睇成礦帶m -403-2小河-雙河汞睇金成礦帶m -403-3趙灣-黃石板鉛鋅金

31、成礦帶m -404白水江-白河石墨滑m -404-1洋縣-寧陜石墨滑石成礦帶后藍石棉成礦帶m -404-2十里坪-湘河藍石棉成礦帶m-40 5北大巴山裂谷帶卜古 生代鐵鈕重晶石黃鐵礦石 煤成礦帶m -405-1安康-平利重晶石成礦帶m -405-2石泉-安康砂金成礦帶紫陽-鎮坪鈦磁鐵礦磷灰石成礦帶m -69松潘-瑪多成礦帶m-691勉略海四-印支蛇綠 雜巖鎰磷銘銀金成礦帶m-6911略陽金家河-漢中天臺山鎰磷成礦 帶m-6912略陽二岔子-勉縣安子山銘饃金成 礦帶m-69 2摩天嶺隆起太古宙- 兀古代鐵金銀鉛鋅銅硫石 棉成礦帶m -692-1略陽魚洞子-閣老嶺鐵成礦帶m -692-2勉縣茶店子

32、-寧強青木川金銀鉛鋅 銅硫成礦帶m -692-3勉縣七里溝-寧強鞏家河鐵銅成礦 帶m-6924略陽煎茶嶺-寧強楊家山石棉蛇紋 巖成礦帶m -n揚子地臺北緣成礦 帶m-n1漢南-碑壩引鈦磁鐵 礦成礦帶m -n 1-1西鄉-漢中鈕鈦磁鐵礦成礦區m-n12碑壩兀占宙陸核鐵銅成礦區m-n2寧強-鎮巴兀古代-中 生代鐵磷鉛鋅石膏煤成礦 帶m -n2-1陽平關-朱家壩古生代鉛鋅鉆磷海 泡石成礦區m -n2-2西鄉-鎮巴晚古生代石膏煤鐵黃鐵 礦粘土成礦區1級虛r區,帶)界限 n緩成耽區"的界限 M級成胡區t帶)界限 IV微成區I帶)界限IIJ卻川一19西安商州T-itrIH-Wm-69J疑虎中用7

33、(/山間ITTT 1一111-171117f安康l【EHJ-J8圖4 陜西省成礦區(帶)劃分示意圖成礦帶與構造單元的關系陜西省成礦帶的劃分與構造單元劃分基本一致,華北陸塊或華北準地臺對應華北陸塊成礦省,秦嶺造山帶屬于秦祁昆成礦域秦嶺-精品資料大別成礦省,勉略構造帶屬于特提斯-喜馬拉雅成礦域松潘-甘孜成礦省,漢中南部一帶揚子地臺部分屬于上揚子成礦省。總體上陜西省成礦帶與大地構造單元劃分的劃分基本一致,總體上反映構造變動、沉積建造與各種地質事件的一致性。二、礦區外圍地質資料的解讀礦區外圍地質的解讀通常在1:20 萬和 1:5 萬地質資料基礎上進行。1、地層的解讀地層由沉積巖石及變質沉積巖組成,通常

34、稱之為沉積建造。一個地質時代的相應沉積巖石組合、厚度和分布范圍,則反映那個地質時代古構造環境、古地形條件及影響范圍。因此,通過對地層的解讀,初步建立所在工作區的區域地質發展演化,重塑地質演化歷史、了解構造變形機制及變形強度,查明巖漿侵位及礦產的形成條件,為礦產地質調查整理出一條初步的、大致清晰地思路。地層解讀的要點地層層序建立 利用地質圖資料系統的解讀地層層序,建立區域地層柱;地層接觸關系解讀解讀重要的區域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解讀不同區域構造旋回(運動)構造界面的存在方式;各巖石地層單元的巖石組合的解讀通過巖石組合的解讀大致了解不同地質時期的沉積構造環境。需要建立的地質思維通過建立地層

35、柱,掌握區域地層的分布、地層疊置層序、沉積建造特征及含礦性;解讀接觸關系,掌握重要的地質事件發生的地質時代,地質事件表現得性質和對區域沉積建造的影響;地層巖石組合的解讀不同的巖石組合反映不同的沉積環境,不同的沉積環境具有 相應的沉積礦產和由后期地質作用產生的不同成因的礦床。礦區地層及巖石組合與區域地層及巖石組合的異同,變形變 質的差異及含礦性的異同。巖石地層單元的引用有關礦產評審專家在固體礦產勘查地質報告及核實報告編寫中,引用區域地質資料時應適應新的變化。新的區域地層年代表頒布實施后,隨著新的地層專用術語的出現,不少沿襲多年的區域地層名稱不能再使用了,在礦產勘查報告中應準確使用新的區域地層術語

36、。地質地層單位變為6 級:宇、界、系、統、階、亞階。地質年代單位變為6 級:宙、代、紀、世、期、亞期。原震旦系下統劃為南華系(峽東群),下統劃為震旦系。石炭系兩分,本溪組劃入上石炭統。取消第三系(紀),分為古近系(紀)和新近系(紀)。二疊系變為三分,南方二疊系的梁山、棲霞、茅口組為中統, 其上下分別為下、上統;北方二疊系下石盒子組為中統,上、下地層單元分別劃為上、下統« 1-1-2中國區域年代地層(地質年代I )(據全國地層委員會,2001)界6品階畫,Mi竽 ,1. a界5*<£)微木刻)M1生界七四 t曲Q卡尊左心死0.01 2和 上3奧$O上晚國冊統(酣 01支

37、家山臂以Oft(tS)Qp硒展 械上高統噌)他出育生爾勤1期,值中新韶冊咕8星生古生Oi4W古族系 g E目-M":2登甫ISK137大蹲桁酬儀的暴微世祖TC*)MNK<t)Oi看保害的(胤)M廠階1期Q|中臼里系 熠)FW啟羋觀刖由匕俺舊收陡咕,瓜山除卻點 枚山鼾t喟)舊: 良山鼾(初0怏歲系 妃, I上城母甲微度Wi生字置PH生界8Mr中愫瞿靠OBJ lz,i: !學?PH抖5 pt*系c得M6M3下岸逐步電I】at« 呵上哦任疊加由R上海和勵tI 訃*新,T;中甯武統世 i庚”爆)£;*注前E£; 毛莊和印E中三£統(邑Tht 幽

38、T下評后MttaTi股址和如d£41*WiAlJkKr(M) O«FKK)? 雄竹寺的朝卜E;苣生艮5Pi1案原WP上1晚)二事空即 日長獎階MStCUI)*肯亞階,里斯jMt* 前MPi老曲的歪期j4mm 圖 1f1來賓Mt配餐)元古TJL8PTI 元 古鼻S %量且累 施)Z上眠鼻反孽也)ZiMJuow8409W low修QO1.iM16001*W1300中二壁就1置, ft冷珞副肺舅157手口肝(期j科下厚立且4Ef由Z1曾山輪爵知密林搭阱(弟楂質阱闞料下早二事檄世)P隆篥命朝1印 紫於碗堀出南華系 的Mb上S清華發澧)Ea下修洎華加的MhE 景 果§ CC

39、i速貨席(期)02HS3的.-1J72坪410才白口 «<£) Qb曜巾片口知世,電:詁找肝網C加百我肺£用】璐下保清白口統施)第1學賽恥胤©中TC古界 5 Ptr儕縣舉 (£)J*上f晚閶耳申M ha以早用麻(世)Cl震馬孤翔CJ大w附僚1C?巖對KJDdR早響縣的西 J<i糖 a 原 豆D上像闌拴如幽 1MBMK期因ft «長篇累 邸 h匕像小城如世銀井山晶朝。匹京即快附郵瑞中衣苴就(世)Ih布利嶺脂刖1璃下俚卡板總由 應量防俅;母下出濕氣如青 >1因擦忖隔)叫皿兇*X占元 占, g Fil事花? 電Ht席馬峰和

40、相優賽1志偎系£n(索體留檄町羽8at 占 學9斯太古 以懵 Ara口加中春物就i世】 %中大古 祀g囑00安康肌如目國早港坦賴世景陽肺與再更童祉:五序1<M)sf馬睇府聿命時期x古士古 界g 於 a情A川建同SSik中后加期詞T跳一AR36DO昆口福附ffiisf南華系巖石地層單元劃分下統 自下而上包括漂水河組、 蓮沱組、古城組及大塘坡組,主要由陸源碎屑巖、火山碎屑巖、火山熔巖、冰磧巖和含錳巖系組成;上統 為南沱組,以碎屑巖為主。在華北一些地區,南華系或缺失,或為正常沉積。震旦系地層單元劃分下統:為陡山沱組,原劃地層為上震旦統;上統:燈影組。關于地層接觸關系的幾個問題關于地層

41、的接觸關系在讀圖、 野外及地質含義上認識比較清晰,整合、不整合及平行不整合各自代表連續沉積、褶皺造山及造陸隆升的地質意義無需多言。 對于地層之間的構造接觸及所代表的意義則有所忽視, 簡單的斷層接觸發生在各地層之間,對于變質地層與變質地層、 變質地層與未變質地層之間接觸關系的認識及敘述較為含糊。變質地層的接觸關系變質地層多數屬于成層無序的構造巖石地層, 即所謂的非史密斯地層序列。 即是說變質地層雖然成層, 也有成層疊置的產狀,但只能說明它們有上與下的羅列關系, 并不能說明它們所代表地層的新、老關系。雖然它們的成分層、片里面呈“整合”接觸,但不能說明是連續沉積。通常在接觸面描述時也認為整合接觸,后

42、來在地質研究中認為此種描述不甚確切, 于是不再用正常沉積接觸的術語,改變為:平行接觸、構造接觸、面理平行接觸等術語。于是由變質地層構成的褶皺成為背形、向形褶皺。地層構造接觸問題地層的構造接觸多用于變質地層間和變質地層何為變質地層間,多數情況下指地層的斷層接觸,而且主要為斷層面上下地層產狀平行或近于平行的兩套地層。構造接觸類型一般有:片理接觸、韌性剪切帶接觸、逆沖斷裂接觸和剝離斷層(滑脫斷裂、滑覆斷裂)接觸。片理接觸、韌性剪切帶接觸廣泛分布于變質巖地層中,較為普遍。逆沖斷裂接觸、剝離斷層接觸多發現在老地塊與上部蓋層中, 逆沖斷裂接觸造成老地層成疊瓦狀推覆在新地層之上,剝離斷層接觸多呈階梯狀向四周滑脫,形成滑脫斷裂體系。推覆面和滑脫面以低角度斷層面形式出現,上下地層產狀基本平行。牛山隆起、 平利隆起、 趙川隆起、 武當隆起的邊緣基本如此,南秦嶺志留系與泥盆系地層之間具有剝離斷層接觸特征, 成為劃分n 42鳳鳳關一金雞山褶皺束與n 43白水江一白河褶皺束的重要標志。2、巖漿巖的解讀巖漿巖的解讀相對較容易,比較好讀懂,只要解讀出不同時期有哪些巖漿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