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經絡腧穴概要ppt課件_第1頁
第五章經絡腧穴概要ppt課件_第2頁
第五章經絡腧穴概要ppt課件_第3頁
第五章經絡腧穴概要ppt課件_第4頁
第五章經絡腧穴概要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經絡腧穴概要 第二臨床醫學 舒兆瑞第一節第一節 經絡概述經絡概述 經絡的概念經絡的概念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 是人體內運轉氣血、聯絡臟腑形體關竅、溝是人體內運轉氣血、聯絡臟腑形體關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調整體內各部分功能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調整體內各部分功能的通道。的通道。 “經,有途徑的含義,為直行的主干;經,有途徑的含義,為直行的主干; 特點:大而縱行,深而在內,特點:大而縱行,深而在內, 貫穿上下,溝通內外。貫穿上下,溝通內外。 “絡,有網絡聯絡的含義,為側行的分支。絡,有網絡聯絡的含義,為側行的分支。 特點:淺而在表,顯而易見,特

2、點:淺而在表,顯而易見, 縱橫交錯,遍及全身。縱橫交錯,遍及全身。 經絡系統及其組成經絡系統及其組成 是由經脈與絡脈相互聯絡、彼此銜接而構成的是由經脈與絡脈相互聯絡、彼此銜接而構成的體系。體系。復習內容十二經脈的命名十二經脈的走行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十二經脈屬絡表里關系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規律十二經脈的氣血循環流注奇經八脈經絡作用及臨床運用第二節第二節 腧穴概述腧穴概述 概念 臟腑經絡之氣血輸注于體表的特殊部位 是疾病的反響點和針灸等治法的刺激點 腧 通 “輸;簡作“俞 輸注、轉輸經氣轉輸 穴 孔隙經氣所居之處 中又有“節、“會、“氣穴、“氣府、“骨空等稱號。 統稱“腧穴。 臟腑經絡 腧穴

3、腧穴的分類1、十四經穴 特點:有穴名,有定位,有主治,分布在十四經脈上。 十二經脈 雙穴309對+ 任、督二脈單穴53個=362個 2、經外奇穴 特點:有穴名,有定位,閱歷有效穴,未歸屬于經脈上。3、阿是穴 特點:無名,無固定位置,“以痛為腧。 “天應穴、“不定穴、“壓痛點一、天象地理 1、日月星辰 2、山谷丘陵 3、大小水流 4、交通要沖二、人事物象 1、動植物 2、建筑居處 3、生活器具三、形狀功能 1、解剖部位 2、臟腑功能 3、經絡陰陽 4、穴位作用 腧穴的命名一、診斷 反映病癥、協助診斷。“捫穴 :肺心有邪,其氣留于兩肘;肝有邪,其氣留于兩腋;脾有邪,其氣留于兩髀;腎有邪,其氣留于兩

4、腘。二、治療 1、近治作用部分作用 2、遠治作用循經作用 3、特殊作用雙向性、整體性、特異性 腧穴的作用概念:十四經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療作用,并按特定稱號歸概念:十四經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療作用,并按特定稱號歸類的腧穴。類的腧穴。 類別類別 (十大類十大類)四肢四肢五輸穴、原穴、絡穴、下合穴、郄穴、八脈交會五輸穴、原穴、絡穴、下合穴、郄穴、八脈交會 穴肘膝關節以下為主穴肘膝關節以下為主軀干軀干背俞穴背部、募穴腹部背俞穴背部、募穴腹部周身周身八會穴、交會穴八會穴、交會穴特定穴特定穴 概念概念 十二經脈,分布于肘膝關節以下。十二經脈,分布于肘膝關節以下。 井、滎井、滎ying 、輸、經、合穴,簡稱、

5、輸、經、合穴,簡稱“五輸。五輸。 :“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輸注方向輸注方向:井井 滎滎 輸輸 經經 合合 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小到大,由淺到深。 主治:主治: :“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咳喘寒熱,合主氣逆而泄。重節痛,經主咳喘寒熱,合主氣逆而泄。一、五輸穴 概念概念 原:本原,原氣元氣、真氣原:本原,原氣元氣、真氣 *原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原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 *陰經以輸代原,陽經原穴單獨存在陰經以輸代原,陽經原穴單獨存在 部位部位 多位于腕、踝關

6、節附近多位于腕、踝關節附近 作用作用 可治臟腑病盛衰。可治臟腑病盛衰。 :“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二、原穴肺經; 少商魚際與太淵 經渠尺澤肺相連大腸經;商陽二三間合谷 陽溪曲池大腸牽胃經; 厲對內庭陷谷胃 沖陽解溪三里隨脾經; 隱白大都太白脾 商丘陰陵泉要知心經; 少沖少府屬于心 神門靈道少海尋小腸經;少澤前谷后溪腕谷 陽谷小海小腸經膀胱經;至陰通谷束京骨 昆侖委中膀胱合腎經; 涌泉然谷與太溪 復溜陰谷腎所宜心包經;中沖勞宮心包絡 大陵間使傳曲澤三焦經;關沖液門中渚焦 陽池支溝天井索膽經; 竅陰俠溪臨泣膽 丘墟陽輔陽陵泉肝經; 大墩行間太沖看 中封曲泉屬于肝 五輸穴、

7、原穴歌訣 概念概念 絡絡 聯絡、分布聯絡、分布 十五絡脈從經脈分出處各有一個腧穴十五絡脈從經脈分出處各有一個腧穴 部位部位 十二經脈的絡穴位于肘膝關節以下十二經脈的絡穴位于肘膝關節以下 任脈絡穴位于上腹部;督脈絡穴位于尾骶部任脈絡穴位于上腹部;督脈絡穴位于尾骶部 脾之大絡位于胸脅部脾之大絡位于胸脅部 作用作用 溝通聯絡表里兩經,治療本經及相表里經脈病。溝通聯絡表里兩經,治療本經及相表里經脈病。三、絡穴 概念概念 “郄郄空隙空隙 郄穴是經脈之氣深聚部位的腧穴郄穴是經脈之氣深聚部位的腧穴 穴位數量穴位數量 十二經及陰陽蹺、陰陽維各有一個郄穴十二經及陰陽蹺、陰陽維各有一個郄穴,共十六郄穴。共十六郄穴

8、。 部位、作用部位、作用 *肘膝關節以下胃經梁丘例外肘膝關節以下胃經梁丘例外 *治療本經、本臟腑的重癥、急癥。治療本經、本臟腑的重癥、急癥。 *陽經郄穴多治痛證、陰經郄穴多治血證。陽經郄穴多治痛證、陰經郄穴多治血證。四、郄穴 概念概念 俞俞轉輸、輸注轉輸、輸注 背俞穴是臟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十二俞背俞穴是臟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十二俞對對 部位部位 位于膀胱經第一側線位于膀胱經第一側線背部背部 大體依臟腑位置高低陳列大體依臟腑位置高低陳列 作用作用 治臟腑病變及與臟腑相關的組織器官病變,多用于臟治臟腑病變及與臟腑相關的組織器官病變,多用于臟病。病。 一大二風三是肺,四厥五心六督膈

9、,一大二風三是肺,四厥五心六督膈, 九肝十膽下脾胃,焦腎氣海大關背。九肝十膽下脾胃,焦腎氣海大關背。五、背俞穴 概念概念 募:募: 聚集,結聚聚集,結聚 募穴是臟腑經氣會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們均布于軀干部。募穴是臟腑經氣會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們均布于軀干部。 部位作用部位作用 分布于胸腹部與相關臟腑所處部位相近分布于胸腹部與相關臟腑所處部位相近 共十二募穴共十二募穴 治療臟腑病變。多用于腑病。治療臟腑病變。多用于腑病。 大腸天樞肺中府,胃募中脘脾章門,小腸關元心巨闕,大腸天樞肺中府,胃募中脘脾章門,小腸關元心巨闕, 膀胱中極腎京門,膻中氣會何經募,心主包括厥陰也,膀胱中極腎京門,膻中氣會何經募

10、,心主包括厥陰也, 三焦募在石門穴,肝募期門膽日月。三焦募在石門穴,肝募期門膽日月。六、募穴 概念概念 手足三陽六腑之氣下合于足三陽經的六個腧穴,又稱手足三陽六腑之氣下合于足三陽經的六個腧穴,又稱“六腑下合穴。六腑下合穴。 部位、作用部位、作用 足三陽經下合穴是本經合穴;足三陽經下合穴是本經合穴; 大、小腸經下合穴位于胃經;三焦經下合穴位于膀胱大、小腸經下合穴位于胃經;三焦經下合穴位于膀胱經。經。 提出提出“合治內腑。治療六腑病變。合治內腑。治療六腑病變。 大腸下合上巨虛,小腸下合下巨虛,大腸下合上巨虛,小腸下合下巨虛, 三焦委陽膽陽陵,膀胱委中胃三里。三焦委陽膽陽陵,膀胱委中胃三里。七、下合

11、穴 概念概念 “會會聚會。人體氣、血、筋、脈、骨、髓、臟、聚會。人體氣、血、筋、脈、骨、髓、臟、腑精氣聚會的八個腧穴。腑精氣聚會的八個腧穴。 部位、作用部位、作用 筋、脈、髓會位于四肢部筋、脈、髓會位于四肢部 氣、血、骨、臟、腑會位于軀干部氣、血、骨、臟、腑會位于軀干部 治療八種精氣有關的病變治療八種精氣有關的病變 臟會章門腹中脘,氣會膻中血膈俞,臟會章門腹中脘,氣會膻中血膈俞, 筋會陽陵脈太淵,骨會大杼髓絕骨。筋會陽陵脈太淵,骨會大杼髓絕骨。八、八會穴 概念概念 交會交會 脈氣的相通脈氣的相通 交通會合交通會合 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之氣相交會的八個腧穴。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之氣相交會的八個腧穴。

12、 部位、作用部位、作用 分布于腕踝關節上下。治本經及奇經八脈的病變。分布于腕踝關節上下。治本經及奇經八脈的病變。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眥外關逢,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眥外關逢, 后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蹻絡亦通,后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蹻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蹻照海膈喉嚨。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蹻照海膈喉嚨。九、八脈交會穴 概念概念 交會穴,是指兩經或更多的經脈交叉、會合部位的腧穴。交會穴,是指兩經或更多的經脈交叉、會合部位的腧穴。 部位部位 多分布于頭面、軀干。多分布于頭面、軀干。 作用作用 治本經及相交經脈的病變。治本經及相

13、交經脈的病變。十、交會穴 一、骨度分寸法一、骨度分寸法 二、體表標志法二、體表標志法 三、手指比量法三、手指比量法 四、簡便取穴法四、簡便取穴法腧穴定位方法腧穴定位方法一、骨度分寸法 是以骨節為標志,將兩骨之間長度,折量為一定的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留意: 1.無論何人一樣部位的骨度分寸都是固定的。 2.骨度分寸的“分寸,應視為比例或等分。 3.不同部位的定位采用相應的骨度分寸。 以人體自然解剖學各種體表標志為根據。 1. 固定標志 五官、毛發、指趾甲、乳頭、臍、 部分骨節凸起或凹陷、肌肉紋理 2. 活動標志 關節、肌肉、肌腱、皮膚隨活動出現的空隙、凹陷、皺 紋等咬肌 、耳屏與下頜關節之間二、體表標志法1.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同身寸法: 中指屈曲時,中節掌側兩中指屈曲時,中節掌側兩端紋頭之間為寸。端紋頭之間為寸。 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橫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