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第2節節 種群數量的變化種群數量的變化 學學 習習 目目 標標 1.掌握種群數量變化的兩種增長模型。掌握種群數量變化的兩種增長模型。 2.說明構建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說明構建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 3.關注人類活動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關注人類活動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 重重 點點 難難 點點 1.種群增長的模型,種群增長的模型, 并據此解釋種群數量的變并據此解釋種群數量的變化。化。 2.構建種群增長的模型。構建種群增長的模型。 01 課前課前 自主梳理自主梳理 02 課堂課堂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03 隨堂隨堂 反饋演練反饋演練 04 課后課后 鞏固提升鞏固提升 一、構建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一、
2、構建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 數學形式數學形式1數學模型數學模型: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 。 問題問題 假設假設 數學形式數學形式 2構建步驟構建步驟:觀察研究對象,觀察研究對象,提出提出 提出合理的提出合理的 用適當的用適當的 進行表達進行表達檢驗或修正。檢驗或修正。 3表達形式表達形式 (1)數學方程式:科學、準確,但不夠數學方程式:科學、準確,但不夠直觀直觀 。精確精確(2)曲線圖:直觀,但不夠曲線圖:直觀,但不夠 。 二、種群增長的二、種群增長的“J” 型曲線型曲線 食物食物 空間空間 和和 條件充裕條件充裕? ? ? ?適宜適宜 1模型假設模型假設? ?
3、氣候氣候 ? ? 等等? ?沒有沒有敵害敵害tNN 0 2數學模型數學模型: t 。 起始數量起始數量 ? ?N0:種群的:種群的 ? ?t:時間:時間? ?數量數量 3. 各參數的含義各參數的含義? ?Nt:t年后該種群的年后該種群的 ? ?:該種群數量是一年前種群數量的:該種群數量是一年前種群數量的? ? ? ? 倍數倍數 三、種群增長的三、種群增長的“S” 型曲線型曲線 1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種內斗爭種內斗爭 出生率出生率 死亡率死亡率 增加增加 2環境容納量環境容納量 K值值 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 種群最大數量種
4、群最大數量 又稱又稱 。3應用應用 建立自然保護區,從而提高建立自然保護區,從而提高 環境容納量環境容納量 ,例如為增加大熊貓的種群數量而設立的臥龍自然,例如為增加大熊貓的種群數量而設立的臥龍自然保護區。保護區。 四、種群數量的波動和下降四、種群數量的波動和下降 ? ?氣候氣候 、食物、食物、 、傳染病等、傳染病等天敵天敵 ?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1影響因素影響因素? ?人類活動人類活動 ? ? 的影響的影響? ?人為因素:人為因素: 2 數量變化數量變化: 大多數種群的數量總是在大多數種群的數量總是在 中;中; 在不利的條件下,在不利的條件下, 種群數量還會急劇種群數量還會急劇下降下降
5、甚甚波動波動 消亡消亡至至 。 五、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五、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 1原理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酵母菌可以用 液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 (培養液培養液 ) 來培養。來培養。 pH (2)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的增長情況與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的增長情況與 、 、等因素有關。等因素有關。 培養液的成分培養液的成分 空間空間 、溫度溫度 (3)目的:初步學會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計數及種群數量變化曲線的繪制。目的:初步學會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計數及種群數量變化曲線的繪制。 2步驟步驟 肉湯培養液肉湯培養液 (1)將將10 mL 無菌馬鈴薯培養液無菌馬鈴薯培養液 或或 加入試管中。
6、加入試管中。 (2)將酵母菌接種入試管中的培養液中并將酵母菌接種入試管中的培養液中并 。混合均勻混合均勻 (3)將試管在將試管在28 條件下連續培養。條件下連續培養。 抽樣檢測抽樣檢測 (4)每天取樣計數酵母菌數量,采用每天取樣計數酵母菌數量,采用 的方法。的方法。 曲線曲線 (5)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將所得數值用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將所得數值用 表示出來,分析實驗結果,得出酵母菌種群數表示出來,分析實驗結果,得出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規律。量變化規律。 思考辨析思考辨析 (1)“J” 型曲線是發生在自然界中最為普遍的種群增長模式型曲線是發生在自然界中最為普遍的種群增長模式( ) (2)培養液中酵
7、母菌的種群數量在培養早期呈培養液中酵母菌的種群數量在培養早期呈 “J” 型增長型增長( ) (3)對于對于“S” 型曲線,同一種群的型曲線,同一種群的K值是固定不變的,與環境因素無關值是固定不變的,與環境因素無關 ( ) (4)種群數量達到種群數量達到K值后不再發生變化值后不再發生變化( ) (5)研究種群數量的變化有利于對有害動物的防治以及對野生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研究種群數量的變化有利于對有害動物的防治以及對野生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 (6)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過程中需要無氧環境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過程中需要無氧環境( ) 要點一要點一 種群的數量變化分
8、析種群的數量變化分析 1兩種種群增長曲線的比較兩種種群增長曲線的比較 項目項目 前提條件前提條件 “J”型曲線型曲線 “S”型曲線型曲線 理想狀態: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理想狀態: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 食物、空間有限;不斷變化的食物、空間有限;不斷變化的氣候適宜;沒有敵害;無遷入、遷氣候適宜;沒有敵害;無遷入、遷 自然條件;有種內斗爭和種間競自然條件;有種內斗爭和種間競出出 爭爭 增長模型增長模型 種群增長種群增長(速速)率率 K值有無值有無 有有K值值 無無K值值 聯系聯系 兩種增長曲線的差異主要是環境阻力不同,對種群數量增長的影響不同。因兩種增長曲線的差異主要是環境阻力不同,對種群數量增長的
9、影響不同。因而有以下關系:而有以下關系: 環境阻力環境阻力“J”型增長型增長 “S”型增長型增長 環境阻力按自然選擇學說表現為在生存斗爭中被淘汰的個體數環境阻力按自然選擇學說表現為在生存斗爭中被淘汰的個體數 2. K值與值與K/2值在實踐中的應用值在實踐中的應用 應用應用 K/2(有最大增長有最大增長速率速率) K(環境容納量環境容納量) 有害動物的控制有害動物的控制 嚴防有害動物種群數量達嚴防有害動物種群數量達K/2附近,否則種群數量會迅速增附近,否則種群數量會迅速增加,無法達到控制效果加,無法達到控制效果 適合有害生物生存適合有害生物生存 有益動物的保護與利用有益動物的保護與利用 使有益動
10、物的種群數量維持在使有益動物的種群數量維持在K/2左左右,此時該種群數量會迅速回升,從而右,此時該種群數量會迅速回升,從而保持資源更新能力保持資源更新能力 盡量提升環境容納量,增大盡量提升環境容納量,增大K值值 降低降低K值,改變環境,使之不值,改變環境,使之不保護保護K值,保證種群生存的環境條件,值,保證種群生存的環境條件,微提醒微提醒 (1) K值是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生物的最大容納量,環境條件的改變會引起值是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生物的最大容納量,環境條件的改變會引起K值的變化,因此值的變化,因此K值不是固定不變的。值不是固定不變的。 (2)種群增長率種群增長率種群的增長速率種群的增長速率 種群增
11、長率是指在一段時間內,結束時種群數量相對于初始種群數量的增加部分占初始種群增長率是指在一段時間內,結束時種群數量相對于初始種群數量的增加部分占初始數量的比例。公式可表示為:數量的比例。公式可表示為: 種群增長率種群增長率(NtNt1)/ Nt1。 種群的增長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種群數量的變化率種群的增長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種群數量的變化率(即時間數量曲線的斜率即時間數量曲線的斜率)。公式可。公式可表示為:增長速率表示為:增長速率(NtNt1)/1年。年。 1 數學模型是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數學模型是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建構數學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驟。建構數學模型一
12、般包括以下步驟。下列排列順序正確的是下列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通過大量觀察和實驗得出規律,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即數學模型的表達形式通過大量觀察和實驗得出規律,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即數學模型的表達形式 觀觀察研究對象,提出問題察研究對象,提出問題 通過大量實驗或觀察,對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通過大量實驗或觀察,對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 提出合理的提出合理的假設假設 A C B D 解析:解析:建立數學模型的大致步驟為:提出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的大致步驟為:提出問題 提出合理的假設提出合理的假設根據實驗數據,用適當根據實驗數據,用適當的數學形式對事物的性質進行表達的數學形式對事物的性質進行表達 通過進一
13、步實驗或觀察等,對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通過進一步實驗或觀察等,對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 答案:答案:A 2如圖為某種群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如圖為某種群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該圖為種群數量該圖為種群數量“J”型增長曲線型增長曲線 B該種群數量增長的增長率不斷增加該種群數量增長的增長率不斷增加 CN0為種群起始數量,可影響種群密度為種群起始數量,可影響種群密度 D該種群數量持續增長且無限增長該種群數量持續增長且無限增長 解析:解析:該種群數量增長曲線為該種群數量增長曲線為“J” 型,因為該種群的數量無限增長,沒有最大值;種群的增型,因為該種群的數
14、量無限增長,沒有最大值;種群的增長率不變;圖中長率不變;圖中 N0為種群的起始數量,其大小可影響種群密度。為種群的起始數量,其大小可影響種群密度。 答案:答案:B 3如圖為種群數量增長曲線,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如圖為種群數量增長曲線,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有望使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有望使 K值提高值提高 BBC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C點時種群增長速率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點時種群增長速率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比較曲線比較曲線Y與曲線與曲線X表明自然狀態下種群無法超出理想狀態下的最大增長速率表明自然狀態下種群無
15、法超出理想狀態下的最大增長速率 解析:解析:BC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減小,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改善空間和資源等條件可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減小,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改善空間和資源等條件可提高環境容納量提高環境容納量(K 值值);C點時種群增長速率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比較曲線點時種群增長速率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比較曲線Y與曲與曲線線X表明自然狀態下種群無法超出理想狀態下的最大增長速率。表明自然狀態下種群無法超出理想狀態下的最大增長速率。 答案:答案:B 4下圖為某地東亞飛蝗種群數量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下圖為某地東亞飛蝗種群數量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為有效防治蝗災,應
16、在為有效防治蝗災,應在a點之前及時控制種群密度點之前及時控制種群密度 Bab段,該種群的增長率與種群密度之間呈正相關段,該種群的增長率與種群密度之間呈正相關 C利用性引誘劑誘殺雄蟲改變性別比例可防止利用性引誘劑誘殺雄蟲改變性別比例可防止c點出現點出現 D種群數量在種群數量在de水平時,增長速率為零水平時,增長速率為零 解析:解析:據圖分析可知,據圖分析可知,a點時東亞飛蝗的種群數量增加最快,應該在點時東亞飛蝗的種群數量增加最快,應該在a點以前控制種群密點以前控制種群密度;度;ab段隨種內斗爭加劇,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種群密度隨時間逐漸增大,種群段隨種內斗爭加劇,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種群
17、密度隨時間逐漸增大,種群增長率和種群密度呈負相關;因為增長率和種群密度呈負相關;因為c點表示改變環境條件,環境容納量變大,用性引誘劑點表示改變環境條件,環境容納量變大,用性引誘劑誘殺雄蟲,誘殺雄蟲,可降低出生率,可降低出生率,防止防止c點出現;點出現;種群數量在種群數量在de水平時,水平時,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增長速率為零。增長速率為零。 答案:答案:B K值的變化值的變化 (1) K值不是一成不變的:值不是一成不變的:K值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當環境遭到破壞時,值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當環境遭到破壞時,K值會值會下降;當環境條件狀況改善時,下降;當環境條件狀況
18、改善時,K值會上升。值會上升。 (2)在環境不遭受破壞的情況下,在環境不遭受破壞的情況下,種群數量會在種群數量會在K值附近上下波動。值附近上下波動。當種群數量偏離當種群數量偏離K值的值的時候,會通過負反饋調節使種群數量回到時候,會通過負反饋調節使種群數量回到K值。值。 (3) K值并不是種群數量的最大值:值并不是種群數量的最大值:K值是環境容納量,即在保證環境不被破壞前提下所能值是環境容納量,即在保證環境不被破壞前提下所能容納的最大值;種群所達到的最大值會超過容納的最大值;種群所達到的最大值會超過K值,但這個值存在的時間很短,因為環境已值,但這個值存在的時間很短,因為環境已遭到破壞。遭到破壞。
19、 要點二要點二 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 1實驗原理實驗原理 (1)用液體培養基培養酵母菌,用液體培養基培養酵母菌,種群的增長受培養液的成分、種群的增長受培養液的成分、空間、空間、pH、 溫度等因素的影響。溫度等因素的影響。 (2)在理想的無限環境中,酵母菌種群的增長呈在理想的無限環境中,酵母菌種群的增長呈“J”型曲線;在有限的環境下,酵母菌種群型曲線;在有限的環境下,酵母菌種群的增長呈的增長呈“S”型曲線。型曲線。 2實驗流程實驗流程 3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1)在從試管中吸取培養液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目的是使培養液中的酵母菌均勻分
20、在從試管中吸取培養液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目的是使培養液中的酵母菌均勻分布,減小誤差。布,減小誤差。 (2)每天取樣的時間要盡量保持相同,并做到隨機取樣。每天取樣的時間要盡量保持相同,并做到隨機取樣。 (3)若取出的液體中酵母菌密度過大,可以增加稀釋倍數。若取出的液體中酵母菌密度過大,可以增加稀釋倍數。 (4)計數時先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將培養液滴于蓋玻片邊緣,讓培養液自行滲入。計數時先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將培養液滴于蓋玻片邊緣,讓培養液自行滲入。 (5)用顯微鏡計數時,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只計數相鄰兩邊及其頂角的酵母用顯微鏡計數時,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只計數相
21、鄰兩邊及其頂角的酵母菌菌(類似于類似于“樣方法樣方法”)。 微提醒微提醒 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實驗中的兩個注意點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實驗中的兩個注意點 (1)本實驗中是有對照組的,除了設置養料或溫度等條件不同形成對照外,接種的酵母菌要本實驗中是有對照組的,除了設置養料或溫度等條件不同形成對照外,接種的酵母菌要相同。相同。 (2)計數時要注意蓋玻片和培養液的放置先后順序,蓋玻片在前培養液在后,而不是培養液計數時要注意蓋玻片和培養液的放置先后順序,蓋玻片在前培養液在后,而不是培養液在前。在前。 1為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為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
22、化,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 將適量干酵母放入裝有一定濃度葡萄糖溶液的錐形瓶中,在適宜條件下培養將適量干酵母放入裝有一定濃度葡萄糖溶液的錐形瓶中,在適宜條件下培養 靜置一段時間后,用吸管從錐形瓶中吸取培養液靜置一段時間后,用吸管從錐形瓶中吸取培養液 在血細胞計數板中央滴一滴培養液,蓋上蓋玻片在血細胞計數板中央滴一滴培養液,蓋上蓋玻片 用濾紙吸除血細胞計數板邊緣多余的培養液用濾紙吸除血細胞計數板邊緣多余的培養液 將計數板放在載物臺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計數室底部,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將計數板放在載物臺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計數室底部,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 其中操作正確的是其中操作正確的是( ) A C
23、 B D 解析:解析:從錐形瓶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前,需將錐形瓶輕輕振蕩幾次,目的是使培養液中從錐形瓶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前,需將錐形瓶輕輕振蕩幾次,目的是使培養液中的酵母菌均勻分布,減少誤差,的酵母菌均勻分布,減少誤差, 錯誤。采用血細胞計數板進行計數時,將蓋玻片放在計錯誤。采用血細胞計數板進行計數時,將蓋玻片放在計數板上,用吸管吸取培養液,滴于蓋玻片邊緣,讓培養液自行滲入到計數板小方格內,數板上,用吸管吸取培養液,滴于蓋玻片邊緣,讓培養液自行滲入到計數板小方格內, 錯誤。錯誤。 答案:答案:D 2(2017大同高二檢測大同高二檢測)探究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
24、量的變化”的實驗方法與注意事項的實驗方法與注意事項中,不正確的是中,不正確的是( ) A計數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可用抽樣檢測法計數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可用抽樣檢測法 B該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組,不需要做重復實驗該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組,不需要做重復實驗 C從試管中吸取培養液前要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從試管中吸取培養液前要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 D在顯微鏡下統計酵母菌數量時視野不能太亮在顯微鏡下統計酵母菌數量時視野不能太亮 解析:解析:酵母菌數量的統計通常采用抽樣檢測法,酵母菌數量的統計通常采用抽樣檢測法,A正確;該實驗可不設置對照,但是必須正確;該實驗可不設置對照,但是必須進行重復實驗,以減小誤差,進行重復實
25、驗,以減小誤差,B錯誤;從試管中吸取培養液前振蕩幾次,使菌液混合均勻,錯誤;從試管中吸取培養液前振蕩幾次,使菌液混合均勻,減小誤差,減小誤差,C正確;顯微鏡下視野太亮會導致酵母菌觀察不清,從而影響統計數量,正確;顯微鏡下視野太亮會導致酵母菌觀察不清,從而影響統計數量,D正正確。確。 答案:答案:B 3(2017蘇北四市測試蘇北四市測試)下圖為用不同方式培養酵母菌時種群的增長曲線。下圖為用不同方式培養酵母菌時種群的增長曲線。曲線是對照組,曲線是對照組,保持恒定酸性,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別是每其余分別是每3 h、12 h、24 h換一次培養液。換一次培養液。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26、) A更換營養液的周期越長,種群平均增長率越大更換營養液的周期越長,種群平均增長率越大 BK值隨環境條件值隨環境條件(資源量資源量)的改變而改變的改變而改變 C造成的造成的K值較小的原因有資源缺乏、有害代謝產物的積累、值較小的原因有資源缺乏、有害代謝產物的積累、pH的變化等的變化等 D曲線表示每曲線表示每12 h換一次培養液,曲線表明資源基本不受限制換一次培養液,曲線表明資源基本不受限制 解析:解析:在微生物的培養中,無天敵在微生物的培養中,無天敵(即種間競爭即種間競爭)時,影響其種群增長的主要因素來自種內時,影響其種群增長的主要因素來自種內斗爭,而引發種內斗爭并使斗爭加劇的原因是有限的資源及
27、環境的惡化。一般來說,更換斗爭,而引發種內斗爭并使斗爭加劇的原因是有限的資源及環境的惡化。一般來說,更換營養液的周期越短,酵母菌的營養越豐富,環境越適宜,越有利于其生長繁殖,在理想狀營養液的周期越短,酵母菌的營養越豐富,環境越適宜,越有利于其生長繁殖,在理想狀態下可實現態下可實現“J” 型增長型增長(如如),此種生長不會有此種生長不會有K值值(環境最大容納量環境最大容納量)。 而在有限的環境中,而在有限的環境中,由于存在生存斗爭,使種群增長有由于存在生存斗爭,使種群增長有K值,且值,且K值隨環境條件改變而改變。值隨環境條件改變而改變。 答案:答案:A 知識結構知識結構 答題依據答題依據 1在食
28、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敵害等理想條件下,種群數量呈在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敵害等理想條件下,種群數量呈“J”型增長,型增長,數學模型為:數學模型為:NtN0。 2正常情況下,自然界的資源和空間是有限的,種群數量會呈正常情況下,自然界的資源和空間是有限的,種群數量會呈“S”型增長。型增長。 3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境容納量,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境容納量,又稱又稱K值。值。 4“J”型曲線的增長率是不變的,型曲線的增長率是不變的,“S”型曲線的增長速率先增大后減小。型曲線的增長速率先增大
29、后減小。 5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很多,因此,大多數種群的數量總是在波動中;在不利條件下,種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很多,因此,大多數種群的數量總是在波動中;在不利條件下,種群數量還會急劇下降甚至消亡。群數量還會急劇下降甚至消亡。 t1下圖中可表示種群在無環境阻力情況下增長的曲線是下圖中可表示種群在無環境阻力情況下增長的曲線是( ) 解析:解析:種群在無環境阻力情況下的增長是指在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天敵種群在無環境阻力情況下的增長是指在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天敵等的情況下的增長。在這樣的條件下,種群數量會呈等的情況下的增長。在這樣的條件下,種群數量會呈“J” 型曲線增長,型曲線
30、增長,B圖所示的增長曲線圖所示的增長曲線屬于此種情況。屬于此種情況。 答案:答案:B 2當某一種群生活在資源和空間有限的環境中時,當某一種群生活在資源和空間有限的環境中時,用來描述該情況下種群數量變化的數學用來描述該情況下種群數量變化的數學模型是模型是( ) ANtN0t C“J”型曲線型曲線 長曲線稱為長曲線稱為“S” 型曲線。型曲線。 BK/2值值 D“S”型曲線型曲線 解析:解析:在資源和空間有限的環境中,種群經過一定時間的增長后,數量趨于穩定,這種增在資源和空間有限的環境中,種群經過一定時間的增長后,數量趨于穩定,這種增答案:答案:D 3影響一片稻田里螟蟲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中不包括影響
31、一片稻田里螟蟲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中不包括( ) A水稻的長勢水稻的長勢 C青蛙的數量青蛙的數量 B季節的變化季節的變化 D土壤的理化特征土壤的理化特征 解析:解析:土壤的理化特征土壤的理化特征(包括含水量包括含水量)直接影響水稻的長勢,但不直接影響螟蟲的種群密度。直接影響水稻的長勢,但不直接影響螟蟲的種群密度。 答案:答案:D 4下列關于下列關于“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的相關操作,正確的是實驗的相關操作,正確的是( ) A培養用具必須經過嚴格的滅菌處理,培養液則不需滅菌培養用具必須經過嚴格的滅菌處理,培養液則不需滅菌 B培養酵母菌時,必須去除培養液中的溶
32、解氧培養酵母菌時,必須去除培養液中的溶解氧 C從瓶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之前,不必搖勻培養瓶中的培養液從瓶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之前,不必搖勻培養瓶中的培養液 D為了方便酵母菌計數,培養后期的培養液應先稀釋再計數為了方便酵母菌計數,培養后期的培養液應先稀釋再計數 解析:解析:在進行在進行“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 ”實驗時,培養用具和培養液都必須經過實驗時,培養用具和培養液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滅菌處理,否則會引起雜菌污染,影響酵母菌的生長;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在有嚴格的滅菌處理,否則會引起雜菌污染,影響酵母菌的生長;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在有氧氣時,大量繁殖,所以培養酵母
33、菌時,必須供應充足的氧氣;從瓶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氧氣時,大量繁殖,所以培養酵母菌時,必須供應充足的氧氣;從瓶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之前,必須搖勻培養瓶中的培養液,使酵母菌分布均勻,以減小誤差;酵母菌培養后期,數之前,必須搖勻培養瓶中的培養液,使酵母菌分布均勻,以減小誤差;酵母菌培養后期,單位體積培養液中酵母菌數目多,為了方便酵母菌計數,培養后期的培養液應先稀釋再計單位體積培養液中酵母菌數目多,為了方便酵母菌計數,培養后期的培養液應先稀釋再計數。數。 答案:答案:D 5(2017菏澤高二檢測菏澤高二檢測)有幾只老鼠由于尋覓食物而到達了另一新的生活空間,有幾只老鼠由于尋覓食物而到達了另一新的生活空間,并定居下來。并定居下來。開始時鼠群的增長十分緩慢,后來逐漸加快,到一定密度又突然減緩,直至完全停止,呈開始時鼠群的增長十分緩慢,后來逐漸加快,到一定密度又突然減緩,直至完全停止,呈現如圖所示的現如圖所示的“S”型增長曲線。型增長曲線。 (1)從圖中從圖中AB看,看, 鼠群數量增長緩慢,鼠群數量增長緩慢,主要原因是開始一段時間內種群的基數主要原因是開始一段時間內種群的基數_,幼鼠不能幼鼠不能_,產生后代個體數,產生后代個體數_。 (2)從圖中從圖中C開始,鼠群迅速增長,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校電力設施改造與升級方案
- 如何用好售后服務來提高復購率-以超市為例
- 金融部門員工培訓與績效提升的路徑研究
- 傳統文化在快餐店設計中的體現
-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分析
- 婚紗攝影行業服務質量與滿意度關聯性研究
- 體育課程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
- 動物外科手術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學校體育館的智能照明與節能策略
- 體育賽事中的安保工作規劃與實施
- 一評三考工作總結
- 專升本計算機教學課件-第一章-計算機基礎知識(2023新版大綱)
- GB/T 23587-2024淀粉制品質量通則
- DL∕T 1120-2018 水輪機調節系統測試與實時仿真裝置技術規程
- 公積金歸集委托協議
- 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設計規范
- 一年級下冊口算題卡大全(50套直接打印版)
- 慢性腎臟病英文
- 涉密文件失泄密應急預案
- 智聯招聘測評題庫2024答案
- 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