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反應堆事故的科研倫理分析_第1頁
日本福島核反應堆事故的科研倫理分析_第2頁
日本福島核反應堆事故的科研倫理分析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日本福島核反應堆事故的職業倫理分析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安全研 1 班 張曉 2015211323【摘要】2011年 3月 11 日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嚴重的放射性物質泄露事故,是核 電發展史上繼蘇聯切爾諾貝利事故以后第二次事故等級為七級的核事故。在福 島核事故中,有天災的原因, 9 級地震和地震后引發的海嘯都是日本歷史上罕 見的,福島核電站缺乏相應的應對方案無可厚非,但在海嘯過后,核電站在全 場斷電事故下,東京電力公司所采取的猶豫應對的態度,在核島發生熔堆事故 后放射性廢水向海水中排放,在事故后期報告中故意隱瞞,多次篡改記錄的行 為卻極大的違背了職業倫理。本文嘗試從職業倫理的角度,對日本福島核事

2、故 中采取的不當行為進行分析,期望能對從事核電發展的從業人員有所啟示。 【關鍵詞】 福島核事故 職業倫理 倫理分析 1 日本福島核事故背景2011年 3月 11 日,在日本東海岸發生 9.0 級大地震,地震隨后引發海 嘯。致使距離震中 178 公里的日本電力公司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中的 1,2,3 號核 電機組發生融堆事故,第一號機組發生爆炸。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共有 6 臺機組,事故發生時 1,2,3 號機組正在運行, 4,5,6 號機組正處于停堆檢修階段。地震發生開始,核電站立刻進入應急狀 態。控制棒立即插入堆芯,完成停堆。但地震導致電力干線受損,整個核電廠 失去外部電源。隨后地震引發海嘯,整個

3、福島地區進入海嘯應急階段。福島核 電站的工作人員開始撤離,留下一個 50人的救援小組來控制核電站,這 50 人 最終全部在事故中喪生,被譽為“福島 50 勇士”。因為核電站之前所涉及的防 浪堤并沒有考慮到如此重大災害的發生,所以防浪堤的高度不夠。海水進入核 電站廠區。整個廠區的電力供應完全中斷。主控室失去電力,無法檢測堆芯溫 度和壓力。因為是能動堆芯冷卻系統,所以在全廠斷電的情況下,堆芯失去冷 源,余熱無法被排出。福島核電站的儲電池和柴油發電機全部位于地下室,在 海水進入廠區以后被完全淹沒,無法使用。而地震和海嘯造成道路交通受損, 廠外的活動式發電機無法及時調運到核電廠內。應急小組采用電池組和

4、汽車電 源給 1 號機組儀器儀表供電,檢測出環境輻射劑量升高, 1號機組內壓力上 升。為了泄壓,首相顧問建議打開蒸汽閥,但核電廠專家認為如果打開蒸汽閥 可能導致放射性物質的泄露。出于首相的命令和堆芯壓力持續升高的狀況,最 終決定打開泄壓閥,但由于留下的 50 人對核電廠的不熟悉加上輻射已經外泄, 電廠內輻射劑量較高,一直在數個小時后,閥門才被打開,蒸汽壓力下降。但 由于東京電力公司遲遲不將海水注入堆芯,所以導致 1 號機組堆芯融化,壓力 容器壁被熔穿。1 號機組堆芯熔毀后,燃料包殼與冷卻劑發生鋯水反應產生氫氣。而福島 核電站作為一個老堆并沒有除氫裝置,最終發生氫爆。兩天以后, 3 號反應堆 發

5、生了更為嚴重的氫爆。2 福島核事故所涉及的職業倫理分析2.1 安全與利益首先,在目前全球 400 多座核電站中,壓水堆核電站占到四分之一。但福 島核電站建造較早,其中的較多技術比較落后,并且福島核電站的設計壽命為 40 年,而東京電力公司為了謀求更高的利益,將核電站的退役時間延期了20年。核電站機組的控制系統、檢測系統都較為落后,反應堆的結構強度下降、 安全性較低。而在發生了地震和海嘯以后,東京電力公司所放在首要任務的卻不是盡一 切可能保障周圍居民的安全,而是幻想盡可能的保住反應堆,讓它自己停下 來,從而在災難過去以后繼續使用。但正是這個幻想,耽誤的最初的寶貴時 間,如果在災難發生初期就將海水

6、注入堆芯,就不會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這么 嚴重的事故。所以在利益面前,東京電力公司所采取的措施不是把安全放在第 一位而是把利益放在了首位。 “日本原子能官方顧問機構委員會成員、東京電力 公司前主管尾本彰說,東京電力公司之所以猶豫不決,是因為它想保護自己的 資產。他說,早先核燃料棒仍處于冷卻水水面之下,尚未受損,但是向燃料密 封裝置注入海水會使它變得無法使用” 1 一名日本政府官員說:“這場災難六 成是人為造成的,他們初期沒有做出積極的反應。東京電力公司的行動就像是 在努力撿一個 10 日元的硬幣卻丟了一個 100日元的硬幣。” 2所以東京電力公司的行為嚴重違反了職業道德。核電站眾所周知是非常危

7、險的,作為專業機構,他們不可能不知道如果一旦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所造成的后果將會有多么嚴重。但在這樣的前提下,東京電力公司依然把自身的利 益放在了首位而甘愿去冒風險。這是非常不道德的行為。2.2 公開透明在日本福島核事故中,有一個非常惡劣的現象就是東京電力公司在事故初 期一直處于不作為的狀態,在事故發生后又對事故真相故意隱瞞,多次篡改記 錄。核電作為一項高端的前沿科技,社會對它的了解并不深,并且由于對前沿 科技的保密性和防止核擴散,核電技術人員不可避免的要有一定的保密。但如 何界定這個度就涉及到很重大的問題。一些關于核電發展的負面消息被故意掩 蓋,使得公眾對核電發展失去的信任,這也是當前很多民

8、眾反對核電的主要原 因。而企業的目的無非在于想通過核電謀取利益,所以不希望核電發展遭遇社 會的反對。“2006年由 8 個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世界衛生組 織、糧食和農業組織、開發計劃署、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環境計劃署、原子 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世界銀行以及白俄羅斯、俄羅斯與烏克蘭 3 國政府共同 在聯合國切爾諾貝利論壇報告上指出至 2005年只有 60 人是直接因為事故輻射 而死,有 4000 例甲狀腺癌發病者,不過 99%都可以治愈,癌癥死亡人數的增加 也沒有證據顯示與事故發生有關,但是從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釋放出的放射性氣 體卻引發了市民的極大恐慌” 。3 在這個調查報告中,存在一

9、個非常幼稚的推論 就是癌癥死亡人數的增加也沒有證據顯示與事故發生有關。眾所周知,放射性 物質會誘發癌癥的發生,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發生后,歐洲尤其是俄羅斯 地區的癌癥發病率在之后幾年有明顯升高,這是真實存在的現象,這兩個也存 在明顯的關聯。至于目前我們無法直接證明癌癥死亡人數的增加沒有證據顯示 與事故發生有關,這只能說明我們對于癌癥和放射性物質研究還不夠深入,還 存在局限性。而不能因為我們無法直接證明而不去承認。或者應該在公告的表 述中留有余地。這種自欺欺人的表述明顯有推脫責任的嫌疑,這只能更加失去 社會的信任。2.3 風險承擔核電的發展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目前全球有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擁

10、有核電 站。核電站的發展是源于人類對原子能的認識和利用。在上世紀 30 年代以后, 人類對原子能的認識越來越深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能取得戰爭的勝 利,美國開啟曼哈頓計劃,研制出了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原子能從 軍事領域轉為民用。當時恰逢全球的石油經濟危機,核能被快速的推廣。目前 全球大部分商用核電站均建于那個時期。但整個核能發展歷史上,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核事故的分級標準,44 級以上的核電站共有 13 起,其中四級事故 6 起,五級事故 4 起,六級事故 1 起, 七級事故 2 起。目前最嚴重的兩起事故是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和日本的福 島核事故。在核事故中,最嚴重的是放射性污

11、染物的外泄。由于放射性污染物 能夠直接損傷到生物的基因,會誘導產生基因變異。并且放射性衰變周期非常 長,一旦泄露危害極大。并且放射性物質泄漏以后會隨著空氣和洋流進行擴 散。對全球都造成威脅。核電的開發盡管是每個國家對于核能的利用,在資本主義國家,核電運行 管理歸一個公司所有,但如果一旦產生核事故,所產生的危害范圍卻遍及全 球。這就涉及到一個職業倫理問題。部分人的行為所產生的后果卻需要其他人 來承擔。就像本次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露事故,在整個北亞的部分大氣中 都有檢測出放射性物質含量超標。在中國東部沿海海域也檢測到放射性物質超 標,直接危及到海產品的食品安全問題。一個國家或一個公司沒有權利去讓

12、全 球的人為他的行為承擔后果。反觀中國大陸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在深圳大亞灣和 廣西防城港都建有核電站,而兩個核電站都距離香港不遠。而香港人民很反對 核電站,所以在香港并沒有核電站。可是如果大亞灣或者防城港核電站出現核 泄露,那首先影響到的不是大連,而是香港。在反對核電站建設的呼聲中,總能聽到“ NIMBY (不要建在我的附近)。目 前如何讓公眾接受核電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瓶頸就在于核電站盡 管是歸國家或者企業所有,但一旦發生核泄露,風險卻要由周圍的百姓來承 擔。就像福島核電站讓周圍 10 萬人流離失所。讓一個人去承擔與他無關的風 險,我想沒有一個理性的個人會坦然接受

13、。3 總結與反思日本福島核事故是“天災” ,更是“人禍”。福島事故起因是 9 級地震和地 震引發的海嘯,但地震和海嘯所造成的僅僅是全廠斷電事故,并未對核島本身 結構產生破壞,而后期發生的堆芯熔毀和氫爆都是因為領導層的決策錯誤導致 延誤了最佳的應對時間。東京電力公司為了商業利益一心想保全反應堆,最終 導致了嚴重事故的發生。并且在事故的后期處理中,將大量放射性廢水排入海 洋,對全球的海洋造成嚴重的污染。作為一個核電從業者,首先要有基本的職業道德,核電領域的職業道德首 要的就是安全第一。因為放射性物質的巨大危害,如何保證核電廠發展的安全 性是每個核電從業人員首要的任務。其次是對社會公眾的透明,核電盡管作為 尖端領域,有技術保密性,但其產生的危害已經危及到了周邊居民的安全甚至 周邊國家的安全,因此核電運營公司有必要對不同的層面進行一定程度的公開 透明。一個國家在發展核電時,不僅要顧及到自身利益,也要考慮到周邊國家 和地區以及全球的風險,不可以讓其他無關的人員來為與其無關的核風險負 責。致謝非常感謝清華大學王蒲生等老師所講授的職業倫理課程,讓我對日本 福島核事故中產生的問題在職業倫理層面進行分析產生了很好的啟發和指引。 參考文獻1 美媒:東電為保資產貽誤搶險時機 N/O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