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展基礎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對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它的字、詞對仗工整,歷經幾千年而不衰,由此可見()A.傳統文化產生于過去,打上了歷史的烙印B.文化對人們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C.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D.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標志2.對當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的是 ()A.傳統文藝B.傳統思想 C.傳統習俗 D.傳統建筑3.2009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于9月27日晚在山東曲阜開幕,以紀念中國先賢孔子2 560年誕辰。本屆孔子文化節以“紀念先哲孔子,弘揚傳統文化,實踐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為主題
2、。這一主題說明 ()儒家思想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應加以弘揚和傳承 文化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繼承傳統文化,能對社會的發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一個民族、國家,只有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A. B. C. D.4.在春秋戰國時期,儒、道、墨、法諸家的思想觀點既相互對立、展開激烈的辯論,又相互影響、相互汲取營養,從而促進了我國古代學術文化的發展和繁榮。這表明A.思想運動往往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 B.思想運動是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C.思想運動是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D.思想運動促進著社會經濟的發展5.“中秋明月夜,情系日月潭媽祖之光祈福大型電視晚會”于2009年10月2日晚在臺灣著名景點日
3、月潭畔舉行。每到中秋佳節,無論是祖國大陸還是寶島臺灣,都會通過吃月餅、賞明月等習俗來歡度中秋。這種現象說明 ()A.傳統習俗成為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B.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C.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響D.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6.2009年4月20日,海內外數千華人聚集紹興,隆重舉行公祭大禹陵典禮。作為祭禹典禮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峽兩岸學者舉行了以“弘揚中華大禹文化、構建兩岸交流平臺”為主題的研討會,共同探究歷史,解讀當代。這啟示我們 ()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階段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繼承傳統就必然能推陳出新A. B.
4、C. D.7.(2010·南京模擬)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沒有文化的繼承,就沒有文化的積累。傳統文化的繼承包括 傳統習俗的繼承傳統建筑的繼承傳統文藝的繼承傳統思想的繼承A. B. C. D.8.(2010·惠州模擬)“尊古而不泥古,創新而不忘古”,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繼承傳統是文化創新的必要前提傳統文化是文化創新的源泉與動力文化創新離不開社會實踐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A. B. C. D.9.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些人:倉頡創造了漢字,讓文明可以沉淀下來,李斯統一了漢字,讓文明可以流動起來;
5、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讓文明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王選讓漢字告別紙與筆、鉛與火,讓中華漢字文化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這說明 ()A.科技進步能促進文化的傳播、繼承與發展B.科技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C.社會制度的更替可以促進文化的進步D.傳播文化必須做到古為今用10.有人主張,傳統民俗節日應考慮恢復一些對現代有積極作用的千年古俗,還應擴充其新的內涵。如在春節宣傳一些振興中華民族的內容;在清明提倡植樹和緬懷親人與先烈,講一講先烈和親人在世時的一些豐功偉績;在中秋節宣傳和諧;在重陽節宣傳敬老愛老等等。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A.一切傳統文化都可以為我們今天所用,要全部繼承下來B.一切傳統文化
6、都已不符合時代的特點,要毫不保留地全部拋棄C.否定一切舊的文化傳統,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態D.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11.中國古代傳統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圖畫,無論是拍照、拍電影,都美不勝收。但是,有一部分中國人卻不懂得欣賞、珍惜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只知一味盲目崇洋,把祖宗的遺物大拆大毀,而以呆板、粗魯、古怪、一點也不雅致的高樓大廈來代替。這一做法 A.是正確的,因為這樣做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B.是正確的,因為這樣有利于發展新文化 C.是錯誤的,因為對傳統文化不允許批判 D.是錯誤的,因為沒有處理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12.北京四合院是堪稱最能體現北京特色的建筑
7、,北京現存大約2 000座四合院,其中約600多座已被掛牌保護。這說明 A.保護古老民族文化是尊重文化多樣性的表現 B.北京四合院具有很好的考古價值 C.這是現代文明與古老文明相交融的需要 D.北京四合院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13.關于中國傳統思想,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它是在長期歷史沉淀中形成的理論觀點、學術思想和道德觀念 B.它對社會和人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C.全面繼承并運用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之中 D.它凝結了傳統文化的精華14.教育部決定從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龍江等10省(市) 中小學開展京劇進課堂試點。對于京劇進課堂,下列認識中正確的是
8、() A.有利于全面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B.有利于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C.有利于保護和弘揚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 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15.同說漢語、同寫漢字、都推崇儒家思想,這些相同的傳統深刻影響著13億大陸人民與2 300萬臺灣人民的行為方式與道德取向,也成為兩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紐帶。這說明: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兩岸人民有著共同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民族延續的重要標志 A. B. C. D.16.有人主張,傳統民俗節日應考慮恢復一些對現代有積極作用的千年古俗,還應擴充其新的內涵。如在春節宣傳一些振興中華民族的內容;在清明提倡
9、植樹和緬懷親人與先烈,講一講先烈和親人在世時的一些豐功偉績;在中秋節宣傳和諧;在重陽節宣傳敬老愛老等。對上述主張的評價中,你認為 () A.錯誤,因為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應永恒不變 B.錯誤,因為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擴充其內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確,因為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只有因時而變,才能促進社會與人的發展 D.正確,因為傳統文化的內涵只有不斷改變,才能促進社會與人的發展17.右圖為刻于明朝初年、懸于黃山市西遞慈善堂的“孝”字。 該字上半部分左右兩側分別呈現猴頭和慈婦的頭像,表達了不孝便由人變猴的意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歷來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會卻片面
10、強調“愚孝”,成為束縛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枷鎖。由此看來,繼承傳統文化應 A.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B.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C.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D.海納百川,熔鑄百家18.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每一次社會變革,都會涌現出一大批著名文學家、詩人、畫家等文藝工作者。這說明 A.每次社會變革,都出現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藝工作者 B.社會制度的更替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C.社會制度更替時,文化會經歷一個新文化形態取代舊文化形態的過程 D.文化的發展影響社會制度的更替19.2009年7月11日,國學大師季羨林與世長辭。季老在生前曾強調:一個國家應該重視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搶救、保護和傳承。這
11、是因為 () 本民族傳統文化是至高無上的,是優越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沒有文化的繼承,就沒有文化的積累,文化也就不能豐富發展傳統文化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A. B. C. D.20.“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從事文化創造,表明 () A.科學技術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B.思想運動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C.教育推動著文化的進步 D.以社會實踐為根本途徑 二、非選擇題:21.(2010·杭州模擬)閱讀漫畫,回答問題。運用所學的文化生活知識對漫畫進行簡要評析。22.在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上,500名幼稚童聲吟唱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溫故
12、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目前,北京、廣州等城市的部分中小學校已著手組織在校學生開展“誦讀書經活動”,即把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四書五經”等“國學”篇目重新列為必修課,要求學生熟背。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近千萬的孩子加入“讀經”的行列。對這一活動,有人認為是復古,有人認為是創新,還有人對此表示尊重和理解,認為應該順其自然。從文化傳承的角度談談你對開展學生“誦經”活動的看法。 13.2009年8月31日,某市舉行新學年拜孔子活動,包括成年禮和拜師禮,旨在弘和傳承中華優秀民族文化,倡導尊師重教風尚。活動結束后,某校高二(3)班學生以“傳統文化是財富還是包袱”為主題,展開了一場辯論。如果你
13、是評委,請你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就雙方觀點進行點評并舉例說明。 文化生活第四課參考答案參考答案:1C、2B、3C、4A、5D、6C、7D、8C、9A、10D、11D、12D、13A、14C、15B、16C、17B、18B、19D、20C21、答:(1)題中漫畫“傳統文化是包袱”的觀點是錯誤的。不能一概而論,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傳統文化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其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則是我們前進的包袱。用全盤繼承的守舊主義態度對待傳統文化,就可能成為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巨大阻力”和“包袱”。(3)傳統文中的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是寶貴的財富,能
14、促進社會的發展,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 (3)我們要辯證地對待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把文化的繼承、創新和發展結合起來,傳統文化也可以成為我們進步的寶貴資源與財富。(4)籠統地把傳統文化看成是阻礙我們進步的包袱是片面的22、答:(1)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現代文明不能割裂傳統。“四書五經”等中華傳統名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必要發揚。(2)要分清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糟粕,引導學生用科學的觀點發掘和繼承傳統文化的合理部分,不可照單全收。(3)教育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應該注意方式,不要搞一刀切。(4)創新與繼承是文化發展必須面對的
15、問題。既要重視傳統文化,又要學習借鑒外來文化。23、答案:(1)對于傳統文化,不能絕對地說它是包袱,也不能絕對地說它是財富,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其影響和作用。(2)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成為財富。例如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的“貴和”思想,今天仍顯現于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努力中,同時獲得了新的內涵。(3)傳統文化如果一成不變,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就會阻礙社會進步、妨礙人的發展,就不是財富,反而成為包袱。例如封建社會片面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孝,甚至變成“愚孝”,成為束縛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枷鎖。(4)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
16、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文化生活第五課參考答案17、答:(1)立足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是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著眼于文化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既繼承了諸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又融入了許多時代因素。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文化創新的又一重要途徑。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學習、吸收了歷屆全運會開幕式的成功經驗,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2) 要堅持從實
17、際出發,充分發揮發揮齊魯文化資源優勢。堅持實踐的觀點,立足于山東經濟、文化建設的實踐,抓住新機遇,打造山東特色文化品牌。堅持發發展的觀點,辯證的否定觀。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鑄造齊魯文化新輝煌。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的看問題。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加強文化交流與傳播,讓世界真正了解齊魯文化。面向世界、博采眾長18、答:(1)不贊同該同學觀點。理由: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它的具體內涵能夠因時而變,如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發展成為時尚文化,對社會發展起積極作用。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對于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
18、推動文化的發展與創新。面對傳統文化,我們要辯證地認識它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文化創新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的過程。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棄傳統文化從頭開始,一個民族和國家如果漠視了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就會失去文化創新的根基。無論時尚文化,還是傳統文化,只要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都是我們所提倡的大眾文化。(2)中學生在現實文化生活中應追求的“時尚”,諸如:參加校園文學社等社團活動,多讀書,讀好書;參觀歷史博物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投身社區志愿者服務隊,服務社會,奉獻愛心等。(說明:答案應緊扣現實文化生活舉例所舉事例要具體)19、答:(1)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求,對外傳播優秀民族文化,能夠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綜合國力。 文化的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發展我國傳統文化,實現文化創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把握時機2025年證券從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影視設備行業信息技術支持服務批發考核試卷
- 常州新風管安裝施工方案
- 纖維素纖維的抗菌性與保健功能考核試卷
- 財務預算編制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錯誤更正試題及答案
- 租賃設備的行業應用案例解析考核試卷
- 干部休養所人際關系和諧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目標管理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應試基礎知識復習試題及答案
- 欠薪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 電磁爐作業指導書
- 2024詳解新版《公司法》課件
- 給水排水(中級職稱)試題
- 銀行業金融機構安全評估標準
- CJT244-2016 游泳池水質標準
- 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 大學生科研訓練與論文寫作全套教學課件
- HCIA H13-111鯤鵬應用開發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校本課程建設方案
- XX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