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準測量外業流程樣本_第1頁
水準測量外業流程樣本_第2頁
水準測量外業流程樣本_第3頁
水準測量外業流程樣本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準測量水準測量內容:理解水準測量的基本原理;掌握DS3型微傾式水準儀、自動安 平水準儀的構造特點、水準尺和尺墊;掌握水準儀的使用及檢校方法;掌握水準測量的外業實施(觀測、 記錄和檢核)及內業數據處理(高差閉合差的調整)方法;了解水準測量的注意事項、精密水準儀和電子水準儀的構造及操作方法。重點:水準測量原理;水準測量的外業實施及內業數據處理。難點: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1.1 高程測量(Height Measurement ) 的概念測量地面上各點高程的工作,稱為高程測量。高程測量根據所使用的儀器和施測方法的不同,分為:(1)水準測量(leveling)(2) 三角高程測量(tri

2、gonometric leveling)(3) 氣壓高程測量(air pressure leveling)(4) GPS 測量(GPS leveling) 2.2 水準測量原理一、 基本原理水準測量的原理是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測量兩點間高差, 從而由已知點高程推算出未知點高程。a 后視讀數A 后視點b 前視讀數B 前視點1、A、 B兩點間高差:2、測得兩點間高差后,若已知A點高程,則可得B點的高程:。3、視線高程:4、轉點TP(turning point) 的概念:當地面上兩點的距離較遠,或 兩點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儀器不能測定其高差時,就需增設若干個 臨時傳遞高程的立尺點,稱為轉點

3、。二、連續水準測量如圖所示,在實際水準測量中,A 、B兩點間高差較大或相距較遠,安置一次水準儀不能測定兩點之間的高差。此時有必要沿A、 B的水準路線增設若干個必要的臨時立尺點,即轉點(用作傳遞高程)。根 據水準測量的原理依次連續地在兩個立尺中間安置水準儀來測定相鄰 各點間高差,求和得到A、 B兩點間的高差值,有:h 1 = a 1 b 1h 2 = a 2 b 2 貝U: h AB = h 1 + h 2 + h n = E h =2 a - E b結論:A 、 B兩點間的高差等于后視讀數之和減去前視讀數之和。 2.3 2.3水準儀和水準尺一、水準儀(level)如圖所示,由望遠鏡、水準器和基

4、座三部分組成。DS3微傾式水準儀自動安平水準儀1、望遠鏡(telescope)絲)三部分組成。由物鏡、 目鏡和十字絲(上、中、下2、水準器(bubble) 有兩種:圓水準器(circular bubble)精度低,用于粗略整平;水準管(bubble tube)精度高,用于精平。特性:氣泡始終位于高處,氣泡在哪處,說明哪處高。3、基座(tribrach)二、水準尺(leveling staff)水準尺主要有:單面尺、雙面尺和塔尺。1、尺面分劃為1cm ,每10cm處(E 字形刻劃的尖端)注有阿拉伯 數字。2、雙面尺的紅面尺底刻劃:一把為4687mm ,另一把為4787mm。三、尺墊(staff plate)放置在轉點上,為防止觀測過程中水準尺下沉。四、水準儀的使用操作程序:粗平一一瞄準一一精平一一讀數(一)平一一調節腳螺旋,使圓水準氣泡居中。1、方法:對向轉動腳螺旋1、2 使氣泡移至1 、2方向的 中間一一轉動腳螺旋3 ,使氣泡居中。2、規律:氣泡移動方向與左手大拇指運動的方向一致。(二)瞄準1、方法:先用準星器粗瞄,再用微動螺旋精瞄。2、視差概念:眼睛在目鏡端上下移動時,十字絲與目標像有相對運動。產生原因:目標像平面與十字絲平面不重合。消除方法:仔細重復交替調節目鏡和物鏡對光螺旋。(三)精平1、方法:如圖所示微傾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