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清熱藥同學們好!.清熱藥學習要求:學習要求:1、掌握清熱藥的含義、功效、適應癥、配伍方法、使用注意。2、掌握清熱瀉火藥的特點及石膏、知母、梔子、夏枯草的功效、應用、性能特點、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清熱藥3、掌握清熱燥濕藥的特點, 黃芩、黃連和黃柏三味藥物的功效、應用、性能特點、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4、掌握清熱解毒藥的性能特點,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蒲公英、魚腥草、射干、白頭翁等7味藥物的功效、應用、性能特點、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5、掌握清熱涼血藥的特點,生地、玄參、牡丹皮和赤芍4味藥物的功效、應用、性能特點、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6、掌握清虛熱藥的特點及青蒿、地骨皮的功效、應用、性能特點、
2、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7、掌握石膏與知母,黃芩、黃連與黃柏,二花與連翹,生地與玄參,牡丹皮與赤芍的功用異同點。清熱藥. 清熱藥含義: 凡以藥性寒涼,清解里熱,治療里熱證為主的藥物,稱為清熱藥。“熱者寒之”.清熱藥功效: 清熱瀉火,清熱涼血, 清熱解毒,清熱燥濕, 清虛熱。. 清熱藥1、清熱瀉火藥: 寒涼性突出,善入氣分,既可清解里熱以治本,又可解肌退熱以治標,清熱瀉火為主要作用,善治療氣分實熱證。 分類及適用證.清熱藥2、清熱燥濕藥: 藥性偏于苦燥清泄,以清熱燥濕為主要作用,善應用于濕熱內蘊或濕邪化熱的病證。如濕溫,瀉痢,黃疸等。分類及適用證. 清熱藥3、清熱涼血藥: 善入血分,以清熱涼血為主要
3、作用,善治療血分實熱證。分類及適用證. 清熱藥 4、清熱解毒藥: 以清熱解毒為主要作用,善治療熱毒、火毒證。如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熱毒痢疾,大頭瘟毒等。分類及適用證.清熱藥5、清虛熱藥: 多入陰分,以清虛熱,退骨蒸為主要作用。善治療熱邪傷陰及陰虛潮熱。分類及適用證.清熱藥1、若里熱證兼有表證者,應先解表或表里同治。2、若氣分實熱證與血分實熱證并見時,應氣血兩清。使用注意:. 清熱藥3、若陰虛發熱時,應選用涼血滋陰、除蒸法則。常配伍滋陰藥。4、素體陽虛或脾胃虛弱者應慎用。5、若陰盛格陽證,真寒假熱證當忌用。6、中病即止,防止克伐太過,損傷正氣。使用注意:.第一節第一節 清熱瀉火藥清熱瀉火藥 性能
4、特點: 善入氣分,寒涼性突出,瀉火作用強,既可清解里熱以治本,又可解肌退熱以治標。有一部分藥物除寒涼之性外,多兼有甘味,甘寒相合,清熱養陰生津,對熱性病津傷口渴之證,有標本兼治之效。 . 石膏本經來 源: 為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鈣(CaSO4.2H2O)。處方名: 生石膏,熟石膏,煅石膏。 . 石膏本經性味歸經:辛、甘,大寒。歸肺、胃經。功 效: 生用: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 煅用: 收斂生肌。 .石膏本經1、氣分實熱證:壯熱,煩渴,大汗出,脈洪大。 清熱瀉火醫學衷中參西錄: “石膏,涼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實熱者,放膽用之,直勝金丹。 常與知母相須為用,以加強清熱瀉
5、火的作用,如白虎湯。.石膏本經2、肺熱咳嗽氣喘,咯痰黃稠。3、胃火牙痛、頭痛,實熱消渴。 清瀉肺熱常配伍杏仁等。石膏善治實熱消渴。甘寒清熱生津止渴 若津傷內熱消渴,石膏亦可應用,配知母、 生地、 如玉女煎。.石膏本經4、潰瘍不斂,濕疹瘙癢,水火燙傷,外傷出血 煅石膏外用。有斂瘡生肌,收濕拔干,止血之功。. 石膏本經用法用量: 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適量外用,研末撒敷患處。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及陰虛內熱者忌用。.石膏本經 石膏以內清氣分實熱,肺胃之火,外解肌膚之熱為見長,凡實熱熾盛之證,用之無不奏效。.知母知母本經 來 源: 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莖。生用或鹽水炙用。 處方
6、名: 知母、知母肉、光知母、毛知母、鹽知母。.知母知母性味歸經: 苦、甘,寒。歸肺、胃、腎經。功 效: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應用:1、溫熱病氣分實熱證。煩渴多飲 常與石膏相須為用以加強清熱瀉火的作用。如白虎湯。 清熱瀉火.知母知母2、肺熱咳嗽,痰黃粘稠,發熱氣逆 清瀉肺熱常配石膏、黃芩、浙貝 若陰虛燥咳,干咳無痰,咯血。常配川貝母、麥冬、天冬, 二冬二母湯. 知母知母3、陰虛火旺骨蒸潮熱多選用鹽知母,配伍鹽黃柏,如知柏地黃丸。 此外,亦可應用陰虛腸燥便秘,常配伍生地、麥冬、玄參。 滋腎陰,瀉相火,退骨蒸.知母知母 總之,知母味苦甘氣寒涼,質地柔潤,上能清肺潤肺以止咳,中能清胃養胃以止渴,下能
7、滋腎陰退虛熱。為上中下三焦既有熱邪,又有陰虛證的必用之品。.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質潤,有滑腸作用,故脾虛便溏者不宜用。知母知母.石膏、知母功用異同點:石膏、知母功用異同點: 相須為用氣分實熱 肺胃熱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石膏知母寒涼性突出,瀉火作用強清解的特性斂瘡生肌,收濕,止血寒涼性較弱,甘寒滋潤 清潤的特性可瀉相火,退虛熱.梔子梔子本經 來 源: 為茜草科植物梔子的干燥成熟果實。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處方名: 梔子、炒梔子、姜梔子、梔子炭、梔子仁 .梔子梔子本經性味歸經: 苦,寒。歸心、肺、三焦經。功 效: 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腫止痛。 焦梔子: 涼血止
8、血。 .瀉火除煩梔子梔子本經本品有很好的除煩功能,善治療各種熱證心煩。 臨床應用:1、熱病心煩: 躁擾不寧,失眠配淡豆豉 高熱,神昏譫語配黃連 .梔子梔子本經2、濕熱黃疸: 常配茵陳、黃柏,如茵陳蒿湯或梔子柏皮湯。 清利肝膽濕熱.梔子梔子本經3、血淋澀痛: 配伍利尿通淋的車前子、木通、滑石等藥物。如八正散。清利下焦濕熱而通淋清熱涼血止血.梔子梔子本經4、血熱吐衄: 常配梔子炭,對血熱妄行出血證,有標本兼治之效。涼血止血.梔子梔子本經5、目赤腫痛,癰腫瘡毒 本品可清熱涼血,消腫止痛。.梔子梔子 梔子以清利為特點,以清瀉三焦火熱之邪為見長。清熱作用廣泛,既可清氣分,又可涼血分,無論氣分有熱,血分熱
9、證均可應用。.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生品適量,研末調敷。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傷胃,脾虛便溏者不宜用。 梔子梔子.夏枯草本經來 源: 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一般生用。處方名:夏枯草、枯草穗。.夏枯草本經性味歸經: 辛、苦,寒。歸肝、膽經。功 效: 清熱瀉火,明目,散結消腫。.夏枯草本經1、目赤腫痛,頭痛目眩肝經實火 目珠疼痛肝陰不足2、癭瘤,瘰疬,瘡癰。常配貝母。臨床應用:清瀉肝火而明目清熱散結消腫.夏枯草本經用法用量: 煎服,915g。或熬膏服。使用注意: 脾胃虛弱者慎用。 .夏枯草本經 總之,本品辛苦氣寒涼,入肝膽,既瀉肝膽實火,又散肝膽郁結,清肝明目。故為肝膽實火的要藥
10、。總以清肝散結為功。.清熱瀉火藥功效比較表 石膏:內清肺胃之火,外解肌膚之熱。 煅用生肌收斂。 知母:性偏清潤,滋陰潤燥,退骨蒸。 蘆根:除煩止嘔,利尿,排膿,透疹 天花粉:解毒,消腫排膿。療瘡癰腫毒。 梔子:清利濕熱,涼血止血,主三焦火熱證。 竹葉 清熱利尿 偏清心火 療熱淋,口瘡。 淡竹葉 偏清小腸火 寒水石:清熱瀉火,緩解赤熱疼痛,善治水火燙傷。 .清熱瀉火藥功效比較表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結,療癭瘤,瘰疬。 決明子: 清肝明目,潤腸通便,主內熱腸燥便秘。密蒙花: 養肝,退翳。主肝熱,肝虛目疾。 青葙子: 瀉肝火作用突出,主肝熱目疾。谷精草 疏風 退翳,主風熱,肝熱目疾。鴨跖草 解毒,利水消腫。.n1.何謂中藥性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慶廠房推拉棚施工方案
- 非預應力施工方案
-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社區護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數字通信原理及協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廣播電視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建造氧化塘施工方案
- 鄭州經貿學院《經濟統計學案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文學文本分析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唐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區域地質與礦產調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浙江居間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GB/T 6322-1986光滑極限量規型式和尺寸
- 濕熱、霉菌、鹽霧設計分析報告
- GB/T 13869-2017用電安全導則
- GB/T 13738.2-2017紅茶第2部分:工夫紅茶
- GB/T 13012-2008軟磁材料直流磁性能的測量方法
- GA/T 1768-2021移動警務身份認證技術要求
- 貫徹中國式《現代化》全文解讀
- 日本神話課件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合理消費》優質課件
- 畢業設計(論文)-基于安卓平臺的簽到管理系統設計
- 大學生中長跑鍛煉焦慮心理的原因及對策研究獲獎科研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