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混凝土結構樓板裂縫的成因分析及處理_第1頁
對混凝土結構樓板裂縫的成因分析及處理_第2頁
對混凝土結構樓板裂縫的成因分析及處理_第3頁
對混凝土結構樓板裂縫的成因分析及處理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混凝土結構樓板裂縫的成因分析及處理第四項目 伍中平摘要:許多混凝土結構樓板在建設過程和使用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 縫,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它是長期困擾著建筑技術人員的技術難題。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分析頂板出現裂縫的原因,以及對裂縫進行處理的方法進行探討,以供讀者參考。關鍵詞:混凝土結構頂板裂縫原因分析處理方法一、工程概況北京國際金融中心工程位于金融街A6地,建筑面積11.6萬mf,地下三層,地上24層。本工程因設計修改及甲方資金等原因,于99年1月施工完地上二層頂板結構后停工(后于2000年4月復工)。在經歷過雨季和酷暑后 (特別是7月份持續的高溫天氣),發現主體結構頂板有 開

2、裂現象,經甲方、監理、施工單位三方共同檢查確認,在已施工完的五層結構頂板上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開展,其主要分布情況如下:1 .地下三層(B3)少數項板出現裂縫,數量較少,裂縫分布不規律,無滲漏及泛堿現象, 墻柱和梁未見異常。2 .地下二層(B2)出現裂縫的頂板略有增加,裂縫分布無規律,局部有滲漏及泛堿現象, 墻柱和梁未見異常。3 .地下一層(B1)露天部分頂板裂縫部位明顯增多,有部分為通縫,分布方向主要在梁 兩側沿45。斜向,且縫寬較大,有滲漏及泛大堿現象;中間板帶(非露天部分)裂縫相對較 少,無明顯規律。北側自行車坡道墻局部出現裂縫,其它墻及梁柱未見異常。4 .地上一層(F1)裂縫明顯增多,

3、主要分布在東南北周邊兩跨和中部原結構施工縫,裂 縫無明顯規律,沿裂縫局部有滲水及泛堿現象,墻柱和梁未見異常。5 .地上二層(F2)頂板出現大量不規則裂縫,且沿裂縫有明顯滲水及泛堿現象。墻柱和 梁未見異常。二、裂縫檢測及成因分析(一)裂縫分布規律1 .裂縫數量從B3開始往上層逐漸增多,B1頂板外露部分和F1、F2頂板裂縫數量明顯增多,且有滲漏和泛堿現象,裂縫開展無規律。2 .各層出現裂縫的頂板所占比例分別是B3為12% B2為18% B1為26% F1為55% F2為95%3 .現場抽取的各層板塊分析。地上部分頂板主裂縫寬度一般為0.10.2mm,個別裂縫寬達0.60.7mm,主裂縫附近不規則的

4、放射狀裂縫寬度一般小于0.1mm,多數裂縫為通縫。 地下部分縫寬一般為0.20.4mm,個別縫寬達0.9mmo(二)現場取樣檢測及堆載試驗1 . XRD (X射線衍射分析):各層水泥漿體中水化產物相同,含有羥鈣石,非晶態的水化 硅酸鈣凝膠等。在地上頂板的樣品中含有伊利石(具有吸水膨脹、失水收縮特性,會增加不均勻體積變形)成份。在各層樣品中均有一定量的石膏存在。2 . SEM-EDS掃描電鏡和能譜分析結果:地上比地下碎微觀結構疏松,B1、B2層的樣品在電子顯微鏡下能觀察到大量的1.03.0 m的微觀裂縫,同時觀察到有集料富集和集料與水泥漿分層現象,且通孔量較大。3 .孔結構分析:使用壓汞法測定孔

5、隙率和孔徑F1、F2大于B1。4 .熱穩定分析:未發現新裂縫和起皮現象。5 .堆載試驗:按設計值進行強度試驗,受荷狀態下撓度為L/3558 ,裂縫增加量最大為0.2mm;卸載后,殘余變形最大為0.03mm,殘余裂縫最大為 0.1mm=(三)主要成因分析1 .與混凝土配合比有關:由于采用泵送碎,混凝土水灰比偏大。而硅酸鹽水泥在空氣硬化時體積會產生收縮, 其收縮大小與水泥的礦物組成、細度、水灰比等因素密切相關。而熟料中鋁酸三鈣的收縮量最大,水泥愈細,收縮愈大;水灰比大,收縮也大,因此,水灰比過大是造成混凝土失水收縮裂縫的原因之一。2 .與外加劑有關:本工程在混凝土使用過程中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

6、動性,減少泵 的輸出壓力,摻加了適量的減水劑。在選擇減水劑時未充分考慮到其本身具有收縮的特性,從而加劇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收縮。這是造成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之一。3 .與施工工藝和環境條件有關:大家知道,混凝土在澆注后會出現斷斷續續的水平裂縫,而該種裂縫可通過二次抹壓或加強養護等得以控制。同時,加強養護時的濕度和延長養護時間對裂縫控制也是有利的。據有關文獻記載,不同濕度對混凝土干縮影響是很明顯的。如以28d濕養護為0,則70%濕度時混凝土干縮量為 320X 10-6 (混凝土收縮變形值),50%濕度環境下 混凝土干縮值為 400 X 10-6O本工程地上部分結構施工正值冬期施工,氣候十分干燥,造成

7、混凝土早期養護不良,使混凝土內水分急劇蒸發而引起劇烈收縮,這是混凝土出現裂縫的一個主要原因。4 .與結構形狀、配筋和約束條件有關:根據大量資料表明,混凝土裂縫與結構形狀、配 筋和約束條件有一定關系, 在相同約束條件下, 結構層尺寸和配筋率的增加,也可提高混凝土初期的抗裂性能。本工程樓板厚為120mm,跨度達8m,同時只在四周梁位置配置了負彎矩筋, 未設溫度筋,這也是混凝土裂縫出現的的一個主要原因。5 .與停工期結構長期暴露有關:由于溫度不均勻變化會產生一定的溫度應力,它使結構 內部產生附加應力,從而造成結構內部應力重新分布,并在簿弱部位產生裂縫。根據本工程停工后,未進行任何防護措施, 結構長期

8、暴露外面、 受風吹日曬或寒潮襲擊作用、經歷季節溫度變化。由于框架結構的板與剛度較大的梁、柱相互約束,當溫度變形受到約束時,首先在相對薄弱的板上出現裂縫。因此,溫度變化是樓板出出大量裂縫的最為主要原因。三、結構評價及裂縫處理(一)結構評價:經眾多專家及相關檢測單位的認真核查及現場實測結果,結構本身的強度是滿足設計要求的,樓板裂縫主要影響鋼筋的封閉保護、樓板滲漏水。在工程施工階段,所有梁板模板拆除后均未發現裂縫,所以,目前所出現的裂縫對整個工程安全不會構成影響,但如繼續停工、晾置,裂縫還將發展,對結構安全的影響將逐漸顯露出來。如主體繼續施工,多 數裂縫在潮濕狀態下將自愈,因此,對局部裂縫的處理,最

9、好在結構封頂以后。(二)裂縫處理從裂縫深度及寬度方面作為檢驗,可歸納為三種:表面裂縫、縱深裂縫、貫穿裂縫。本工 程地上二層大部分裂縫為貫穿裂縫。1 .對表面裂縫及非貫穿性的縱深裂縫不引起滲漏,也不降低承載力,一般不須處理,如結構長期處于溫度變化或有腐蝕性的液體環境中(本工程首層-0.5m處),則須進行表面密閉處理。處理方法是:(1)采用環氧膠泥涂抹法,即將裂縫附近表面寬約300mnrt的灰塵、浮渣等清除掉;用云石機打磨碎表面, 使其表面平整。表面上的油污用二甲苯或丙酮擦洗掉,最后用濕布將附近表面擦洗干凈。(2)按配合比配制環氧膠泥,待基層干燥后,用硬毛刷或刮板蘸取膠泥,均勻涂刮在裂縫表面,寬約

10、 80-100mm2.對貫穿裂縫,超過 0.10.2mm就會引起滲漏。根據裂縫分布情況采用如下方法處理: 對于防水要求的頂板, 必須采取化學灌漿法進行處理(此種方法成本較高)。化學灌漿不僅可以止水,防止鋼筋銹蝕,而且具有一定的粘結強度,有利于已開裂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共同工作。如條件不許可,也可在裂縫部位開槽( V型),用強度抗滲混凝土加固補強。 對于首層及二層大面積開裂的頂板,采用密閉與疊合層相結合的原則。即在板底用環氧膠泥進行密閉處理;在板面用防水灌縫膠摻水泥進行覆蓋(厚58mrm,引種方法不僅可以防水,而且可以防止鋼筋銹蝕,成本又低。四、對混凝土裂縫控制及處理的幾點建議1 .采用泵送混凝土時

11、,應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防止水灰比過大,造成混凝土干縮量 增加,對混凝土裂縫控制不利。2 .在選擇減水劑等外加劑時,要高度重視,應選擇不增加混凝土收縮的減水劑,即微膨 脹型,減小其孔隙率,降低干縮量。3 .加強混凝土澆注過程控制,混凝土澆注12h后,對混凝土進行振搗,初凝前進行二次抹壓,表面拍打振實。4 .注意高溫季節給混凝土硬化帶來的影響,應采取適當措施緩凝,因為炎熱氣溫和日曬 會加快混凝土失水。5 .加強混凝土成型后的養護保濕,大量資料表明:干縮量還取決于構件的形狀和尺寸, 它與構件體積和散濕面積之比成正比,因此,在大面積整混凝土框架施工中,應引起充分重視。6 .施工停歇期,注意加強對結構的保護,防止較大溫差所引起混凝土結構表面產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