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與策略_第1頁
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與策略_第2頁
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與策略_第3頁
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與策略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與策略摘 要:人們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課堂中是否進行有效的學習,以及如何組織、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的研究。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如果每節課我們都能充分注意學生興趣的調控問題,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習慣,長期這樣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課堂效率,必能將有效教學落到實處。該文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結構,課后反思等方面,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站在教學第一線的角度,淺談一下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與策略。關鍵詞:有效教學優化課堂結構方法與策略中圖分類號: G6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98X( 2017)03( a)-0233-021 “有效教學

2、”的理解有效學習是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學習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很有效果。有效學習主要是指學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學習,這也是教師要著重發展的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效教學的理念,關注學生需求是重要核心。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它以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效果來評價教學效果,而不是看教師教得是否認真或者對教學內容的完成情況。教師的授課方式不符合學生的興趣點或者接受能力,教得再辛苦都是無用功,是無效教學;如果學生學得非常吃力但學習效果不好,也屬于無效教學。 從這點來看, 學生是

3、否有進步,或者有足夠的收獲,就成為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益的重要指標。2 方法與策略2.1 課前備課記得剛準備站上教壇前,特意向一些有經驗的前輩提問:怎樣才能備好一節課?前輩的六字箴言是:備教材,備學生。( 1)“備教材”。基于學生的實際條件,從分析學習需求著手逐步了解教學階段存在的問題,找出實際條件與期望水平之間的差距,理清“為什么、學什么”以及“教什么”。( 2)“備學生”。針對學生特征和教學內容進行重點分析,根據專業課程、 教學單元和課時標準合理組織教學內容,教學前先對學生的初始能力水平進行摸底,了解其基本特征、學習態度以及興趣點,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興趣點合理規劃課程的重點難點,從而避

4、免將課時浪費在學生已掌握的部分,而沒有時間對重點、難點進行精講,同時避免教師陶醉于少數優生“熱熱鬧鬧”的發言,而忽略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2.2 上課過程有人這樣說過: “學生的參與程度是評價課堂教學效率高低的唯一標準。 ”這句話比較實際地分析出有效教學的主要思想,學生主動參與比什么都重要。那么如何使課程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呢?( 1)課始引入“一針見的” ,激發興趣。“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要在最短的時間里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積極有效的感受與體驗,必須在課的引入部分尋找最佳起點。課程的引入通常有以下兩種方法:情境引入法:新課標大力提倡“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 ,因為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有意

5、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好的教學情境能很快地抓住學生的心,切入主題,獲取知識。但并非一定得生動、有趣,更不應無中生有、喧賓奪主。任何形式,都是為內容服務的,情境也不例外。情境設計必須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讓情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開門見山法:并非所有的課都得尋找一個情境才能展開教學。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對知識的積累程度,有時采用開門見山式的導入效果會更佳,而不需要兜圈子。總而言之,只要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積極有效的感受與體驗,就是最好的引入設計。( 2)上課過程注意優化課堂結構。合理引導,促進生成:隨著教學過程的深入推進,學生會不斷產生各種想法,或者不斷提出新的需求,

6、在生成性的課堂中,教師根據學生實際逐步掌握其思維脈絡,針對其學習需求的變化實時調整教學方式,以維持活躍的課堂氛圍。動態生成式教學以自然真實為主,不過分追求形式,不圖省事,并且大膽處理計劃外的情況,真正使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地進行質疑和實踐。 作為教師, 應該科學地調用自身智慧,在變動不定的課堂中及時捕捉學生的靈感,并快速調整課程進度、講學方式等,這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往往能獲得超出預期的學習效果。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合理即時 “變奏”:隨著課堂主體性、自主性的增強,學生質疑、反駁、爭論的機會會大大增多,這一切都需要教師學會傾聽,成為學生的踏實聽眾,并在傾聽過程中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理解的

7、偏關、觀點的創意、批評的價值等,這些“意外”或許打亂教學的節奏,但許多意想不到的精彩也會不期而至。2.3 課后跟進教師上課后必須做到課后反思。反思的主要途徑是作業。教師要做到每天布置作業,并且要每天批改作業。有些教師要求學生數學作業本必須有四個,這樣一來,學生做的練習最快也只能在三天后見到,有時一個星期后才見到,甚至一個單元的測試卷半個月或一個月后才與學生見面。這樣反饋來的問題再不是一兩個,而是一大堆,此時,師生雙方都感到矯正無從下手。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若能及時發現,及時設法解決,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逐一分析作業是教學反饋的主渠道,但教師須對不同的學生進行認真的分析,學生的作業一般來說

8、有四種類型: (1)獨立完成的;( 2)討論后完成的;( 3)獨立完成一部分,抄襲一部分; ( 4)全部是抄的。教師對抄襲來的整潔、 正確的作業切不可感到滿足,這種潛伏期一旦長了,差生面就越來越大,差的程度就越來越嚴重。必要時跟一些可能經常抄作業的學生談話,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因此,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應逐一分析,做好作業檔案記載,以便做到有效反潰。教師還可以在其他方面進行反思,例如征求學生意見、同行聽課等。3 收獲與希望到目前為止筆者只有不到4 年的教學經歷,經驗的確不足,收獲還是有一點的。古人常說的“師道尊嚴”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解釋,即有尊嚴的是知識,而不僅僅是早一點掌握知識的人。在教與

9、學中,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多關注學生的情商和學習需求,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合理?O計課程內容、授課方式和課程進度,切忌因自身博學而沾沾自喜,“一人獨大,填鴨式”滿堂灌。更不能單純的就成績好壞將學生劃分三六九等,甚至羞辱、體罰“差生”。在教育體制改革進程中, “教與學”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教師不能再主導課堂“唱獨角戲”,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在教學管理中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要培養理論基礎扎實且具有出色實踐技能的學生就要注重其全方面發展,教師切忌過分地高估自己所教學科的學科價值而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將“教學效益”片面的等同于“在有限的課時內組織最多的知識內容” ,因為教學效益除了與教學內容的量有關,關鍵取決于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教師應該時時自省。要時常反思自身的教學方式,經常自問“我的教學有效嗎?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希望我們以后經常這樣問自己,勉勵自己,使每節課都真正落到實效。長期這樣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課堂效率,必能將有效教學落到實處。參考文獻1 (美)鮑里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