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桂花樹移栽技術的總結重點講義_第1頁
關于大桂花樹移栽技術的總結重點講義_第2頁
關于大桂花樹移栽技術的總結重點講義_第3頁
關于大桂花樹移栽技術的總結重點講義_第4頁
關于大桂花樹移栽技術的總結重點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大桂花樹移栽技術的總結桂花喜溫暖,抗逆性強,既耐高溫,也較耐寒。桂花較喜陽光,亦能耐陰,在全光照下其枝葉生長茂盛,開花繁密,在陰處生長枝葉稀疏、花稀少。桂花性好濕潤,切忌積水,但也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桂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除堿性土和低洼地或過于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最為適宜。桂花對氯氣、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害氣體都有一定的抗性,還有較強的吸滯粉塵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礦區。桂花適宜栽植在通風透光的地方;喜歡潔凈通風的環境,不耐煙塵危害,受害后往往不能開花;畏淹澇積水,若遇澇漬危害,則根系發黑腐爛,葉片先是葉尖焦枯,隨后全葉

2、枯黃脫落,進而導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對其它常綠闊葉樹種,還是一個比較耐寒的樹種。一、 移栽季節移栽大桂花樹的時間應選擇在初春或深秋,最好無風雨,光照不強烈,挖掘時土壤的干濕度適中,結球強度最大,避免過干或過濕而導致土球散落,經過摸索南方以初春為好,此時樹干處于休眠狀態,移植后不久活動力較強,易成活。忌夏季移栽,氣溫高,蒸騰量大,根系易受損,吸收水分的能力被消弱,往往造成落葉甚至枯死。但對于夏季移栽時特別注意事項:夏季移栽大桂花樹栽植時定根水一定要澆透,盡量保護好土球的完整性,栽植后每天早晚都要進行澆葉片水或噴灑蒸騰抑制劑,一定要蓋上遮陽網,防止高溫樹體水分流失不利于大樹成活。二、 桂花樹

3、選擇要選擇樹形飽滿、枝葉茂盛、無病蟲害容易起挖吊運的桂花樹三、 移栽前的工作準備看地形是否易積水,挖樹坑直徑要比移栽樹的包裝直徑大1米左右高度與移栽包裝高度水平即可,挖出的夾層土和下層土分開放置,把土攤開曬涼同時將土中的磚頭、瓦片等雜質清理干凈,有條件的可使用多菌靈、托布津與生根粉對剛栽植大樹土球進行澆灌。四、 整形修剪修剪主要注意以下方面,截枝,截枝有利于降低樹內的養分消耗量和水分蒸騰量,上百年的老樹因生長勢弱要少留枝或不留枝。在截枝時先要除去病蟲枝,徒長枝和交叉枝。之后用凡士林或傷口涂補劑涂補傷口,并用朔料袋捆扎傷口,以避免病蟲危害和雨水侵蝕。五、 栽植后期管理1、 栽植栽植前要對預先挖好

4、的樹坑用運輸桂花樹帶回的原土回填土10-15cm,首先吊下桂花樹按原來生長的朝向放好,然后在樹坑的四個角各放入朔料管一條,樹坑填完土后增加根部透氣性。再按順序把模板去掉的同時回填土到土球高度的三分之一緊貼土球的周圍填原土,填一層踏實一層,防止土球破裂樹坑全部填完踏實。圍堰培土后立刻架設固定物四根,從四方支撐大樹,防止大樹動搖影響成活。有條件可用生根寶澆灌大樹澆透,隔一段時間在澆一次。短時間內在澆頭水一次,土壤應保持潤而不濕潤而不干的狀態并注意培土夯土,使土球和土壤之間無空隙。2、 支固定架在大樹主干周圍架設三角架或四角,防止因人為碰撞和刮風引起大樹搖動。及時整理樹冠,清除運輸過程中折斷或破損的

5、枝葉,盡量剪出樹葉和不影響樹形的細枝,在想創口補涂傷口涂補劑。秋季氣溫較低,樹體新陳代謝慢,若不大量修剪,會出現看似成活的假象,第二年開春氣溫升高,由于根系沒有恢復,供水不足大量枝葉會突然干枯,到時候搶救就來不及了,秋季移栽越冬時,可在樹干纏繞的草繩外再加包一層朔料薄膜(也可在草繩上先涂稀泥再包薄膜)在土球圓臺上蓋薄膜保溫保濕。3、 架設棚架移栽后最好及時搭遮蔭棚,這對夏天的高溫和強光能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在大樹三面(除西北方以外)架設遮陰網,防止陽光直射暴曬傷皮并減少水分蒸騰量,深秋季節天氣轉涼可拆除。4、 澆水剛栽下的大樹,根系受損吸水力弱,因此澆水量不宜過多,以免根系發霉腐爛,但也不得太

6、少,否則會造成樹體失水而死亡,桂花的澆水主要在新種植后的一個月內和種植當年的夏季。新種植的桂花一定要澆透水,有條件的應對植株的樹冠噴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桂花不耐澇,及時排澇或移植受澇害植株,并加入一定量的沙子種植,可促進新根生長。一是距第一次澆水三到四天在澆一次透水,二是待水全部陰干后,把原來樹坑周圍剩余的土圍在樹根的周圍,形成中間高四周低的土堆,這樣桂花樹不會因積水而被淹死。三是來年春天一定要澆一次開春水。在平均氣溫20度左右用磷酸二氫鉀、(多菌靈)的混合液每隔半月噴灑一次樹葉,樹枝。既給桂花樹實施了頁面肥,有起到殺菌的作用。5、 輸液輸液可以滿足樹體對水份和養份的需求,能大大提高移栽

7、成活率。輸液一般在4-9月進行,輸液前先在大樹基部用電轉由上向下45度角鉆3-5公分的輸液孔深至髓心。6、 對于大桂花樹裸根傷皮處理分三個步驟進行第一、 用生根液加上適量的較好的營養液澆灌根部澆透,5天左右一次,不宜過濕,早上九點左右澆最好。第二、 對于受傷的樹皮可以找點有機肥或營養肥與稀泥土攪拌然后抹在傷口處,用朔料薄膜類東西蓋好捆緊。第三、 買些大樹營養液從樹體掛營養液。7、中耕除草在以主干為中心1米直徑的樹盤內重點松土和除草。灌水或降雨后以防止土壤板結進行中耕松土。平常注意防止烈日防曬、下雨注意土球積水,養成個好習慣每天觀察至少兩遍,看是否出現問題,盡量早發現早治療。8、合理施肥。施肥應

8、以薄肥勤施為原則,以速效氮肥為主,中大苗全年施肥三四次。早春期間在盤內施有機肥,促進春稍生長。入冬前期需施無機肥或垃圾雜肥。其間可根據桂花生長情況施肥一兩次。新移植的桂花,追肥不宜太早。移植坑穴的基肥應與土壤拌勻再覆土。桂花喜肥,一年沒有施肥對桂花樹的生長十分不利。桂花樹盡量不用化肥,要多用農家肥。桂花樹特別喜歡豬糞肥,多施豬糞有利于桂花樹的生長,城市沒有豬糞,可用腐熟肥的餅肥液,從2月開始每10到1515天澆一次至8月止。8月后應以追施磷鉀肥為主,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雞鴨糞的液肥,促進花芽分化形成。花期內減少用肥量,改為半月施一次磷鉀液肥,忌施氮肥。花后要及時追施一次氮液肥,肥不宜濃,量不宜

9、多,避免引起秋發新芽,消耗植株養分。9、病蟲害防治桂花樹的常見病害主要有褐斑病、葉枯病、煤污病、黃化病、干腐病、炭疽病、腐爛病。其中尤以褐斑病、葉枯病發生最為嚴重和普遍。桂花蟲害的主要種類有刺蛾類、螨類、蚧殼蟲類、粉虱類、霜天蛾、袋蛾類、蠟蟬類、短額負蝗等,其中尤以螨類、蚧殼蟲類、粉虱類危害最為嚴重且普遍。常見病害:一、褐斑病 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危害葉片,初期為黃色小斑,發展為近圓形或不規則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直徑為2-10mm,病斑外緣有黃色暈圈,葉片正面散生許多黑色霉狀小點,這就是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連接成大斑后,導致葉片枯死,但不會擴長到葉脈。此病菌靠風、雨、澆水等方

10、式傳播,3月開始生長、410月為發病期,10月以后病情減退。高溫高濕有利于發病,老葉發病較重。一般丹桂比金桂、銀桂抵抗此病的能力強。防治方法:1.冬季清除病株殘體、病葉并及時銷毀,引入的苗木應剪除病葉,重病區苗木出圃時,可噴施高錳酸鉀1000倍液,藥劑防治參照桂花葉枯病。2加強水肥管理,增施腐殖質肥料和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蒔養環境要通風透光,發病期不宜噴淋,避免雨淋。切忌土壤積水。3及時防治介殼蟲、蚜蟲等刺吸式害蟲;4秋末入室前噴兩次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如有發生,可用90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進行防治。發病期間可噴灑1:2:100-200石灰倍量式波爾多

11、液,或50%苯萊特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嗪氨靈500倍液,或50%代森銨600倍液。二、葉枯病 葉枯病又稱枯斑病,是桂花的一種重要病害。葉片受害多從葉尖、葉緣開始,小斑點淡褐色,后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有時卷曲脆裂,病斑可相互連結達葉片的13至12,灰褐色,邊緣為綠色,后期病斑上產生小黑點。該病全年均可發生,引起葉片大面積干枯,高溫高濕、通風不良、植株生長衰弱時,發病較重,一般為7至11月發病,經風雨傳播。防治方法:1、秋末冬初,徹底清除病葉,并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來年該病的發生;2、苗木移栽或引進的苗木,要摘除病葉集中燒毀,必要時可于出圃前給苗木噴灑50

12、%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殺菌消毒;3、加強管理,增施磷、鉀肥,經常松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結或積水,遇到高溫干旱天氣應及時澆水和噴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4、發病重的地區,從6月下旬開始,每半月噴灑一次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連續3-4次,防治效果良好;還可用25%的丙環唑乳油5000倍液噴霧,間隔期48天。三、炭疽病 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后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

13、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防治方法:1、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2、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3、科學使用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后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四、煤污病 該病通常發生于高溫、多濕的季節和悶熱、潮濕、隱蔽、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主要

14、表現為葉面和干枝上蒙有一層顏色深淺不一的灰黑色粉狀物,有時甚至結成黑膜狀。究其原因是由于蚜蟲、蚧殼蟲、粉虱等昆蟲刺吸危害桂花時,分泌的排泄物引起多種真菌的寄生從而誘發了黑乎乎、灰蒙蒙的煤污病。灰黑色的煤污層,不僅影響了桂花植株的觀賞,而且會影響到葉片的光合作用,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并引起感病葉片變黃萎蔫后提前脫落。防治方法:1、加強桂花植株的整形修枝,確保植株內膛通風透光,促成植株生長良好;2、發現蚜蟲、蚧殼蟲、粉虱等昆蟲刺吸危害桂花時,及時進行有效防治,予以殺滅;盆栽植株,經常噴水淋洗葉面;3、發病初期,用50%的甲·硫懸浮劑5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份劑800液,或75%的

1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液,噴灑枝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五、黃化病 該病為缺鐵性黃化病。由于PH值失調土質偏堿、土壤里面建筑物殘渣清理不徹底,導致土壤中的鐵元素以難溶解的氫氧化鐵形態存在,不能被桂花的根系所吸收,從而使得桂花缺鐵。如果是輕度缺鐵,表現為幼葉的葉脈間失綠黃化,葉脈組織仍呈綠色;如果是重度缺鐵,則表現為新老葉全部黃化,幼葉慢慢停止生長,部分老葉出現黃褐色斑點,植株不能正常生長和開花,嚴重影響到觀賞效果和采花收獲量。防治方法: 1、輕度缺鐵,可根部澆施0.5%的硫酸亞鐵溶液,葉面噴施0.2%的硫酸亞鐵溶液;2、春季新梢生長季節,每半月用0.2%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葉面。六、干腐病 主要發

16、生在較大大規格的新移栽桂花植株上。在園林綠化或大桂花移栽中,由于起挖時碰傷、長途運輸中劃傷、吊栽時勒傷、意外擊傷等原因,導致桂花植株的主干或大枝外皮被嚴重損傷,或掀去大塊干皮,未能及時加以妥善的保護,遇到雨水、污水感染傷口,誘發真菌(如木腐菌等)、細菌(如土壤野桿菌等)的大量侵入寄生,致使傷口處腐爛、木質部外露或形成癌瘤,引起植株生長不良、葉片大量脫落、大枝枯死,嚴重時會造成全株桂花死亡。防治方法:1、對于主干或大枝上的小傷口,應及時涂抹傷口愈合劑;2、對已發生局部或少量腐爛的較小傷口,可將其傷口局部清理干凈,直至露出新鮮的木質部和韌皮部,再在其新鮮的創口上涂好傷口愈合劑,可促成其創口盡快愈合

17、;3、對于樹干上韌皮部早已被破壞、木質部外露多年的陳舊大創口,可將已腐爛的外露木質部清理干凈,可每年定期涂抹石硫合劑防腐或用雙組份"云石膠"調色后快速涂抹在新鮮的創口上,保護效果會更好;4、對主干已形成空洞的粗大桂花植株,可先將已腐爛的部分徹底清除干凈,注意不要破壞已腐爛木質部與未腐爛木質部之間的隔離層,空洞內填充聚氨脂發泡劑。七、腐爛病 主要發生在根莖部,被害部位呈水漬狀,病斑逐漸擴大后,造成植株生長衰弱甚至死亡。夏秋多雨季節發生嚴重。防治方法:1、早春在植株周圍撒施少量硫磺粉,冬季樹干涂白,涂白劑用生石灰25斤、食鹽3斤、植物油0.5斤、硫磺粉1斤、水100斤配制而成;2、在出現病斑后,刮凈后涂以福美砷煤油劑。常見害蟲八、紅蜘蛛 高溫干旱條件常常發生。防治方法:在天氣干旱時應注意灌溉并結合施肥,促進植株健壯,增強抗蟲力。在采取化學農藥施用時,要注意經常輪換,因為其在施用一定高毒的農藥后,會產生抗性。可用40菊殺乳油2000至3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效良好。九、介殼蟲 在長江流域可發生2至3代,危害嚴重的為5至6月及8至9月,喜集居于主梢陰面及枝杈處,或枝條葉片上,成、若蟲均分泌蜜露,導致花木的煤污病發生。高溫高濕有利于發生,當少量發生時,可用軟毛刷輕輕地刷除,收效良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