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恒定電流.(.二).電學實驗的3 大創新考查角度.在高考中對電學實驗一般不直接考查課本上的學生實驗,而是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比如常常在實驗原理、實驗器材、 數據處理等方面加以改進;學生應以常規實驗為依 據,從實驗電路圖入手,結合實驗的具體要求進行推理分析。在高考的電學實驗中, 并不僅僅測量電阻的阻值或測定電源的電動勢 和內阻,有時可能會測定二極管的導電特性、電容器的充、放電規律 等。處理此類問題時,首先要掌握被測實驗器材的電學特性,其次要 熟練把握控制電路、測量電路的特點。典例 1二極管具有獨特的單向導電性, 當在二極管兩極之間所加正向電壓小于某值 時,二極管的電阻很大(1X10
2、6Q,甚至更大),而當正向電壓超過某值時,二極管的電阻 隨兩端電壓的升高而急劇減小。為了探究二極管的導電特性:(1)實驗小組先用多用電表判斷二極管的極性。步驟如下:A._ 將多用電表置于歐姆表“X100”擋,短接紅、黑表筆,調整 _ ,使指針指向 表盤右側“ 0”位置;B.將二極管串接在兩表筆之間,多用電表示數如圖甲中a 所示;C.將二極管兩極對調,多用電表示數如圖甲中b 所示,則此時與紅表筆接觸的是二極管的_ (填“正”或“負”)極。(2)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電路,通過實驗測得相關數據如下表。正向電壓U/V0.100.200.300.400.500.550.600.650.680.
3、70角度一對實驗原理的創新考查甲2正向電流I/mA0000.020.260.561.131.792.373.00由二極管的特性和表中數據可知,當電壓表示數為00.30 V 時,圖乙中開關 S 一定接在位置_;3根據表中數據,在圖丙中作出二極管的伏安特性曲線(要求保留所描的點跡),由圖線可知,二極管是 _ (填“線性”或“非線性”)元件。若此二極管為發光二極管,正常發光時通過的電流為3.00 mA,若用 1.5 V 的電源供電,則應該給二極管 _ (填“串”或“并”)聯一個約 _Q的電阻。解析(1)A.歐姆表選擋后要進行歐姆調零,即短接兩表筆,調整歐姆調零旋鈕,使 指針指在表盤右側“ 0”位置;
4、C.步驟 B 中歐姆表示數很大,而步驟C 中示數很小,由題中所給條件知,當示數很小答案(1)A.歐姆調零旋鈕C.負(2)1見解析圖非線性(3)串 267題后悟通本例源于教材中某晶體二極管的伏安特性曲線圖,如果在平時的學習中閱讀過教材里的相關內容,審題就輕松得多。雖然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但仍需要正向電壓高于一定值, 二極管才會有正向電流。對點訓練1. (2016 全國丙卷)某同學用圖中所給器材進行與安培力有關的實驗。兩根金屬導軌ab和a1b1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內且相互平行,足夠大的電磁鐵(未畫出)的 N 極位于兩導軌的正上方,S 極位于兩導軌的正下方,一金屬棒屬于導軌上且與兩導軌垂直。/mArT
5、T 十FL1+r T w1JNII4J J J!y LL-J-I-I-ITT1TillTrrrT11TTillT TnT11T1m-r-I-I-I-ITTTT!TT11rTTrr r rITHFF時紅表筆所接為二極管負極。(2)題圖乙的設計為伏安法測電阻的內接法和外接法可以.互換的電路,當開關 S 接位置 1 時為電流表內接法,接位置 2 時 I.為電流表外接法。由表中數據可知,當電壓表示數為00.3 V 時:2.00電流表示數為 0,故電流表內接,開關S 接在位置 1。L00描點作圖如圖所示,由圖線可知二極管是非線性元件。(3)發光二極管正常工作時兩端電壓為0.7 V,電源電動勢高于 0.7
6、T T IT T TIT曲1JJ JJ. .444-S-丙-ITT-Zsi-sisinh 4+4 a V 應串聯一個電阻,VrnA扃JJJJ土上=nTi0.24(1)在圖中畫出連線,完成實驗電路。要求滑動變阻器以限流方式接入電路,且在開關 閉合后,金屬棒沿箭頭所示的方向移動。(2)為使金屬棒在離開導軌時具有更大的速度,有人提出以下建議:A. 適當增加兩導軌間的距離B. 換一根更長的金屬棒C. 適當增大金屬棒中的電流其中正確的是 _ (填入正確選項前的標號)。解析:(1)實驗電路連線如圖所示。(2)為使金屬棒獲得更大的速度,則金屬棒運動時需要更大的加速度,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a=BIL,m所以增
7、加磁感應強度、增大電流、增加兩導軌間的距離都可以使加速度增大。 故選項 A、C 正確,選項 B 錯誤。答案:(1)實驗電路連線見解析圖(2)AC角度二在測量電表的內阻時,要把電表當作能讀數的電阻,充分利用待測電對實驗器材的表自身的測量功能,即電流表可測定通過自身的電流,電壓表可測定創新考查自身兩端的電壓,不需要其他的電表來測量。典例 2某校進行實驗電路設計比賽,實驗臺上備有下列器材:.IIA. 電壓表 Vi(量程約 2 V,內阻約 1 k Q )B.電壓表 V2(量程為 6 V,內阻為 2 k Q )尸 pVC. 電流計 G(量程為 3 mA,內阻約 500 Q )-4D. 電流表 A(量程為
8、 0.6 A,內阻為 0.5 Q)5電阻箱 Rs(0 999.9 Q, 0.1 A)電阻箱 Ft(0 9 999.9Q, 0.2 A)電源(6 V,0.5 A)(1)利用以上器材在圖中虛線框內設計最佳測量電路,要求既能確定電壓表又能盡量準確地測定其內阻,在圖中標明選用器材的符號。圖中滑動變阻器給定器材中電阻箱 B 的最大阻值約為電壓表 V1內阻的 10 倍,因此最簡測量電路為半偏法電路,如圖所示。由于待測電壓表法電路兩端并聯電壓表 V2以便讀取總電壓 U,這樣既不影響半偏法實驗測量,出測量電路兩端電壓,保證此電壓在調整電阻箱和滑動變阻器時保持不變,(2)若電壓表 V1量程已知, 則可采用伏安法
9、直接測量,電壓表額定電流約為2=1000 A=2 mA,可用電流計 G 測量電流,電壓則由 M 讀取,滑動變阻器阻值R遠小于測量電路總電阻,應采用分壓電路,選項A 中電路圖設計合理;選項 B 中,滑動變阻器用 R 接成限流電路,R接入電路中的阻值最大時,每I II III IV V kQ電阻的電壓約為 265VI=24 V,超過VII量程,6不合理;選項 C 中 V2與 M 串聯,可將W當電流表使用,滿偏電流IV2= 2 000 A = 3 mA 與電流計 G 量程相同,且 R 接入電路中的阻值最大時,每1 kQ電阻的電壓約為 4 V = 1.5 V ,V1內阻,設計(填寫元件符號)。若已知電
10、壓表 M 量程為 2 V,則下列實驗小組設計的電路圖中,能用來測定電壓表V 的內阻且設計合理的是II IL_Jr,S flE2TEC)解析(1)分壓電路中,在額定電流允許的前提下選擇阻值較小的滑動變阻器更方便調節,因此選擇R。E. 滑動變阻器R(015Q, 0.5 A)F.滑動變阻器艮(01 kQ, 0.1 A)G.H.J.開關、導線若干V1的量程,R應選擇同時又可以測以減小實驗誤差。設計合理;同理,選項 D 中 V2與 V1并聯,V2多余且只能測量電壓,不能計算 不合理。6答案設計電路見解析R(2)AC對點訓練2要測量電壓表 Vi的內阻 R/,其量程為 2 V,內阻約為 2 kQ。實驗室提供
11、的器材有: 電流表 A,量程 0.6 A,內阻約 0.1 Q ;電壓表 V2,量程 5 V,內阻為 5 kQ;定值電阻R,阻值為 30Q;定值電阻艮,阻值為 3 kQ;滑動變阻器F3,阻值為 100Q,額定電流為 1.5 A ; 電源 E,電動勢為 6 V,內阻約 0.5Q;開關 S 一個,導線若干。(1)有人擬將待測電壓表 M 和電流表 A 串聯接入電壓合適的測量電路中,測出 Vi的電壓和電流,再計算出FV。該方案實際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_(2)請從上述器材中選擇必要的器材,設計一個測量電壓表V1內阻FV的實驗電路。要求測量盡量準確,實驗須在同一電路中, 且在不增減元件的條件下完成。
12、試畫出符合要求的實驗電路圖(圖中電源與開關已連接好),并標出所選元件的相應字母代號。(3)由上問寫出電壓表 M 內阻 R/的表達方式,說明式中各測量量的物理意義。解析:(1)由于電壓表V量程為 2 V,內阻約 2 kQ,則流過的電流最大值為1 mA 而電流表 A 的量程為 0.6 A,電流表的指針幾乎不動,無法準確讀取電流值。(2)電壓表 V2的量程為 5 V, 內阻為 5 kQ;電壓表 V1的量程為 2 V,內阻約 2 kQ,定 值電阻 Rz 的阻值為 3 kQ;通過對比聯想不難設想出:先將電壓表V1與定值電阻 Rz 串聯,再與電壓表 V2并聯,此時兩個電壓表恰好匹配,電路如圖所示。7根據U
13、a=U+ 孰,得R/=占先。U表示電壓表 V1的電壓,R/L2U聯的總電壓。答案:(1)電流表 A 不能準確測量出流過電壓表 Vi的電流(2)見解析圖(3)見解析3實際電壓表內阻并不是無限大,可等效為理想電流表與較大的電阻的串聯。現要測 量一只量程已知的電壓表的內阻,器材如下:A. 待測電壓表一只(量程 3 V,內阻約 3 kQ);B. 電流表一只(量程 3 A,內阻 0.01 Q);C. 電池組(電動勢約為 3 V,內阻不計);D. 滑動變阻器一個;E.變阻箱一個(可以讀出電阻值,09 999Q);F. 開關和導線若干。某同學利用上面所給器材,進行如下實驗操作:(1)該同學設計了如圖甲、乙兩
14、個實驗電路。為了更準確地測出該電壓表內阻的大小,你認為其中相對比較合理的是 _ (填“甲”或“乙”)電路。p- I一一-1L-1甲乙(2)用你選擇的電路進行實驗時,閉合開關S,改變阻值,記錄需要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電壓表的讀數U和_(填上文字和符號)。(3)由所測物理量選擇下面適當坐標軸,能作出相應的直線圖線,計算出電壓表的內阻的是()1A.l-IB.1C.jjRD.l-R(4)設直線圖像的斜率為k、截距為b,請寫出待測電壓表內阻表達式R/=_。解析:(1)題圖甲所示電路滑動變阻器與電壓表串聯接入電路,電源電動勢約為3 V ,電壓表內阻約為 3kQ,由于電壓表內阻太大,電路電流很小幾乎為零,電流
15、表無法準確讀 數,因此甲電路不合理;由于電阻箱電阻最大阻值為9 999Q,改變電阻箱阻值可以改變電壓表示數,測出多組實驗數據,因此比較合理的實驗電路是圖乙。(2)選用圖乙所示實驗電路,閉合開關S,改變阻值, 記錄需lb 表示電壓表 V1 和 R 串8要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電壓表的讀數l和電阻箱阻值FL(3)由于電源內阻可以忽略不計, 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lRR,應用圖像法處理1實驗數據時,應作出l-R圖像,故選 Co9U111111由E=U+R得-=R,可知,-R圖像的斜率k-,截距b=-,則電壓表內K/ U E ERUERE阻R/= k答案:(1)乙(2)電阻箱的阻值R(3)C 半k角度
16、三在實驗中,對實驗數據的處理常用的方法有分式法、列表法、圖像法、對數據處理的逐差法等,迅速地進行數據處理可以提高實驗的準確程度、減少測量創新考查誤差、節約解題時間。典例 3太空探測器在探索宇宙過程中,由太陽能電池板給它提供能源。光明中學物理實驗室有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當有光照射它時(作為電源),其路端電壓與總電流的關系圖像如圖甲中的曲線所示;若沒有光照射它時, 相當于一個只有電阻的電學器件,無電動勢。物理實驗探究小組用“描繪小燈泡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方法,探究該太陽能電池板在沒有光照射時的伏安特性曲線,利用電壓表(內阻約 3 k Q )、電流表(內阻約 100 Q )測得的多組數據作出的圖像如圖
17、甲中曲線所示。(1)分析曲線可知,該電池板作為電阻器件時的阻值隨通過電流的增大而 _(填“增大”或“減小”),若所設計的電路如圖乙所示,實驗時應將圖乙中電壓表另一端a接在_ 點(填“b”或“c”);(2)圖乙電路中a端接好后還少接了一根導線,請在圖乙中畫出;(3)_ 分析曲線可知,該電池板作為電源時的電動勢約為 _ V,若把它與阻值為1 kQ的定值電阻連接構成一個閉合電路,在有光照射的情況下,該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約為_ %(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解析由圖線可知,無光照時太陽能電池板的阻值遠大于電流表內阻,所以采用電流表內接法,即a端接b點;(2)描繪伏安特性曲線要求電壓從零開始調節,即滑
18、動變阻器要采用分壓式接法,故應 該將滑動變阻器右端與電源正極用導線相連,如圖(a)所示;10(3)太陽能電池板的電動勢由圖線與縱軸的交點直接讀出,即2.80 V ;在圖甲中作 1kQ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b)所示,圖線與圖線的交點即電路的工作點,其坐P出IUU1 80標為(1.80,1.80),電池板的效率n= x 100%Rx100%=x100%Fx100%64%P總IEE2.80答案(1)減小b(2)如解析圖所示(3)2.80 64題后悟通電源的U-I圖線與元件的U-I圖線的交點的縱、橫坐標分別是這個電源與該元件組成閉 合回路時的路端電壓和干路電流,該交點是電路的工作點,即元件接在這個
19、電源兩端時正好工作在兩端電壓為U通過的電流為I的狀態。凡涉及電路工作狀態的問題(如本例求電池板的效率),都可以通過作圖確定工作點,快捷地找到元件的工作狀態,以達到快速解答的 目的。對點訓練4.(2016 全國甲卷)某同學利用圖(a)所示電路測量量程為 2.5 V 的電壓表 的內阻(內 阻為數千歐姆),可供選擇的器材有:電阻箱R最大阻值 99 999.9Q),滑動變阻器R(最 大阻值 50Q),滑動變阻器 R(最大阻值 5 kQ),直流電源E(電動勢 3 V),開關 1 個,導 線若干。(a)實驗步驟如下:1按電路原理圖(a)連接線路;2將電阻箱阻值調節為0,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與圖(a)中最
20、左端所對應的位置,閉合開關 S;3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滿偏;4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不變,調節電阻箱阻值,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00 V,記下電阻箱的阻值。C/V(b)11回答下列問題:實驗中應選擇滑動變阻器 _(填“R”或“R”)。根據圖所示電路將圖(b)中實物圖連線。(b)(3)實驗步驟中記錄的電阻箱阻值為630.0Q,若認為調節電阻箱時滑動變阻器上的分壓不變,計算可得電壓表的內阻為 _Q(結果保留到個位)。(4)如果此電壓表是由一個表頭和電阻串聯構成的,可推斷該表頭的滿刻度電流為(填正確答案標號)。A.100 卩 AB. 250 卩 AC. 500 AD . 1 mA解析:(1)滑動
21、變阻器R的阻值較小,在分壓電路中便于調節,故實驗中應選擇滑動變 阻器R。實物圖連線如圖所示。(3)電阻箱阻值為 0 時,電壓表滿偏電壓U= 2.5 V ,電阻箱阻值R=630.0Q時,電壓表的示數 U/= 2.00 V ,此時電阻箱兩端的電壓lk=Ug-U/= 0.5 V ,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可得IVRlR=R,4. r lVf 2.00故R= R=X630.0Q= 2 520 Q。IR0.5電壓表的滿偏電流為lg,則lgR=l,U2 512故Ig= =A 1 mA 選項 D 正確。尺 2 520答案:(1)R(2)見解析圖(3)2 520(4)D13第七章沖刺985 深化內.容.(
22、二)實驗壓軸題的 5 大命題點及破解策略對實驗壓軸題考生們最感頭痛,很難拿到高分,其根本原因是試題考查的知識面廣,涉及的實驗方法也千變萬化,所以對考生的能力要求也就很高。實驗壓軸題考查的熱點主要有基本儀器的選擇和使用、實驗原理與操作步驟、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等,所以對實驗壓軸題的破解方法就是要在熟悉(用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考綱規定的所有實驗儀器的原理、正確使用方法的基礎上,對探究性實驗的思想方法(等效法、累積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模擬法、留跡法等)進行深入研究,掌握這些原理、方法所引起的系統誤差的根源,同時還要掌握一 些處理數據的方法與技巧,如作圖法及數形結合方法等。一、實驗電路及器材的選取一一
23、首先考慮安全性與準確性選擇電學實驗儀器要遵循安全性原則(不使電學元件受損)和準確性原則(盡量減小誤差)。比如選擇電表時,首先保證流過電流表的電流和加在電壓表上的電壓均不超過使用量 程,然后再合理選擇量程使指針有較大偏轉(要達到滿偏的 1/3),以盡量減小測量的相對誤差。而一些實驗壓軸題的難點往往就放在對安全性原則和準確性原則的理解上。實際上在選取電表時要靈活運用以上兩個原則。當遇到某一待測電阻不需要一定達到某一電壓或電流的情況時,即使電源電動勢較大, 待測電阻的最大電流或最大電壓也較大,超過了比較小的電表的量程,但此時如果用較大量程的電表讀數又會小于1/3 量程,那么在滑動變阻器控制電壓或電流
24、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選取較小量程的電表進行測量以便減小誤差。解析電壓表選 C,理由是有滑動變阻器限壓作為安全保障,且15 V 量程太大,讀數誤差太大;電流表選B,理由是若電壓表滿偏,此時電路中電流最大,其最大電流為= 黑 =0.6 A ;電流表外接法選圖甲,理由是典例 1某同學通過實驗測定一個阻值約為5 Q 的電阻Rx 的阻值。現有電源(4 V ,內阻可不計)、滑動變阻器(050Q,額定電流2 A)、開關和導線若干,以及下列電表:A. 電流表(03 A,內阻約 0.025 Q )B. 電流表 (0 0.6 A,內阻約 0.125Q)C. 電壓表D.為減小測量誤差,在實驗中,電流表應選用
25、,電壓表應選用(選填器材前的字母);實驗電路應采用圖中的(選填“甲”或“乙”)。Im只.尿20Q,即待測電阻屬于小電(03 V,內阻約 3 k Q )電壓表14R5U阻,適合采用電流表外接法。答案B C 甲題后悟通不僅電學儀器的選取具有技巧性,電路的選取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電路的選取重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電流表的內接還是外接;二是滑動變阻器是串聯限流使用還是并聯分壓使用。判斷電流表的內接還是外接有兩種方法:一是比值法;二是試觸法。滑動變阻器是串聯限流使用還是并聯分壓使用首先要看實驗要求,有沒有明顯的語言暗示, 若存在以下語言暗示,滑動變阻器要并聯分壓使用:要求電壓或電流從零開始變化;要求多
26、測量幾組數據;要求電壓或電流變化范圍足夠大;雖沒有文字暗示, 但在表格中給出了一系列的數據,應依據數據中電壓(或電流)的變化范圍特點來判斷,如果電壓變化范圍大,則滑動變 阻器應并聯分壓使用。對點訓練1 某同學測量阻值約為 25 kQ的電阻 R,現備有下列器材:A. 電流表(量程 100 卩 A,內阻約 2 kQ);B. 電流表(量程 500 卩 A,內阻約 300 Q);C. 電壓表(量程 15 V,內阻約 100 kQ);D. 電壓表(量程 50 V,內阻約 500 kQ);E. 直流電源(20 V,允許最大電流 1 A);F. 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 1 kQ,額定功率 1 W);G 開關和
27、導線若干。電流表應選_,電壓表應選 _。(填字母代號)該同學正確選擇儀器后連接了以下電路,為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并使測量誤差盡量減小,實驗前請你檢查該電路,指出電路在接線上存在的問題:解析:合理選擇實驗器材,先選必要器材,再根據要求滿足安全性、準確性,方便操作 是選擇待選器材的原則。電流表的接法要求大電阻內接法,小電阻外接法。滑動變阻器是小15電阻控制大電阻,用分壓式接法。電阻上最大電流1=|= 800 卩 A,故電流表應選擇 B;因直流電源的電壓是 20 V,故量程是 50 V 的電壓表的使用效率偏低,應選擇電壓表C;因待測電阻約為 25 kQ,為大電阻,故用電流表內接法; 因是小電阻控制大電
28、阻,若滑動變阻器用限流式接法, 壓變化范圍太小,則應用分壓式接法。答案:見解析二、系統誤差的分析一一多數情況下從實驗方法上找根源盡量減小誤差是物理實驗的基本原則,所以誤差分析作為實驗題的難點是近年來命題的熱點方向之一。物理學中把測量誤差按其產生的原因與性質分為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其中又以尋找系統誤差產生的根源作為考查重點。產生系統誤差的原因主要有兩類:由儀器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精密造成的,如儀器零點不準、 儀器水平或鉛直未調整等; 實驗方法不完善或這種方法所依據的理論本身具 有近似性,例如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時忽略空氣對擺球的阻力的影響,測量電阻時不考慮電表內阻的影響等所引入的誤差。這些原因
29、就是我們分析誤差的重要依據和突破方向。典例 2為測定木塊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小亮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實驗中,當木塊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0點時,重物B剛好接觸地面。將A拉到P點,待B穩定后靜止釋放,A最終滑到Q點。分別測量OR 0Q的長度h和s。改變h,重復上述實 驗,分別記錄幾組實驗數據。mA.P GQ1? M1實驗開始時,發現A釋放后會撞到滑輪。請提出兩個解決方法。(2)請根據表 1 的實驗數據作出s-h關系的圖像(見下圖)。h(cm)20.030.040.050.060.0s(cm)19.528.539.048.056.5(3) 實驗測得AB的質量分別為m=0.40 kg、M=
30、0.50 kg。根據s-h圖像可計算出A木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卩=_ (結果保留一位有效數字)。控制的電16(4) 實驗中,滑輪軸的摩擦會導致 卩的測量結果 _ (選填“偏大”或“偏小”)。解析(1)實驗開始時發現A釋放后會撞到滑輪,主要是加速度過大或加速時間過長,17可以通過減小B的質量或增大A的質量來減小加速度,通過增加細線 的長度或降低B的起始高度來縮短加速時間。(2)s-h圖像如圖所示。(3) 本實驗測動摩擦因數的原理是動能定理,對m和M從P到12點的過程中:Mghr卩mg*2(M+n)v,對m從0到Q點的過程中:一口mgs=- mv求得s=忙mh,所以圖像的斜率1iv+ m本實驗測
31、動摩擦因數的原理是動能定理,如果考慮克服滑輪摩擦做功W貝y Mgh-看出,如果忽略克服滑輪摩擦做功,則動摩擦因數偏大。見解析圖(3)0.4(4)偏大題后悟通由此例可以看出,判斷實驗誤差導致實驗值偏大或偏小,只能從實驗方法和原理上去尋找根源,所以弄清實驗原理和方法,然后依據物理規律做適當推理,最后寫出測量值的表達 式,誤差分析就非常明了了。對點訓練2為了測量一電阻的阻值R,現實驗室提供了以下器材:蓄電池E,電流表 A,電壓表V,滑動變阻器R電阻箱FP,開關 S、S2,導線若干。某活動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實驗的主要步驟:a.閉合S,斷開S,調節R和R,使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合適,記下兩表示數
32、分別為|1、U;b.閉合 S2,保持 Q 阻值不變,記下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分別為0.50.4iiiLo+O.-l56解得60M-卩m1附m,21mgh-W=2(M+m)v,121mgs= qmv,求得iMgh- Wmg+M+m gs,從這個表達式可以答案(1)減小B的質量(或增大A的質量)增加細線的長度(或降低B的起始高度)|2、U。18按電路圖在圖乙所示實物圖中連線;寫出被測電阻的表達式FX=_ (用兩電表的讀數表示);由于電流表、電壓表都不是理想電表,則被測電阻Rx 的測量值_(不考慮偶然誤差和測量精度,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真實值。將兩式聯立消除F0,整理得UIULLLI。UI
33、2L2I1(3) 由 (2) 中解析可知, 待測電阻的計算值與電表內阻無關, 在不考慮偶然誤差和測量精度的情況下,測量值等于真實值。答案:(1)見解析圖(2)鋼(3)等于UI2LEIi三、應用圖像處理數據一一細心推導找關系,數形轉換是關鍵應用圖像處理實驗數據也常常成為實驗壓軸題的難點。要實現此類難點的突破就要數形結合找出關系,所以數形轉換成為實驗數據處理必備的物理思想方法。利用圖像法處理數據又有兩種方法:(1)如果只有橫坐標和縱坐標兩個變量,且成線性關系時,則可以利用兩個變量的關系進行求解,如用斜率、面積、截距等來處理實驗研究的問題。此類問題一般都要經過以下數形轉變過程才能順利處理實驗研究的問
34、題:先根據物理規律寫出物理方程或物理關系,然后再根據實驗要求寫出縱軸(y)和橫軸(x)的線性關系方程y=kx+b的形式,從而確定其斜率、 面積、截距等的物理含義,然后再結合圖像的信息求解即可。(2)如果除橫坐標和縱坐標兩個變量外還有第三個變量,即縱軸(y)和橫軸(x)兩個變量不成線性關系時,則不能根據圖像的斜率、面積、截距等關系求解,只好借助作圖法,利用圖像截距、交點的物理含義來求解實驗問題。典例 3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用圖甲所示電路可以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解析: 連線時注意電表的正、負極,電壓表、電阻箱和定值 電阻并聯。(2)設電壓表內阻R與電阻箱FP并聯后電阻為F0,當開關 S 斷
35、開時,F0=;當開關S閉合時,I1Rx 與F0并聯,因此有F0R 0.39、0.41、0.42 均正確)(3) 2 卩g sh題后悟通由此可見,力學創新實驗并不可怕,而是有章可循的:我們只需研究該題的物理情景,看它遵循什么物理規律,而這個規律就是本實驗的實驗原理,然后進行推理,看一看所要計算的未知量還需要哪些物理量,再結合以往的測量方法測出這些物理量就可以了!對點訓練4某研究小組設計了“用一把尺子測定動摩擦因數”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將一個小球和一個滑塊用細繩連接,跨在斜面上端。開始時小球和滑塊均靜止,剪斷細繩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塊沿斜面下滑,可先后聽到小球落地和滑塊撞擊擋板的聲音。保持小球和
36、滑塊釋放的位置不變,調整擋板位置,重復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時聽到小球落地和滑塊撞擊擋板 的聲音。用刻度尺測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塊釋放點與擋板處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運動的位移xo(空氣阻力對本實驗的影響可以忽略)(1)_滑塊沿斜面運動的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為 _o(2)_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_(3)_以下能引起實驗誤差的是oA. 滑塊的質量B. 當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 長度測量時的讀數誤差D. 小球落地和滑塊撞擊擋板不同時解析:(1)由于同時聽到小球落地和滑塊撞擊擋板的聲音,說明小球和滑塊運動時間相 同,由運動學公式可得291212x= 2at,H= 2gt聯立解得滑塊沿斜面運動的加
37、速度與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為滑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 xg=H。30mina 口 m(cosa=ma球落地和滑塊撞擊擋板不同時造成的誤差。5為了探究受到空氣阻力時,物體運動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某同學采用了 “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平衡小車與木板之間的摩 擦力后,在小車上安裝一塊薄板,以增大空氣對小車運動的阻力。(1)_往砝碼盤中加入一個小砝碼,在釋放小車 _(選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2)從紙帶上選取若干計數點進行測量,得出各計數點的時間t與速度v的數據如下表所示。時間t/s00.501.0
38、01.502.002.50速度v/(ms1)0.120.190.230.260.280.29請根據實驗數據作出小車的v-t圖像。(3)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該同學認為:隨著運動速度的加大,小車所受的空氣阻力將變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請根據v-t圖像簡要闡述理由。而 sinahx,cos聯立解得卩2xH一x2h2。x、h、H測量時的讀數誤差和小“宀x答案:(1)Hh-x2h2(3)CD打點訂1由能引起實驗誤差的是31解析:(1)由于紙帶長度有限,為了能在有限長度的紙帶上打出更多可用的點,應該先 接通電源再釋放紙帶。 合理選取坐標刻度,盡可能使圖像“充滿”坐標平面,利用題中所給數據描點連線, 得
39、到小車的v-t圖像,如圖所示。(3)由小車的v-t圖像可知,隨小車速度的增大,其加速度(圖像斜率)變小,由牛頓第 二定律可知,小車所受合外力隨速度增大而減小。 由于小車所受拉力大小一定, 摩擦力已經 平衡掉,所以合力減小必是由空氣阻力增大引起的。所以,隨著運動速度的增大,小車所受的空氣阻力將變大。答案:(1)之前(2)見解析圖(3)同意。在v-t圖像中,速度越大時,加速度越小, 小車受到的合力越小,則小車受空氣阻力越大五、電學實驗的創新一一循“路”理“線”析原理“路”可謂電路,“線”可謂線索,即實驗原理、實驗方法等。電學實驗的壓軸題常常把學生實驗中的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法加以改進,讓考生一下找不到
40、依據,似乎無法下手。破解此類題應以掌握常規實驗原理、實驗方法、規范操作程序、數 據處理方法等為根本依據,從題目給出的電路原理圖入手分析,再結合已有的電學知識(如串并聯關系、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等)和實驗方法進行推理,往往可以找到突破方向。典例 5如圖甲所示是測量阻值幾十歐的未知電阻R的原理圖,圖中 R)是保護電阻(10Q),R是電阻箱(099.9Q) ,R是滑動變阻器,Ai和A是電流表,E是電源(電動勢 10 V, 內阻很小)。甲在保證安全和滿足要求的情況下,使測量范圍盡可能大。實驗具體步驟如下:1連接好電路,將滑動變阻器R調到最大。2閉合 S,從最大值開始調節電阻箱R,先調R為適當值,再調節滑動
41、變阻器R,使 Ai示數Ii= 0.15 A,記下此時電阻箱的阻值R和A的示數丨2。3重復步驟,再測量 6 組R和I2值。4將實驗測得的 7 組數據在坐標紙上描點(見圖乙)。3200.05 0.10 0.15 0.20 0.25 0.30VA根據實驗回答以下問題:(1) 現有四只供選用的電流表:A. 電流表(03 mA,內阻為 2.0Q)B. 電流表(03 mA,內阻未知)C. 電流表(00.3 A,內阻為 5.0Q)D. 電流表(00.3 A,內阻未知)A應選用_,A應選用_ 。(2) 測得一組R和12值后,調整電阻箱R,使其阻值變小,要使A示數I1= 0.15 A,應讓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阻值 _(選填“不變” “變大”或“變小”)。(3) 在坐標紙上畫出R與12的關系圖。(4) 根據以上實驗得出R=_ Qo(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解析(1)Ai的示數能達到 0.15 A ,A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餐飲服務衛生質量保障合同
- 鋼構廠房買賣合同
- 生態濕地綠化工程合同
- 餐飲經營承包合同
- 裝修戰略合作合同協議書范本5篇
- 英文技術合同5篇
- 房屋終止租賃合同書6篇
- 國營企業職工勞動合同(二)10篇
- 融資服務合同書范本8篇
- 電氣工程勞務分包合同9篇
- 醫療AI輔助康復管理
- 山東省天一大聯考·齊魯名校教研體2024-2025學年(下)高三年級第六次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房地產市場報告 -2025年第一季度青島寫字樓和零售物業市場概況報告
- 2025年0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所屬單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招聘考試真題2024
- 配電室消防知識培訓課件
- 自來水有限公司應急預案
- 絞車培訓考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功能近紅外光學腦成像系統(fNIRS)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9.2《項脊軒志》課件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
- 2025年第三屆天揚杯建筑業財稅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101-200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