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限制六點定位原理 :采用六個按一定規則布置的支承點, 并保持與工件定位基準面的接觸, 工件的六個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確定的方法。1. 過定位 :也叫重復定位,指工件的某個自由度同時被一個以上的定位支撐點重復限制。2. 加工精度 :零件加工后的實際幾何參數和理想幾何參數符合程度。加工誤差:零件加工 后的實際參數和理想幾何參數的偏離程度。3. 原始誤差 :由機床,刀具,夾具,和工件組成的工藝系統的誤差。4. 誤差敏感方向 :過切削刃上的一點并且垂直于加工表面的方向。5. 主軸回轉誤差 :指主軸瞬間的實際回轉軸線相對其平均回轉軸線的變動量。6. 表面質量 :通過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獲得不受損傷甚
2、至有所增強的表面狀態。包括 表面的幾何形狀特征和表面的物理力學性能狀態。7. 工藝過程 :在生產過程中凡是改變生產對象的形狀、尺寸、位置和性質等使其成為成品 或半成品的過程。8. 工藝規程 :人們把合理工藝過程的有關內容寫成工藝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導生產這些工 藝文件即為工藝規程。9. 工序 :一個工序是一個或一組工人在一臺機床(或一個工作地),對同一工件(或同時 對幾個)所連續完成的工藝過程。10. 工步 :在加工表面不變,加工刀具不變,切削用量不變的條件下所連續完成的那部分工 序。11. 定位 :使工件在機床或夾具中占有準確的位置。12. 夾緊 :在工件夾緊后用外力將其固定,使其在加工過程中
3、保持定位位置不變的操作。13. 裝夾 :就是定位和夾緊過程的總和。14. 基準 :零件上用來確定點線面位置是作為參考的其他點線面。15. 設計基準 :在零件圖上,確定點線面位置的基準。16. 工藝基準 :在加工和裝配中使用的基準。包括定位基準、度量基準、裝配基準。一、 簡答題1. 什么是誤差復映,減少復映的措施有哪些? 誤差復映:指工件加工后仍然具有類似毛坯誤差的現象(形狀誤差、尺寸誤差、位置誤差) 措施:多次走刀;提高工藝系統的剛度。2. 什么是磨削燒傷?影響磨削燒傷的因素有哪些?磨削燒傷:當被磨工件的表面層的溫度達到相變溫度以上時,表面金屬發生金相組織的變化,使表面層金屬強度硬度降低,并伴
4、隨有殘余應力的產生,甚至出現微觀裂紋的現象。 影響因素:合理選擇磨削用量;工件材料;正確選擇砂輪;改善冷卻條件。3. 什么是傳動鏈誤差?提高傳動鏈傳動精度的措施有哪些? 傳動鏈誤差:指傳動鏈始末兩端傳動元件間相對傳動的誤差。 措施:縮短傳動鏈;降速傳動,末節大降速比;提高傳動元件的制造精度和裝配精度;誤 差補償裝置。4. 減少工藝系統受熱變形的措施 ?減少發熱和隔熱;改善散熱條件;均衡溫度場;改進機床機構;加快溫度場的平衡;控制 環境溫度。5. 什么是工藝系統的剛度?誤差產生的原因? 工藝系統剛度:垂直作用于工件加工表面(加工誤差敏感方向)的徑向切削分力與工藝系 統在該方向的變形之間的比值。原
5、因:在機械加工過程中,機床、夾具、刀具、和工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都將分別產生 變形y機、y夾、y刀、y工,致使刀具和被加工表面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使工件產生誤差。6. 工藝規程的設計規則? 所設計的工藝規程應能包裝零件的加工質量(或機器的裝配質量),達到設計圖樣上規定 的各項技術要求;應使工藝過程具有較高的生產率,使產品盡快投放市場;設法降低制造成本;注意減輕工人的勞動程度,保證生產安全;7. 什么是粗基準?精基準?選擇原則? 精基準:用加工過的表面作為靜基準;基準重合原則,基準統一原則,互為基準,自為基 準粗基準:選用工件上未加工的表面作為基準; 保證零件加工表面相對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
6、精度的原則 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則便于裝夾的原則粗基準一般不得重復使用的原則8. 什么叫加工余量?影響加工余量的因素? 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表面層 影響因素:上工序留下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層深度上工序的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中沒有包括的上工序留下的空間位置誤差 本工序的裝夾誤差9. 什么叫時間定額 ?組成部分? 時間定額:在一定的生產條件下規定生產一件產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時間。 組成部分:基本時間、輔助時間、布置工作地時間、休息和生理需要時間、準備與終結時 間10. 夾具的工作原理 ? 使工件在夾具中占有正確的加工位置。這是通過工件各定位面與夾具的相應定位元件的定 位工作面 (定位
7、元件上起定位作用的表面 )接觸、配合或對準來實現的; 夾具對于機床應先保證有準確的相對位置,而夾具結構又保證定位元件定位工作面對夾具 與機床相連接的表面之間的相對準確位置,這就保證了夾具定位工作面相對機床切削運動 形成表面的準確幾何位置,也就達到了工件加工面對定位基準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使刀具相對有關的定位元件的定位工作面調整到準確位置,這就保證了刀具在工件上加工 出的表面對工件定位基準的位置尺寸。11. 什么叫定位誤差?定位誤差產生的原因? 設計基準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變動量 原因:定位基準和設計基準不重合產生的定位誤差定位副制造不準確產生的定位誤差12夾緊力的確定原則?方向確定原則:
8、垂直于主要的定位基準面使夾緊力最小使工件變形最小作用點的確定原則:應落在支承元件或幾個支承元件形成的穩定受力區域內落在工件剛性好的部位 盡可能靠近加工面,這可減少切削力對夾緊力的力矩,從而減輕工件的振動 大小確定的原則:切削力,類比法,實驗法13機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則?先加工定位基準面在加工其他面先加工主要表面在加工次要表面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先加工面后加工孔14影響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切削加工:刀具幾何形狀的復映;工件材料的性質;切削用量;切削液。 磨削加工:砂輪的粒度;砂輪的硬度;砂輪的修整;磨削速度;磨削徑向進給量與光磨次 數;工件的圓周進給速度和軸向進給量;冷卻液潤滑。15減少原始誤差的措
9、施? 減少原始誤差;轉移原始誤差;均分原始誤差;均化原始誤差;誤差補償。金屬切除率:毛胚件經機械加工切削后,切去的重量與毛胚重量之比 刀具磨鈍標準:刀具磨損到一定限度就不能繼續使用了,這個磨損限度稱為刀具磨鈍標準 刀具使用壽命: 刃磨后的刀具自開始切削直到磨損量達到磨鈍標準為止的切削時間, 稱為刀 具使用壽命。磨銷燒傷: 由于磨削時的瞬時高溫使工件表層局部組織發生變化, 并在工件表面的某些部分 出現氧化變色的現象。工件的裝夾:在機械加工過程中,為了保證加工精度,在加工前, 應確定工件在機床上的位 置,并固定好,以接受加工或檢測。將工件在機床上或夾具中定位、夾緊的過程。六點定位原理: 欲使工件在
10、空間處于完全確定的位置, 必須選用與加工件相應的 6 個支承點 來限制工件的 6 個自由度。經濟加工精度: 在正常加工條件下 (采用符合質量標準的設備、 工藝裝備和標準技術等級工 人,不延長加工時間)下,該加工方法所能保證的加工精度。加工精度: 零件加工后的實際幾何參數(尺寸、形狀和相互位置) 與理想幾何參數的接近程 度加工誤差: 零件加工后的實際幾何尺參數 (尺寸、 形狀和相互位置)與理想幾何參數的偏離 量。工藝能力系數 Cp :工藝能力等級是以工藝能力系數來表示的,即工藝能滿足加工精度要求的程度。Cp=T/6 d工序:一個工人或一組工人, 在一個工作地對同一工件或同時對幾個工件所連續完成的
11、那一 部分工藝過程。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都不變的情況下完成的工藝過程。 安裝:工件經一次裝夾后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過程。自激振動:在沒有周期性外力(相對于切削系統而言)干擾下產生的振動運動工藝過程: 在生產過程中凡屬直接改變生產對象尺寸、 形狀、 物理化學性質以及相對位置關 系的過程。封閉環:尺寸鏈中凡屬間接得到的尺寸稱為封閉環 時間定額:時間定額是完成一個工序所需的時間,它是勞動生產率指標 工序尺寸:一定生產條件下規定生產一件產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時間。 機械加工表面質量: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與波度和表層物理、化學性質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規定產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藝過程和
12、操作方法等的工藝文件稱為工藝規程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指采用金屬切削工具或磨具來加工工件,使之達到所要求的形狀尺寸, 表面粗糙度和力學物理性能,成為合格零件的生產過程。工藝基準:工藝過程中使用的基準三、 簡答題1、金屬切削過程中有哪三個變形區?各有什么特點?第一變形區特點:沿滑移線的剪切變形和加工硬化 第二變形區特點: 靠近前刀面的金屬發生金屬纖維化 第三變形區特點: 表層 金屬發生纖維化與加工硬化2、簡述加工精度和加工誤差的聯系和區別。加工精度: 零件加工后的實際幾何參數 (尺寸、 形狀和位置) 與理想幾何參數的符合程度。 加工誤差: 零件加工后的實際幾何參數 (尺寸、 形狀和位置) 與理想幾
13、何參數的偏離程度。 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加工誤差越大,則加工精度越低,反之越高。3、為什么常把車削力分解為三個分力?各分力有什么作用?為了便于測量和和應用,常將切削力分解為以下 3個分力:切削力Fc:是計算切削功率和設計機床的主要參數背向力Fp:會使機床加工系統發生變形,對加工精度影響較大進給力Ff :是設計機床進給機構或校核其強度的主要參數4、 夾具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哪些?定位元件、 夾緊裝置和夾具體是夾具的基本組成部分, 其 他部分可根據需要設置5、 5、簡述積屑瘤產生的過程?并給出控制積屑瘤生長的措施?(至少兩種)? 產生過程: 切削時,切屑與前刀面接觸處發生強烈摩擦,當接觸面達到一定溫
14、度時,同時又存在較高 壓力時,被切材料會黏結在前刀面上。連續流動的切屑從粘在前刀面上的底層金屬上流過 時,如果溫度與壓力適當,切屑底部材料也會被阻滯在已經“冷焊”在前刀面上的金屬層 上,粘成一體,使粘結層逐步長大,形成積屑瘤。 控制措施:a、正確選用切削速度,是切削速度避開產生積削瘤的區域。b、增大刀具前角,減小刀具前刀面與切削之間的壓力。c、適當提高工具材料硬度,減小加工硬化傾向。6、精基準的選擇原則有哪些?基準重合原則、基準統一原則、自為基準原則、互為基準原則7、粗基準的選用原則? 保證零件加工表面相對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則、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則、便于裝夾的原則粗基準一般不得
15、重復使用的原則8、 工序集中與工序分散特點是什么?工序集中特點:a.有利于采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高效率機床和工藝裝備,生產效率高b.工序數少,設備數少,可相應減少操作工人數和生產面積c.工件的裝夾次數少,不但可縮短輔助時間,而且由于在一次裝夾中加工了許多表面,保 證各加工表面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工序分散特點:a.所用機床和工藝裝備簡單,易于調整b.對操作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不高c.工序數多,設備數多,操作工人多,占用生產面積大9、制定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步驟和內容?1)分析零件圖和產品裝配圖2)對零件圖和裝配圖進行工藝審查3) 由產品的年生產綱領研究確定零件生產類型4)確定毛坯5)擬定工藝路線6)
16、確定各工序所用機床設備和工藝裝備,對需要改裝或重新設計的專用工藝裝備要提出設計任務書10、工序順序安排的原則?a.先加工定位基面,再加工其他表面 b.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c.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d 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四、畫圖分析題1、刀具角度的概念,畫法(主剖面參考系1)前角丫 0在正交平面內測量的前刀面和基面間的夾角。前刀面在基面以下時前角為正值, 前刀面在基面之上時前角為負值。2)后角a 0在正交平面內測量的主后刀面與切削平面的夾角,一般為正值。3)副后角a 04)主偏角K r在基面內測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的投影與進給運動方向的夾角。5)副偏角K r在基面內測量的
17、主切削刃在基面的投影與進給運動反方向的夾角6)刃傾角入s在切削平面內測量的主切削刃與基面之間的夾角。在主切削刃上,刀尖為最 高點時刃傾角為正值。片2、夾具定位方案的分析。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過定位的概念。3、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 6 個)叫完全定位;4、只限制影響加工精度的自由度叫不完全定位。某影響加工精度的自由度未加限制叫欠定位; 某自由度被重復限制叫超定位 。使用超位的條件是能保證工件順利安裝,對提高支承剛度有利1、工藝尺寸鏈計算(用公式算)。a.閉環尺寸 A0=(增環尺寸和)-(減環尺寸和)b.上偏差ESO=(增環上偏差和)-(減環下偏差和)c.下偏差EI0=(增環下偏差和)
18、-(減環上偏差和)d.入體原則,被包容尺寸上偏差為0,包容尺寸下偏差為 0切削三要素: 1,切削速度 2,進給量 3,背吃刀量切削層參數: 1,切削層公稱厚度 2,切削層公稱寬度 3,切削層公稱橫截面積刀具標注角度: 1,前角 2,后角 3,主偏角 4,副偏角 5,刃傾角 6,副后角33. 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有哪些?答: 1)較高的硬度; 2)足夠的強度和韌性; 3)較好的耐磨性; 4)較高的耐熱性; 5) 較好的工藝性。34. 常用的刀具材料有哪些?答:1)碳素工具鋼; 2)合金工具鋼( 9SiCr); 3)高速鋼; 4)硬質合金; 5)涂層刀具; 6)陶瓷刀具材料等。或 1)工具鋼; 2
19、)高速鋼; 3)硬質合金; 4)超硬刀具材料; 5)涂層刀具等。 35. 機夾可 轉位式車刀有哪些優點?答: a 無焊接、刃磨缺陷,切削性能提高; b 刀片無須重磨,可使用涂層刀具; c 減少調 刀時間, 提高效率; d 刀桿使用壽命長, 節約材料及其制造費用; e 在一定條件下, 卷屑、 斷 屑穩定可靠。36. 影響刀具切削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角度和結構。影響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機床的傳動和運動精度、夾具的制造精度、定位精度、刀具的形狀、尺寸精度與安裝精 度等。80. 影響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刀具角度、切削用量、加工方法、切削液等81. 提高
20、生產率的途徑有哪些?答:提高毛坯的制造精度、 合理選擇切削用量、 選用高效機床、 使用先進的工、 夾、 量具等、 改進工藝、改進管理、妥善安排和調度生產等113. 數字控制與機械控制相比,其特點是什么? 答:柔性高,生產準備時間較短;機床利用率高;生產效率高;加工精度高 114. 數控機床 最適合應用哪些場合?答:中小批量零件的自動加工;復雜形面的加工;加工質量穩定的場合。115. 什么是成組技術?答:成組技術就是將各種產品中加工工藝相似的零件集中在一起, 擴大零件的批量, 減少調 整時間和加工時間的技術。116.什么是納米技術?答:納米技術是指0.1-100 nm (0.0001- 0.1卩
21、m)的材料、設計、制造、測量、控制和產品的技術。118. 粗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切除各加工表面上大部分加工余量,并完成精基準的加工。119. 精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獲得符合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的表面。120. 加工階段劃分的意義是什么?(不少于三條)答: 1. 只有在粗加工后再進行精加工,才能保證質量要求。2.先進行粗加工可以及時發現毛坯的缺陷,避免因對不合格的毛坯繼續加工而造成浪費。3.加工分階段進行,有利于合理利用機床。 4. 加工分階段進行,有利于精密機床保持其精度。1 、簡述前角、后角的改變對切削加工的影響。答:在主剖面內測量的前刀面與基面之間的夾角為前角。適當增加前角,則主
22、切削刃鋒利,切 屑變形小,切削輕快,減小切削力和切削熱。但前角過大,切削刃變弱,散熱條件和受力 狀態變差,將使刀具磨損加快,耐用度降低,甚至崩刀或損壞。在主剖面內測量的主后刀面與基切削平面之間的夾角為后角。后角用以減少刀具主后刀面 與零件過度表面間的摩擦和主后刀面的磨損,配合前角調整切削刃的鋒利程度與強度;直 接影響加工表面質量和刀具耐用度。后角大,摩擦力小,切削刃鋒利。但后角過大,將使 切削刃變弱,散熱條件變差,加速刀具磨損。2、什么是主運動?什么是進給運動?各自有何特點?答:使零件與刀具之間產生相對運動以進行切削的最基本運動稱為主運動。主運動的速度最高,所消耗的功率最大。在切削運動中,主運
23、動只有一個。它可由零件完成,也可以由刀具完成,可以是旋轉運動,也可以是直線運動。不斷地把被切削層投入切削,以逐漸切削出整個零件表面的運動,稱為進給運動。進給運 動一般速度較低,消耗的功率較少,可有一個或多個運動組成。它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 是間歇的。3、簡述金屬切削過程中切削熱的來源, 為減小切削熱、 降低切削溫度,通常可采取哪些撒 施?答:金屬切削過程中的切削熱的來源有以下三方面:( 1)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所發生的彈性變形或塑性變形產生的熱量;(2)切屑與刀前面之間的摩擦而產生的熱量;( 3)工件與刀具后面之間的摩擦所產生的熱量。 為減小切削熱、降低切削溫度,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選
24、擇切削用量、刀具材料及角度,以減小切削熱量及利于散熱;(2)應用冷卻潤滑液帶走切削過程產生的熱量,使切削溫度降低;同時冷卻潤滑液還能有 效減小刀具與工件的摩擦,減小切削熱量。5、夾具的基本組成有哪些?各有何作用?答:(1)定位元件。指在夾具中用來確定零件加工位置的元件。與定位元件相接觸的零件表面稱為定位表面。 ( 2)加緊元件。用于保證零件定位后的正確位置,使其在加工過程中由 于自重或受到切削力或振動等外力作用時避免產生位移。(3)導向元件。用于保證刀具進入正確加工位置的夾具元件。(4)夾具體。用于連接夾具上各元件及裝置,使其成為一個整體的基礎件,并通過它與機 床相關部位連接,以確定夾具相對于
25、機床的位置。三、名詞解釋。(每題 3 分,共 15 分)1、鍛造流線答: 在金屬鑄錠中存在的夾雜物多分布在晶界上。有塑性夾雜物。鍛造時,晶粒沿變形方 向伸長,塑性夾雜物隨著金屬變形沿主要伸長方向呈帶狀分布。脆性夾雜物被打碎,順著 金屬主要伸長方向呈碎粒狀分布。拉長的晶粒通過再結晶過程得到細化,而夾雜物無再結 晶能力,依然呈帶狀和鏈狀保留下來,形成流線組織。2、基面、主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答:通過主切削刃上的某一點,與該點的切削速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為基面。 通過主切削刃上的某一點,與該點過渡表面相切的平面為切削平面。通過主切削刃上的某一點,且與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相垂直的平面為正交平面(主剖面)
26、。3、切削過程答: 金屬切削過程是靠刀具的前刀面與零件間的擠壓, 使零件表層材料產生以剪切滑移為主的塑性變形成為切屑而去除,從這個意義上講,切削過程也就是切屑形成的過程。4、切削用量三要素答: 在一般切削加工中,切削要素包括切削速度、進給量和背吃刀量 3 個要素。單位時間 內刀具相對于零件沿主運動方向的相對位移為切削速度uC,在單位時間內,刀具相對于零件沿進給運動方向的相對位移為進給量f。待加工表面與已加工表面間的垂直距離為背吃刀量a p。5、磨削外圓的縱磨法和橫磨法答:縱磨法: 磨削時砂輪高速旋轉為主運動, 零件旋轉為圓周進給運動, 零件隨磨床工作臺的往 復直線運動為縱向進給運動。橫磨法:又
27、稱切入磨法, 零件不作縱向往復運動, 而由砂輪作慢速連續的橫向進給運動,直 至磨去全部磨削余量1、分析主軸零件加工工藝過程中是如何運用“基準先行”、“基準統一”、“基準重合” 和“互為基準”的原則的?它們在保證加工精度方面起何作用?答:“基準先行”的體現:主軸毛坯以外圓柱面為粗基準,車端面打中心孔,為粗車外圓準備 好定位基準;其作用是有足夠余量,并使余量較均勻;“基準統一”的體觀:無論是安裝錐堵前或后,多道工序均用兩中心孔定位,以提高各外 圓的同軸度和外圓與各端面的垂直度;“基準重合”的體現:各軸頸的直徑其設計基準為中心線,采用兩中心孔的定位基準也是 中心線。無基準不重合誤差,提高了加工精度;
28、“ 互為基準” 的體現: 加工內錐孔采用軸頸定位, 加工軸頸以內錐孔定位, 提高加工精度。2、試述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有哪些?答: 整模造型:模樣是整體的,分型面是平面,多數情況下,型腔完全在下半型內,上半 型無型腔。造型簡單,鑄件不會產生錯型缺陷。分模造型:將模樣沿最大截面處分為兩半,型腔分別位于上、下兩個半型內。造型簡單, 節省工時。 活塊造型:鑄件上有妨礙起模的小凸臺、肋條等。制模時將此部分作為活塊, 在主體模樣起出后, 從側面取出活塊。 造型費工, 要求操作者的技術水平較高。 挖砂造型: 模樣是整體的,但鑄件的分型面是曲面。為了起模方便,造型時用手工挖去阻礙起模的型 砂。每造一件,就挖砂
29、一次,費工、生產率低。刮板造型:用刮板代替模樣造型。可大大降低模樣成本,節約木材,縮短生產周期。但生 產率低,要求操作者的技術水平較高。三箱造型:鑄型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中型的高度須與鑄件兩個分型面的間距相適應。 三箱造型費工、應盡量避免使用。3、工件在鍛造前為什么要加熱?什么是金屬的始鍛溫度和終鍛溫度?若過高和過低將對鍛 件產生什么影響?答 隨著溫度升高,原子動能升高,削弱了原子之間的吸引力,減少了滑移所需要的力,因 此塑性增大, 變形抗力減小, 提高了金屬的鍛造性能。 變形溫度升高到再結晶溫度以上時, 加工硬化不斷被再結晶軟化消除,金屬的鑄造性能進一步提高。金屬鍛造加熱時允許的最高溫度
30、為始鍛溫度,停止鍛造的溫度稱為終鍛溫度。 加熱溫度過高,會使晶粒急劇長大,導致金屬塑性減小,鍛造性能下降。如果加熱溫度接 近熔點,會使晶界氧化甚至熔化,導致金屬的塑性變形能力完全消失。4、切削熱是怎樣產生?它對切削加工有何影響?答: 切削加工過程中,切削功幾乎全部轉化為熱能,將產生大量的熱量,將這種產生于切 削過程的熱量稱為切削熱。其來源主要有 3 種:( 1)切屑變形所產生的熱量,是切削熱的主要來源。( 2)切屑與刀具前刀面之間的摩擦所產生的熱量。 ( 3)零件與刀具后刀面之間的摩擦所產生的熱量。傳入零件的切削熱,使零件產生熱變形,影響加工精度,特別是加工薄壁零件、細長零件和精密零件時,熱變
31、 形的影響更大。磨削淬火鋼件時,磨削溫度過高,往往使零件表面產生燒傷和裂紋,影響 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壽命。傳入刀具的切削熱,比例雖然不大,但由于刀具的體積小,熱容量小,因而溫度高,高速切削時切削溫度可達 1000 度,加速了刀具的磨損。5、什么是砂輪的自銳作用?答: 砂輪上的磨粒鈍化后,使作用于磨粒上的磨削力增大,從而促使砂輪表面磨粒自動脫 落,里層新增粒鋒利的切削刃則投入切削,砂輪又恢復了原有的切削性能。砂輪的此種能 力稱為“自脫性”1)分析零件圖和產品裝配圖2)對零件圖和裝配圖進行工藝審查3)由產品的年生產綱領研究確定零件生產類型4)確定毛坯5)擬定工藝路線6)確定各工序所用機床設備和工藝
32、裝備,對需要改裝或重新設計的專用工藝裝備要提出設計任務書7)確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計算工序尺寸及公差8)確定各工序的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9)確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時定額10)編織工藝文件10、工序順序安排的原則?a.先加工定位基面,再加工其他表面b.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c.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d 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一、外圓車刀切削部分結構由哪些部分組成?繪圖表示外圓車刀的六個基本角度。(8 分二、簡述切削變形的變化規律,積屑瘤對變形有什么影響?(8 分)三、CA6140 車床主傳動系統如下所示,試列出正向轉動時主傳動路線及計算出最高轉速與 最低轉速。( 8 分)四、什
33、么叫剛度?機床剛度曲線有什么特點?(8 分)八、試制定圖示零件(單件小批生產)的工藝路線。(12 分)M 6 .:予I ,匸I -I題1參考答案二.外圓車刀的切削部分結構由前刀面、后刀面、付后刀面、主切削刃、付切削刃與刀尖組 成。六個基本角度是:ro、a 0、kr、kr'入s、a o變形規律:rof,人 hj; Vc f,A hj; f f , A hj ; HB f , A hj積屑瘤高度Hbf ,引起刀具前角增加,使 A h J四. 最高轉速約 1400r/min,最低轉速約10r/min五. 剛度是指切削力在加工表面法向分力,Fr與法向的變形Y的比值。機床剛度曲線特點:剛度曲線不
34、是直線; 加載與卸載曲線不重合; 載荷去除后,變形恢復不到起點。八.工序1:粗車各外圓、端面、 60圓孔;精車 200外圓與端面,精鏜 60孔;精車 96外圓、端面B與端面C (車床)工序2:插槽(插床)工序3:鉆6 20孔(鉆床)工序4:去毛刺(鉗工臺)制造技術基礎(試題2)一、端面車刀的切削部分的結構由哪些部分組成?繪圖表示表示端面車刀的六個基本角度。(8分)二、金屬切削過程的本質是什么?如何減少金屬切削變形? (8分)三、列出切削英制螺紋的運動方程式,并寫出CA6140車床進給箱中增倍變速組的四種傳動比。(8分)七、滾斜齒時需要多少種運動?列出每條運動鏈的首末端元件及計算位移。(8分)八、制訂下述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具體條件:45鋼,圓料 血70,單件生產。(12分)試題 2 參考答案二端面車刀切削部分結構由前刀面、 后刀面、 付后刀面、 主切削刃, 付切削刃與刀尖構成。端面車刀的六個基本角度:ro、a 0、kr、kr'入s、a o'三被切金屬在刀刃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礦石浮選工藝優化-石墨滑石選礦考核試卷
- 畜禽繁殖力與遺傳改良研究考核試卷
- 紡織材料與纖維的研究與發展考核試卷
- 電腦系統優化與提速技巧考核試卷
- 筆的制造生產計劃編制與執行考核試卷
- 嘉興南湖學院《Python數據分析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CAD制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咸陽市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商務創業策劃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德市周寧縣2024-2025學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入團相關考試題型及答案
- 2023-2024學年北京市西城區德勝中學七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
- 皮膚病靶向治療專家共識(2025版)解讀課件
- DB37-T 3274.3-2023 日光溫室建造技術規范 第3部分:山東VI型
- 《四輪驅動電動汽車制動系統設計》14000字(論文)
- 鄭州食品工程職業學院《中國宗教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綜合實踐活動1《抓抓數數》教案
- RoHS知識培訓課件
- 醫學課件痛風性關節炎
- 流程建設培訓課件
- 水利工程冬季低溫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