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化學專項練習氧化和燃燒含解析.._第1頁
2017中考化學專項練習氧化和燃燒含解析..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氧化和燃燒、選擇題1 1 野炊時,小明發現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將木柴架空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A.A.使木柴與空氣充分接觸 B B 升高木柴的溫度C.C.降低木柴的著火點D D .方便添加木柴2 2如下圖所示,點燃甲、乙兩支蠟燭,甲燃燒一會兒熄滅,乙在空氣中正常燃燒,這一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田ZA A.具有可燃物B B.有氧氣或空氣C.C.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D.D.可燃物有著火點3 3近幾年“紙火鍋”(如圖)逐漸流行起來“紙火鍋”是用紙張代替金屬材料做容器盛放湯料,當酒精燃燒時紙張不會燃燒對此現象,下列解釋合理的是()A.A.紙張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B B 水蒸發時吸收熱量,溫度

2、達不到紙張的著火點C.C.紙張被水浸濕,導致著火點降低D.D.空氣不充足,紙張不會燃燒4 4為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發現水中的白磷和銅片上的紅磷都沒燃燒,銅片上的白磷著火燃燒(已知白磷的著火點4040C,紅磷著火點 240240C.)對此實驗的認識錯A.A.可燃物要與氧氣接觸B.B.物質燃燒溫度必須要達到著火點C.C.銅片上的紅磷沒燃燒,因為紅磷不是可燃物D.D.燒杯中熱水的作用既供熱又使白磷 n 與氧氣隔絕5 5用化學知識解釋成語“火上澆油”的說法中合理的是()A.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燒更旺B.B.增大氧氣的密度,可以使燃燒更旺C.C.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

3、D.D.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達到滅火的目的6 6“紙船燒水”的實驗中,當酒精燈加熱盛水的紙船時紙張不會燃燒下列解釋合理的是()A.A.紙張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B.B.紙張被水浸濕,導致著火點降低C.C.空氣不充足,紙張不會燃燒D.D.水蒸發時吸熱,溫度達不到紙張的著火點7 7.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敘述正確的是()A.A.煤爐生火時,用木材引燃是為了提高煤的著火點B.B.檔案室著火用水基型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滅火C.C.把煤做成蜂窩煤是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煤燃燒更充分D.D.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向油鍋內澆水&實驗室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

4、燒杯中的熱水只起到加熱作用B.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是因為白磷沒有與空氣接觸C.C.對準燒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氣,熱水中的白磷能燃燒D.D.銅片上的紅磷不能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9.9.小明旅游時經常使用一種用紙代替金屬材料制成的鍋煮面,輕便易攜帶,你覺得煮面時紙鍋不會被燒掉的原因是()A.A.紙鍋的著火點很高B.B. 面湯使紙鍋的著火點升高了C.C. 面湯隔絕了氧氣使紙鍋不能燃燒D.D. 加熱時面湯蒸發吸熱使紙鍋溫度達不到其著火點10.10.已知白磷著火點 4040C,紅磷著火點 240240C .為探究物質燃燒條件,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實驗:發現水中白磷 H和銅片上紅磷都沒有燃燒,銅片

5、上白磷 I 著火燃燒. 對此實驗的認識錯誤的是 ()A.A.物質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B.B.物質燃燒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c.c.燒杯中熱水的作用既供熱又使白磷 n 與氧氣隔絕D.D.銅片上的紅磷沒燃燒,因為紅磷不是可燃物1111近期,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的國家糧食儲備庫發生大火,對國家造成近億元的財產損失專家 分析可能是由于糧食超容,設備電源短路,高溫天氣導致火災以下對于這場火災的分析、處理不 正確的是( )A.A.糧食是可燃物B.B.高溫天氣使糧食的溫度達到了著火點C.C.備用電源短路不會引發火災D.D.發生火災后應立即撥打“ 119119”1212. 5 5 月 1414 日上午,蘭州市城關區一

6、家存放嬰兒紙尿褲的倉庫發生火災,迅即趕到的消防官兵用水 槍將大火撲滅.關于燃燒與滅火,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A.從燃燒條件看,紙尿褲屬于可燃物S銅B.B.燃燒產生的大量濃煙對空氣會造成污染C.C.水槍滅火時因為水降低了紙尿褲的著火點D.D.存放紙尿褲等易燃物時不可堆得過密1313下列對有關燃燒及滅火事例的解釋錯誤的是()A.A.用扇子扇煤爐,爐火越扇越旺-給煤燃燒提供充足的氧氣B.B.用嘴吹燃著的蠟燭,蠟燭熄滅-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C.C.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隔絕了空氣D.D.酒精灑到實驗臺上著火,用濕布覆蓋-隔絕空氣又降低了溫度1414.下列實驗結論錯誤的是()A AB BC

7、CD D選項A.A.A AB.B. B B C.C. C C D.D. D D 1515如圖是初中化學中幾個重要實驗,有關該幾個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氧氣帶有火星的木條f=二氧 ” 化碳:紫色石J蕊試滋二氧化碳熱水中未燃燒的白實磷在通入氧氣后燃燒驗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中復燃紫色石蕊試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變紅燃燒的蠟燭由低至 U U高依次熄滅燃燒需要氧氣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實驗結論使石蕊變紅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是二氧化碳氣大A.A.實驗 1 1 中熱水的作用是隔絕氧氣和提供熱量B.B.實驗 2 2 可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C.C.實驗 3 3 中左邊試管中鐵釘生銹而右邊試管中鐵釘不生銹,可證明鐵生銹

8、的條件是與氧氣水接觸D.D.實驗 4 4 中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能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1616控制變量法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設計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實現的是()甲7.A.A.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與氧氣接觸B.B.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達到一定溫度C.C.乙中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條件與氧氣是否有關D.D.乙中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條件與氧氣和水等物質是否有關二、填空題1717.( 1 1)已知白磷和紅磷的著火點分別為4040C、240240C 某學習小組按照圖所示裝置去探究燃燒的三個條件,通過多次實驗,他們對燃燒的三個條件始終未能探究全面,你認為

9、他們不能探究到的燃燒條件是(2)“火立熄”是一種新型的家用滅火用品,它接觸到火焰燒物上,同時放出不可燃氣體使火焰熄滅,其滅火原理是t水磷80熱白 :ruJ 111干煤能空一釘鐵釘植物油鐵沸的憎煮過藝水蒸憎水釘鐵3 3-5 5 秒后炸開,釋放的粉末覆蓋在燃水磷氧氣 f1818合理運用燃燒與滅火的化學原理對保障生命財產安全非常重要.(1)20132013 年 1212 月廣州建業大廈發生嚴重火災.從燃燒條件分析,大廈內存放的大量鞋、紙箱等物品充當了 _.(2)高層建筑物通常設計了滅火用的灑水系統從滅火原理分析,灑水的作用主要是_(3)分析如圖表中的數據,回答問題:物質代號L LM MN NP P熔

10、點/ / c-117117355035504444-259259沸點/ / c787848274827257257-253253著火點/ / c51051037037040405805801有人認為“物質的熔、沸點越高,著火點越高”,該結論_ (填“合理”或“不合理”)2已知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約為500500C 利用如圖裝置,驗證達到可燃物著火點是燃燒的條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該實驗的兩種可燃物是和(填代號).1919常見的燃燒是指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圖書著火可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其干粉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滅火時發生的反應為:滅火原理說明該反應的作用: _ ;該反應的基本反

11、應類型為: _2020請回答下列問題:(1)化學知識常??梢杂脕斫忉寶v史問題: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曹操率百萬大軍,卻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來的東風弄得大敗而逃.用燃燒三個條件回答:曹軍的木船是 _; “火箭”能使木船著火的原因是 ;孔明“借”來的“東風”不僅使火勢吹向曹營,還為燃燒提供了_ ,試火燒得更旺.(2)學會將物質整理歸類,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會帶來很大的幫助請將下列物質按要求分類:屬于混合物的是,屬于單質的是 _ ,屬于酸的是 _,屬于鹽的是_ (填序號)2NaHCO2NaHCONaNa2CO+COCO+COf +H+H2O,O,從L冷水或開水潔凈的空氣 HNOHNO純堿 銅

12、 HCIHCIN&SQN&SQS S汽水.2121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22.22.20132013 年 1212 月 1111 日深圳光明批發市場發生重大火災原因是電焊工違規操作,電火花引燃了市 場內的紡織品、塑料制品釀成火災.(1)_ 從物質燃燒的條件來年地,市場內的紡織品、塑料制品屬于 _ .(2)_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水滅火的原理是.(3)如果你遇到類似的火情,應一邊自救,一邊撥打火警電話正確的自救方法是_,火警電話 是_ (均填序號).A A、用濕手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B B 、120120C C、站原地等待消防隊員營救D D 、119119.三、解答題2

13、3.23.根據如圖所示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回答:(1)由該實驗得出,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2)根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判斷,如果用導管將氧氣通入該燒杯中,讓氧氣與白磷充分接觸,白磷 (填“能”或“不能”)在水中燃燒.紅磷不燃燒2424 化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1)“食”離不開化學,“紙火鍋”是用紙制的容器代替金屬容器盛放湯料,用酒精加熱酒精燃燒時“紙火鍋”不燃燒,原因是,火鍋的配菜有:魚片、五花肉、時鮮蔬菜、紅薯粉絲等,其由該實驗可知,可燃物燃料的條件是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實驗中白磷燃燒銅片使用了銅片,是利用了銅的中含纖維素較多的是 _(2)汽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汽車鋼鐵外

14、殼易生銹,鋼鐵生銹的原因是_,為了防止汽車鋼鐵外殼生銹,常在其表面烤漆,烤漆前用稀鹽酸除去表面的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學方程式為 _,以壓縮天然氣(CNGCNG 為燃料的汽車,已在我市營運,這種汽車的優點是一點)(3) 今年新聞報道:我國北京、湘潭等地出現了霧霾天氣,霧霾天氣形成主要來源于揚塵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的可入肺顆粒物(PM.PM.5),下列汽車尾氣排放物中, 可增加空氣中的 PMPM2.5的是_.A A. NONOB B . COCO C C . H H2O OD D .煙塵化石燃料日趨枯竭,人們正在利用和開發許多其他能源,如太陽能、氫氣、地熱能、潮汐能,其中 可作為未來汽車能源

15、的是 _.25.25.為加深對燃燒條件的認識,進一步了解滅火的原理某同學進行了探究實驗:濾紙碎片戶乓球碎片(1)用棉花分別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觀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燒,另一個不燃燒,可以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_;如果在酒精燈上加熱時間較長,會發生的現象是_.(2)如圖 1 1 所示:將同樣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放在薄銅片的兩側,加熱銅片的中部,可以 觀察到 _,可以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_ .(3)_如圖 2 2 所示: 在燃著的蠟燭上扣一個燒杯,過一會兒觀察到 _,可以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 .26.26.某居民早起忘記關閉電褥子的電源就去上班,下班后發現臥室門縫冒出黑煙

16、,他立即打開門窗,結果原本只冒黑煙的電褥子瞬間燃起火焰.(1)分析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2)電褥子著火,應采用什么方法滅火?2727 .如圖是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根據所學知識填空.(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40C,紅磷的著火點為 240240C)(1)薄銅片上的紅磷 _ (填“能”或“不能”) 燃燒,原因是_ ;熱水中的白鱗 _ (填“能” 或“不能,)燃燒,原因是 _.FezQFezQ),反應的化(2)火災時消防隊員通常用水進行滅火,其原理是 _.2828某老師在(燃燒的條件)教學中,改進了教材中的實驗如圖所示,在銅片上儀器(1)(1)儀器 a a 的名稱是_(2)(2)罩上儀器 a a 的

17、作用是_(3)(3)_ 對照和,能夠獲得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 _ .(4)(4)課后,小明查閱化學實驗手冊獲知:切割白磷時,應在水下進行,其原因是2929.化學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請用你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_ 物質燃燒要滿足:可燃物、氧氣及三個條件.(2)_ 硝酸鉀、氯化銨、硝酸鈉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用洗滌劑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滌劑所起的作用叫做_ .(3)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異味是因為活性炭具有_性.體溫計中填充的銀白色的物質是 _(4)因某硝酸工廠不合理排放尾氣而導致該廠附近的土壤酸性增強,不利于農作物生長,于是人們將適量的 _加入土壤,以中和其酸性.3030用如

18、圖所示裝置,在常溫下,分別進行研究燃燒條件和研究氧氣性質的實驗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 4040C.內容步驟【實驗 1 1】研究燃燒條件【實驗 2 2】研究氧氣性質I燒杯中盛有 8080 C C 的熱水,分別在燃燒匙和燒杯中導管口放置一小塊白磷,塞緊瓶塞燒杯中盛有 NaOHNaOH 溶液,燃燒匙中放入木炭點燃木炭后,迅速將燃燒匙伸入瓶中,塞緊瓶塞sot熱水a a,請回答:n推入適量 HQHQ 溶液推入適量 HQHQ 溶液(1)_ HzQHzQ 稀溶液與 MnOMnO 接觸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2)實驗 1 1 中,推入 H2QH2Q 溶液前,燃燒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燒,原因分別是液后,觀

19、察到燒杯中的現象是 _ (3)實驗 2 2 中,推入 HzQHzQ 溶液后,觀察到木炭燃燒得更劇烈,由此得出氧氣的性質是 滅后冷卻一段時間,燒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氣瓶該實驗中,集氣瓶內壓強的變化過程是i=二:m推入 H2QH2Q 溶氧化和燃燒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 1616 小題)1 1 野炊時,小明發現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將木柴架空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A A、 使木柴與空氣充分接觸 B B 升高木柴的溫度C.C.降低木柴的著火點 D D .方便添加木柴【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化學與生活.【分析】從促進燃燒的方法角度考慮;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有:(1 1)增大氧氣的濃度

20、;(2 2)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解答】解:A A、使木柴與空氣充分接觸,促進木柴燃燒.故選項正確;B B、 不能升高木柴的溫度.故選項錯誤;C C、 木柴的著火點不能降低.故選項錯誤;D D 不是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選項錯誤.故選 A.A.【點評】解答本題要理解將木柴架空能增大木柴與氧氣的接觸面積,這樣可以促進木柴燃燒.2.2.如下圖所示,點燃甲、乙兩支蠟燭,甲燃燒一會兒熄滅,乙在空氣中正常燃燒,這一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A.A.具有可燃物B B.有氧氣或空氣C.C.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D.D.可燃物有著火點【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分析】根據題

21、干信息和圖中所示實驗,分析對比試驗從燃燒的條件:具有可燃物、溫度達到該物 質的著火點、與氧氣接觸來考慮.【解答】解:甲中的蠟燭燃燒時消耗燒杯內的氧氣,當氧氣耗盡時蠟燭熄滅,所以這一實驗說明燃 燒的條件之一是有氧氣或空氣.故選:B.B.【點評】熟練掌握物質燃燒的條件,即是:物質本身具有可燃性,可燃物與助燃物充分地接觸,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只要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物質就可以燃燒;知 道控制變量的實驗的設計方法,只允許有一個變量.3.3.近幾年“紙火鍋”(如圖)逐漸流行起來.“紙火鍋”是用紙張代替金屬材料做容器盛放湯料, 當酒精燃燒時紙張不會燃燒.對此現象,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22、A.A.紙張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B.B.水蒸發時吸收熱量,溫度達不到紙張的著火點C.C.紙張被水浸濕,導致著火點降低D.D.空氣不充足,紙張不會燃燒【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化學與生活.【分析】燃燒的條件是:(1 1)物質具有可燃性.(2 2)可燃物與氧氣接觸.(3 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 著火點.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解答】解:紙張是可燃物,也與氧氣接觸,潮濕的紙張不燃燒的原因是水蒸發時吸收熱量,溫度達不到紙張的著火點.故選 B.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物質燃燒的條件問題,熟記物質燃燒的條件就可做好此題.4.4.為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發現水中

23、的白磷和銅片上的紅磷都沒燃燒,銅片上的白磷著火燃燒(已知白磷的著火點4040C,紅磷著火點 240240C.)對此實驗的認識錯誤的是()A.A.可燃物要與氧氣接觸B.B.物質燃燒溫度必須要達到著火點C.C.銅片上的紅磷沒燃燒,因為紅磷不是可燃物D.D.燒杯中熱水的作用既供熱又使白磷 n 與氧氣隔絕【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課本知識同類信息.【分析】A A、根據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來考慮本題;B B、 根據銅片上的白磷能燃燒,紅磷不能燃燒來考慮;C C、 根據燃燒的條件考慮;D D 根據水的作用考慮.【解答】解:A A、燃燒的條件是具有可燃物、溫度達到該物質的著火點、與氧

24、氣接觸,銅片上的白磷 燃燒,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因為水中沒有氧氣,故A A 正確;B B、 因為燃燒的條件是具有可燃物、溫度達到該物質的著火點、與氧氣接觸,銅片上的白磷能燃燒,紅磷不能燃燒,原因是紅磷的著火點高,所以物質燃燒溫度必須要達到著火點,故B B 正確;C C、 銅片上的紅磷沒燃燒,因為紅磷沒有達到著火點,故C C 錯誤;D D 燒杯中熱水的作用一是提供熱量使白磷達到著火點,二是隔絕空氣,故D D 正確;故選 C.C.【點評】要掌握燃燒的條件,具有可燃物、溫度達到該物質的著火點、與氧氣接觸,知道控制變量的實驗的設計方法,只允許有一個變量.5 5用化學知識解釋成語“火上澆油”的說法中合理

25、的是()A.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燒更旺B.B.增大氧氣的密度,可以使燃燒更旺C.C.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D.D.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達到滅火的目的【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化學與生活【分析】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或增大氧氣的濃度,都能夠促進燃燒; 根據燃燒的條件可以判斷滅火的方法S【解答】解:A A、“火上澆油”的化學意思是向燃燒的物質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燒更旺.理B B、 氧氣的密度一般情況下不能改變不合理.C C、 清除可燃物,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但是與“火上澆油”的說法相反不合理.D D 可燃物的著火點一般情況下不能改變不合理.故選: A A【點評】“火上澆油

26、”的含義很豐富,本題要求用化學知識解釋,只能根據字面意思解釋了.6.6.“紙船燒水”的實驗中,當酒精燈加熱盛水的紙船時紙張不會燃燒下列解釋合理的是(A.A.紙張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B.B.紙張被水浸濕,導致著火點降低C.C.空氣不充足,紙張不會燃燒D.D.水蒸發時吸熱,溫度達不到紙張的著火點【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化學與生活.【分析】根據燃燒的條件(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達到燃燒所需的 最低溫度即著火點)解答本題.【解答】解:A A、紙張是可燃物,故 A A 說法錯誤;B B、 紙張的著火點屬于本身的性質,不會降低,故B B 說法錯誤;C C、 紙船與氧氣充分接觸

27、,故 C C 說法錯誤;D D 水蒸發時吸熱,溫度達不到紙張的著火點,所以紙船不會燃燒,故D D 說法正確.故選 D.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燃燒的條件的理解與掌握,并能在生活中靈活應用.7.7.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敘述正確的是()A.A.煤爐生火時,用木材引燃是為了提高煤的著火點B.B.檔案室著火用水基型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滅火C.C.把煤做成蜂窩煤是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煤燃燒更充分D.D.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向油鍋內澆水【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幾種常用的滅火器.【專題】化學與生活.【分析】A A、可燃物的著火點一般是不會改變的;B B、

28、 使用泡沫滅火器滅火時能夠產生大量的泡沫,能夠腐蝕檔案資料;C C、 增加氧氣的濃度或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都可以使可燃物更充分燃燒;D D 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不可以用澆水的方法滅油鍋的火.【解答】解:A A、煤爐生火時,用木材引燃是為了溫度能夠達到煤的著火點,不是提高煤的著火點,故錯誤;B B、 檔案室著火不能用泡沫滅火器滅火,因為這樣能夠腐蝕檔案資料故選項錯誤;C C、 增加氧氣的濃度或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都可以使可燃物更充分燃燒,所以把煤做成蜂窩煤是 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煤燃燒的更充分,故選項正確;D D 油著火,不能用水滅,因為油的密度比水的小, 會浮在水面,水起不到滅火的

29、作用. 故選項錯誤. 故選 C.C.【點評】隔絕氧氣、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或是撤離可燃物都是常用的滅火原理,在具體滅火時還要結合火場的實際情況,從而選擇恰好的滅火方法.&實驗室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A.燒杯中的熱水只起到加熱作用B 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是因為白磷沒有與空氣接觸C.C.對準燒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氣,熱水中的白磷能燃燒D.D.銅片上的紅磷不能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分析】本題必須通過比較才能得出燃燒的條件我們先分析一下不同的藥品分別處于的環境:銅 片上的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也能

30、達到著火點;銅片上的紅磷與氧氣接觸,但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水中白磷溫度達到著火點,但沒有與氧氣接觸,可以據此結合題給的選項進行分析并作出正確的判 斷.【解答】解:A A、通過實驗可以知道燒杯中的白磷沒有燃燒,說明燒杯中的白磷雖然溫度達到著火點,但沒有與氧氣接觸,所以不能燃燒,從而可以判斷燒杯中的熱水不僅僅是只起到加熱的作用,故A A說法錯誤;B B、 根據燃燒的條件可以知道,白磷為可燃物且達到了著火點,所以可以判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是因為白磷沒有與空氣接觸,故B B 說法正確;C C、 如果對準燒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氣,則此時具備了燃燒的三個條件,所以可以觀察到熱水中的白磷燃燒,故 C C 說

31、法正確;D D 紅磷是可燃物且與氧氣接觸, 所以此時紅磷仍不燃燒, 說明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故 D D 說法正確.故選 A.A.【點評】本題通過實驗探究、實驗對比的方法驗證了燃燒條件,人們往往認為可燃物在水中不能燃燒通過這一實驗我們可以知道,只要是滿足了燃燒的條件,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可燃燒.9 9 小明旅游時經常使用一種用紙代替金屬材料制成的鍋煮面,輕便易攜帶,你覺得煮面時紙鍋不會被燒掉的原因是()A.A.紙鍋的著火點很高B.B.面湯使紙鍋的著火點升高了C.C.面湯隔絕了氧氣使紙鍋不能燃燒D.D.加熱時面湯蒸發吸熱使紙鍋溫度達不到其著火點【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化學與生活.【分析】燃

32、燒的條件是:(1 1)物質具有可燃性( 2 2)可燃物與氧氣接觸.(3 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 著火點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解答】解:紙張是可燃物,也與氧氣接觸,潮濕的紙張不燃燒的原因是面湯蒸發吸熱,使溫度達 不到紙張的著火點.故選 D.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物質燃燒的條件問題,熟記物質燃燒的條件就可做好此題.1010.已知白磷著火點 4040C,紅磷著火點 240240C .為探究物質燃燒條件,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實驗:發現水中白磷 n 和銅片上紅磷都沒有燃燒,銅片上白磷 I 著火燃燒. 對此實驗的認識錯誤的是 ()A.A.物質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B.B.物質燃燒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

33、c.c.燒杯中熱水的作用既供熱又使白磷 n 與氧氣隔絕D.D.銅片上的紅磷沒燃燒,因為紅磷不是可燃物【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科學探究.【分析】A A、根據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來考慮本題;B B、 根據銅片上的白磷能燃燒,紅磷不能燃燒來考慮;C C、 根據水的作用考慮;D D 根據燃燒的條件考慮.【解答】解:A A、燃燒的條件是具有可燃物、溫度達到該物質的著火點、與氧氣接觸,銅片上的白磷 燃燒,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因為水中沒有氧氣,故A A 正確;B B、 因為燃燒的條件是具有可燃物、溫度達到該物質的著火點、與氧氣接觸,銅片上的白磷能燃燒,紅磷不能燃燒,原因是紅磷的著火

34、點高,所以物質燃燒溫度必須要達到著火點,故B B 正確;C C、 燒杯中熱水的作用一是提供熱量使白磷 I達到著火點,二是使白磷 n 隔絕空氣,故C C 正確;D D 銅片上的紅磷沒燃燒,因為紅磷沒有達到著火點,故D D 錯誤.故選:D D【點評】要掌握燃燒的條件,具有可燃物、溫度達到該物質的著火點、與氧氣接觸,知道控制變量 的實驗的設計方法,只允許有一個變量1111近期,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的國家糧食儲備庫發生大火,對國家造成近億元的財產損失專家 分析可能是由于糧食超容,設備電源短路,高溫天氣導致火災以下對于這場火災的分析、處理不 正確的是( )A.A.糧食是可燃物B.B.高溫天氣使糧食的溫度達

35、到了著火點C.C.備用電源短路不會引發火災D.D.發生火災后應立即撥打“ 119119”【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化學與生活.【分析】根據燃燒的條件: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即著火點.【解答】解:A A、糧食具有可燃性,屬于可燃物,正確.B B、 高溫天氣使溫度升高,可能使糧食的溫度達到了著火點,正確.C C、 備用電源短路會產生高溫,可能將易燃物引燃,引發火災,錯誤.D D 發生火災后應立即撥打“ 119119”將損失降到最低,正確.故選: C 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了燃燒的條件、易燃物以及火災后的處理方面的知識等,具有較強的 實

36、際性.1212. 5 5 月 1414 日上午,蘭州市城關區一家存放嬰兒紙尿褲的倉庫發生火災,迅即趕到的消防官兵用水槍將大火撲滅.關于燃燒與滅火,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A.從燃燒條件看,紙尿褲屬于可燃物B.B.燃燒產生的大量濃煙對空氣會造成污染C.C.水槍滅火時因為水降低了紙尿褲的著火點D.D.存放紙尿褲等易燃物時不可堆得過密【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專題】化學與生活.【分析】物質燃燒需要一定的條件,通過分析物質燃燒的條件可以判斷滅火的方法,物質的著火點在一般情況下不能改變【解答】解:A A、燃燒的條件是:物質具有可燃性;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從

37、燃燒條件看,紙尿褲屬于可燃物正確B B、 紙尿褲燃燒產生的大量濃煙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能夠污染環境正確.C C、 水槍滅火時,因為水降低了紙尿褲的溫度,使溫度降低到了紙尿褲的著火點以下,而不是降低了 紙尿褲的著火點不正確D D 如果紙尿褲堆得過密,緩慢氧化時產生的熱量不容易散發出去,容易引起火災正確.故選:C.C.【點評】物質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因此,只要破壞燃燒的條件,就可以實現滅火.達到1313 下列對有關燃燒及滅火事例的解釋錯誤的是()A.A.用扇子扇煤爐,爐火越扇越旺-給煤燃燒提供充足的氧氣B.B.用嘴吹燃著的蠟燭,蠟燭熄滅-降

38、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C.C.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隔絕了空氣D.D.酒精灑到實驗臺上著火,用濕布覆蓋-隔絕空氣又降低了溫度【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專題】化學與生活.【分析】A.A.根據促進燃燒的方法來分析;B.B.物質著火點一般情況是不會發生改變的;C.C.根據滅火的原理進行分析;D.D.根據滅火的原理進行分析.【解答】解:A A.用扇子扇煤爐時,為煤提供了足夠氧氣,所以越扇越旺,該選項解釋正確;B.B.物質著火點一般情況是不會發生改變的,用嘴吹蠟燭,蠟燭熄滅是因為降低了周圍的溫度,該選 項解釋不正確;C.C.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能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該選項解釋正確;D

39、.D.實驗室酒精燈打翻著火,用濕布蓋滅,降溫同時隔絕氧氣,該選項解釋正確.故選 B B.【點評】本題考查了燃燒與滅火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1414.下列實驗結論錯誤的是()A.A.A AB.B. B B C.C. C CD.D. D D【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氧氣的檢驗和驗滿;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專題】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分析】A.A.根據燃燒條件分析;B.B.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C.C.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變紅;D.D.向放有燃燒的蠟燭的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時,通過實驗現象可以判斷二氧化碳的性質.【解答】解:A A.熱

40、水中未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后燃燒,說明燒需要氧氣,正確.B.B.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中復燃,說明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正確.C.C.紫色石蕊試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變紅,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變紅,不是二 氧化碳,錯誤.D.D.向放有燃燒的蠟燭的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時,觀察到低處的蠟燭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sot-熟那熱水中未燃燒的白實磷在通入氧氣后燃燒驗燃燒需要氧氣帶有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石港色試紫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中復燃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SI二氧化歳紫色石蕊試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變紅燃燒的蠟燭由低至 U U高依次熄滅使石蕊變紅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是二氧化碳氣大氧氣空

41、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正確.故選:C.C.【點評】實驗現象是化學反應的外在反應,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判斷某些化學反應的實質,因此要重 視實驗,學會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反應的實質.1515.如圖是初中化學中幾個重要實驗,有關該幾個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A.A.實驗 1 1 中熱水的作用是隔絕氧氣和提供熱量B.B.實驗 2 2 可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C.C.實驗 3 3 中左邊試管中鐵釘生銹而右邊試管中鐵釘不生銹,可證明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水接觸D.D.實驗 4 4 中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能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金

42、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專題】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分析】A A、根據實驗 1 1 中的熱水起隔絕空氣和加熱的作用解答;B B、 根據濃氨水具有揮發性解答;C C、 根據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水和氧氣接觸,據此分析防銹的方法.D D 根據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所以可以像傾倒液體一樣倒入燒杯中,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因此下層蠟燭先被熄滅,上層后被熄滅.【解答】解:A A、 實驗 1 1 中的熱水起隔絕空氣和加熱的作用,故對;B B、 濃氨水具有揮發性,因此若酚酞試液變紅則證明分子在不斷的運動,故對;C C、 實驗是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也是利用對比實驗,實驗

43、目的是隔絕氧氣,該實驗只能探究鐵生銹需要氧氣,不能證明鐵生銹需要水,故錯;D D 二氧化碳使階梯蠟燭的下層蠟燭先熄滅,能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濃氨水酎液*- 7h-故對.答案:C C【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實驗的現象和結論,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1616控制變量法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設計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實現的是()甲7.A.A.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與氧氣接觸B.B.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達到一定溫度C.C.乙中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條件與氧氣是否有關D.D.乙中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條件與氧氣和水等物質是否有關【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金屬銹蝕的條

44、件及其防護.【專題】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分析】A A、通過薄銅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燒對比分析探究的目的;B B、 通過薄銅片上的白磷和紅磷的燃燒對比分析探究的目的;C C、 根據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的對比分析探究的目的;D D 根據植物油的作用及探究的目的分析:隔絕氧氣.【解答】解:A A、甲通過薄銅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燒對比可知,薄銅片上的白磷與氧氣接觸 所以燃燒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與氧氣接觸,故能實現探究目的;B B、 甲通過薄銅片上的白磷和紅磷的燃燒對比可知,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所以燃燒了,可探究可 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達到一定溫度,故能實現探究目的;C C、

45、中鐵釘只和氧氣接觸,中鐵釘和氧氣以及水同時接觸,一段時間后,中鐵釘沒有銹蝕,而中鐵釘銹蝕,通過對比說明鐵釘銹蝕的條件之一是鐵釘與水接觸,故能不實現的探究目的;D D和對比可探究氧氣對銹蝕的影響;和對比可探究水對銹蝕的影響,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故選 C.C.【點評】本題考查了鐵的生銹條件和磷燃燒的條件探究方法,注意在利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性實水磷熱S沸的憎煮過蒸水蒸憎水磷驗時變量的控制,通過對比分析探究的目的得出結論.二、填空題1717.( 1 1)已知白磷和紅磷的著火點分別為4040C、240240C 某學習小組按照圖所示裝置去探究燃燒的三個條件,通過多次實驗,他們對燃燒的三個條件始終未能探究

46、全面,你認為他們不能探究到的燃 燒條件是 物質具有可燃性 .(2 2)“火立熄”是一種新型的家用滅火用品,它接觸到火焰3 3 - 5 5 秒后炸開,釋放的粉末覆蓋在燃燒物上,同時放出不可燃氣體使火焰熄滅,其滅火原理是隔絕可燃物與氧氣.氧氣g=htf=3J氧氣JIIII冷水或開水日磷一|紅磷【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專題】實驗性簡答題.【分析】燃燒的條件是:物質具有可燃性,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者必須同時 具備,缺一不可;滅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絕氧氣,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解答】解:(1 1)白磷和紅磷都屬于可燃物,因此不能探究到的燃燒條件是物

47、質具有可燃性; 若要探究物質具有可燃性是燃燒的條件,應該設計對比試驗,即選擇一種可燃物和一種非可燃物. 故填:物質具有可燃性.(2 2)釋放的粉末覆蓋在燃燒物上,能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填:隔絕可燃物與氧氣.【點評】燃燒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而只要采取一種滅火方法,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要注意理解.1818 .合理運用燃燒與滅火的化學原理對保障生命財產安全非常重要.(1)20132013 年 1212 月廣州建業大廈發生嚴重火災.從燃燒條件分析,大廈內存放的大量鞋、紙箱等物品充當了可燃物 .(2)高層建筑物通常設計了滅火用的灑水系統.從滅火原理分析,灑水的作用主要

48、是降低溫度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3 3)分析如圖表中的數據,回答問題:物質代號L LM MN NP P熔點/ / c-117117355035504444-259259沸點/ / c787848274827257257-253253著火點/ / c5105103703704040580580有人認為“物質的熔、 沸點越高,著火點越高”,該結論 不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已知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約為500500C 利用如圖裝置,驗證達到可燃物著火點是燃燒的條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該實驗的兩種可燃物是M M 和 L L (填代號).【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專題】化學與生

49、活.【分析】(1 1)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二者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2 2)滅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絕氧氣,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3 3)根據表中提供的數據可以判斷相關方面的問題.【解答】解:(1 1 )從燃燒條件分析,大廈內存放的大量鞋、紙箱等物品充當了可燃物;(2 2)從滅火原理分析,灑水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溫度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3 3)由表中數據可知,“物質的熔、沸點高,著火點不一定高”,因此“物質的熔、沸點越高,著火點越高”的結論是不合理的;利用如圖裝置,驗證達到可燃物著火點是燃燒的條件之一時,應該是一種物質的著火點低于 50050

50、0C,一種物質的著火點高于 500500C,因此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該實驗的兩種可燃物是M M 和 L L 或 M M 和 P P.故答案為:(1 1)可燃物;(2 2)降低溫度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3 3)不合理; MLML.【點評】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1919. (2014?2014?資陽)常見的燃燒是指 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圖書著火可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其干粉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滅火時發生的反應為:2NaHCO2NaHCO作用;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分解

51、反應 【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反應類型的判定;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專題】化學與生活.【分析】滅火原理是破壞燃燒的一個條件就會使燃燒停止,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具體的方法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 2 2)隔絕氧氣或空氣(3 3)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解答】解:常見的燃燒是指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圖書著火可 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其干粉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滅火時發生的反應為:2NaHC02NaHC0 NazCO+CONazCO+COf +H+H20,0,該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從滅火原理說明該反應的作用:反應生成的二氧化 碳能起到隔絕氧氣或空

52、氣的作用; 此反應是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分解反應.故答案為:可燃物;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起到隔絕氧氣或空氣的作用;分解.【點評】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解答,是解題的關鍵所在.2020 請回答下列問題:(1)化學知識常??梢杂脕斫忉寶v史問題: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曹操率百萬大軍,卻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來的東風弄得大敗而逃用燃燒三個條件回答:曹軍的木船是可燃物 ; “火箭”能使木船著火的原因是提供熱量,使木船達到著火點;孔明“借”來的“東風”不僅使火勢吹向曹營,還為燃燒提供了充足的氧氣 ,試火燒得更旺.(2)學會將物質整理歸類,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會帶來很

53、大的幫助請將下列物質按要求分類:屬于混合物的是 ,屬于單質的是 ,屬于酸的是 ,屬于鹽的是 (填序號)潔凈的空氣 HNOHNO純堿 銅 HCIHCIN&SQN&SQS S汽水.【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常見的氧化物、酸、 堿和鹽的判別.【專題】物質的分類;化學與生活.【分析】(1 1)根據木船屬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促進燃燒的方法進行解答.(2)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是混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酸是電離出來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鹽是電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根據以上概念NazCO+CONazC

54、O+COf +H+H20,0,從滅火原理說明該反應的作用: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起到隔絕氧氣或空氣的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1 1)木船屬于可燃物;“火箭”能提供熱量,使木船達到著火點,滿足使木船著火燃燒的所有條件;隨著風吹空氣流動,使火場得到氧氣補充, 燃燒更加劇烈,所以孔明“借”來的“東 風”不僅使火勢吹向曹營,還為燃燒提供了充足的氧氣,使火勢燒得更旺.故答案為:可燃物;提供熱量,使木船達到著火點;充足的氧氣.(2) 潔凈的空氣,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組成,屬于混合物;汽水由水和氣體組成,屬于混合物;銅和S S 屬于單質;HNOHNO 和 HCIHCI 屬于酸;純堿和 NaNatSQS

55、Q 屬于鹽.故答案為:;.【點評】解答本題要掌握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及其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方面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2121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由該實驗可知,可燃物燃料的條件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Q4P+5Q2P2P2Q Q 該實驗中使用了銅片,是利用了銅的 導熱性紅磷【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書寫化學方程式.【專題】科學探究.【分析】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二者必須同時具備,缺一 不可.【解答】解:銅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溫度都達到了著

56、火點,銅片上的白磷能夠燃燒,而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銅片上的白磷和紅磷都與氧氣接觸,而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能夠燃燒,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不能燃燒,說明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時才能夠燃燒.白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Q4P+5Q 2P2P2Q.銅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使 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故答案為: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4P+5Q4P+5Q 2P2P2Q Q ;導熱性.熱水白確【點評】實驗現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 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22.22.(2

57、014?2014?邵陽)20132013 年 1212 月 1111 日深圳光明批發市場發生重大火災原因是電焊工違規操作,電火花引燃了市場內的紡織品、塑料制品釀成火災.(1)從物質燃燒的條件來年地,市場內的紡織品、塑料制品屬于可燃物 .(2)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3)如果你遇到類似的火情,應一邊自救,一邊撥打火警電話.正確的自救方法是A A ,火警電 話是 D D(均填序號).A A、用濕手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B B 、120120C C、站原地等待消防隊員營救D D 、119119.【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專題】化學與生活.

58、【分析】(1 1)物質燃燒的條件是:物質具有可燃性,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滅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絕氧氣,降低溫度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3)遇到火災時不能站原地等待消防隊員營救,而是要用濕手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 火警電話是 119119.【解答】解:(1 1 )從物質燃燒的條件來看,市場內的紡織品、塑料制品屬于可燃物.故填:可燃物.(2)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水滅火的原理是:水蒸發時吸收熱量,能使溫度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故填: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3)如果你遇到類似的火情,應一邊自救,一邊撥打火警電話.正確的自救方法是用濕手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火警

59、電話是119119.故填:A A; D.D.【點評】可燃物燃燒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破壞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可以實現滅火.三、解答題23.23.根據如圖所示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回答:(1 1) 由該實驗得出,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 溫度達到著火點(2 2)根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判斷, 如果用導管將氧氣通入該燒杯中, 讓氧氣與白磷充分接觸, 白磷 能(填“能”或“不能”)在水中燃燒.紅確不燃燒白磷燃燒它銅片熱水白確不燃悻【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專題】實驗性簡答題.【分析】(1 1)觀察圖示可知,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和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分析各自原 因,了解燃

60、燒的條件;(2 2)根據燃燒的條件分析解答.【解答】解:(1 1)銅片上的白磷能夠燃燒是因為與氧氣或空氣充分接觸,并且熱水的溫度使其達到著火點;紅磷 的著火點高,雖然與氧氣充分接觸,但達不到著火點仍不能燃燒;水中的白磷雖達到著火點,但不 與氧氣接觸,同樣不能燃燒所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或空氣充分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 故答案為: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2 2)用導氣管將氧氣通入燒杯底部,與白磷(甲)接觸,則可看到燃燒.故答案為:(1 1)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2 2)能【點評】在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時,將白磷放在銅片上和水中,目的是作對照,得出燃燒必須有 氧氣參加.2424 化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