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年高中語文二輪復習專題限時集訓7古代詩歌鑒賞二含解析20191213192_第1頁
通用版2020年高中語文二輪復習專題限時集訓7古代詩歌鑒賞二含解析20191213192_第2頁
通用版2020年高中語文二輪復習專題限時集訓7古代詩歌鑒賞二含解析20191213192_第3頁
通用版2020年高中語文二輪復習專題限時集訓7古代詩歌鑒賞二含解析20191213192_第4頁
通用版2020年高中語文二輪復習專題限時集訓7古代詩歌鑒賞二含解析2019121319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限時集訓(七)古代詩歌鑒賞(二)(限時70分鐘)1(2019·長郡中學三模)閱讀下面這首漢詩,完成(1)(2)題。(9分)秋風辭劉徹注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櫂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注】劉徹:漢武帝。公元113年,漢武帝劉徹帶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陽縣祭祀后土,途聞南征將士喜報,進而“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宴飲,自作秋風辭”。(1)下面對詩歌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A開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個意象點明了季節時令特點,色彩斑斕,動靜結合,勾勒出了一個清曠幽遠、蕭瑟凄涼的意

2、境,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B五、六、七句鋪寫詩人與群臣共同宴游的場景,“泛、濟、橫、揚、鳴、發”等動作一一排列開來,將“欣然中流”的熱烈場面彩繪得聲情并茂。C最后收筆兩句情感陡轉,發出“變徵之音”,樂極生悲,直接抒發了一代帝王對生命易逝盛年難再的悲慨。D起句“秋風起兮白云飛”,字面義上近似于高祖劉邦的大風歌中“大風起兮云飛揚”,但綜合全詩來看,兩者境界、情韻不一樣,后者較前者更蒼莽雄放。AA項,“動靜結合”錯,皆為動景;“凄涼”一詞,氛圍用詞稍重。(2)清代詩人沈德潛讀此詩時批“離騷遺響”,請結合此評價簡要賞析“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兩句。(6分)答案此兩句在手法上沿襲了離騷常用的比

3、興手法,由蘭之秀及菊之香起興,并以蘭菊喻佳人,由物及人,引發出對“佳人”的無盡思念。 正如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美政一樣,一代帝王漢武帝在此處不僅是對佳人的懷念,也可以是對宏偉大業的追求或是對賢才英士的渴望與思慕。 形式上詩人還沿用了楚辭體的常有調式,如同離騷一樣,以“兮”為間頓,節奏感強。(每點2分)2(2019·鄭州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溫湯客舍劉長卿冬狩溫泉歲欲闌,宮城佳氣晚宜看。湯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邊萬井寒。君門獻賦誰相達,客舍無錢輒自安。且喜禮闈秦鏡在,還將妍丑付春官。【注】劉長卿:唐代詩人,此詩寫于玄宗天寶年間詩人赴京趕考途中。冬狩:指古代

4、天子或王侯在冬季圍獵。秦鏡:秦始皇宮里的方鏡,傳說它能鑒別人心邪正,后用“秦鏡”代指明鏡。春官:唐代曾改禮部為春官,后“春官”遂為禮部的別稱。(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點出了皇帝“冬狩”的時間、地點,展現了宮城氣象之美,暗含對君王的贊美。B頷聯運用對比,“千旗暖”與“萬井寒”等描繪,使宮中與民間的情形構成鮮明對照。C“君門”一句借司馬相如獻賦的典故,暗示自己無人引薦,寄托了懷才不遇的無奈。D“客舍”一句寫詩人囊中羞澀的窘況和仍能自安的心態,其中或有無奈與自嘲。A“暗含對君王的贊美”錯誤。古代帝王冬天狩獵,躍馬揚鞭,勇猛威武,而唐玄宗卻耽于享樂,與楊玉環在華清宮溫

5、泉沐浴。首聯表達的是詩人對君王的諷刺。(2)詩歌尾聯的意思是什么?該聯與李白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最后兩句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簡要回答。(6分)解析“且喜禮闈秦鏡在,還將妍丑付春官”說的是禮部科考是公平的,可以將自己的才華給考官進行展示。李白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是詩人堅信乘風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表達了他準備沖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負的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給遇到挫折,遭遇困難,受到打擊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們一種信心、一種勇氣、一股力量。而本詩是相信考官的公平,而李白詩歌則沒有這種感受,據此分析即可。答

6、案意思:讓人高興的是禮部科考是公平的,可以將自己的才華展示給考官評判優劣。情感相同點:對自身才華的自信和對美好前景的期待。情感不同點:劉詩表達了對科考公正的堅信,而李詩沒有這種情感;劉詩相信自己會科考高中,而李詩相信自己必定能實現政治抱負。3(2019·汕頭二模)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2)題。(9分)利州南渡唐溫庭筠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寫江景,并交代了行程的時間和地點:日暮時江邊渡口。B頷聯由近而遠,由岸上而江中

7、,寫詩人待渡時岸邊所見。C頸聯“數叢沙草群鷗散”所展示的畫面與李清照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相類似;“萬頃江田一鷺飛”則與王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神韻同出。D尾聯詩人觸景興感,萌生遐思,抒發了自己的政治情愫。BB 項,應該是“由遠而近,由江中而岸上”。(2)尾聯詩人借范蠡辭官而去的典故,意在表達什么?請作簡要分析。(6分)答案范蠡因與越王勾踐難共安樂,(1 分)因此急流勇退,放浪江湖。(1 分)作者借此一是揭露了君主與臣子可共難而不可同樂的社會現象,(1 分)二是暗寓自己的歸隱實乃失意后的無奈,(1 分)三是含蓄寫出自己欲學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表達出淡泊仕途,厭倦名利的心境。(

8、2分)4(2019·廣州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9分)太白嶺王安石太白巃嵷注東南馳,眾嶺環合青紛披。煙云厚薄皆可愛,樹石疏密自相宜。陽春已歸鳥語樂,溪水不動魚行遲。生民何由得處所,與茲魚鳥相諧熙。【注】巃嵷(lón sn):山勢高峻的樣子。(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化靜為動,形象地寫出了太白嶺山勢的高聳綿延和山色的青翠紛披。B頷聯借厚薄變幻的煙云和疏密相間的樹石,表達了詩人跌宕起伏的心情。C詩人認為太白嶺這樣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處所。D本詩前六句寫景,后兩句抒情,體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關注百姓的情懷

9、。B“跌宕起伏的心情”不正確。(2)本詩頸聯的景物描寫別具特色,請賞析其精妙之處。(6分)答案動靜結合。“鳥語樂”是動景,“溪水不動”是靜景,寫出太白嶺宜人的美景,表達詩人愉悅的心情。視聽結合。“鳥語樂”訴諸聽覺,“溪水不動”“魚行遲”訴諸視覺,描繪太白嶺動人的美景,表達詩人的喜愛之情。襯托。用“鳥語樂”的歡鬧反襯太白嶺的寧靜,用“溪水不動”“魚行遲”襯托太白嶺的清幽,表達詩人的欣悅之情。擬人。“鳥語樂”和“魚行遲”,把人的心情與行為賦予鳥和魚,具體可感,表達詩人的喜悅。5(2019·濰坊三模) 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1)(2)題。(9分)菊唐鄭谷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

10、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野人餉菊有感明張煌言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注】瓦松:寄生在高屋瓦檐上的植物,“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么用處。張煌言:明末抗清英雄,他率眾堅持抗清達十九年。金心:菊的花朵。(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鄭詩題為“菊”,雖通篇不著一個“菊”字,卻每一句均不離菊花。B鄭詩第三句的“滿”字,形象表現出菊花的清香沁人心脾,綿綿不絕。C張詩第二句寫居于鄉野的百姓出于對詩人品格的敬佩,而贈予他菊花。D張詩的前兩句直抒胸臆,后兩句托物言志,全詩既是寫菊,又是寫人。D張詩的前兩句是敘事,不是直抒胸臆。(2)同

11、樣是寫菊,但兩首詩的思想感情卻不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答案鄭詩把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寫出菊花的高潔、清幽,表現了自己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高尚品格。張詩寫菊花的枝莖雖飽經風霜,但仍像鐵骨那樣堅硬,支撐花朵不受風雨侵襲而偏斜,表達了自己抗清愛國的堅貞志氣。(共6分,每點3分)6(2019·登封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9分)鷓鴣天陸游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注】玉瀣:一種美酒的名稱。黃庭:道經的名稱。(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12、(3分) ()A上片第一句以自豪的口吻贊美了居住地的環境,暗示紛繁的人世無法比擬。B下片頭三句表明詩人就是要理直氣壯貪圖這種自在的生活,即使身體“衰殘”也不放棄。C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創作的本意,“心腸別”戳穿了最高統治者的嘴臉。D全詞寫閑居生活的感受,但基調蒼涼悲壯,直陳不能為國效力惆悵失意的心情。D“直陳不能為國效力惆悵失意的心情”錯,應是較為婉轉地表達。(2)分析“家住蒼煙落照間”一句的意境,試用陶淵明歸園田居中的類似詩句對照分析。(6分)答案“家住蒼煙落照間”與陶淵明歸園田居中“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都寫出了自己居住環境的優美純凈。(2分)“蒼煙”如青煙,“落照”雖沒有出現顏色,但其中

13、暗含色彩,都表達了作者的對居住環境的喜愛之情。(2分)詞人以“蒼煙落照”四字寫自己居處的環境,與齷齪的仕途作鮮明的對比。(2分)7(2019·唐山三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聽鄭羽人彈琴李中仙鄉景已清,仙子啟琴聲。秋月空山寂,淳風一夜生。莎間蟲罷響,松頂鶴初驚。因感浮華世,誰憐太古情。(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羽人”,就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的飛仙,詩中“仙鄉”“仙子”兩詞照應了詩的題目。B秋天的夜晚,明月照在山中,山林一片寂靜,詩人聽仙人彈琴,淳古之風油然而生。C詩中選取的“琴聲”“秋月”“松鶴”等意象,同尾聯的“浮華世”形成了

14、鮮明的對比。D彈琴人特殊的身份,獨特的意境,以及浮華的現實,催生了詩人對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D“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理解錯誤。(2)詩的第三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什么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答案詩的第三聯描繪了一幅秋夜草間寒蟲不鳴、松頂鶴驚欲飛的清幽畫面。(2分)側面烘托了琴聲的美妙,(2分)為抒發思古之情做了鋪墊。(2分)8(2019·福州三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送東萊學士無競陳子昂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懷君萬里別,持贈送交親。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已矣將何道,無令白首新。【注】無競:即王無競,東萊人,性情剛烈耿直,仕途坎坷。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同羅、仆固叛亂,王無競與陳子昂隨喬知之北征。此詩作于陳子昂為王無競送行之時。懷:想到,想念。白首:亦作白發。(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寶劍是建功立業的象征,詩人把其送給遠行的友人,表現了對朋友的鼓勵與期望。B詩歌借寶劍側面贊揚了王無競的才智和品格,送劍則表明詩人與他是志趣相投的知己。C詩歌結尾寫友人遭遇的不公待遇雖已成事實,但是不可虛度年華,讓頭上增添白發。D該詩屬于贈別詩,贈物與贈言相輔相成,在對友人的勉勵中也直接表現出自己的憤慨。D“直接表現出自己的憤慨”理解有誤,詩人對友人遭遇不公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