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移民搬遷情況的調研報告XX鎮位于XX縣西北方向,距縣城37公里,甘志公路、 洛河穿境而過,是 XX集團駐地,是 XX縣經濟、商貿、文 化活動中心,是全縣農副產品集散地,鎮域面積448.7平方公里,全鎮共有18個行政村,4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 12047 人,其中鎮區人口達到 7737人,有耕地面積 8.5萬畝,其 中山地7.2萬畝,川臺地1.3萬畝,有蔬菜大棚 524座,省 級蔬菜示范園1處,養殖小區3個,豐裕種豬場龍頭企業帶 動養殖業的發展,有山地果樹 4200畝,XX年,全鎮農民人 均純收入9446元。近年來,XX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堅持以統 籌城鄉發展及重點鎮建設為統攬,
2、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在重 點鎮建設和人口聚集上,按照先建設后聚集,邊建設邊聚集 的原則,按照省、市、縣的總體要求,實施有計劃、有步驟 的移民搬遷工作,對拐溝、偏遠村組的群眾實施分年度、分 批次的移民搬遷,直至實現整村搬遷,全鎮重點搬遷柴關山、 新莊洼、甘溝河3個行政村9個村民小組,548戶2120人, 并對其他拐溝村的群眾實施部分搬遷,現就搬遷情況調研如 下:、移民搬遷是拐溝村組群眾擺脫貧困的根本出路近年來,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實施,拐溝、偏遠村群眾 的貧困落后面貌有了較大變化,群眾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 但是,由于自然條件差,生存環境惡劣,貧困面仍然很大, 貧困程度仍然很深,返貧率仍然很高,最近幾
3、年,經過不斷 的扶持,按照新的貧困標準,貧困發生率為37.6%。那么,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拐溝、偏遠村組的貧困問題,使拐溝、偏 遠群眾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雖,提高幸福指數,通 過調研,認為現實的選擇就是實施大規模、整建制的移民搬 遷,只有走出大山,才能徹底告別貧困。其理由是:第一、拐溝、偏遠村組自然條件差。地貌屬典型的黃土 高原區,立地條件差,地表植被脆弱、溝壑縱橫,水土流失 嚴重,陡峭的山坡、匱乏的水源、脆弱的生態,是制約群眾 生存和發展的一道道難關。干旱、沙塵、霜凍、冰雹、洪水、 蟲鼠等自然災害頻繁。第二、資源性缺水嚴重。柴關山村處于山嶺上,群眾吃 水非常困難,通過國家農村安全飲水工程、
4、母親水窖行動等 人飲解困工程,基本解決了人畜飲水問題,但和農業生產一 樣,也是“靠天吃水”,主要依靠集雨場窖,若遇干旱嚴重的 年份,群眾仍然到十多里的溝底,用毛驢馱水,來回需要 2 個多小時的時間,新莊洼、甘溝河2個行政村的7個村民小組,以前靠吃井水和小河水,以人擔、驢馱為主,近幾年, 通過打機井,建高位水塔,接通了自來水,條件有了改善, 但成本大、費用太高。第三、基礎設施依然落后。近年來,我鎮拐溝、偏遠村 組的交通條件有所改變,但是柴關山、新莊洼、甘溝河多數 鄉村道路仍為土路,部分自然村還未通路。耕地上很少有生 產道路,入種秋收都是人背驢駝。孩子要到XX鎮區小學上學,距家30多公里,特別是小
5、學一、二、三年級的學生, 由于年齡小,為了孩子上學,母親只能跟隨孩子來到鎮區租 賃房子居住,給孩子做飯、照顧上學,父親在家勞動,有的 家中勞動忙,只有爺爺奶奶到鎮區照看孩子上學,由于爺爺 奶奶對孩子有溺愛心理,對孩子的學習、成長非常不利,有 部分群眾為了生計、走出大山,十多年前舉家前往鎮區、志 丹等地,從事大棚產業開發、經商、打工等,家里的土窯洞 無人居住,年久失修,均已塌陷,成為危窯,無法居住,拐 溝、偏遠村組通訊條件也較差,不少村手機信號時有時無。第四、居住條件簡陋。柴關山群眾居住土窯洞的農戶占95%,新莊洼、甘溝河群眾住土窯洞的農戶占30% ,且有不少危房戶和無房戶。這里的土窯洞已住了幾
6、輩人,地質災害 隱患較大。第五、教育衛生發展嚴重滯后。村內沒有小學,村里孩 子上學只能去鎮上,距柴關山、花豹岔等村組30多公里。村內也沒有衛生室,村民們小病“靠扛”,大病進醫院。在倡 導教育醫療衛生事業服務均等化的今天,居住在這里的群眾 很難實現均等化,只有實施整體搬遷,集中安居才能夠為教 育衛生服務均等化奠定基礎。二、當前我鎮在移民搬遷方面所做的工作在移民搬遷方面,我們抓住省上提出的XX市率先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機遇,按照重點鎮建設聚集人口的要求,在 移民搬遷工作中認真執行省、市、縣有關政策,結合實際創 新工作,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1. 基本情況。2012年,在鎮區XX村征用土地50畝, 建
7、設移民安置房7棟六層240套房,按照移人不移地的原則, 重點搬遷XX、XX、XX村群眾、鎮區產業開發戶,目前,已落實搬遷群眾 213戶,787人,其中XX村106戶,402 人,XX村37戶,144人,XX村17戶,61人,其他拐溝 村53戶,180人,在搬遷群眾中從事大棚產業開發的62戶,經商的23戶,打工58戶,在原村務農 70戶。2. 資金籌措及安置措施。鎮政府及縣農綜辦多次組織人員,深入到XX、XX、XX及其他拐溝村組,對群眾的生產 生活現狀,存在困難、問題,今后發家致富的想法,是否愿 意搬遷等,進行走訪了解,座談討論等,結合省、市移民搬 遷有關政策,縣委、縣政府決定實施捆綁保障性住房
8、、扶貧 移民搬遷等資金,總計投資 4000余萬兀,集中建設移民搬 遷小區,一期240套移民搬遷房已建成,每套面積90平方米,均為成品房,水、電、路、天然氣配套到位,移民搬遷 戶按照樓層差價和地下室的區別,每套房交6萬元至9萬元即可入住。二期移民搬遷小區擬建設204套房,現正在建設之中。3. 配套產業建設。移民搬遷產業建設致關重要,縣農綜 辦捆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示范園建設資金、整村推進 資金等,實施XX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 建設100米V”型大 棚150棚,大棚土建、鋼架、立柱等每棚 13萬元,農民每 棚自籌費用3萬元,用于大棚膜、草簾、卷簾機、農機肥、 籽種、農藥、化肥等,并由縣農綜辦負
9、責配套建設工作房、 包山墻、綠化、道路碩化、生產用水管網、生產用電線路架 設,總計投資3000萬元。同時配套建設公辦幼兒園、凈化 水廠、垃圾填埋場、擴建 XX實驗小學,加強學校教育、醫 療衛生工作,在抓好群眾收入的同時, 做好孩子上學、飲水、 就醫、居住環境等工作,為群眾安心搬遷,舒心生活奠定基 礎。4. 搬遷后的變化。一是居住環境的變化。搬遷戶告別了 居住土窯洞,告別高山、高坡居住,告別艱苦的條件,告別 租房居住,住進移民小區,有了自己的房子,心里踏實,條 件改善,實現電氣化生活。二是生產方式的變化,促進群眾 收入的增加。原來在柴關山、新莊洼、甘溝河等村組廣種薄 收,靠天吃飯,只靠種地年收入
10、不足萬元,移民搬遷戶大多 從事大棚蔬菜種植、經商做生意、以跑運輸、磚瓦工、粉刷 工、修理工、裝卸、打工等為主,每戶年收入均在5萬元以上,多則在8萬元以上,通過走出去,開闊眼界,發展多種 經營,走上富裕道路,過上辛福生活。三是能享受均等等教 育醫療文化資源。搬遷后進入鎮區,孩子上學方便,父母在 身邊,便于管理、便于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進 入鎮區后,經常參與健身鍛煉,能享受廣場健身器材、文體 娛樂設施的樂趣。同時,能經常性的接受各種身體預防性疾 病的檢查,如婦科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做到提早預防,及 早治療,有利于群眾的身體健康, 享受公共醫療帶來的便利。三、要正視移民搬遷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1、實現大規模的移民搬遷,工程浩大,任務艱巨,必須正 視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群眾自籌資金難。按目前移民補助政策,群眾搬 遷除國家補助外,很大一部分要靠群眾自籌資金解決。拐溝 村群眾收入較低,部分處于貧困狀態,還有老、弱、病、殘 群體,群眾的支出主要是娶媳婦、 供孩子上學、給老人看病。 部分農戶因娶媳婦致貧,有部分農戶負高利貸債務,發動群眾自籌的資金是比較困難的。(二)群眾放棄土地難。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群眾有 故土難離的觀念,他們擔心人地分離后,現有的土地不便于 耕種和管理,搬離后沒有技術、手藝的人,單靠打工難以維 持生活。還有部分群眾擔心搬遷后,放棄原承包地,以后沒 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還可能
12、丟失未來資源開發的補償費。(三)搬遷方式選擇難。搬遷的先后、搬遷的遠近、整 村搬還是部分搬,作出選擇和決策都很難。長遠看,整體搬 遷、異地搬遷雖然成本高、難度大,但一勞永逸,能夠從根 本上解決拐溝村群眾的貧困問題,是治本之策。近期看,實 施部分搬遷,先易后難,多數群眾易接收,可操作性強,工 作任務輕、難度小,短時間能夠見到效果,引發矛盾也較少, 但搬遷不徹底,將來可能出現二次搬遷, 損失和浪費都很大。(四)搬遷后穩定增收難。搬遷后,能否超越原有生活 條件,實現富裕,這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政府最關注 的問題。由于搬遷涉及群眾多,搬遷戶情況不盡相同,配套 產業用地有限,移民安置可能會因搬遷戶沒
13、有穩定的收入來 源、生活環境不適應等原因,導致搬遷致貧、搬遷返貧和移 民回流的問題。四、我鎮移民搬遷的基本思路我鎮移民搬遷應堅持“八項原則”,注重“四個結合”,實行 “三個一批搬遷”,最終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目標。堅持“八項原則”是:1、堅持政府引導,群眾自愿。要制定、宣傳好移民搬 遷扶持政策,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不搞強制搬遷。2、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要進一步加強摸底調研, 做好搬遷規劃編制,加強上下、部門和行業規劃銜接,確保 規劃的科學性、嚴肅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3、堅持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積極做好集中安置、就 近移民、異地搬遷等各種移民方式的試點工作,發揮以點帶 面和典型示范作用,為全面
14、推行創造經驗。4、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通過村情調查、農戶座 談、村民大會等形式,廣泛采納群眾意見,并根據貧困村地 域特點、經濟發展差異等因素,分別制定實施方案,做到一 村一策,有的放矢。5、堅持整合資源,聯合共建。大力整合各類資金,配 套建設水、電、路等基礎實施,加強移民搬遷工程的分工協 作,廣泛發動群眾投工投勞。6、堅持依法移民,依法管理。建立移民政策法規體系, 指導、規范移民工作,健全規劃設計、資金財務等方面的政 策性文件和管理規章,加強移民法律服務和政策法規咨詢服 務。7、堅持政策傾斜,區別扶持。細分移民的范圍和對象, 既區分一般性扶貧和移民扶貧,乂要細分移民內部人群,依 據不同人群
15、、收入層次、基本情況等,區別制定移民扶持政 策。8、堅持綜合決策,統籌發展。要建立重大事項集體決 策、社情民意反映、專家咨詢、公示聽證、跟蹤反饋、責任 追究等制度。統籌各方面因素,加強移民工程決策科學化、 民主化,避免決策失誤。注重“四個結合”是:一是將移民搬遷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相結合。移民搬遷 是根本改變農民生產生方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要引導 搬遷農民摒棄原始、粗放、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和小農經濟 意識,打破城鄉二元結構,逐步走上發展特色產業、種養專 業合作、適度規模經營的現代農業致富之路。二是將移民搬遷與統籌城鄉發展相結合。將移民搬遷工 程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加強工業反哺農業
16、, 城市支持農村,有力推動群眾走出大山,脫貧致富,推進城 鄉一體化進程。三是將移民搬遷與鄉鎮機構改革相結合。新一輪的鄉鎮 機構改革,主要方向就是撤鄉并鎮,撤村并村,在實施搬遷 過程中積極與新的中心鎮、中心村組結合,做好遷入地的選 擇和行政區劃對接。四是將移民搬遷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移民搬 遷是建設新農村的助推器。在規劃建設移民新村同步考慮新 農村建設,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整合資源,用于安 置點建設,發揮政策疊加效應,把移民點建成新農村建設示 范村。“三個一批搬遷”是:一是城鎮安置一批。引導有一技之長的年輕人,積極響 應省政府“農民工進城”號召,縣鄉政府創造條件,建設廉租 房,在
17、縣城或集鎮集中安置一批。二是跨區域移民一批。引導常年外出打工群眾跨縣區、 跨省、跨市安置一批。三是就近搬遷一批。引導自籌能力差、年齡偏大的群眾 就近、就村安置一批。五、對策和建議(一)建立有力的組織保障。縣上要建立強有力的實體 領導班子,下設常設機構,出臺組織保障政策,按照“碩抽人、 抽碩人”的原則,抽調群眾感情深、事業心強、責任心強、吃 苦耐勞的同志專門從事該項工作。(二)形成強大的輿論引導。加大宣傳力度,采取不同 側重、不同形式的宣傳方式,形成全社會認可、支持移民搬 遷的強大輿論氛圍和全民關注、參與的良好局面。(三)多渠道籌措移民資金。 按照“政府統籌、渠道不亂、 用途不變、統一規劃、項目捆綁、各記其功”的原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電子銘牌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4年花藝師考試中的職業素養與知識結構的緊密聯系研究試題及答案
- 高效備考農藝師考試的資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業職業經理人重要考察內容試題及答案
- 激發創造力2024年園藝師考試的心得體會試題及答案
- 全國高校輔導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藝師考試業務能力試題及答案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能力提升
- 園藝師氣候變化應對試題及答案
- 2024園藝師考試生態修復理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湖南省各市州湘能農電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蕭山城區八校期中考試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英語試題(含答案)
- 手術工作流程課件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嚴重缺陷清單(試行)
- 2025年遼寧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
- 2023-2024學年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綜合練習題
- 慢性腎病5期護理查房
- 常務副總經理職責
- 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真題含解析
- 后勤崗位招聘面試題及回答建議
- 完整初一歷史上學期記憶時間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