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相關問題探討安標國家中心安標國家中心楊大明楊大明 博士博士/研究員研究員Tel: 84264266-803Web: Email: Add. 北京市和平里青年溝路5號,1000132012.12.11 山東 泰安主要內容1 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目的與意義2 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的重點問題3 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4 結語主要內容1 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目的與意義2 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的重點問題3 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4 結語l 事故的慘痛教訓,安全生產的客觀需求加拿大 1928年Hollinger礦火災(39人死亡)后出現 避險設施,壓縮空氣通
2、過面罩提供O2南 非 1986年Kinross金礦礦難( 177人死亡)后, 井工礦山開始建設井下避險設施美 國 2006.1. 2西弗薩戈煤礦礦難(12死1重傷) 2006.5.20達比公司1號礦礦難( 5死1傷)后 開始重視和推廣井下緊急避險設施中 國 災害事故造成的人員死亡中,瓦斯煤塵爆炸 的70以上,火災、水災的90以上是在 應急避險過程中遇難2005,坎博爾達Leviathan金礦,因遙控裝運機火災,9人被困,躲避至避險設施中,成功獲救2006,一千米深井礦難,2名礦工被困13d后獲救原因是在避險設施中找到了維持生命的必需品2007.10,巴瑞克Kanowna Belle金礦發生車輛
3、火災,54人被困,躲入避險設施后全部成功獲救2009.06,必和必拓公司在澳西部的帕賽佛倫斯鎳礦發生冒頂,1人被困,躲入救生艙16h后獲救 l 國內外成功經驗的分析總結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1990.10.06,北馬尼托巴湖Rutta礦,井下皮帶走廊著火,火區有38名工人。 由于井下設置了避難硐室,救護隊在4.5h內把遇險人員全部救出1990,Ontario銅礦,機車著火,當班工人及時進入井下避難硐室,后被救護隊員安全救出2006.01.29,薩斯喀徹溫省一座鹽礦發生火災,72名礦工被困,礦工成功躲進避難所內,26h后全部獲救 l 國內外成功經驗的分析總結 加拿大加拿大2003,一座金礦發生停電事
4、故,井下3400多人中僅死亡9人,有280人是救護隊從井下各個避難硐室內救出2004,一座金礦發生火災事故,2600人返回地面后發現52人失蹤,2d后在井下避難硐室內找到,全部安然無恙2007.10.04,埃蘭茲蘭金礦因斷裂墜落的鋼管砸壞提升系統的電力供應,3200余名礦工被困井下2200m深處,經30多小時救援,全部安全脫險 l 國內外成功經驗的分析總結 南非南非智利時間13日晚21時55分,圣何塞銅礦最后一名受困礦工路易斯烏爾蘇亞安全升井,該銅礦33名礦工被困井下69d后全部獲救最后一名被困礦工路易斯烏爾蘇亞成功升井后同智利總統皮涅拉一同慶祝礦工Jimmy Sanchez從“膠囊”救生艙中
5、出來l 國內外成功經驗的分析總結 智利智利 1980s 江西豐城建新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 36人利用壓風自救裝置,成功獲救 2007 遼寧撫順老虎臺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 故,16人利用壓風自救裝置,成功獲救 2008.08.01,河南平禹煤電發生突出,2名礦工 及時躲進20m外避難硐室,成功獲救l 國內外成功經驗的分析總結 中國中國2007.07.29,河南陜縣支建煤礦水災,69人被困,暢通的井下電話成為希望熱線,壓風管道成為 生 命 線 , 經 過75h多的緊急營救,全部安全脫險2010.03.28,山西王家嶺水災,115名礦工被困近9d后獲救l國外成功做法的借鑒,與國際接軌美 國 20
6、06礦工法 2008.12 MSHA救生艙最終規定南 非 礦產法、礦山安全健康法 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強制性執行準則 澳大利亞 主要產煤省安全要求加 拿 大 采礦安全規程、部分省安全標準 印度、英國、德國、法國等 早期用于金屬礦山,煤礦應用很少,認為煤礦在災變時期容易發生火災或爆炸,人員應盡可能撤離。目前越來越多國家規定煤礦井下必須設立緊急避險設施l 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要求1980 煤礦安全規程王省身主編,礦井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中國礦業學院出版社,1986,P2051995 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2008 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2010 國務院23號文件、總局146、152號文件2011 國
7、務院40號文件、總局 15、 33號文件2012 總局【2012】 15號文件 總局【2012】129號文件開展煤礦井下 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專項檢查的通知l 以人為本,完善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煤礦安全生產保障體系保障遇險人員生命安全減輕影響控制范圍預防為主超前防范防災避災減災災害預測、監測、預警防范、控制安全逃生緊急避險自救互救搶險救災應急救援目標功效重點內容安全生產立足事故防范;突發緊急情況下保證人員安全逃生;安全生產立足事故防范;突發緊急情況下保證人員安全逃生;在逃在逃生路徑被阻和逃生不能的情況下生路徑被阻和逃生不能的情況下保證人員安全避險;加強應急救援保證人員安全避險;加強應急救援主要內容
8、1 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目的與意義2 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的重點問題3 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4 結語 先逃生、后避險 2.2 功能定位l緊急避險系統:為遇險人員安全逃生、緊急避險 提供支持和保障l緊急避險設施:井下突發緊急情況時,在逃生路徑被阻和逃生不能的情況下,為無法及時撤離的遇險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密閉空間,對外能夠抵御高溫煙氣,隔絕有毒有害氣體;對內能夠供給氧氣、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氣體,創造生存基本條件;并為應急救援創造條件、贏得時間2.1 基本理念MSHA認為,緊急避險設施是突發緊急情況下井下人員無法逃脫時的最后保護方式,為被困礦工提供維持生命環境,使其與救援人員聯絡獲得逃生方式,或等待救護隊
9、到達,促進獲救的成功率 l 科學合理 在系統的安全風險分析、科學的設計計算、綜合比對和試驗驗證的基礎上進行 l 因地制宜、簡單實用 盡可能利用已有設施進行建設;力求簡單實用,避免系統的復雜性增加失效點和失效概率;避免功能多樣化、裝修高檔化帶來新的不安全因素,以滿足緊急避險基本安全需求為目的l 安全可靠 生命工程,應以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為首選2.2 基本原則國外礦山中國煤礦在煤礦井下突發緊急情況下,為遇險人員緊急避險提供生命保障的設施、設備、措施組成的有機整體管理體系與制度緊急避險系統避災路線應急逃生系統與裝備避險設施應急預案2.3 基本內容l具備資質的單位進行整體設計;安全專篇中包含相關內容l系
10、統分析礦井內外部環境條件和安全風險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進行,并經充分的技術論證l主要內容緊急避險系統布局緊急避險系統布局應急逃生系統應急逃生系統緊急避險設施類型、位置、功能實現措施緊急避險設施類型、位置、功能實現措施避災路線、應急預案的調整完善避災路線、應急預案的調整完善人員培訓與應急演練人員培訓與應急演練管理體系、規章制度管理體系、規章制度2.4 系統設計l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應設置井下緊急避險設施 采區:應建設采區避難硐室采掘面:距離工作面500m范圍內應設置 l其他礦井在自救器額定防護時間內靠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的應設置井下緊急避險設施 采掘面:距離采掘工作面1000m范圍內應設置l其他地點?
11、2.5 系統布局l建設有采區永久避難硐室時,采掘工作面臨時避難硐室可以按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總局令第19號)第102條和2012年15號文的要求建設 l總局原則同意福建局“為入井人員提供自救器(防護時間不低于45min)、合理設置避災路線、建設井下臨時避難硐室和科學制定應急預案”的布局方案 l平硐或斜井開拓,且瓦斯、自然發火等災害不嚴重的礦井,遇險人員在自救器額定防護時間內靠步行不能夠安全撤至地面的,可建設自救器接力站,提高依靠自救器逃生的續航能力(其井底車場及其附近是否必設緊急避險設施?)2.5 系統布局1738.51.65,直立13421.271.65,低頭走1006.51.021.27
12、,鴨步走6711.02,爬行自救器存放柜布置地點間最大距離,m巷道平均高度,mMSHA自救器存放柜布置地點間最大距離參考值 l自救器 +( 接力站 + )避災路線 + 應急預案l永久避難硐室 + 自救器 + 避災路線 + 應急預案l臨時避難硐室 + 自救器 + 避災路線 + 應急預案l永久避難硐室 + 臨時避難硐室 +自救器 + 避災路線 + 應急預案l永久避難硐室 + 可移動式救生艙 +自救器 + 避災路線 + 應急預案l可移動式救生艙 + 自救器 + 避災路線 + 應急預案l專用管線 +( 避險設施 + )自救器 + 避災路線2.5 系統布局專用管線 + 避險設施 + 自救器 + 避災路線
13、專用管線與避難硐室結合專用管線與躲避硐結合專用管線與救生艙結合l 自救器 隨身攜帶、固定放置、中繼站存放,潛水呼吸器2.6 應急逃生系統l 應急通訊、應急廣播l 應急指示 逃生路線聲、光、路標指示,應急自動生成l 生命繩 物理引導及指示l 中繼站(過渡站) 硐室、移動式艙狀結構自救器 中裝有儲物架,可容納 50個備用自救器(包) 有一個進口門和一個出口門,以供礦工通過 每個門上裝有厚重塑料門簾,減少污染物進入主艙逃生中繼站(過渡站) 350bar儲氣瓶 5接口充氣面板 60min空氣呼吸器 充氣時間4575s空氣呼吸器逃生快速加氣站生命繩上串接的各種標記物 避難硐室鉆孔通風自備氧可移動式救生艙
14、硬體式軟體式分節組裝式一體式為硐室開鑿直通地表或兩為硐室開鑿直通地表或兩個水平以上的大直徑鉆孔個水平以上的大直徑鉆孔自備供氧設施自備供氧設施軟體式組合式緊急避險設施提供緊急避險空間,提供緊急避險空間,并可通過牽引、吊裝并可通過牽引、吊裝等方式實現移動,以等方式實現移動,以適應采掘工作要求適應采掘工作要求永久硐室臨時硐室自備供氧設施自備供氧設施管路供氧為硐室布置有效為硐室布置有效保護的供風管路保護的供風管路2.7 避險設施類型l根據自身條件自主選擇,以滿足緊急情況下礦工應急避險需要為原則l選擇時應考慮的因素:所服務區域的特征,巷道布置、巷道特征,可能發生的災害類型及特點,人員分布,其他制約因素l
15、優先建設避難硐室:安全性,經濟性,可維護性l充分利用已有硐室、兩條巷道間的聯絡巷等建立永久或臨時避難硐室2.7 避險設施類型l由礦井根據自身的特點自主選擇l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煤礦以避難硐室為主l美國煤礦目前以軟體救生艙為主,考慮了自身的特點(短壁開采比重大,開采深度淺,井巷斷面大,災害危險程度相對較低,不考慮二次爆炸等),有些理念和規定也在不得更新l國內外煤礦災害事故應急救援歷史中,避難硐室發揮的作用更為突出2.7 避險設施類型 - 國外情況l在正常避災路線上,遇險人員、救護隊員均易到達l遇險人員進入避險設施所需時間應在自救器的維持時間內,并有富余l遠離潛在巖崩、淹井、火災、爆炸等危險的區
16、域,如變電站、火藥庫、燃料存貯設施或停車場等l巖體安全,支護良好,附近無雜物堆積l保證備用狀態下的通風、安全l考慮人員避險過程中的心理安全2.8 避險設施位置l 基本結構 air lock2.9 避險設施結構與功能強度0.3MPa,氣密性100Pa 寬度: 2.0m凈高: 2.00m(永久) 1.85m(臨時)有效面積: 1.0m2/人 (永久) 0.9m2 /人 (臨時)額定人數:20100人(永久) 10 40人 (臨時)生存室過渡室凈面積: 3.0m2 (永久) 2.0m2 (臨時)內設壓縮空氣幕和壓氣噴淋裝置 防護密閉門密閉門 避難硐室避難硐室凈容積 1.2m3 內設壓縮空氣幕和壓氣噴
17、淋裝置 凈容積 0.8m3 /人2個單向排氣閥、氣密、正壓生存艙過渡艙設備艙腔體強度 0.3MPa 應急逃生口 觀察窗 救生艙救生艙強度0.3MPa,氣密性350Pa/h,正壓維持能力100500Pa l 基本功能要求 安全防護、氧氣供給、有害氣體去除、環境監測、通訊、照明、人員生存保障、輔助 l實現這些功能有不同的技術手段,應根據需要與可能,在充分的分析、計算與試驗的基礎上確定通風是有害氣體去除、溫濕度調節的有效措施在一些礦井條件下可以利用圍巖降溫l根據具體條件和需要,進行方案比較和具體設計 由具備井巷工程設計資質的機構進行l技術指標額定容量:額定容量:20100人人額定防護時間:額定防護時
18、間:不低于不低于96h,考慮,考慮1.2的備用系數的備用系數強度:強度:抗爆炸沖擊能力不低于抗爆炸沖擊能力不低于0.3MPa氣密性:氣密性:正壓維持能力正壓維持能力應對的主要災害類型應對的主要災害類型使用年限:使用年限:不低于不低于5a2.10 永久避難硐室可以采用的結構形式l結構避難硐室避難硐室避難硐室避難硐室避難硐室具備應急逃生出口或采用兩個安全出入口方式采區避難硐室應按永久避難硐室的標準建設有多個出口時,每個出口均應采用過渡室結構條件許可情況下,兩道門應錯開布置容量較大、需配備較多氣瓶時,宜開掘單獨小硐室存放;機電設備較多時不宜直接布置在生存室采用液態CO2降溫時,CO2氣瓶應與生存室隔
19、離備用狀態下應處于常閉狀態,應考慮日常通風設計額定容量較大時,應盡量加大過渡室面積l結構礦井壓風系統必須接入避難硐室鉆孔供氧方式 布置地面或井下大直徑鉆孔,通過該鉆孔供給空氣,并借助該鉆孔實現通風、供電、通信等。鉆孔供氧應在地面或至少在該硐室所在水平以上2個水平的進風巷道上開孔 專用管路供氧方式 從地面通過井巷或鉆孔布設有效保護的專用管路至避難硐室,為其供給空氣,并實現通風、供電、通信等功能 自備氧供氧 儲存足夠氧氣(空氣)或設置自生氧裝置(壓縮氧或化學氧)l供氧3O2 +2NaClThermal Decomposition :2NaClO3陶瓷金屬整體催化劑 氫氧化鈣、氫氧化鉀、氫氧化鋰 集
20、中處置集中處置 電動風扇電動風扇集中處置集中處置 氣動風扇氣動風扇分散處置分散處置 簾簾l有害氣體去除通風集中處理:電動風扇+蓄電池(+手搖發電) 氣動風扇+高壓空氣(+人力)分散處理:藥簾3.蓄冰制冷(壓縮機蓄冰+蓄電池+電動風機)降溫2.電制冷(壓縮機制冷+蓄電池)以隔熱設計為基礎,與熱負荷計算相匹配,對制冷系統進行綜合設計5.制冷劑(CO2/其他制冷劑+氣動風機)4.蓄冰制冷(壓縮機蓄冰+壓縮空氣+氣電動風機)6.相變材料降溫1.通風降溫、圍巖吸熱降溫制冷系統設計熱濕負荷計算保溫隔熱設計7.渦流管制冷 (采區布置有永久避難硐室時)l 符合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第102條的要求 l 硐室隔離
21、門應當滿足氣密性要求l 門墻設單向排氣管l 硐室內應當存放足量食品、急救用品及防護時間不小于45的隔離式自救器l 接入礦井壓風系統,安設壓風自救裝置l 配置環境檢(監)測儀器儀表,能夠對O2、CH4、CO2、CO等進行檢測或監測 2.11 臨時避難硐室設計松藻打通一礦東區西翼避難硐室位置圖 斷面圖 150磚砌長凳高度400mm說明:1.設計依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第106條,按每個采區30人同時避難設計,人均使用面積不小于0.5m2。2、通風方式:全負壓通風。3.施工斷面:BYG-3030.4.支護方式:噴漿支護,噴漿厚度為100mm。5.硐室底板高于硐室外巷道底板200mm。6.圖中單位尺
22、寸:mm。擋風墻隔離門200060012001500120瓶礦泉水14符合MT/T 289 的有關規定。1部礦用電話132000mMHYBV(2*2/1.0)監測信號線121臺KJ90-F16監測傳感器分站11隔離門有觀察窗2道高寬=1.80.8(m)隔離門1010個KL2M(A)礦燈9輸出壓力調整范圍: 0.09Mpa,單個裝置耗氣量 150200L/min10組ZY-J(A)(每組4個面罩)壓風自救器8額定保護時間 45分鐘36臺ZY45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7臺人員管理系統讀卡器1個KJ251-F8作業人員管理系統終端6測量范圍05%2個GRG5H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5測量范圍0502個GW5
23、0(A)溫度傳感器4測量范圍0500PPm2個GTH500(B)一氧化碳傳感器3測量范圍025%2個GHY25氧氣傳感器2測量范圍:0100%2個GJG100H(A)紅外甲烷傳感器1主要技術參數數量單位型號產品名稱序 號固定避難硐室救生裝備表14008002001000800800120040010030085070085030010001200170019007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0085030030085030010060048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000(煤層巷道)斷面圖150壓風
24、自救器(煤層巷道)斷面圖150150電纜孔風門底坎高度150mm管子孔300300500500調節風窗東區西翼避難硐室施工設計平 斷 面 圖磚墻靠背高度1mC20砼C20砼N原回風聯絡巷避難硐室北18號平石門北18號瓦斯巷-82436東區2號軌道下山-20-23北西底大巷板過渡室松藻 松藻打通一礦東區西翼避難硐室布置圖斷面圖 150磚砌長凳高度400mm說明:1.設計依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第106條,按每個采區30人同時避難設計,人均使用面積不小于0.5m2。2、通風方式:全負壓通風。3.施工斷面:BYG-3030.4.支護方式:噴漿支護,噴漿厚度為100mm。5.硐室底板高于硐室外巷道底
25、板200mm。6.圖中單位尺寸:mm。擋風墻隔離門200060012001500120瓶礦泉水14符合MT/T 289 的有關規定。1部礦用電話132000mMHYBV(2*2/1.0)監測信號線121臺KJ90-F16監測傳感器分站11隔離門有觀察窗2道高寬=1.80.8(m)隔離門1010個KL2M(A)礦燈9輸出壓力調整范圍: 0.09Mpa,單個裝置耗氣量 150200L/min10組ZY-J(A)(每組4個面罩)壓風自救器8額定保護時間 45分鐘36臺ZY45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7臺人員管理系統讀卡器1個KJ251-F8作業人員管理系統終端6測量范圍05%2個GRG5H紅外二氧化碳傳感
26、器5測量范圍0502個GW50(A)溫度傳感器4測量范圍0500PPm2個GTH500(B)一氧化碳傳感器3測量范圍025%2個GHY25氧氣傳感器2測量范圍:0100%2個GJG100H(A)紅外甲烷傳感器1主要技術參數數量單位型號產品名稱序 號固定避難硐室救生裝備表14008002001000800800120040010030085070085030010001200170019007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0085030030085030010060048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000
27、(煤層巷道)斷面圖150壓風自救器(煤層巷道)斷面圖150150電纜孔風門底坎高度150mm管子孔300300500500調節風窗東區西翼避難硐室施工設計平 斷 面 圖磚墻靠背高度1mC20砼C20砼N原回風聯絡巷避難硐室北18號平石門北18號瓦斯巷-82436東區2號軌道下山-20-23北西底大巷板過渡室斷面圖 150磚砌長凳高度400mm說明:1.設計依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第106條,按每個采區30人同時避難設計,人均使用面積不小于0.5m2。2、通風方式:全負壓通風。3.施工斷面:BYG-3030.4.支護方式:噴漿支護,噴漿厚度為100mm。5.硐室底板高于硐室外巷道底板200mm
28、。6.圖中單位尺寸:mm。擋風墻隔離門200060012001500120瓶礦泉水14符合MT/T 289 的有關規定。1部礦用電話132000mMHYBV(2*2/1.0)監測信號線121臺KJ90-F16監測傳感器分站11隔離門有觀察窗2道高寬=1.80.8(m)隔離門1010個KL2M(A)礦燈9輸出壓力調整范圍: 0.09Mpa,單個裝置耗氣量 150200L/min10組ZY-J(A)(每組4個面罩)壓風自救器8額定保護時間 45分鐘36臺ZY45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7臺人員管理系統讀卡器1個KJ251-F8作業人員管理系統終端6測量范圍05%2個GRG5H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5測量范圍
29、0502個GW50(A)溫度傳感器4測量范圍0500PPm2個GTH500(B)一氧化碳傳感器3測量范圍025%2個GHY25氧氣傳感器2測量范圍: 0100%2個GJG100H(A)紅外甲烷傳感器1主要技術參數數量單位型號產品名稱序 號固定避難硐室救生裝備表14008002001000800800120040010030085070085030010001200170019007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0085030030085030010060048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000(煤層巷道
30、)斷面圖150壓風自救器(煤層巷道)斷面圖150150電纜孔風門底坎高度150mm管子孔300300500500調節風窗東區西翼避難硐室施工設計平 斷 面 圖磚墻靠背高度1mC20砼C20砼N原回風聯絡巷避難硐室北18號平石門北18號瓦斯巷-82436東區2號軌道下山-20-23北西底大巷板過渡室斷面圖 150磚砌長凳高度400mm說明:1.設計依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第106條,按每個采區30人同時避難設計,人均使用面積不小于0.5m2。2、通風方式:全負壓通風。3.施工斷面:BYG-3030.4.支護方式:噴漿支護,噴漿厚度為100mm。5.硐室底板高于硐室外巷道底板200mm。6.圖中
31、單位尺寸:mm。擋風墻隔離門200060012001500120瓶礦泉水14符合MT/T 289 的有關規定。1部礦用電話132000mMHYBV(2*2/1.0)監測信號線121臺KJ90-F16監測傳感器分站11隔離門有觀察窗2道高寬=1.80.8(m)隔離門1010個KL2M(A)礦燈9輸出壓力調整范圍: 0.09Mpa,單個裝置耗氣量 150200L/min10組ZY-J(A)(每組4個面罩)壓風自救器8額定保護時間 45分鐘36臺ZY45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7臺人員管理系統讀卡器1個KJ251-F8作業人員管理系統終端6測量范圍05%2個GRG5H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5測量范圍0502個
32、GW50(A)溫度傳感器4測量范圍0500PPm2個GTH500(B)一氧化碳傳感器3測量范圍025%2個GHY25氧氣傳感器2測量范圍:0100%2個GJG100H(A)紅外甲烷傳感器1主要技術參數數量單位型號產品名稱序 號固定避難硐室救生裝備表14008002001000800800120040010030085070085030010001200170019007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0085030030085030010060048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000(煤層巷道)斷面圖15
33、0壓風自救器(煤層巷道)斷面圖150150電纜孔風門底坎高度150mm管子孔300300500500調節風窗東區西翼避難硐室施工設計平 斷 面 圖磚墻靠背高度1mC20砼C20砼N原回風聯絡巷避難硐室北18號平石門北18號瓦斯巷-82436東區2號軌道下山-20-23北西底大巷板過渡室松藻打通一礦東區西翼避難硐室裝備配置表斷面圖 150磚砌長凳高度400mm說明:1.設計依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第106條,按每個采區30人同時避難設計,人均使用面積不小于0.5m2。2、通風方式:全負壓通風。3.施工斷面:BYG-3030.4.支護方式:噴漿支護,噴漿厚度為100mm。5.硐室底板高于硐室外巷
34、道底板200mm。6.圖中單位尺寸:mm。擋風墻隔離門200060012001500120瓶礦泉水14符合MT/T 289 的有關規定。1部礦用電話132000mMHYBV(2*2/1.0)監測信號線121臺KJ90-F16監測傳感器分站11隔離門有觀察窗2道高寬=1.80.8(m)隔離門1010個KL2M(A)礦燈9輸出壓力調整范圍: 0.09Mpa,單個裝置耗氣量 150200L/min10組ZY-J(A)(每組4個面罩)壓風自救器8額定保護時間 45分鐘36臺ZY45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7臺人員管理系統讀卡器1個KJ251-F8作業人員管理系統終端6測量范圍05%2個GRG5H紅外二氧化碳
35、傳感器5測量范圍0502個GW50(A)溫度傳感器4測量范圍0500PPm2個GTH500(B)一氧化碳傳感器3測量范圍025%2個GHY25氧氣傳感器2測量范圍: 0100%2個GJG100H(A)紅外甲烷傳感器1主要技術參數數量單位型號產品名稱序 號固定避難硐室救生裝備表14008002001000800800120040010030085070085030010001200170019007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008503003008503001006004800310010015001500320030003000(煤層巷道)斷面圖150壓風自救器(煤層巷道)斷面圖150150電纜孔風門底坎高度150mm管子孔300300500500調節風窗東區西翼避難硐室施工設計平 斷 面 圖磚墻靠背高度1mC20砼C20砼N原回風聯絡巷避難硐室北18號平石門北18號瓦斯巷-82436東區2號軌道下山-20-23北西底大巷板過渡室l 救生艙的類型 材質:硬體 、 軟體 結構:一體式 、組裝式(內法蘭、外法蘭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激光跟蹤儀與D掃描技術考核試卷
- 疊拼別墅裝飾施工方案
- 比較分析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省安全員A證】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石油開采業的能源轉型與碳排放削減考核試卷
- 反不正當競爭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考試重要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屋面鋼模板施工方案
- 2025年關于證券從業資格證的深度探索試題及答案
- 珠寶首飾行業綠色發展策略考核試卷
- 產科診療指南及技術操作規范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三位數加減三位數計算同步練習口算題帶答案
- 發展漢語初級口語I-第11課課件
- 免疫規劃工作經驗
-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中綜合調研數學試卷(蘇教版)
- 第一單元字詞過關專題卷-2022-2023學年語文五年級下冊(部編版)
- 2024年無人駕駛行業培訓資料 - 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應用與法規管理
- 整本書《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閱讀教學設計
-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農村革命與現實生活的沖突
- 電容損耗計算公式(一)
- 商標分類(1-45類小類明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