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監測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監測2運營線路監測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期監測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期監測1 1 1 1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專項監測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專項監測2 2軌道交通運營線監測手段及案例軌道交通運營線監測手段及案例3 3主要介紹內容第1頁/共78頁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期監測1第2頁/共78頁4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測技術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測技術規范第條規定:第條規定: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及運營期間,應對其線路中的隧道、高架橋梁、路基和軌道結構及重要的附屬結構等進行豎向位移監測,必要時還應對隧道結構進行凈空收斂監測。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測技術規范城市軌
2、道交通工程監測技術規范要求對運營線進行要求對運營線進行長期長期監監測測1規范對監測對象及項目的要求第3頁/共78頁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測技術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測技術規范第條規定:第條規定:隧道、路基的豎向位移監測點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 在直線地段宜每100 m布設1個監測點;2 在曲線地段宜每50 m布設1個監測點,在直緩、緩圓、曲線中點、圓緩、緩直等部位應有監測點控制;3 道岔區宜在道岔理論中心、道岔前端、道岔后端、轍叉理論中心等結構部位各布設1個監測點,道岔前后的線路應適當加密監測點;2規范對監測點布設的要求第4頁/共78頁4 線路結構的沉降縫和變形縫,車站與區間銜接處,區間與聯絡通
3、道銜接處,附屬結構與線路結構銜接處應有監測點或監測斷面控制;5 隧道、高架橋梁與路基之間的過渡段應有監測點或監測斷面控制;6 地基或圍巖采用加固措施的軌道交通線路結構或附屬結構部位應布設監測點或監測斷面;7 線路結構存在病害或處在軟土地基等區段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布設監測點。2規范對監測點布設的要求第5頁/共78頁目前蘇州、杭州及上海不同城市運營線路監測的具體要求:目前蘇州、杭州及上海不同城市運營線路監測的具體要求:序號城市監測項目監測點布設要求監測頻率1蘇州1、結構沉降2、隧道收斂1、地下車站:每個車站布3個監測斷面,每斷面左、右線各布設1個沉降監測點。2、區間隧道:每20米一個監測點。3、隧
4、道收斂:每120米布設一個斷面。4、單體建筑物:沿外墻周邊每隔30米設置一個沉降觀測點。第一年每季度一次,之后每半年一次。2杭州1、結構沉降2、隧道收斂3、重大管線沉降4、重要構筑物沉降1、地下車站:標準長度車站,在站臺層縱向的1/4、1/2和3/4處各布設1個監測斷面;車站長度大于200m時,按50m間距設監測斷面。2、盾構隧道:按6m間距(每5環管片)布設沉降監測點。3、隧道收斂:按48m間距布設4、重大管線、重要建構筑物的沉降監測布設運營前半年每季度一次,之后每半年一次。3上海1、整體道床沉降2、隧道收斂1、道床沉降:整體道床伸縮縫兩側各布設一個監測點,每塊整體道床中間按5m左右的間距布
5、點。2、隧道收斂:按5m間距布設第一年每季度一次,之后每半年一次?,F狀不同城市運營線路監測項目、測點布設、監測頻率有所區別現狀不同城市運營線路監測項目、測點布設、監測頻率有所區別第6頁/共78頁 3.1 3.1 高程控制網技術要求高程控制網技術要求 (1 1) 高程控制網布設原則高程控制網布設原則1、長期沉降監測的高程控制網應與所在城市高程系統一致;2、高程控制網應沿線路獨立布設成附合線路、閉合線路或者結點網;3、高程控制網的基準點一般要選用3個以上城市二等基本高程點作為起算點,并均勻分布;4、長期沉降監測控制網基準點應沿線路每隔23km布設一個深埋水準點,與城市二等水準點組成長期沉降監測高程
6、基準網;深樁基準點的樁底應進入持力層或穩定土層,確保樁端在變形影響深度以下;5、長期變形監測高程控制基準網應定期進行復測,復測頻率為一年一次;6、高程控制網的主要技術要求詳見下表。3基準點及監測點的布置方法第7頁/共78頁高程監測水準測量等級每千米高差中數中誤差(mm)水準儀等級水準尺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mm)偶然中誤差M全中誤差Mw高程基準控制網國家一等0.451.0DS1銦瓦尺或條碼尺 沉降監測水準網國家二等12.0DS1銦瓦尺或條碼尺 L8 . 1L4高程控制網的主要技術要求注:1、L為往返測段、附合或環線的路線長(以km計); 2、采用數字水準儀測量的技術要求與同等級的光學水準
7、儀測量技術要求相同。3基準點及監測點的布置方法第8頁/共78頁(2 2)深樁水準點的埋設方式)深樁水準點的埋設方式深樁水準基準點標石埋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基準點宜采用鉆機鉆孔的方式埋設,基準點底部埋設深度應至相對穩定的土層,鉆孔底封堵厚度宜為360mm,基點底靴厚度宜為1,000mm。 2 基準點分為內管和外管,外管直徑宜為75mm,內管直徑宜為30mm,基準點頂部距離井蓋頂宜為300mm,井底墊圈面距基準點頂部高度宜為700mm; 3 保護井壁宜采用磚砌,井壁厚度宜為240mm,井底墊圈寬度宜為370mm,井深宜為1,000mm;井蓋宜采用鋼質材料,井蓋直徑宜為800mm;井口標高宜與地
8、面標高相同。12345671233764583基準點及監測點的布置方法第9頁/共78頁3.2 3.2 變形監測點的布設變形監測點的布設(1 1) 變形監測點的布設原則變形監測點的布設原則 1 應根據結構特點、施工工法、工程地質條件及環境條件等進行布點。 2 監測點應穩固、明顯、結構合理,且不影響軌道交通的正常運營,正常維修不影響監測點位置變化。 3 監測點應避開障礙物,且便于觀測和長期保存。 4 車站內左右線的沉降監測點應設置在同一橫斷面上,以便判斷車站結構橫向沉降差異和傾斜程度。 3基準點及監測點的布置方法第10頁/共78頁(2 2)地下車站主體結構沉降監測點布設)地下車站主體結構沉降監測點
9、布設標準長度車站(160200m):在地下車站站臺層縱向的1/4、1/2和3/4處各布設1個監測橫斷面,每個斷面的左、右線上各布設一個監測點,點位布設在道床軌道中間。車站長度大于200m時,按50m間距增設沉降監測點標準長度車站結構沉降監測點布置示意圖標準長度車站結構沉降監測點布置示意圖3基準點及監測點的布置方法第11頁/共78頁 對于采取高等減震措施、特殊減震措施(鋼彈簧浮置板)的結構區段來說,由于特殊減震措施自身會有一定的變形發生,在道床上布設監測點的同時,應在同一橫斷面的結構上布設監測點。特殊減震地段地下結構沉降監測點布置示意圖特殊減震地段地下結構沉降監測點布置示意圖3基準點及監測點的布
10、置方法第12頁/共78頁(3)盾構隧道豎向沉降變形監測點對于鋪設一般道床的地段而言,沉降監測點應布設在整體道床上,并位于線路中心線上的兩根軌枕中間。盾構隧道沉降監測點布設示意圖盾構隧道沉降監測點布設示意圖監測點埋設應注意:監測點埋設應注意:避開道床伸縮縫、隧道結構變形縫;避開道床伸縮縫、隧道結構變形縫;監測標志避開道床上層鋼筋;監測標志避開道床上層鋼筋;避開管片接縫;避開管片接縫;不影響管片上其他重要管線的通過。不影響管片上其他重要管線的通過。3基準點及監測點的布置方法第13頁/共78頁 對于采取高等減震措施、特殊減震措施(鋼彈簧浮置板)的地段,除了在道床上布設監測點外,應在同一橫斷面的行車方
11、向右側盾構隧道結構上布設監測點,以便更進一步掌握隧道結構的沉降情況。高等減震、特殊減震地段盾構隧道沉降監測點布設示意圖高等減震、特殊減震地段盾構隧道沉降監測點布設示意圖3基準點及監測點的布置方法第14頁/共78頁(4)隧道水平收斂監測點 隧道水平收斂監測點應和沉降監測點布置在同一橫斷面上,監測點以膨脹螺絲固定在管片左右兩腰,利用收斂儀測出兩點間的距離。水平收斂變形測點布設圖水平收斂變形測點布設圖3基準點及監測點的布置方法第15頁/共78頁(5)不同工法結構交接處、變形縫處的差異沉降監測點布設 對運營線路控制差異沉降尤為重要,因此,在車站結構、明挖矩形隧道與區間盾構隧道交接處、明挖結構和隧道變形
12、縫處兩側道床軌道中間,應各布設一個監測點,左、右線各布設1對,每座車站共布設4對。車站與隧道交接處結構差異沉降測點布置示意車站與隧道交接處結構差異沉降測點布置示意圖圖3基準點及監測點的布置方法第16頁/共78頁(6)聯絡通道沉降監測點布設每個聯絡通道布設兩個沉降監測點,且和聯絡通道中心相交的隧道中心處應布設一個沉降監測點,便于監測聯絡通道和隧道的差異沉降值。聯絡通道沉降監測點布置示意圖聯絡通道沉降監測點布置示意圖3基準點及監測點的布置方法第17頁/共78頁(7)U型槽結構與地面段的差異沉降監測點布設U型槽結構與地面段交接處差異沉降測點布設圖型槽結構與地面段交接處差異沉降測點布設圖3基準點及監測
13、點的布置方法第18頁/共78頁4.1 監測頻率(1)試運營期開始前測取初始值,初始數據的測試次數應按規范要求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2)試運營第一年,前半年的監測頻率為3個月一次,半年時間共2次。兩次監測數據穩定的地段在后半年的監測頻率調整為6個月一次,前半年兩次監測數據發現異常地段的監測頻率仍為3個月一次,直到沉降穩定達到控制指標。(3)運營滿一年,應對全線監測成果和結構安全狀況進行評估。4監測頻率及控制指標第19頁/共78頁4.1 監測頻率(4)根據上年評估的結果,監測數據穩定的地段在運營第二、三年時每半年測量一次,變形出現異?;蜃冃尾环€定的地段仍按照3個月一次的監測頻率進行監測,直到監測
14、數據穩定或評估通過。(5)高程基準系統的復測頻率為一年一次。(6)如遇沉降速率過大或發生異常情況時可進行加密觀測,以便及時采取變形控制措施來確保行車安全,并對變形活躍的區段根據需要及相關論證,可以考慮將沉降觀測時間間隔定得比其他區段要小,當采取沉降控制措施后沉降趨于相對穩定后,再可考慮將該區段的觀測周期與全線相同。4監測頻率及控制指標第20頁/共78頁序號序號監測項目監測項目次控制值次控制值年控制值年控制值備注備注1軌道線路沉降監測(地下隧道和高架)軌道線路沉降監測(地下隧道和高架)5mm20mm建建議議值值2聯絡通道沉降監測聯絡通道沉降監測5mm20mm3盾構隧道斷面收斂監測盾構隧道斷面收斂
15、監測5mm10mm4高架橋立柱沉降監測高架橋立柱沉降監測3mm6mm5區間隧道的差異沉降區間隧道的差異沉降4mm/6隧道與車站結構的差異沉降隧道與車站結構的差異沉降5mm/變形控制標準根據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及其他城市地鐵隧道監測的經驗,長期監測變形控制值參照下表。監測控制值注:長期沉降監測變形值達到控制值的70%時為預警狀態,變形值達到控制值的80%時為報警狀態,連續兩次預警視為報警狀態。4監測頻率及控制指標第21頁/共78頁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專項監測2第22頁/共78頁24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辦法(住建部第140號令)規定:(一)城市軌道交通應當在以下范圍設置控制保護區: 1、地下車
16、站與隧道周邊外側50米內; 2、地面和高架車站以及線路軌道外邊線外側30米內; 3、出入口、通風亭、變電站等建筑物、構筑物外邊線外側10米內。 (二)在城市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內進行下列作業的,作業單位應當制定安全防護方案,在征得運營單位同意后,依法辦理有關行政許可手續: 1、新建、擴建、改建或者拆除建筑物、構筑物; 2、敷設管線、挖掘、爆破、地基加固、打井; 3、在過江隧道段挖沙、疏浚河道; 4、其他大面積增加或減少載荷的活動。 上述作業穿過地鐵下方時,安全防護方案還應當經專家審查論證。運營單位在不停運的情況下對城市軌道交通進行擴建、改建和設施改造的,應當制訂安全防護方案,并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
17、軌道交通主管部門備案。1運營線保護區施工相關規定第23頁/共78頁根據住建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辦法(第140號令),北京、上海、廣州等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城市相繼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地方法規和企業規定,對位于軌道交通保護區內施工的審批程序、建設方及參建方職責進行了明確規定,工程施工流程如圖所示。建設單位提出申請對運營線路進行評估專項設計(設計、施工、防護、監測、應急)評 審專項設計等報市交通管理部門備案施 工后評估未通過通過2運營線保護區施工管理流程第24頁/共78頁監測對象監測項目監測儀器綜合監測精度影響區內監測布點(參考)地下線隧道結構豎向位移水準儀、靜力水準儀、全站儀0.5mm每5m20m設置
18、1個;盾構隧道每3環15環設置1個水平位移全站儀、準直儀1.0mm每5m20m設置1個;盾構隧道每3環15環設置1個縱向變形分析計算橫向變形分析計算凈空收斂收斂儀0.06mm每5m20m設置1個;盾構隧道每3環15環設置1個外壁附加荷載頻率讀數儀1.0%F.S每處設置2個4個震動峰值速度頻率及振幅讀數儀1.0%F.S每處設置2個4個地面線路基結構豎向位移水準儀、全站儀0.5mm每5m20m設置1個水平位移全站儀、準直儀1.0mm每5m20m設置1個縱向變形分析計算橫向變形分析計算高架線橋梁結構豎向位移水準儀、靜力水準儀、全站儀0.5mm每墩柱設置1個水平位移全站儀、準直儀1.0mm每墩柱設置1
19、個縱向變形分析計算橫向變形分析計算梁體撓度全站儀1.0mm每相鄰墩柱間梁體設置1組梁板柱附加應力應變計1.0%F.S根據設計需要3監測點布置方法和要求第25頁/共78頁監測對象監測項目監測儀器綜合監測精度監測布點道床結構豎向位移水準儀、全站儀0.5mm每5m20m設置1個水平位移全站儀、準直儀1.0mm每5m20m設置1個軌道豎向位移水準儀0.5mm每5m20m設置1個軌距軌距尺1mm每5m10m設置1個水平軌距尺1mm每5m10m設置1個三角坑軌距尺1mm無縫線路鋼軌位移位移計、全站儀0.2mm影響區兩側每條鋼軌上各設置2個巖土體土體水平位移測斜儀4mm/15m鄰近建設項目設置2個4個土體分
20、層沉降分層沉降儀5mm鄰近建設項目設置2個4個地下水位變化地下水位計5mm鄰近建設項目設置1個2個3監測點布置方法和要求第26頁/共78頁變形速度W(mm/d)自動化監測頻率人工監測頻率施工工況5W自動化監測每2分鐘10分鐘1次每天1次對軌道交通設施頂升作業;受力轉換施工2W5自動化監測每10分鐘30分鐘1次建設工程降水施工;工程土方開挖;結構加載施工1W2自動化監測每30分鐘60分鐘1次結構加固施工;地質鉆探施工;建設工程圍護施工W1自動化監測每2小時4小時1次每周12次建設工程機具進場;建設工程結構竣工后30天 現場監測頻率參考 現場監測頻率由設計單位根據設施保護需要確定,應滿足監測信息能
21、夠及時、準確、系統地反映監測對象變化規律以及各監測項目之間的內在聯系,宜根據變化量的大小與工況采取定時監測,參考下表選擇。4監測頻率要求第27頁/共78頁5監測項目控制指標u 結構防護及軌道加固設計應在設計文件中提出有關結構及軌道監測項目的控制值,控制值的確定應滿足軌道交通設施的結構安全及運營安全要求,并考慮到長期使用功能及其他工程影響。u 為保證受建設工程施工影響的既有軌道交通設施最終的控制滿足設計要求,可對控制值進行分解,確定分施工階段的控制值標準,以便于工程安全控制。第28頁/共78頁5監測項目控制指標監測對象監測對象監測項目監測項目監測控制值監測控制值U0備注備注累計量累計量變化速率變
22、化速率車站結構豎向位移10mm2mm/d水平位移10mm2mm/d隧道結構豎向位移10mm2mm/d水平位移10mm2mm/d縱向變形曲率半徑R15000m橫向變形曲率半徑R15000m凈空收斂12500外壁附加荷載20kPa2tm2震動峰值速度2.50cms路基結構豎向位移10mm2mm/d水平位移10mm2mm/d縱向變形曲率半徑R15000m橫向變形曲率半徑R15000m高架結構豎向位移10mm2mm/d水平位移10mm2mm/d縱向變形曲率半徑R15000m橫向變形曲率半徑R15000m道床結構豎向位移10mm2mm/d水平位移10mm2mm/d軌道豎向位移4mm2mm/d軌距+6mm
23、,-2mm按工務綜合維修標準執行水平4mm三角坑 4mm10m無縫線路鋼軌位移2mm巖土體土體水平位移15mm土體分層沉降15mm地下水位變化2.0m0.5m/d監測控制指標參考監測控制指標參考第29頁/共78頁6監測預警及信息反饋預警狀態預警條件預警響應黃色預警雙控要求均超過監測控制值U0的70%時,或雙控要求之一超過監測控制值U0的80%時加密監測并協助分析原因橙色預警雙控要求均超過監測控制值U0的80%時,或雙控要求之一超過監測控制值U0時啟動會商機制,加密監測并協助分析原因紅色預警雙控要求均超過監測控制值U0,或變化速率出現急劇增長時啟動應急預案,加密監測并協助分析原因監測預警可劃分為
24、三個級別,即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監測預警分級及預警響應表監測預警分級及預警響應表第30頁/共78頁6監測預警及信息反饋既有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第三方監測過程中,應根據專項設計要求提交周報或月報及階段性監測報告,必要時提交日報和24小時實時監測報告,工程結束時應提交監測總結報告。監測報告應將觀測數值與預警值相比較并進行預警判斷,且給出相應的數據處理圖表及結論,并結合監測數據提出工程建議。監測報告宜包括以下內容:1 工程概況1)對既有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的具體結構型式、修建年代、修建工法、是否進行過大修等進行描述;2)對保護區建設項目的結構型式、修建工法、重要影響工序等進行描述;3)保護區建設項
25、目與既有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的空間位置關系圖。第31頁/共78頁6監測預警及信息反饋2 施工進度描述應對開挖面位置或開挖深度等影響到監測數據分析的關鍵施工進度數據進行詳細準確的描述。3 監測依據應包括依據的規范和專項設計、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影響安全性評估報告等資料。4 監測內容和測點布置圖宜列出監測內容詳表,表內宜包含監測部位、監測項目、儀器型號編號、儀器精度、監測控制值等內容。第32頁/共78頁6監測預警及信息反饋5 監測數據處理圖表1)現場監測獲取的與監測內容一致的監測數據表格;2)對監測數據處理后的監測數據歷時曲線圖、監測數據斷面圖、監測數據等值變化圖、變化最大值分布平面圖、監測數據變化趨勢
26、圖等,且圖中宜包括預警值、警戒值、監測控制值等關鍵數據。3)巡視表格。6 監測結論1)監測數據最大變化統計表,表格中應包括包含監測部位、監測項目、測點編號、變化最大值和單位、監測控制值、是否發生預警及預警等級等內容;2)對監測數據綜合變化趨勢進行總結。第33頁/共78頁6監測預警及信息反饋第34頁/共78頁軌道交通運營線監測手段及案例3第35頁/共78頁37人工監測技術手段常用的有:1)幾何水準測量監測2)幾何平面測量監測3)測試儀器量測自動化監測技術常用的主要有:1)基于測試儀器的靜力水準、梁式傾斜儀組建的自動化監測系統2)基于測量機器人組建的自動化監測系統1運營線路專項監測方法第36頁/共
27、78頁RW型位移計靜力水準儀數據采集單元軟件系統計算機基于靜力水準、變位計的自動化監測系統主要由靜力水準儀、變位計傳感器、基于靜力水準、變位計的自動化監測系統主要由靜力水準儀、變位計傳感器、DAUDAU數據采集單元模塊、計算機、數據采集管理軟件系統組成。數據采集單元模塊、計算機、數據采集管理軟件系統組成。1.1 1.1 系統結構組成系統結構組成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37頁/共78頁目前我院使用的靜力水準儀、變位計等傳感器的以國電自動化研究院生產電容式傳感器為主,主要應用于地鐵結構、路基、橋梁的目前我院使用的靜力水準儀、變位計等傳感器的以國電自動化研究院生產電容式傳感器為主,主要應用于地鐵結
28、構、路基、橋梁的豎向變形監測豎向變形監測,地鐵結構縫及軌道設備的相對變化觀測。,地鐵結構縫及軌道設備的相對變化觀測。根據根據3030多項工程實際應用得出的經驗數值,該系列儀器組成的監測系統在豎向位移及相對變形的綜合監測精度可達到,系統的數據采集周期最快可達到多項工程實際應用得出的經驗數值,該系列儀器組成的監測系統在豎向位移及相對變形的綜合監測精度可達到,系統的數據采集周期最快可達到1212分鐘(與監測系統儀器數量有關)。分鐘(與監測系統儀器數量有關)。1.2 1.2 主要用途及技術指標主要用途及技術指標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38頁/共78頁1.3 1.3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即只要用電容傳感器
29、測得任意時刻各測點容器內液面相對于該點安裝高程的距離即只要用電容傳感器測得任意時刻各測點容器內液面相對于該點安裝高程的距離hji(含(含hj1及首次的及首次的h0i),則可求得該時刻各點相對于基準點),則可求得該時刻各點相對于基準點1的相對高程差。的相對高程差。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39頁/共78頁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40頁/共78頁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儀器的精確標定儀器的精確標定第41頁/共78頁1電纜線 2殼體 3電極安裝座 4環形電極5絕緣墊 6中心極 7環形電極 8屏蔽管孔9屏蔽管 10位移體12345678910RW型電容式位移計技術指標RW型電容式位移計的技術指標為:
30、量程:10mm100mm最小讀數:或精度:溫度系數:0.05%F.S/C環境溫度:-20C +60C環境濕度:95RH自動化監測:NDA1303數據采集智能模塊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42頁/共78頁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43頁/共78頁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44頁/共78頁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45頁/共78頁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46頁/共78頁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47頁/共78頁2.1 2.1 系統結構組成系統結構組成基于測量機器人的自動化變形監測系統由五大部分組成:測量機器人監測站、控制計算基于測量機器人的自動化變形監測系統由五大部分組成:測量機器人監測站、控制
31、計算機系統、機系統、CDMACDMA通訊網及因特網、基準點、變形監測點。通訊網及因特網、基準點、變形監測點。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48頁/共78頁1 1)測量機器人監測站)測量機器人監測站測量機器人監測站由測量機器人監測站由TCA1800TCA1800等型號測量機器人、通信供電模塊、等型號測量機器人、通信供電模塊、CDMACDMA無線傳輸模塊、穩壓模塊、供電箱及監測基站平臺構成。無線傳輸模塊、穩壓模塊、供電箱及監測基站平臺構成。徠卡徠卡TCA1800TCA1800智能全站儀,標稱測角精度為智能全站儀,標稱測角精度為1.01.0,測距精度為(,測距精度為(1mm+1ppm1mm+1ppmD
32、D)()(D D為被測距離),測程單棱鏡達為被測距離),測程單棱鏡達25002500米,帶馬達驅動米,帶馬達驅動,安有同軸自動目標識別裝置,安有同軸自動目標識別裝置ATRATR(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有縱、橫軸自動補償功能,數據可用通訊電纜或數據電臺與計算),有縱、橫軸自動補償功能,數據可用通訊電纜或數據電臺與計算機連接由計算機存貯同時由計算機在線控制。機連接由計算機存貯同時由計算機在線控制。通信供電模塊根據系統要求定制加工,其功能為連接測量機器人、通信供電模塊根據系統要求定制加工,其功能為連接測量機
33、器人、CDMACDMA無線傳輸模塊、穩壓電源,起到電壓轉換、數據轉換傳輸功能。無線傳輸模塊、穩壓電源,起到電壓轉換、數據轉換傳輸功能。供電箱采用帶過壓保護的供電箱采用帶過壓保護的220V220V電源箱,穩壓模塊接供電箱提供穩定的電源箱,穩壓模塊接供電箱提供穩定的220V220V電壓。電壓。CDMACDMA模塊采用模塊采用CDMACDMA通信模塊,提供數據無線傳輸功能。通信模塊,提供數據無線傳輸功能。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49頁/共78頁2 2)控制計算機系統)控制計算機系統控制計算機系統由電腦、控制計算機系統由電腦、GeoRDMASGeoRDMAS(GeoRobat Deformation
34、 GeoRobat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utomatic SystemMonitoring Automatic System)測量機器人自動變形監測系統軟件)測量機器人自動變形監測系統軟件、動態域名客戶端軟件、動態域名客戶端軟件、WIN XP WIN XP 操作系統軟件、操作系統軟件、CDMA2000CDMA2000無線網卡無線網卡、穩壓變壓模塊、穩壓變壓模塊、220V220V電源構成。電源構成。GeoRDMASGeoRDMAS測量機器人自動變形監測系統為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基于開發測量機器人自動變形監測系統為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基于開發,用于控制測量機器人進行自動變形監測
35、以及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管,用于控制測量機器人進行自動變形監測以及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管理與處理的軟件。該系統主要功能有變形監測工程項目管理、系統初理與處理的軟件。該系統主要功能有變形監測工程項目管理、系統初始化及學習測量、根據設定的監測周期進行觀測、當目標被遮擋及測始化及學習測量、根據設定的監測周期進行觀測、當目標被遮擋及測量超限時智能化地處理、測量數據計算處理、測量成果報表輸出等。量超限時智能化地處理、測量數據計算處理、測量成果報表輸出等。動態域名通過網絡申請。動態域名通過網絡申請。通過聯通通過聯通CDMA2000CDMA2000網絡與因特網實現無線數據通訊業務。網絡與因特網實現無線數據通訊業
36、務。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50頁/共78頁3 3)CDMACDMA通訊網及因特網通訊網及因特網CDMACDMA通訊網及因特網實現控制計算機系統與測量機器人監測站數據通訊網及因特網實現控制計算機系統與測量機器人監測站數據通訊功能,本系統在通訊功能,本系統在 CDMA CDMA 模塊中設置動態域名。模塊中設置動態域名。4 4)基準點及變形監測點)基準點及變形監測點基準點設置在變形區以外,至少取用三個以上穩定的基準點,設置基準點設置在變形區以外,至少取用三個以上穩定的基準點,設置為強制對中單棱鏡。變形點根據實際需要,在待監測結構上設置變為強制對中單棱鏡。變形點根據實際需要,在待監測結構上設置變形
37、監測點,每個監測點上安置有對準監測站的單棱鏡。形監測點,每個監測點上安置有對準監測站的單棱鏡。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51頁/共78頁2.2 2.2 監測數據處理原理監測數據處理原理監測數據采用先進行差分改正后按極坐標計算原理進行計算的處理監測數據采用先進行差分改正后按極坐標計算原理進行計算的處理方式。方式。1 1)差分改正)差分改正差分改正為觀測時按極坐標的方法測量測站點(基準點)至其它基差分改正為觀測時按極坐標的方法測量測站點(基準點)至其它基準點和變形點的斜距、水平角和垂直角,將測站點至具有代表性氣準點和變形點的斜距、水平角和垂直角,將測站點至具有代表性氣象條件的基準點測量值與其基準值
38、(基準網的測量值)相比,求得象條件的基準點測量值與其基準值(基準網的測量值)相比,求得差值。由于各測站儀器與作業方法一致,且基準點均埋設在穩定地差值。由于各測站儀器與作業方法一致,且基準點均埋設在穩定地段,故將這一差值認為是受外界條件影響的結果。每站觀測可以在段,故將這一差值認為是受外界條件影響的結果。每站觀測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并且是基準點和變形點同時觀測,可以認為外界條短時間內完成,并且是基準點和變形點同時觀測,可以認為外界條件對基準點和變形點的影響是相關的,可把基準點的差異加到變形件對基準點和變形點的影響是相關的,可把基準點的差異加到變形點的觀測值上進行差分處理,計算變形點的三維位移量。
39、點的觀測值上進行差分處理,計算變形點的三維位移量。差分改正主要進行距離、球氣差、方位角差分改正。差分改正主要進行距離、球氣差、方位角差分改正。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52頁/共78頁2 2)變形點三維坐標和變形量的計算)變形點三維坐標和變形量的計算綜合各項差分改正,按極坐標計算公式可準確求得每周期各變形點的三綜合各項差分改正,按極坐標計算公式可準確求得每周期各變形點的三維坐標。維坐標。0PP0PZPP0PZPPZhZYHsinDYXHcosDX若以變形點第一周期的坐標值作為初始值,則各變形點相對于第一周期若以變形點第一周期的坐標值作為初始值,則各變形點相對于第一周期的變形量為:的變形量為:1
40、PPP1PPP1PPPZZZYYYXXX2常用自動化監測系統組成第53頁/共78頁城鐵城鐵13號線東直門站后折返號線東直門站后折返線從車站主體向南引出,在線從車站主體向南引出,在東直門外大街道路下為暗挖東直門外大街道路下為暗挖單層雙聯拱斷面,單層雙聯拱斷面,13號線車號線車站主體和暗挖隧道之間為明站主體和暗挖隧道之間為明挖單層單跨箱形結構。折返挖單層單跨箱形結構。折返線明挖段長線明挖段長14米,寬米,高米,寬米,高。明挖隧道結構與車站主體。明挖隧道結構與車站主體和暗挖隧道連接處各設置一和暗挖隧道連接處各設置一道變形縫,道床采用整體道道變形縫,道床采用整體道床,大四開道岔。床,大四開道岔。機場線
41、東直門站上跨、下穿機場線東直門站上跨、下穿站后折返線,要求在施工期站后折返線,要求在施工期間對折返線隧道結構、軌道間對折返線隧道結構、軌道結構、軌道變形進行高精度結構、軌道變形進行高精度實時監測。實時監測。 B區C區D區城鐵13號線東直門站13號線折返線第一道變形縫第二道變形縫14m1 1、東直門折返線地鐵遠程自動化監測項目實例、東直門折返線地鐵遠程自動化監測項目實例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54頁/共78頁道岔變形縫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55頁/共78頁序序號號監測項目監測項目監測儀器監測儀器監測頻率監測頻率監測目的監測目的1 1折返線結構沉降、變折返線結構沉降、變形縫差異沉降監測形縫差異沉
42、降監測靜力水準靜力水準系統系統施工關鍵期:施工關鍵期:1 1次次/30/30分鐘;分鐘;一般施工狀態:一般施工狀態:1 1次次/2/2小時小時掌握施工期間結構沉降掌握施工期間結構沉降及結構縫兩側結構的不及結構縫兩側結構的不均勻沉降均勻沉降2走行軌結構沉降監測走行軌結構沉降監測靜力水準靜力水準系統系統施工關鍵期:施工關鍵期:1 1次次/30/30分鐘;分鐘;一般施工狀態:一般施工狀態:1 1次次/2/2小時小時掌握施工期間軌道走向掌握施工期間軌道走向的變形情況的變形情況3尖軌與基本軌密貼度尖軌與基本軌密貼度監測監測變位計變位計施工關鍵期:施工關鍵期:1 1次次/30/30分鐘;分鐘;一般施工狀態
43、:一般施工狀態:1 1次次/2/2小時小時掌握施工期間尖軌與基掌握施工期間尖軌與基本軌密貼度的變化大小本軌密貼度的變化大小監測內容表監測內容表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56頁/共78頁D區5.0m5.0m5.0m5.0m5.0m5.0m日期序號校對出圖版次工程名稱東直門站穿越既有13#線折返線監測2006-06-16圖名比例工程編號日期圖號監測布點平面圖(1)1:250說明:監測單位北京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57頁/共78頁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58頁/共78頁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59頁/共78頁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60頁/共78頁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
44、第61頁/共78頁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62頁/共78頁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63頁/共78頁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64頁/共78頁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65頁/共78頁遠程自動化監測系統與頂升系統聯動關系布置圖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66頁/共78頁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1第67頁/共78頁2 2、城鐵、城鐵1313號線北苑便線工程自動化監測項目實例號線北苑便線工程自動化監測項目實例北 苑 東 路 永 中西 紅 線東 紅 線立 水 橋 東 路 永 中便 線 路 基 起 點23456北 紅 線0+550123375.8142856123375.85728456路 基 幫 寬 終 點右 K
45、28+215.921路 基 幫 寬 終 點右 K28+529.300375.8142866.21828375.85728667.87928便線路基終點北苑東路采用頂涵下穿方式穿越城鐵北苑東路采用頂涵下穿方式穿越城鐵13號線,下穿段采用四幅路,中間分隔帶寬號線,下穿段采用四幅路,中間分隔帶寬2m,兩側機動車道寬,兩側機動車道寬11.5m2,非機動車道寬,非機動車道寬6m,人行道寬。,人行道寬。為降低北苑東路下穿城鐵頂進涵施工對城鐵為降低北苑東路下穿城鐵頂進涵施工對城鐵13號線運營影響,在城鐵號線運營影響,在城鐵13號線正線北側修建一條臨時便線,臨時便線與城鐵號線正線北側修建一條臨時便線,臨時便線
46、與城鐵13號線正線相接。在箱涵施工期間,地鐵列車在臨時便線上運營,在箱涵施工完成后,恢復正線運營。號線正線相接。在箱涵施工期間,地鐵列車在臨時便線上運營,在箱涵施工完成后,恢復正線運營。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2第68頁/共78頁根據設計單位及運營管理單位要求,對城鐵13號線北苑望京西區間在正線撥接至便線工程中對便線線路進行實時沉降監測,重點可監測軌枕沉降來反映線路沉降。經過對一些測試儀器、測量儀器對該工程的適用性、工期、造價等各項指標的詳細論證,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案為采用測量機器人,組建自動化變形監測系統來實現監測目標。具體監測內容如下表所示。序序號號監測監測對象對象監測監測項目項目監測儀監測儀器
47、器儀器儀器精度精度監測頻率監測頻率監測周期監測周期沉降控制沉降控制指標指標1便線便線線路線路軌道軌道結構結構沉降沉降徠卡徠卡TCA1800測量機測量機器人系器人系統統1”,1mm+2ppmD撥接至便線二撥接至便線二周內每周內每12小小時時1次,之后次,之后每每6小時小時1次次線路撥接線路撥接至便線一至便線一月后停止月后停止每日不大每日不大于于6mm累計不大累計不大于于30mm城鐵13號線北苑望京西區間便線工程監測內容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2第69頁/共78頁根據設計單位及運營管理單位要求,對城鐵13號線北苑望京西區間在正線撥接至便線工程中對便線線路進行實時沉降監測,重點可監測軌枕沉降來反映線路沉
48、降。經過對一些測試儀器、測量儀器對該工程的適用性、工期、造價等各項指標的詳細論證,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案為采用測量機器人,組建自動化變形監測系統來實現監測目標。具體監測內容如下表所示。序序號號監測監測對象對象監測監測項目項目監測儀監測儀器器儀器儀器精度精度監測頻率監測頻率監測周期監測周期沉降控制沉降控制指標指標1便線便線線路線路軌道軌道結構結構沉降沉降徠卡徠卡TCA1800測量機測量機器人系器人系統統1”,1mm+2ppmD撥接至便線二撥接至便線二周內每周內每12小小時時1次,之后次,之后每每6小時小時1次次線路撥接線路撥接至便線一至便線一月后停止月后停止每日不大每日不大于于6mm累計不大累計不大
49、于于30mm城鐵13號線北苑望京西區間便線工程監測內容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2第70頁/共78頁1 1、監測基準網測設、監測基準網測設根據待監測范圍600米長線路位置分布特點,結合現場通視條件每120米左右設置1個工作基站,本工程設置Q1Q4共4個工作基站,布置J1J10共10個監測基準點,保證每個監測站至少有4個基準點與測站通視,同時保證相鄰測站有3個公用基準點。監測基準網組成方式如圖4-1所示。北 苑 東 路 永 中西 紅 線東 紅 線立 水 橋 東 路 永 中便 線 路 基 起 點23456北 紅 線0 +5 50123375.8142856123375.85728456路 基 幫 寬 終
50、 點右 K28+215.921路 基 幫 寬 終 點右 K28+529.300375.8142866.21828375.85728667.87928便線路基終點3自動化監測工程案例2第71頁/共78頁設置測量機器人的工作基站采用三角鋼焊接支架,底部與埋深米的混凝土基礎底座連設置測量機器人的工作基站采用三角鋼焊接支架,底部與埋深米的混凝土基礎底座連接,高度高出城鐵護欄約接,高度高出城鐵護欄約1 1米,頂部安裝可放置儀器的強制對中裝置。米,頂部安裝可放置儀器的強制對中裝置?;鶞示W采用獨立網,首先以西側基準網采用獨立網,首先以西側Q1#測站假定坐標為平面及高程基準,東側測站假定坐標為平面及高程基準,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odule 7 A famous story Unit 2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上冊
- 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有限責任公司按出資比例來確定出錢多的票數
- DB41∕T 1827-2019 壓力管道環向焊接接頭相控陣超聲檢測規范
- 委托臨時監護協議模板
- 莆田吊車出租合同范本
- (8.3.1)西方現代文學思潮-朱松苗
- 習作:《游-》(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語文四年級下冊統編版
- 2025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課標考試模擬試卷及答案
-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湘藝版(2012)音樂二年級下冊
- 4《團團圓圓過中秋》(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統編版
- 2025-2030中國鋼結構行業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閱讀提取信息課件
- 江蘇省2024年中職職教高考文化統考烹飪專業綜合理論真題試卷
- 2025年電力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創新技術及應用報告-西安交通大學
- 離婚協議書電子版下載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2單元 練習二》教學課件PPT小學公開課
- 長期購銷合作協議書參考
- 入團志愿書(2016版本)(可編輯打印標準A4) (1)
- 警棍盾牌術基本動作
- 撰寫課題申請書的五個關鍵(課堂PPT)
- 英語作業分層設計案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