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7琵琶行并序同步測控優化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高中語文 7琵琶行并序同步測控優化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高中語文 7琵琶行并序同步測控優化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高中語文 7琵琶行并序同步測控優化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頁
高中語文 7琵琶行并序同步測控優化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7琵琶行并序5分鐘訓練(預習類訓練,可用于課前)1.下面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湓浦(pén)楓葉(fn)瑟瑟(sè) 遷謫(zhé)捻(nin) 霓裳(ní) 六幺(yo) 嘈嘈(cáo)咽(yè) 暫歇(zhàn) 乍破(zhà) 轉徙(x)撥(b) 裂帛(bó) 鈿頭(diàn) 銀篦(bì) 解析:此題意在考查我們對于易誤讀字字音的識記。c項中的“暫”應讀“zàn”,“徙”應讀“x”。 答案:c2.請改正下列名句中的錯別字。 (1)醉不成歡殘將別() (2)

2、轉軸拔弦三兩聲() (3)大弦嘈嘈如急語,小弦切切如私雨() (4)別有憂愁暗恨生() (5)憂咽泉流冰下難() (6)夢啼妝淚紅欄干() (7)同是天崖淪落人() (8)間關鷹語花底滑() 解析:本題考查名句的默寫,在默寫時要特別注意同音字的誤用。 答案:(1)殘慘;(2)拔撥;(3)急語急雨,私雨私語;(4)憂幽;(5)憂幽;(6)欄闌;(7)崖涯;(8)鷹鶯。3.琵琶行的“行”是一種體裁,這種體裁有什么特點? 解析:行、吟、歌、引等均是古代詩體中的一種。回答此題可聯系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夢游天姥吟留別李憑箜篌引等詩,以達到復習舊知識的目的。 參考答案:“行”是古體詩的一種,音律比較自

3、由,句法參差變化,便于長篇敘事或抒情。4.認真閱讀詩前小序,然后和詩對照,把彼此對應的部分找出來。 解析:目的是使我們了解故事的梗概。詩前小序交代了寫作本詩的時間、地點、緣由、事情的簡單經過等背景知識,讀懂小序,是解讀全詩的一把鑰匙。 參考答案:序文中第二句“明年秋錚錚然有京都聲”跟詩的第一段對應;第六句“予出官二年有遷謫意”跟詩的第四段對應。5.就你初讀的印象,說一說:琵琶行這首敘事詩敘了什么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他們有何共同點? 解析:本題考查速讀能力、概括提煉能力和表達能力,難度較大。本詩作于詩人謫居江州之時,適逢詩人送別朋友,在江邊巧遇琵琶女,琵琶女的琴聲和敘述,引起詩人的共鳴,感

4、慨各自的命運如此相同。 參考答案: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巴翘煅臏S落人?!?0分鐘訓練(強化類訓練,可用于課中)1.有人曾就白居易的琵琶行這個故事,寫了一副對聯:潯陽千尺水,勾留江上別離情;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謫恨。請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解釋這副對聯。 解析:勾留,稽留。棖觸,感觸。解釋對聯的意思,是考查我們通過自主學習,對課文內容是否了解,只是把對聯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不要求完全一致,大意對就可以了。 參考答案:潯陽江上送別,正是傷離別的時候,在這個楓葉變紅的時節,聽到了四弦(琵琶)彈奏的樂曲,引起了作者的遷謫之感。2.請說一下詩前小序的作

5、用。 解析:要抓住小序與詩的聯系。 參考答案: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經過;概述琵琶女身世;點明寫作動機;定下全詩凄切傷懷的感情基調。3.從詩中找出用比喻手法描摹音樂的詩句。這些比喻各寫出了琵琶樂音的何種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解析:只能選取描摹音樂的語句,回答表達效果時要注意本體與喻體的區別。 參考答案: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小弦切切如私語(親切細柔)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錯落有致、清脆圓潤) 間關鶯語花底滑(婉轉優美)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凝澀)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高亢激昂)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凄厲) 好處:把抽象無形的音

6、樂變成形象可感的實體。4.請找出文中描寫環境的語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解析:環境描寫,一般有渲染氣氛、烘托心情、交代背景、推動情節等作用,回答時要弄清烘托的對象。 參考答案:“楓葉荻花秋瑟瑟”,描繪出一幅寂寞凄涼的圖畫,給人以蕭瑟凄慘的感受?!皠e時茫茫江浸月”,渲染了離別時凄清的氛圍。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從側面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從側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讀者能具體地想象出她“漂淪憔悴,轉徙于江湖間”的悲慘生活?!巴翘煅臏S落人”,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析:答題要抓住“同”“淪落”的含義。 參考答案:白居易被貶官,政治抱負不得施展,琵琶

7、女遭人離棄,兩人的境遇是相同的,所以說“同是天涯淪落人”。6.先不看課本,試憑課堂記憶補全下列名句。 (1)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_,_。 (2)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_,_。 (3) _,_。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4) _,_。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5)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_,_。 (6) _,_。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7) _,_。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8)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_,_! (9) _,_。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10)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_?_。 解析:

8、這十句是全詩中最重要的名句,我們應重點掌握,尤其要注意書寫。 答案:(1)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2)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3)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5)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6)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7)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9)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10)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文字的對話 卓對罩說:戴什么頭巾,想扮拉登啊? 夫對天說:我總算盼到了出頭之日。 巾對幣說:兒呀,你戴上頂博士帽便身價百倍了。 兄對兌說:你扎上一對小辮就不像個男人了。 臣

9、對巨說:和你同樣的建筑面積,我卻是三室兩廳,比你牛吧! 30分鐘訓練(鞏固類練習,可用于課后)一、基礎知識1.下列加點詞與現代漢語意義、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明年秋曲罷憫然委身為賈人婦今漂淪憔悴鐵騎突出刀槍鳴整頓衣裳起斂容恬然自安因為長句暮去朝來顏色故凄凄不似向前聲 a.b.c.d. 解析:此題意在考查我們對于古今異義詞的理解。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突出:古義,突然出現;今義,超過一般顯露出來。整頓:古義,整理;今義,使紊亂的整齊,使不健全的健全起來(多指組織、紀律、作風等)。因為:古義,于是作;今義,表原因的連詞。顏色:古義,臉色,容貌;今義,色彩,厲害的臉色或行動。向

10、前:古義,先前;今義,向著前方。 答案:b2.下列對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酒,使快彈數曲酒:名詞活用為動詞,擺酒。言 言:字。弦管 弦:借代音樂。傾獨 傾:獨自傾斜。 解析:此題意在考查我們對于詩句中關鍵詞語的理解能力。d項中的“獨傾”是獨自飲酒的意思。 答案:d3.詩的結尾作者自傷身世,自覺與琵琶女頗多相似,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本是京城女”,一個“去年辭帝京”,都是從長安來到偏遠的江州。 b.一個善寫詩,另一個能讀懂;一個會彈奏,另一個能欣賞,有他鄉遇知音相見恨晚之感。 c.一個是譽滿京都的名藝人,一個是才華橫溢的大詩人,都有出類拔萃的才能。 d.一個因年長色衰而嫁人,一個因直

11、言進諫而遭貶,都有榮衰變遷,“幽愁暗恨”。 解析:此題意在考查我們對于詩中人物形象的把握和比較的能力。b項理解膚淺且有誤。 答案:b4.默寫。 (1)千呼萬喚始出來,_。 (2)_,老大嫁作商人婦。 (3)別有幽愁暗恨生,_。 (4)_,相逢何必曾相識! 解析:此題意在考查我們對于名言名句的識記能力。 答案:(1)猶抱琵琶半遮面 (2)門前冷落鞍馬稀 (3)此時無聲勝有聲 (4)同是天涯淪落人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詩句,回答58題。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

12、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5.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詩人先寫她的調弦動作和神情,這有什么作用?6.這節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來描寫琵琶樂曲,請按樂曲的表現特點的不同填空。 (1)“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現了樂聲的_; (2)“小弦切切如私語”表現了樂聲的_; (3)“間關鶯語花底滑”表現了樂聲的_; (4)“幽咽泉流冰下難”表現了樂聲的_。7.這部分對音樂的描寫十分成功,請談一談比喻的修辭手法在其

13、中產生的藝術效果。“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結尾,你覺得有什么作用?參考答案: 5.解析:此題重在考查我們的分析理解能力,能從表達情感的角度去思考詩人的寫作意圖。 參考答案: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樂的詩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將演奏時的心態,因而從寫琵琶女的調弦動作入手,用“未成曲調先有情”說明她此時已進入樂曲的境界中。 6.解析:此題重在考查我們的鑒賞評價能力,能利用事物間的相似點來揣摩比喻手法所產生的修辭效果。 參考答案:(1)粗重(2)輕細(3)流暢(4)冷澀 7.解析:古代許多詩文大家在描寫音樂的時候,總是將無形的音樂形象化,通過比喻以形喻聲,以形繪聲,積極調動讀者的視覺和聽

14、覺,使其在豐富的想象中感受音樂的美妙。 參考答案:詩人運用一連串的比喻將抽象的無形的音樂變得有形可感,不僅寫出了聲音的輕重、快慢、高亢、低回與嗚咽,而且寫出了不同的音色和音量,復雜而有層次,表現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藝和內心情感的起伏。 8.解析:該題意在讓我們了解側面描寫的作用。 參考答案:這兩句詩屬于側面描寫,點染了當時的環境氣氛,說明周圍船上的人們都沉浸在“余音繞梁”的境界中,襯托了樂曲強烈的藝術魅力。 (二)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回答910題。夢元九 白居易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酬樂天頻夢微之 元稹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閑人

15、不夢君。9.這兩首詩都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10.“夢”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詩與元詩都寫了夢,但在寫法上卻截然不同,試簡要分析二者的不同點。參考答案: 9.解析:本題考查詩歌的思想感情??陕撓翟?、白二人的友情來回答。 參考答案:對友人的真摯的思念之情。 10.解析:本題考查詩歌的藝術技巧。學會運用比較鑒賞的方法,可從詩歌題目、選取的意象和元白二人的友情等角度考慮。 參考答案:白詩用記夢抒發念舊之情,是事所常有,寫人之常情;元詩以不曾入夢寫凄苦心境,是事所罕有,寫人之至情。 (三)閱讀下面文段,回答1114題。唐詩反映了唐人豐富的精神生活。從東漢末經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統一以前,長期分裂動

16、蕩,中國境內各民族大遷徙、大融合,江南地區的開發,中原文化和長江流域文化的融合,各民族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使唐人精神文化展開在一個較之秦漢期內涵要繁富得多的背景之上。唐帝國經濟的繁榮、國力的上升、文化的昌盛,對儒釋道三教以及各學派采取兼包并容的政策,這一切又使唐人的精神生活處在相對自由活躍的狀態,可以多方面吸取,自由發展,因而唐人精神活動的天地是廣闊的,精神生活內容空前豐富。 唐代是一個健康的、富有活力的時代,特別是唐前期,主導面是積極向上的。唐詩則反映了唐代人的總體風貌。“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的事功精神;“濟蒼生,安黎元”“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崇高理想;“

17、登高丘,望遠?!薄包S河落天走東海,萬里瀉入胸懷間”的廣闊胸襟;“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的豪氣與熱情,這些,作為一個時代精神風貌的主調,在唐詩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唐詩中李白式的對權貴的蔑視和傲岸;杜甫式的對國家和人民的憂念;王維、孟浩然式的希企隱逸、愛好自然;岑參、高適式的負氣橫行、向往邊疆;乃至像“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那種旅食京華的辛酸;“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那種游子戀母心情;“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那種告老回鄉的感慨;“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那種科場獲勝后的狂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那種新婚的羞澀;“玉顏不及寒鴉色,猶

18、帶昭陽日影來”那種宮女失寵的哀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那種苦戀;“心將流水同清凈,身與浮云無是非”那種宗教情緒,無不一一呈露,情態畢肖。 (摘自余恕誠唐詩風貌)11.對唐詩繁榮的社會基礎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唐詩的繁榮是因為唐代對儒釋道三教以及各黨派采取的兼包并容的政策。 b.唐詩的繁榮是因為唐代政治統一、民族融合、經濟繁榮、國力上升、文化昌盛。 c.唐詩的繁榮是因為唐人的精神生活的天地廣闊和精神生活的內容豐富。 d.唐詩的繁榮是因為唐人的精神文化內涵繁富和精神生活自由活躍。12.對唐詩總體風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a.事功精神、崇高理想、廣闊胸懷、熱情豪氣 b.重視事功

19、、富有理想、胸懷開闊、熱情豪邁 c.積極勇敢、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熱情奔放 d.積極主導、健康主調、自由活躍、熱情奔放13.第3段所舉詩句的例子說明了() a.唐詩對各個人物的各種精神生活的反映是具體細膩的。 b.唐詩具體細膩地反映了各種類型人物的精神生活的總體風貌。 c.唐詩對各個人物的各種生活側面都進行了具體細膩的反映。 d.唐詩具體細膩地反映了各種類型人物精神生活的各個側面。 14.根據自己對所學唐詩的感悟,結合本文的觀點,你認為以下推導不恰當的一項是() a.唐詩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關懷現實、參與政治的熱情。 b.唐代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唐人的詩句就較少偽飾和拘束。 c.唐詩既繼承了古體詩

20、,又創造了律詩和絕句,從而擴大了詩的表現范圍。 d.唐詩對儒釋道三教的兼容與吸收使得唐代詩歌非常富有哲理的意味。參考答案: 11.解析:本題考查信息的篩選概括能力。a項中“各黨派”應改為“各學派”。 答案:a 12.解析:本題考查信息的篩選概括能力。答案區間在第段。a項不是對唐詩總體風貌的概括。c、d兩項概括不準確。 答案:b 13.解析:本題考查重點語句的含意?!笆健北怼案鞣N類型”,而不是“各個人物”。文章第2段是寫精神生活的總體風貌,第3段是寫精神生活的各個側面。 答案:d 14.解析:本題考查對相關信息的推斷能力。根據第段后半部分信息的提示,可知唐詩對儒釋道三教的兼容與吸收“使唐人的精神生活處在相對自由活躍的狀態,可以多方面吸取,自由發展”。而不是“使得唐代詩歌非常富有哲理的意味”,此說法屬無中生有。 答案:d三、深層探究 15.閱讀白居易詩夜聞歌者,時自京城謫潯陽宿于鄂州與琵琶行,試簡單比較兩詩在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上的異同點。 夜聞歌者,時自京城謫潯陽宿于鄂州 夜泊鸚鵡洲,秋江月澄澈。鄰船有歌者,發調堪愁絕。歌罷繼以泣,泣聲通復咽。尋聲見其人,有婦顏如雪。獨倚帆檣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